证券时报头版评论: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成功破冰开了一个好头,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众贷款生意转让
业界呼吁多年的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终于落地。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出售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此前出于催收等问题的考虑,银行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是“禁区”。但近年来,随着零售银行业务的大发展,个人信用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个人不良贷款规模的相应增长以及如何有效处置的问题随之而来。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信用卡逾期、个人消费不良贷款激增,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成为银行面临的新课题。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有超2.8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业内普遍预期,不良贷款仍有望延续升势。规模庞大的存量和持续新增的不良贷款给银行带来极大的处置需求。此前,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较为单一,特别是个人不良贷款,只能清收或核销,即便是试点已四年有余的个人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ABS),因规模较小也只是一种小众办法。批量转让试点无疑给银行处置个人不良贷款打开了新渠道,长远看有利于缓解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压力,释放更多信贷投放空间,进一步提升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
不过,万事开头难。试点实施初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供需双方都需要不断摸索。一方面,由于目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等抵(质)押物清晰的个人贷款原则上暂不纳入对外批量转让范围,监管“松绑”的主要限于个人信用类不良贷款,这类贷款批量转让从尽调到定价都有较大难度;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等买方按要求需完善相关催收制度,禁止暴力催收,且不得再次对外转让。做惯了企业不良贷款单户规模动辄几百上千万的资产管理公司,面对基础资产小而分散的个人不良资产包,该如何下手自行处置,确实也是不小的难题。
试点初期只允许6家国有大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进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但实际上,相比于大中型银行所拥有的庞大且完善的资产处置团队,地方中小银行因人员、成本有限,对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需求更大。试点的落地只是迈出多元化处置个人不良贷款的一小步,期待试点的顺利推进并早日实现扩容甚至是全面推广,惠及更多中小银行。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
小额贷款公司转让价格
每经记者:程雅 每经编辑:张海妮
7月24日晚,红豆股份(SH600400,股价3.22元,市值74.07亿元)发布公告称,拟向控股股东红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豆集团)转让所持有的江苏阿福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福科贷)8750万股股份,占阿福科贷总股本的25%,交易价格为1.12亿元。
“为了聚焦男装主业。”在转让参股公司阿福科贷股权的原因中,红豆股份如此解释。
拟转让阿福科贷股权
企查查显示,阿福科贷成立于2009年4月,在2020年之前,阿福科贷主要是面向“三农”发放贷款、提供融资行担保、开展金融机构业务代理等业务。在2020年,经过一次经营范围变更后,阿福科贷的受众群体发生了变化,主要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开展股权投资等活动。
公告介绍,目前,阿福科贷由红豆集团持股25%,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5%,红豆股份持股25%,江苏红豆杉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江苏红豆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
作为一家经营贷款业务的公司,阿福科贷近几年的营收、利润表现不错。
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阿福科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872.41万元、9927.43万元和5416.97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616.16万元、3556.67万元和1927.31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阿福科贷总资产9.49亿元,归母净资产4.48亿元。
红豆股份作为阿福科贷的股东,拟转让持有的阿福科贷全部的股权,即转让25%的股份给红豆集团,作价1.12亿元。转让完成后,红豆集团持有阿福科贷50%股权。
红豆集团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持有红豆股份13.83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0.04%。因此,此次交易也构成了关联交易。
为何转让参股公司股权?
红豆股份表示,本次转让阿福科贷股份,有利于公司聚焦男装主业,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增强公司资本实力,提升整体资产运营效率,符合公司实际经营和稳健发展需要。本次股份转让不会导致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变更,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阿福科贷股份。
去年净利润水平还不及阿福科贷资料显示,目前,红豆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男装的生产与销售。公司男装业务涵盖连锁专卖、电子商务、职业装三大业务板块。
与红豆股份相比,阿福科贷其实表现还算不错。从数据上来看,红豆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下滑5年,2022年创造的归母净利润还不及阿福科贷的一半。
数据显示,2018~2022年,红豆股份营业收入整体波动不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83亿元、25.4亿元、23.84亿元、23.43亿元和23.4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降幅明显且持续下滑,分别为2.07亿元、1.7亿元、1.45亿元、7697.31万元和1503.94万元,同比下降66.06%、下降18.14%、下降14.44%、下降46.92%和下降80.46%。
早在2017年,红豆股份的归母净利润高达6.08亿元,2022年的1503.94万元较2017年缩水超九成。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红豆股份2022年净利润下滑?根据年报,红豆股份表示,净利润大幅变动的原因主要是公司高端化转型升级,广告宣传、咨询费用增加,相应净利润同比减少。
不过,进入2023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实现了正增长。2023年1~3月,红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1.79%,实现归母净利润3145.77万元,同比增长5.25%。
翻译
搜索
复制
每日经济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众贷款生意转让(小额贷款公司转让价格)":http://www.ljycsb.cn/dkzs/16584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