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保外贷”落地,龙湖获今年房企首单,下面是市界观察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龙湖地产贷款多少
2022年12月9日,中国银行宣布利用境内外市场资源,成功为龙湖集团提供“内保外贷”业务,该笔贷款规模为7亿元,已于12月9日实现首笔提款。今年首单房企“内保外贷”再次被龙湖摘得。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银行的长期离岸贷款,用于满足龙湖集团境外流动性需要,有助于龙湖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基于稳健的流动性,龙湖此前曾多次提前赎回未到期的美元债。就在12月9日,龙湖集团还发布公告称,已提前赎回于2023年到期的3亿美元优先票据。
据介绍,中国银行本次贷款结构为中国银行重庆分行为龙湖集团开立人民币融资性保函,中银香港以人民币保函为担保,为龙湖集团境外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是中国银行迅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工作部署,执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安排,支持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提出鼓励银行落实好“内保外贷”,以帮助房地产企业获取境外融资。12月初,有市场消息显示,监管机构要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12月10日前向房企离岸贷款。
继信贷支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三支箭后,央行再度拓宽房企的融资渠道,这次首单房企“内保外贷”又一次花落龙湖,足见监管机构及银行对其的认可。
早在此前的8月底,龙湖发行房企首单中债增信全额担保债券,规模为15亿元。11月,“第二支箭”扩容,龙湖成为首批受益的三家房企之一,并率先获得交易商协会批准200亿元储架式发行注册。11月29日,龙湖完成“第二支箭”首单,成功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由六大行联合承销,利率仅为3.3%。
一直以来,龙湖始终保持财务自律,债务结构安全。截至2022年上半年,龙湖连续六年保持“三道红线”绿档,一系列指标均维持行业内的较高水准。其中现金短债比4.07,平均账期为6.28年,一年以内到期的短债占比约10.1%,平均融资成本仅3.99%。而龙湖也是少数获得标普、穆迪、惠誉三大机构全投资级评级的优质房企。
有金融分析人士指出,“内保外贷”落地将有助于房企偿还离岸债、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提振市场信心、改善房企离岸市场信用环境,开拓优质房企境外融资渠道,亦有望扭转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悲观预期。
今年以来,绿地控股、旭辉控股、融创中国等多家房企境外债务均在寻求展期或违约,影响中国房企在境外的信用形象,境外融资渠道基本丧失融资功能。
业内人士认为,龙湖获得“保内外贷”释放出一个信号,即监管机构有意修复中国房企在境外的信用形象,此举不仅帮助房企如期兑付到期的美元债,也有望令境外融资渠道重回正轨。
龙湖地产最近新闻
财联社8月14日讯(记者 李洁)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仍有房企计划提前偿还债务。
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8月14日,龙湖企业拓展有限公司已将17亿人民币拨入“18龙湖04”债券兑付专户,至此,龙湖年内境内到期公司债仅余11月到期的1.19亿元。
受访专家认为,龙湖在债务兑付方面主动性较强,说明了龙湖资金状况较好,而提前偿还债务对于投资者信心也能起到稳定作用。
据悉,7月至今,龙湖共偿还83.7亿人民币公司债。
“龙湖近期新获得一笔5年期、31亿港币银团贷款,同时按计划有序提前归还海外债务。”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上述人士透露,龙湖于2024年1月到期的153亿港币银团贷款,目前已提前偿还72亿港币,龙湖集团计划在年内全部提前偿还剩余部分。
“提前偿还债务,可以带来三方面积极效应,即证明企业资金状况和现金状况较好,同时减少存量债务规模,也为后续经营和其他融资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有分析人士认为,龙湖此次提前拨付,也对外证明了龙湖的现金流稳定。
据悉,8月7日碧桂园未按期支付两笔境外债利息后,引发了市场担忧。随后于8月11日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和总裁莫斌联合署名发布了公开信。
公开信表示,“2023年上半年预计出现较大的亏损,当前也正承受阶段性的流动压力。虽然公司上下已全力以赴自救,但市场整体尚未回暖,行业绝对规模下降,资本市场信心修复尚需时间,公司整体经营压力有增无减,面临自创办以来的最大困难。”
碧桂园于8月10日的公告中坦陈,公司管理层对当前市场下行的深度估计不足,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应对措施,同时对三四线及更低线城市投资比例过大、负债率压降速度不够等潜在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化解行动不够及时有力。
基于当前困难,碧桂园称,将从保障公司现金流安全、最大限度削减支出、获得大股东支持、全力做好保交付四方面展开自救。
严跃进认为,要真正化解碧桂园的问题,在于要全面提振销售业绩。目前潜在的购房需求其实还是比较强劲的,后续随着政策的持续宽松,预计购房信心会进一步增强。
事实上,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未出现明显提振。克而瑞数据显示,7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3504.3亿元,环比降低33.5%,同比降低33.1%,业绩规模创近年新低。
一位房企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销售下滑,资金回流少、又无法通过相应渠道获得再融资,其所在公司的现金流高度承压。
而销售业绩下降,融资环境紧张,导致民营房企违约事件仍在继续。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6月底,今年共新增5家违约企业。自2020年至今,债务违约房企共有66家,其中民营房企占大多数。
“违约事件的发生,将对房企经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预估今年退市房企将有10多家,上市房企退市潮不可避免。”中指院分析师表示。
其进一步表示,虽然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融资政策有所放松,但融资开闸仍仅限于优质房企及白名单房企,整体行业融资面仍然处于筑底阶段,多数民营房企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房企债务压力依然较大,三季度为债务到期高峰,若销售市场长期低迷,债务违约现象或仍会出现。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李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龙湖地产贷款多少(龙湖地产最近新闻)":http://www.ljycsb.cn/dkzs/16481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