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放着收益率4—5%的理财不买,而去存利率2%-3%的存款,为啥,下面是希财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4%理财5%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银行存款的利率虽然在不断下降,但银行存款却仍然在快速增长。而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虽然有所回升,但规模反而出现了下降。
在经历了多次下调之后,不少银行的最高存款利率都已经降至2%—3%之间。虽然存款利率下降,但似乎并不影响大家往银行存钱,仅半年时间存款就增加了20万亿,同比多增了1万多亿,其中居民存款增长了近12万亿,贡献最大。
至于银行理财,收益率在跌入谷底之后,已经开始回升,平均收益率由3%以下回到了3.4%左右,收益率较高的也能达到4%—5%。不过银行理财的规模却下降不少,跌至25万亿左右,半年减少了2万亿。
可见,有些人宁愿去存利率2%—3%的存款,也不愿去买收益率4%—5%的理财,这是为什么呢?
1、 风险偏好。存款和理财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风险大小不同。银行存款是保本保息的产品,风险较低,而理财都是既不保本也不保息的产品,风险较高。
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人来说,会更倾向于追求低风险,并觉得银行存款相对更加稳定,即使市场出现波动,他们也能得到一定的回报。
相比之下,理财产品存在更大的风险,可能存在损失本金的风险,这是低风险偏好的人难以容忍的。而且银行理财在经历了转型之后,也确实更容易亏本了,这就让低风险偏好的人更不敢买了。
2、收益与风险权衡。虽然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更高,但是风险也更高。大家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通常会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如果他们认为银行存款的收益和风险比较均衡,就可能会选择存款而不是银行理财产品。
虽然有些人并不排斥风险,但也会权衡是否值得去承担这样的风险。如果为了4%—5%的收益率而不得不承担比较大的风险,可能就会觉得不值了,从而也就不会去买这样的产品。
3、 缺乏理财知识。一个人如果平时没有接触银行理财的机会,也没有主动去了解,可能连银行理财是什么、怎么买、在哪买等问题都搞不清,很显然,这些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去买银行理财的。
就算是对银行理财有所耳闻的人,也不一定就了解理财,甚至有不少人都觉得理财都是骗子。毕竟如今金融诈骗确实很多,所以很多人的警惕都比较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不参与无疑是最好的防骗方式。
而银行存款早已在大家心目中根深蒂固,对它也是知根知底,把钱存在银行自然更让人放心一些。
4、心理因素。人们的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一些人可能对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存在恐惧和担忧,担心自己无法承受可能的损失。相比之下,银行存款可能更容易被接受,因为它是一种相对安全、稳定、易于理解的投资方式。
总之,人们宁愿选低收益的存款,而不买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风险偏好、收益与风险权衡、缺乏理财知识和心理因素等。
贷款年利率5%高吗
随着现在首套房利率的下调,曾经在房贷利率上浮点数较高时买入房子的很多人开始感受到不平衡与焦虑了,于是很多人开始考虑转贷。
此时中介会来告诉你,抵押贷利率非常低,可以省很多钱,事实真是如此吗,实际不然。
首先,中介所说的抵押贷实际全称叫做经营性抵押贷款。经营性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自己名下的房产或其他资产作为担保,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的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借款人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而房贷是指借款人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的贷款,用于购买住房,必须用于购买合同约定的房屋。
经营性抵押贷款的还款方式可以是等额本金或者等额本息,也可以是先息后本,而中介口中所说的低利息的抵押贷,其实就是先息后本的经营性抵押贷款,如果选择等额本金或者等额本金,经营性抵押贷款的利率的优势就微乎其微了。
这里不讨论经营性抵押贷款可能受到的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仅从利息计算的方面为大家举例,而且举例采用的是高于目前行情的房贷利率来计算。
假设您现在购房需要一笔100万的贷款,现在有三种方式给你选择。
方式一:房贷,期限20年,利率是5%,还款方式是等额本金。
方式二:房贷,期限20年,利率是5%,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
方式三:抵押贷,期限20年,利率是3.48%(中介通常会告诉你月利率,这里以月利率2.9厘计算),还款方式是先息后本。
贷款方式
利率
总利息
实际年化利率
方式一
5%
502083.33
2.51%
方式二
5%
583893.77
2.92%
方式三
3.48%
696000.00
3.48%
这么一计算就一目了然了,抵押贷实际并不划算,在已经是使用了高于现行的房贷利率的情况下,抵押贷仍然没有优势。这是因为房贷还款过程中,用于计算利息的本金是逐渐减少的,而抵押贷用于计算利息的本金是一直不变的。而且抵押贷的最后一期还款金额=贷款本金+最后一个月的利息,最后一期还款金额非常高,这可能会给借款人带来很大的还款压力,如若还不起最后的本金,可能就要陷入房子被法拍的境地。
所以,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房贷转贷并不一定能降低利息,反而可能会增加还款成本和风险。因此,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不是只看利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4%理财5%(贷款年利率5%高吗)":http://www.ljycsb.cn/dkzs/16448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