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炒股动起歪脑筋,88后大行支行副行长上任半年后就骗贷挪用公款,获刑5年多终身禁业,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支付贷款挪用案
财联社8月25日讯(记者 彭科峰)都说投资者必须用自己的闲钱来炒股,但如果挪用银行的“闲钱”来买股票,那么下场就不止亏钱这么简单。
8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一则处罚信息,时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周霨宁,对该支行贷款“三查”不到位行为负有责任,被监管层予以终身禁业。
8月25日,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周霨宁因为挪用公款数百万用于炒股等,已经被当地法院判刑五年六个月。
88后副行长为炒股获利挪用银行公款
权威资料显示,周霨宁,曾用名周蔚宁,1988年生人。2010年7月27日,周霨宁由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分行以大学生身份分配至某支行工作。2014年11月30日,经上级党委会议研究,决定聘任周霨宁为某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
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在担任副行长半年之后,周霨宁为了炒股,就动起了歪脑筋。
有文书显示,2015年3、4月份,周霨宁找到许某某让其出钱共同炒股,被许某某拒绝。于是,周霨宁又让许某某找两个人以他们的名义贷款归周霨宁使用,许某某便找其姐姐许女士和职工王某某,让其充当贷款人。但是,许某某没有将周霨宁用他们的贷款用于炒股的真相告诉许女士和王某某。贷款办理过程中,周霨宁向许某某要过许女士、王某某的卡号作为放贷账户,并将批下来的钱款取走。
许某某此后多次询问周霨宁追问钱款去向,周霨宁承诺自己将在2015年年底前将贷款还清。在多次讨要下,周霨宁只给许某某转账了20万元。
据文书显示,被周霨宁欺骗的人不止许某某一人。2015年初,周霨宁与马文江密谋以他人名义贷款,由周霨宁操作将贷款用于炒股,利润平分。马文江以自己需要资金为由找到杨某某,以其名义帮忙贷款80万元,并让其再找其他人帮忙贷款,杨某某又以同样的理由找李某帮忙贷款80万元。据悉,杨某某、李某提供了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等,到周霨宁所在银行,在周霨宁提供的贷款合同上签署了本人姓名,其他内容均由周霨宁事后填写。
事后,周霨宁伙同马文江分别伪造部分虚假贷款资料及证明文件。当年7月6日,周霨宁利用贷款的办理及发放等相关环节的职责权限,在操作农行信贷C3系统过程中,将两笔贷款金额共计160万元转入到由周霨宁控制的马文江的某公司账户内。此后,周霨宁通过多次倒账,将60万元转入由其控制的郭某名下的证券交易账户用于炒股,股市所得本金及收益共计614869.84元,被马文江使用。其余100万元被周霨宁使用或转借他人。
有关部门认定涉案金额达220万
2016年8月,当地检察机关获取了相关线索,开始对周霨宁进行调查。同年8月29日检察机关对周霨宁进行立案侦查;当年9月4日,周霨宁在其母亲的规劝下投案。9月5日,其被刑事拘留。一天之后,马文江也被刑事拘留。
2015年11月,上级部门免去周霨宁职务,离岗专门负责不良贷款清收工作;2016年7月1日,周霨宁被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给予开除处分。
最终,有关部门查明,2015年5月至7月,周霨宁利用担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单独或伙同马文江挪用公款220万元,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并将挪用的公款用于炒股等营利活动或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行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挪用公款罪。
最终,当地法院判定,周霨宁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马文江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一审判决后,周霨宁、马文江不服判决,申上述。在二审中,两人认为自己所犯罪行应是骗取贷款罪,而不是挪用公款罪。
但二审法院指出,挪用公款罪是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骗取贷款罪则是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周霨宁充分利用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支行副行长主持支行工作的便利条件,为达到挪用公款的目的,违规伪造虚假贷款材料,利用C3系统擅自改变贷款的支付方式,使银行对贷款的审查、支付已失去了监督管理,故银行对贷款的发放不是因受到欺骗而放贷,而是由于周霨宁不履行岗位职责导致。
最终,二审依旧维持原判。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有刑事案件影响贷款吗
一、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罪名来源
现行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修正)》对违法发放贷款罪进行了定义。
第一百八十六条 【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2022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则规定了违法发放贷款案立案追诉标准。
第三十七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罪构成要件
任何一个刑事犯罪构成都需要有“四要件”:
主体要件: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主观要件:目前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还是过失上存在争议。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为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
客观要件: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
三、违法发放贷款罪为什么容易发生?
关键在于“国家规定”四个字。
现行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修正)》第九十六条 【违反国家规定之含义】本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15修正)》第五十二条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各项业务管理的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侵占本行或者客户的资金;
(三)违反规定徇私向亲属、朋友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四)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实践中,因为关于信贷管理的“国家规定”较为原则和笼统,法院大多将其下延至“业务管理规定”,主要是指金融管理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甚至规范性文件,有的还将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作为说理依据。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方便之门由此打开。
四、违法发放贷款罪泛化影响不容忽视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在2021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中小银行经营的建议,其中就包括完善违法发放贷款罪相关规定的建议。
王天宇认为,案件高发的原因既有违法发放贷款罪认定标准不明确,导致实践中扩大了此罪适用范围,被越用越多、越用越泛,影响了金融行业的正常发展。也存在违法之徒以此罪名为幌恶意报案,妄图逃废债务或侵吞国有资产,导致此罪名被滥用的情形。
为创造良性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力,王天宇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优化完善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标准。他建议对“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应严格限定在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对“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最高人民法院应进行监督,避免扩大化使用“国家规定”的范围。另外,应审慎界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规与违法的界限。王天宇建议,监管部门可责成金融机构内部问责、落实整改,较为严重的进行相应行政处罚。同时,区分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故意还是过失。王天宇认为,应明确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故意还是过失,非主观恶意和社会危害性不高的,不宜认定为犯罪。
二是提高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入罪金额标准。王天宇建议,司法部门对于一些社会危害性不高、金额低、影响面小的案件,通过民事途径推动化解。
三是赋予案件所涉借款合同及其担保合同合法的民事效力。严厉打击企业通过刑事手段、地方保护向金融机构转嫁经营风险,恶意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行为,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
五、银行员工如何才能尽职免刑?
(一)熟练掌握制度规章,严格按照流程办事。熟练掌握国家关于信贷管理的一些基本规定,如《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三法一指引”等,认真学习本行的内部操作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规章办理业务。此外,基层金融机构不宜将信贷实施办法或操作指引规定的过细过严;否则,在各类业务管理规定层层嵌套推演下,经办人员也有可能由此成为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犯罪嫌疑人。
(二)审慎进行贷前调查,落实关键财产信息。不管贷款有无办理抵押,调查人员均应审慎调查了解借款人、担保人实际情况、资金用途、还款方式等,对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保障贷款偿债能力方面的审查,尤其是对于借款人名下的土地、房产、股权等信息应查询核实,对于担保人的资质及其提供的各类抵质押物的真实性应逐一调查核实。
(三)按照流程严格审查,严守合法合规底线。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认定银行工作人员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要理由之一为“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审查不严”,因此,在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等环节对于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制度流程进行审查;在放款和合同签订环节,应严格执行面签制度,谨慎核实债务人身份,确保担保合法有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支付贷款挪用案(有刑事案件影响贷款吗)":http://www.ljycsb.cn/dkzs/1642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