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贝多芬贷款app(贝多芬贷款)

贝多芬贷款app(贝多芬贷款)

贷款知识 新京报 投稿

等肾的钢琴师,等一个“翻身的日子”,下面是新京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贝多芬贷款app

“光沐微尘”是由《新京报》与“水滴筹”联合发起的摄影项目。我们关注求助人群背后的故事,为困境家庭搭建社会募捐的桥梁。

4颗百令、4片开同,混着两粒降磷药和两粒降压药,以及数枚维生素片、叶酸片、钙片……11月6日晚,支豪如往常一样,吞完了手里的一把药。他疲惫地半躺在沙发上,看着西安市钢琴协会“关爱尿毒症患者慈善公益音乐会”的直播。手机屏幕里,直播观看人数被一次又一次刷新。

△ 11月6日,陕西省西安市,支豪在家中目不转睛地看着“关爱尿毒症患者慈善公益音乐会”的直播,他情不自禁地轻声哼唱,右手半举空中,手指微微颤动,模拟着弹奏的动作。

△ 11月7日,支豪的药。

一首变奏曲琴声刚落,主持人贴出公益捐助海报,海报上,一位大眼睛男青年正在病床上接受透析。这个男青年,就是支豪。

△ 11月7日,正在接受透析的支豪。

28岁的支豪是一名来自西安农村的职业钢琴师,他本可以和直播中身着黑色燕尾服的演奏者一样,在琴键上挥洒激情,接受观众的赞美与掌声。但就在去年,命运却突然向他抛出了休止符。结婚仅一月的支豪被确诊为尿毒症,高额肾移植费用让不堪压力的妻子选择离去,靠音乐走出低谷的支豪开始了与“死神”的生命拉锯战。

在音乐会开始前,支豪通过水滴筹平台,募得了第一轮的近15万元善款。

△ 11月6日,受邀前来的钢琴师在”关爱尿毒症患者慈善公益音乐会“上演奏。

△ 11月7日,在家中练琴的支豪。尽管生病后体能下降,支豪如今还是会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练琴时间。

从跑邻居家听琴的男孩,

到教人弹琴的老师

支豪自小就对音乐展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与天赋。

△ 11月6日,支豪挑选鲜花,准备提前送给公益演出的演奏者。

8岁那年,支豪被邻居小哥哥弹奏的电子琴声吸引,为了看弹琴,他频繁往邻居家跑。家人看支豪喜欢,便花了100块给他买了一架电子琴,还给他报了学琴班。支豪很争气,不到两年,就考到了当时西安电子琴(业余)的最高级。

△ 11月8日,在家中的支豪。

初二时,支豪在电视上看到了郎朗弹奏《翻身的日子》,瞬间被演奏者的激情和钢琴声的铿锵震撼 ,从此视郎朗为偶像,立志要考音乐学院,做专业的钢琴师。 整个高中,支豪始终以严苛的作息时间表要求自己,几乎把除了学习文化课和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钢琴上。日复一日,寒暑假也不例外,支豪基本保持每天十小时左右的练琴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支豪顺利考上了西安音乐学院。

△ 11月8日,支豪在挤痘。生病以来,失衡的内分泌让他时不时长痘。

在老师的深度教学课堂上,在和同学的琴技切磋过程中,支豪对音乐的理解更加透彻,对钢琴曲的演奏也更加深刻。热心的支豪渴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感,大三那年,支豪开始兼职做钢琴老师,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输出着自己对钢琴的理解。

△ 11月7日,支豪在家里给学生上钢琴课。

大学毕业那年,本想继续深造的支豪囿于家庭经济压力,放弃读研,转而专职从事钢琴教育。他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有的先学习乐理知识,有的着重培养节奏感,有的练习手指灵活度……“平时为人随和,上课要求严格,对细节精益求精”,是学生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在他的辅导与鼓舞下,不少学生从爱好走上了专业道路,或斩获各类钢琴比赛冠军,或考入音乐学院深造。支豪也获得了钢琴教育界的认可, “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陕西赛区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接踵而来。

“突如其来”的尿毒症,

被打断的“艺术人生”

去年9月,事业渐入佳境的支豪和相恋1年的女友结婚,住进了按揭购买的小户型。粉色壁纸,玻璃垂帘,堆满毛绒玩具的沙发……支豪把房间布置成妻子喜欢的模样,憧憬着安稳的“艺术人生”。

△ 11月8日,支豪制作用于解渴的茶水冰块。因为生病,他要尽量少喝水,含一块茶水冰块可以帮他解渴。

△ 11月8日,支豪用学生送他的茶具喝水。透析前数小时,平时忍住不喝或少喝水的他,“放开”喝了一小杯茶。他说:“喝水的感觉太好了。”

厄运骤然降临。新婚不到一个月,头晕、乏力、浑身浮肿齐齐向支豪袭来,医院诊断其为“双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他得了尿毒症。医生建议支豪进行肾移植,但四五十万元的移植费用远不是他所能承受的。几乎没有存款的支豪,靠着父母外出打工的钱和各类贷款,以一周3次的透析暂时维持生命。

△ 11月7日,支豪结束透析后,走出医院。

△ 11月7日,结束透析的支豪体力不支,回家路上,他累得蹲着休息。

△ 11月7日,支豪透析后回到家中,摘除止血带。

不堪压力的妻子转身离去,支豪的性格变得越发孤僻。他不再练琴,刻意回避亲朋好友的关心。疾病引起的强烈不适,时刻提醒他死亡的接近。

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

领悟生命

由于每次透析都会持续数小时,其间,支豪习惯戴上耳机欣赏音乐。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常在他耳边响起,《英雄交响曲》的壮丽,《命运交响曲》的坎坷,《田园交响曲》的生机,跌宕起伏的旋律透露着生命的本质,有精彩,有无奈,有回忆,有未来……支豪对这些弹奏过上百次的曲目有了新的感悟,对生命也有了新的理解。

△ 11月6日,支豪在一个离他家不远的市场里散步看金鱼。他说他喜欢看鱼群,“那么多鱼游来游去,能让我感受到生命”。支豪几乎每天都要散步,这是医生嘱咐他的。

在音乐的感染下,支豪开始直面自己的处境,积极面对生活。他开始主动和医生、病友交流,向他们讨教饮食注意事项与康复方法。

△ 11月6日,支豪和在网上结识的朋友赵彬(图左)在护城河边散步。赵彬也是肾病患者,已经做完肾移植手术,他会经常给支豪介绍一些自己学到的疾病知识,以及分享肾移植的注意事项。

△ 11月6日。支豪散步时拍摄西安马拉松的告示牌,他说每次刚透析完就像“跑了个马拉松”一样累。“等我病好了,想去跑个半马试试。”

△ 11月8日,支豪在家制作水蒸蛋补充蛋白质。

他又开始弹琴了。尽管身体的不适使他的发挥不如从前,但情感上的共鸣让他对旋律的处理更加细腻、成熟。支豪把自己弹琴的视频放到自媒体平台上,试图用音乐安抚更多病友。

△ 11月6日,支豪在用握力器锻炼手部力量,手臂上的血管由于透析而隆起。

他重新做起了钢琴老师,每周规划出4个课时,在不太影响治病和休息的前提下,给自己赚一些生活补贴。

△ 11月8日,支豪。

现在,支豪一边等待肾源,一边筹款。不少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西安市钢琴协会为他举行公益演出,曾经的学生们得知他的病情后纷纷捐款……截至目前,已经筹得了近16万元。但这些,仍无法填补上手术费的缺口。

△ 邻居家六七岁的女孩将自己攒的零花钱交给支豪,一句“希望能帮到你”让支豪泪目。受访者供图

等待肾源的过程漫长而焦虑,可能等几个月,也可能得等数年。他时常会弹起肖邦的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那是他艺考时弹奏的曲子。

年少时无数遍的练习,仅仅是熟悉乐谱上的音符,模仿教学录音中的技巧。

十年后再次弹起这首曲子,十指与黑白琴键的每一次接触,化为低谷和高潮间旋律的流转,琴声透露出痛苦、挣扎、美好与希望……已是真情流露。

△ 11月6日,支豪在家练琴。

目前,水滴筹为支豪发起了新一轮筹款,期望借助社会爱心人士和媒体的力量,筹集他的医疗费用,重新点燃他的生活信心和希望!

如果您有意帮助他,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捐助。

摄影并文 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编辑 陈婉婷

校对 李立军

贝多芬贷款

归根结底,音乐行业要的还是名气和利益,所以“功成名就”的愿望就会带来一些不计后果的行为。音乐史充斥着在排行榜上流行的热歌,而创造这些记录的人却不怎么诚实。

10. C+C音乐工厂(C & C Music Factory

C+C音乐工厂以单曲“现在大家一起跳”(Everybody Dance Now)出名,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涉及一桩丑闻。马莎·沃什(Martha Wash)是一位成功的歌手,她最出名的歌曲是她与“天气女孩”组合(The Weather Girls)合作的Tt’s Raining Men。她演唱C+C音乐工厂标志性歌曲中最有名的副歌部分。但是有人认为她没有吸引力,不能出现在正式视频中,所以用一个模特替换了她。实际上,沃什从未在她与其他组合——包括“黑匣子”(Black Box)和“诱惑”(Seduction)——合作演唱的任何音乐视频中出现过,甚至在舞台演出时也被替换了。

公众随后强烈抗议,导致各种法律产生,终结了使用未被承认的歌手和在现场使用在未告知公众的情况下提前录制的材料的行为。对沃什而言,她自己对她曾经工作的乐队和他们的商标提起了诉讼。她轻松赢得诉讼,最后得到了冠以她名号的版权。

9林妙可

中国臭名昭著的制假业几乎无所不包,无论衣服或者电脑或者其他东西。显然,使用假歌手也不是那些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织者想不到的。9岁的林妙可十分可人,被放在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用唇语表演《歌唱祖国》这首歌。运动会的组织方认为真正的歌手——7岁的杨沛宜——在舞台上的形象“不够可爱”。

奥运会音乐总监在中文广播电台里承认造假,说他和组织方迫于一个不知名官员的压力这么做了。同时,林妙可——在中国已经因为她广告中亮相而成为了小明星——她的“表演”轰动一时;尽管涉及这个骗局,她现在仍然很受欢迎。中国大众在这件事上始终存在分歧,有的人认为这是国家性的错误,其他人则认为这是中国为了举办最完美的开幕式而做的一点尝试。

8.佐村河内守(Mamoru Samuragochi

佐村河内守被称为“日本的贝多芬”,这位骗子不仅不聋,甚至也不会作曲。音乐后面真正的作家是一位东京大学的音乐教授,名叫新垣隆(Takashi Niigaki)。就在他其中一首作品在冬奥会演出之前,新垣隆挺身而出揭穿了这个骗局。当他发现没法在全世界面前继续这个骗局时,他通过新闻发布会向这个震惊的国家坦言了。

佐村名下有许多很受大家喜爱的音乐,包括新垣隆为系列游戏《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初次给了他国际知名度的甜头。2003年,歌曲《1号交响乐:广岛》为他赢得了全国的赞誉和由广岛市市长颁发的一项市民奖。在2011年使日本受到打击的地震和海啸之后,这件作品从某种程度而言成为了国家的颂歌,帮助伤痛中的人们昂扬斗志。

作为对新垣隆新闻发布会的回应,佐村也举行了一次发布会,为制假事件道歉并请求国人原谅。但是,随着发布会展开,佐村开始为自己辩护,声称新垣隆总是紧追他索要更多金钱,并否认人们对他的猜测——他曾威胁:如果这个骗局被揭露,他就自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佐村甚至坚定地说要起诉新垣隆诬蔑自己的人格。

最后,这场骗局不过又是一个将公共关系发挥到极致的例子——用一个更有市场价值的人物作为音乐家的替身。新垣隆继续创作音乐、进行现场表演,而佐村则在公众视野中完全消失了。

7.乔伊斯·哈托(Joyce Hatto

把别人的作品说成自己的已经很冒犯别人了,但是把66个人的作品都说成自己的简直很荒唐。让我们惊讶的是,这就是乔伊斯·哈托企图做到的事。

哈托是一位才华平平的钢琴家,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她发行了几十张唱片,没什么反响,1993年她便尝试制作了第一张欺骗性的唱片。她和丈夫开始有规律地窃取其他音乐家的作品,只采用伟大但没被注意的音乐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据为己有。直到2006年哈托75岁逝世时,几乎所有古典音乐界的人士都还相信她是伟大作曲家之一。

曾经让这对夫妇任意篡改唱片并且更好掩饰他们作假行径的技术革新最终让他们身败名裂。当哈托有些唱片被上传到iTunes后,它们与其他名声不大的钢琴家的作品相吻合——这里也能找到他们的作品。几乎完全编造的创作生涯,其中包括伪造的管弦乐队和指挥——随着这些事被揭露,真相出现了。

我们不清楚的是,乔伊斯多大程度上参与了这个骗局。她大多数伪造的唱片发行时,在这段职业生涯期间,她年岁已高并最终患上癌症。人们知道的是,她嫁的人,唱片制作人威廉·巴灵顿-库伯(William Barrington-Coupe),过去曾牵涉性质相似的可疑交易。最后,他声称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奄奄一息的妻子有幸福感和成就感。“我的妻子完全不知道我做了这件事,我只让她听编辑完成后的作品,她以为全都是她自己的作品。”这就是他对这件事的陈述。无论她有没有参与这个骗局,这件事造成的损害关乎那些作品被盗的人丧失的名声,不可估量。

6.西斯托·罗德里格兹(Sixto Rodriguez

2012年的纪录片《寻找小糖人》(Searching for Sugar Man)倍受称赞,其对象西斯托·罗德里格兹是其音乐的真正创作人。不幸的是,在他职业生涯后面的执行人,克莱伦斯·埃文特(Clarence Avant)弄虚作假,用伪造的身份信息发布了他的大量作品,以此避开他的合同。罗德里格兹不知道,他20世纪70年代出的两张专辑在90年代的南非异常流行,成为反对种族隔离运动的背景音乐。一直等到他去南非旅行发现自己在当地极受欢迎后,他才开始怀疑有些不对劲。

发行《寻找小糖人》时,罗德里格兹发现他的专辑《冰冷的现实》(Cold Fact)在国外出售了500000多张。大多数唱片都署了一个虚构的兄弟名字——杰西·罗德里格兹(Jesus Rodriguez)。埃文特只换掉了名字,用他自己的商标发行这些唱片,而没有使用罗德里格兹的商标。证据出现后不久,罗德里格兹起诉埃文特侵权,埃文特不公正地使用了30多年。埃文特的回应没有丝毫歉意,关于他窃取资源的歌手,他说“我希望他一切都好。名气一年就过去了。”

5罗伯特·马威尼(Robert Mawhinney

那些在音乐界名噪一时的人,会为他们的付出收获难以言表的千百亿回报;但是罗伯特·马威尼(Robert Mawhinney)的例子却证明,人们甚至不必在音乐领域有任何成就便可以分享胜利的果实。他伪造了自己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蒙骗愿意赞助他的乐队的投资者,骗取了1100万美元。

他的乐队,“巴黎上空的灯”(Lights Over Paris),在黑暗中艰苦摸索,直到马威尼过火地实践了这个粗鄙的建议——“造假直至成功”。他从4个不同的银行借出贷款资助拍摄专业视频,其中有叫做“游戏”(Game)的说唱艺人的特写镜头,还有一张名为“关灯”(Turn Off the Lights)的专辑唱片。他很大胆,尽管他自己的银行账户存款不足10000美元,但他宣称拥有价值800万美元的不动产。银行不知道的是,马威尼启动了类似庞氏骗局[①]的计划,用部分贷款遮掩其他支出,不断抽取顶层的利益。当收入不错时,他在洛杉矶购买了一处豪华公寓,还追随流行趋势在世界各地旅游。

然而不幸的是,他的骗局崩溃了,他行骗的活动和生活方式被曝光。根据他的所作所为,他被判处7年监禁,他唯一的荣誉——摇滚明星,其实他从来不是。

4.杰森·玛拉基(Jason Malachi

2009年6月25日,我们失去了全世界一个最受欢迎的艺人,迈克尔·杰克逊。他最后一张专辑《迈克尔》,第二年发行出版。直到现在,围绕这位歌手和他的死还有很多阴谋论;但也许其中破坏力最大的是他的家人提出的这一个:他最后那张专辑里有些歌不是他唱的。

他的女儿,帕丽斯(Paris),还有其他杰克逊家族的成员都说,专辑真正的歌手是一个叫杰森·玛拉基(Jason Malachi)的人。实际上,玛拉基的声音与刚刚去世的流行音乐之王异常相似。随着载有这个话题的网页充满网络,谣言制造厂炸开了;脸谱网出现了一个专门用于揭露其中真相的网页。迈克尔·杰克逊的唱片商标和他的不动产都否定谣言,说明这不过是另一个痴迷于名声而发疯的事例;帕丽斯自己通过推特网正式撤回了这个新闻。争辩仍然继续激烈进行,因为这位传奇歌手的一些粉丝拒绝放过他们最新的还未成型的理论。

3密尔克依·爱德华兹(Milky Edwards

1972年,大卫·鲍依(David Bowie)发行了他最成功、最受欢迎的唱片之一,《齐格星球尘埃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40年后,名气不大的歌手密尔克依·爱德华兹出了一张专辑,其封面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福音,里面的歌曲“星人”(Starman)在YouTube上迅速扩散。很快,鲍依其他作品的封面以爱德华的名字也出现了,一种丢失了几十年的感觉似乎复苏了。

但是这都是骗局,在歌迷经过充分调查和坦率思考后被发觉了。其一,YouTube视频呈现的专辑封面艺术似乎更符合20世纪60年代的风格,而不像其后几十年里发行的任何东西。其二,录音本身似乎经过数字编辑,不像在录音机上记录的录音听起来那样。最后,“密尔克依·爱德华兹”和他的乐队“张伯林(Chamberlings)”不知从什么地方进入公众视野,这似乎太便易了,尤其因为有报道说主唱去世了,到处几乎都找不到关于他或者他的乐队的信息。

有些乐迷不在乎录音是不是伪造的,他们认为音乐很伟大,不容忽视,无论它的起源如何。到目前为止,有很多人通过YouTube和其他社会媒体途径追随密尔克依·爱德华兹,尽管他甚至可能并不存在。

2威尔和莫利发(Will And Monifa

《杰雷诺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 with Jay Leno)有几个片段很受欢迎,重复出现,包括“水泵型新闻”(Pumpcast News)一段,这是其显著特征。在这个片段中,一位新闻播报员出现在一个屏幕里,这个屏幕安装在某个加气站上面,加气站似乎是随意选择的;播报员与顾客交流,让他们表演极度高兴的样子,然后提供免费天然气,这些顾客似乎是随机碰见的。威尔和莫利发就是顾客之二,他们被要求演唱邦乔维(Bon Jovi)的歌曲“以祈祷为生”(Living on a Prayer)和舞韵乐团(The Eurythmics)的“甜美的梦”(Sweet Dreems)。这对夫妻表现惊人,视频出现在YouTube上后,迅速走红,浏览量达750万,为这个节目做了大量免费宣传。

节目没有披露的是,威尔和莫利发是演员,都有丰富的表演经验,甚至在搬到好莱坞之前还在芝加哥组建了他们自己的戏剧公司;整件事都经过事先安排。莫利发甚至早在两年前就在“水泵型新闻”中出现过:在同一部车里,在同一个加气站,甚至穿着同样的衣服。在那段视频中,她声称自己是健康营养师。在这个著名片段中,新闻播报员甚至还介绍了威尔的名字;如果真是随机事件,这是不可能的。

直到现在,两位演员都否认弄虚作假,说他们在两段雷诺节目片段中出现是奇怪的巧合。《今夜秀》的代理人就节目方而言,对这件事保持沉默。

1.米利·瓦尼利(Milli Vanilli

德国二人组合,米利·瓦尼利(真名叫做劳勃·皮拉特斯(Rob Pilatus)和费伯·莫尔凡(Fab Morvan)),90年代早期凭借专辑《女孩,你知道这是真的》(Girl You Know It’s True)名气直冲云霄,他们在音乐史上是最著名的领头人。他们是一对舞者、一对模范,扮演着成功歌手的形象;而真正发出这些声音的人——布拉德·霍维尔(Brad Howell),约翰尼-戴维斯(Johnny Davis)和肖查理(Charles Shaw)——现在仍然鲜为人知。

这个骗局曝光的过程十分戏剧化:在一段电视节目期间,他们提前录制的声音跳了过去。这个组合是骗子的推测长期蔓延,前后不一的矛盾让事态更加严重,比如他们含糊不清的德语口音——在他们完美的英语演唱中没有一点痕迹,现在这已不容否认了。这对搭档1989年获得的格莱美奖被取消,他们还面对着来自公众和音乐界的各种嘲弄。

尽管他们说自己是骗局无辜的受害者,在一个唯利是图的唱片制作人的压力下被迫参与其中,但是这个组合仍然一丝不苟地附和这个骗局,直到真相大白。经过多重起诉和粉丝怒气巨浪的冲击后,这对搭档试图制作一张“回归专辑”,在这里面他们的确唱了自己的歌曲,但是这张唱片迅速上架,也迅速败落,他们也逐渐不为人知了。

费伯·莫尔凡仍然为了保持他的好名声毫不倦怠地工作,最近在iTunes上面发行了一首新歌,“时时刻刻”(Anytime)。另一方面,劳勃·皮拉特斯忍受着一系列法律方面的争论,企图自杀,忍受着随后几年公众的失望,最终33岁时,在宾馆一个房间里死于滥用药物。


[①] 译注:指骗人向虚设企业投资,以后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者。


微信公众号:Top10list(欢迎关注)

查看更多,请百度官方网站“前十网”(qian10.ne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贝多芬贷款app(贝多芬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628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