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新版重磅上市!内容变化与特色梳理,下面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利率5.338
翻译内容更加精准
本书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王芳教授担纲翻译,译文内容更加准确
排版设计更加美观实用
配套更加丰富的数字资源
传统
资源
中、英文PPT课件
课后习题解析
学习指导书(尚未出版)
01
第十二版更新内容
对于货币银行学领域的新发展,增加了如下这些新的小节、专栏和应用,保证本书与时俱进。
新的章节
»» 新的一节“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与你的事业”(第1章)告诉学生们,学习货币金融学如何能够帮助提升他们的事业,即使他们最终没有到华尔街或是某家银行工作。
»» 在关于“《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新的几节(第12章)中补充了对年度压力测试和限制美联储贷款等重要条款的描述。
»» 新的一节“《多德-弗兰克法案》以外:未来监管向何处去?”(第12章)讨论了当前围绕金融监管的国会辩论。
»» 关于“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负利率”的新的一节(第15章)介绍了这种新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其有效性可能会怎样。
»» 关于“欧洲中央银行支付的准备金利息”的新的一节(第15章)介绍了欧洲中央银行的这种重要政策工具。
修订的章节
✔ 修订了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为什么不能充分解释短期汇率的讨论(第17章),较之前版次给出了更加清晰的阐述。
✔ 修订了“国际收支”一节(第18章),对国际收支的关键项目(学生们从媒体上了解到的内容)给出了更清晰的讨论。
新的应用
★ 新的应用“对欧洲、日本和美国当前低利率的解释:低通货膨胀和长期停滞”(第5章)说明,如何用供求分析模型解释当前的利率变动。
★ 新的应用“汉堡经济学:巨无霸和PPP”(第17章)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告诉学生们购买力平价在实践中的表现怎么样。
★ 新的应用“脱欧和英镑”(第17章)讨论了饱受争议的英国退出欧盟,以及为什么其对英镑价值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更新修订的全球视野
☆ 新的全球视野专栏“负利率?先是日本,后是美国,再是欧洲”(第4章)说明,虽然正常来讲利率是正的,但是近年来我们在许多国家都已见证了负利率。
☆ 修订了全球视野专栏“我们应当担心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吗?”(第18章),帮助学生们解读媒体和国会关于经常账户的各种说法。
此外,图表数据已经更新至2017年。每章后面的应用题已更新至最新。
02
新版特色
本书自引入中国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第十二版根据市场反馈和金融市场变化修订,增加了新的小节、专栏和应用,保证内容的与时俱进。虽然本书做了较大修订,但第十二版依旧保留了金融学专业畅销书的基本品质,其特点如下:
统一的分析框架
运用基本经济学原理帮助读者理解外汇变动、金融机构管理和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
精心安排、循序渐进地展开经济模型
采用最优秀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所用的方法,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理论与实务完美融合
设有“全球视野”“走进美联储”“FYI专栏”等应用专栏,用大量实例把晦涩难懂的知识讲得透彻明了,全面生动地分析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
开发职场技能
通过“金融新闻解读”“实时数据”等模块,使读者掌握金融市场运转方面的知识,从而为自己或所服务的公司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03
目录
可上下滑动阅读完整版
第1篇 引言
第1章 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2
为什么研究金融市场 2
为什么研究金融机构和银行 5
为什么研究货币和货币政策 6
为什么研究国际金融 11
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与你的事业 13
我们如何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13
结束语 14
第1章附录 定义总产出、总收入、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 16
总产出与总收入 16
实际量与名义量 16
物价总水平 17
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 18
第2章 金融体系概览 19
金融市场的功能 19
金融市场的结构 21
金融市场工具 23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27
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间接融资 29
金融中介机构的类型 33
金融体系的监管 36
第3章 货币是什么 41
货币的含义 41
货币的功能 42
支付体系的演变 44
货币的计量47
第2篇 金融市场
第4章 理解利率 54
利率的计量 54
区分利率与回报率 64
区分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67
第5章 利率行为 71
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71
债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73
均衡利率的变动 76
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流动性偏好理论 85
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均衡利率变动 87
货币与利率 89
第6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96
利率的风险结构 96
利率的期限结构 102
第7章 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 115
计算普通股的价格 115
市场如何确定股票价格 118
理性预期理论 120
有效市场假说:金融市场的理性预期 122
为什么有效市场假说并不意味着金融市场是有效的 127
行为金融 128
第三篇 金融机构
第8章 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132
世界各国金融结构的基本事实 132
交易成本 135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36
柠檬问题:逆向选择如何影响金融结构 136
道德风险如何影响债务合约和股权合约的选择 140
道德风险如何影响债务市场的金融结构 142
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管理 150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150
基本银行业务 153
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155
信用风险管理 162
利率风险管理 166
表外业务 168
第10章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173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173
金融监管的类型 177
第11章 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188
银行体系的历史发展 188
金融创新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190
美国商业银行业的结构 199
银行并购与全国性银行业 201
银行业与其他金融服务业的分离 204
储蓄业:监管与结构 206
国际银行业务 207
第12章 金融危机 212
什么是金融危机 213
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213
全球金融危机:2007—2009年 218
金融监管的反应 225
“大面不倒”和未来监管227
第4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操作
第13章 中央银行与联邦储备体系 232
联邦储备体系的起源 232
联邦储备体系的结构 233
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性如何 241
美联储应当保持独立性吗 242
解释中央银行的行为 244
欧洲中央银行的结构和独立性 245
其他外国中央银行的结构和独立性 247
第14章 货币供给过程 250
货币供给过程的三位参与者 250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 250
控制基础货币 252
多倍存款创造:简化模型 256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261
货币供给过程概览 262
货币乘数 262
第15章 货币政策工具 270
准备金市场和联邦基金利率 270
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276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量化寬松 282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287
第16章 货币政策操作:战略与战术 291
物价稳定目标与名义锚 291
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 293
物价稳定是否应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 294
通货膨胀目标制 295
美联储货币政策战略的演进 300
全球金融危机对货币政策战略的启示 303
中央银行是否应制止资产价格泡沫 305
战术:选择政策工具 308
战术:泰勒规则 311
第5篇 国际金融与货币政策
第17章 外汇市场 318
外汇市场 318
长期汇率 320
短期汇率:供给需求分析 325
解释汇率变动 327
第17章附录 利息平价条件 337
比较国内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 337
利息平价条件 338
第18章 国际金融体系 340
外汇市场干预 340
国际收支 344
国际金融体系的汇率制度 345
资本管制 352
IMF的职责 353
国际因素和货币政策 354
挂钩还是脱钩:汇率目标制是另一种货币政策战略 355
第6篇 货币理论
第19章 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 364
货币数量论 364
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 369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371
货币需求的投资组合理论 373
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 374
第20章 IS曲线 378
计划支出与总需求 378
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379
产品市场均衡 383
理解IS曲线 384
推动IS曲线位移的因素 386
第21章 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 394
美联储与货币政策 394
货币政策曲线 395
总需求曲线 399
第22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407
总需求 407
总供给 412
总供给曲线的位移 414
总供求分析的均衡 417
均衡的变化:总需求冲击 420
均衡的变化:总供给(通货膨胀)冲击 424
对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总供求分析 430
第22章附录 菲利普斯曲线与短 期总供给曲线 435
菲利普斯曲线 435
短期总供给曲线 440
第23章 货币政策理论 442
货币政策对冲击的反应 442
政策制定者应当多积极才能稳定经济活动 449
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 450
通货膨胀型货币政策的起因 451
零利率下限情况下的货币政策 455
第24章 预期对货币政策的作用 465
政策评价的卢卡斯批判 466
政策操作: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467
可信度和名义锚的作用 470
建立中央银行可信度的方法 478
第25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8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83
货币政策启示 490
词汇表 494
BOOK
来源:人大社经济学 微信公众号
↘
贷款利率5.35
“你不买,我不买,房贷还能降两百。”
对于有购房需求、还在观望的买房人来说,降房贷的希望近日再次落地成真了。
——首套房贷利率最低3.6%,买房成本再降,你准备好“上车”了吗?
首套最低3.6%
多地房贷利率下调
继6月20日LPR下调后,多地银行已经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做出了相应调整。
北京:从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行获悉,北京地区首套房贷款利率已由4.85%降为4.75%,二套房贷款利率由5.35%变为5.25%。
上海:LPR调整之后,上海多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至4.55%,二套房贷款利率最低至5.25%。
广州: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多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从4.3%降至4.2%,二套房贷款利率从4.9%降至4.8%。
深圳:多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从4.6%降至4.5%,二套房贷款利率从4.9%降至4.8%。
|图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除了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城市多数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已降至4%附近,部分银行更是提前进入了“3”阶段。
例如,建行广东清远一支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3.6%;柳州各银行首套房商贷利率降至3.6%。
伴随LPR下调10个基点后,近期合肥的房贷利率也进行了同步调整:首套房贷利率最低4.0%,二套房贷利率最低4.8%。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40个城市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4%以下,珠海、南宁、柳州、中山等城市首套房贷最低利率已经降至3.7%,肇庆、湛江、云浮、惠州等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截至二季度末,70个大中城市中共有39城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本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10个基点,符合条件的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有望降至3.6%到3.9%的区间内,继续突破历史底部。
LPR下降有何影响
未来会继续下调吗
6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本月LPR报价。其中,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0%,均下降10个基点。这是自2022年8月以来,时隔10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再次下降。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同时,本次LPR下调传递出的信号也十分明显:
一是再次传递出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信号,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LPR为定价基准的存量贷款利率将下降,新增贷款利率也有望降低,有助于激发有效融资需求。
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存量房贷和新增房贷利率都将下降,住房消费者负担减轻,还有助于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
那么,房贷利率下调后,买房人能省多少钱呢?
以合肥为例:200万商贷30年,首套房贷利率4%,等额本息计算,每个月将少还115.66元,总的利息可省约4.16万。
4.1%房贷利率计算结果
4.0%房贷利率计算结果
|LPR下调前后还款额变化
不过也有网友吐槽了,“我买房,缺的是这一百多块钱吗?”
但是不管怎么说,利率下调终究是有利好的,尤其是还没上车的人,首置、刚需、刚改,主动权仍旧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利率下调背后,传递的是政策方向,是未来的预期。
对于存量按揭购房人,房贷利率也有望跟随5年期以上LPR下降而下调。不过,利率调整的具体时间要看贷款重定价日,如果重定价日为6月30日,那么从6月30日开始执行新的利率。也有部分购房人将贷款重定价日选择在每年1月1日,也就是要等到明年房贷利率才会调整。
本月LPR报价下降后,未来是否还会继续下行?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5年期以上LPR报价可能还有单独下调空间,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引导居民房贷利率下行,推动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
除了在金融端,为了提振楼市信心,近日政策层面的宽松也席卷各大城市。例如:扬州、哈尔滨、沈阳等城市接连取消了限售,济南、长沙、厦门等十余城对限购政策进行放松,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从公积金等方面持续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优化...但是,对楼市的带动作用,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下半年,或许还有更有力的救市政策出台。
结语
房贷利率降低,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机会。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房子和贷款方式。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市场的变化,做好风险防范,避免过度负债或者资产缩水。
本期话题:#你最期待的楼市大招是什么?#欢迎文末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利率5.338(贷款利率5.35)":http://www.ljycsb.cn/dkzs/16248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