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贷:赋能小微 打造中国版的IPC信贷服务平台,下面是中国企业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IPC技术
互联网金融经历了跑马圈地的野蛮生长时期、快速增长的爆发期,以及强力监管时期,逐渐发展至现在的大浪淘沙之洗牌期。能够存活下来并且获得发展的企业必须在合规的基础上,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技术壁垒。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中明确了P2P网贷是专门经营网贷业务的金融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确定了网络借贷行业的合法地位,网贷行业也从野蛮生长进入监管时代。随后,信息披露、银行存管等监管新规不断出台,良币驱逐劣币,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肃清。
对于监管后时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新新贷CEO张扬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强监管下的网贷行业将进入深度洗牌,泡沫挤出后,行业将在规范发展的道路上显现出新的潜能,只有专注于长期价值的创造、技术壁垒较高、商业模式合理的平台,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有关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能够成功运营超过五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超过30家,新新贷就是其中之一。自2012年平台成立之初,便将战略发展的核心定位在深耕优质资产端,通过科技驱动金融创新,为中国小微企业的发展赋能。
凭借着五年只做一件事的“匠心精神”,“着眼现实与开拓未来”的前瞻性思路,新新贷在对优质资产的开发上,更多地选择具有壁垒的企业信贷模式。
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到科技驱动的下半场,开发和获取优质资产已成为各大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驱动着信贷服务,很多信贷企业在技术上都加大了投资。新新贷也不例外,基于多年的信贷风控经验,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完善的风控流程、高效的数据管理,新新贷成功研发“天盾”风控系统,并在“3000+”维度征信数据上构建“天权”决策系统,结合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先进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控制风险,推动风控效率提升和运营成本降低。
除了在技术上的不断探索,新新贷也一直在合规建设上下功夫。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批会员单位、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新新贷始终坚持合规运营,稳健发展。2017年8月,新新贷接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平台,披露公司的基本情况、运营发展等数据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2017年8月8日,新新贷与上海华瑞银行合作的银行存管系统正式上线。
“远见者稳进,稳健者远行。”张扬表示,“过去五年多来,我们得出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校园贷、分期贷、大单、股票配资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任行业风云变幻,很多平台追逐热点,谋求短期暴利,新新贷却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专注于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领域深耕细作,不为潮流、热点所动,终得以行稳致远。
张扬表示,未来新新贷将继续深耕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加大技术投入,致力于打造中国版的IPC小微信贷技术服务平台。
据悉,IPC是一种小微信贷技术,是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做经营性贷款,评估客户偿还贷款能力的一套测试技术。
ipc风控技术是什么
春寒料峭练兵忙。为帮助新员工尽快掌握岗位知识和微贷技术,提升办贷本领,近日,延边农商行线上微贷技术岗前培训正式开课,20余名微贷客户经理参训。
据了解,本次培训为期3个月,采取线上授课+业务实战形式,重点突出“教、学、练、战”。授课聘请微贷顾问担任讲师,以脱产学习形式开展为期11天的理论学习,培训内容涵盖业务流程、客户沟通、财务报表、逻辑检验、征信识别、敏感度分析、软信息理解与检验等;业务实战采用“5+5+N”工作模式(建立五支战队、发挥“五大员”职责、落实多项培训措施)进行为期79天的试训,内容包括营销技巧、贷前准备、实地调查、实战分析、二次营销、风险预警、贷后管理等。
“此次授课不仅有理论高度,更具实践维度。通过岗前培训,学到了微贷业务的技术背景、业务流程等新鲜的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今后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定信念、爱岗敬业、锤炼本领,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微贷客户经理”学员霍俊容说道。
微贷中心负责人表示:延边农商行微贷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来,坚持“支小扶微、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全面打造零售贷款专业团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借助德仕金融IPC风控技术,由被动变为主动出击获客,推出服务小微企业的无抵押贷款产品“微速贷”“微捷贷”“公积信用证贷”等信贷产品,为普惠实体经济,提供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担当。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张颖 通讯员 曹新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IPC技术(ipc风控技术是什么)":http://www.ljycsb.cn/dkzs/1624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