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支付宝贷款收回贷款啥意思(支付宝里的八个贷款)

支付宝贷款收回贷款啥意思(支付宝里的八个贷款)

贷款知识 红星新闻 原创

“注销贷款账户”有诈!成都有人已中招,被骗1.2万元,下面是红星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支付宝贷款收回贷款啥意思

3月28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出2020年第1号预警:声称贷款账户需要注销是新的诈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骗子的诈骗对象中,有的是办理过贷款的,有的没有办理过。即使过往没有网络借贷经历,骗子也会称消费者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有贷款记录,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日前,在成都工作的广元小伙李先生就遭遇了此诈骗,被骗1.2万元。目前李先生已报警。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出1号预警新型诈骗手法

预警|注销贷款账户成诈骗新手段

3月28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出2020年第1号预警:声称贷款账户需要注销是新的诈骗手段。

预警中表示:“近日,有地方反映,个别学校的学生接到诈骗电话,内容是:十九大以来政策发生变化,已申请的贷款账户需要注销,需要按照对方说的程序进行操作,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以上是新的诈骗手段,接到电话的学生中,有办理贷款的,也有没有办理贷款的学生。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没有政策变化。今后,还请同学们相信正规渠道的信息,有困难和疑问要找学校和班主任。”

据了解,关于这样的新型网络诈骗手法,在成都已经有人中招。

个案|广元小伙被要求注销贷款账户

四川广元人李先生目前在成都工作生活,3月10日下午5点05分,他接到一个来自于江苏无锡的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是京东金融的工作人员,“对方称,我在大学期间在京东金融注册,有一个2000元的教育贷款额度。现在新政策是需要将这个教育贷款额度回收,顺便将学生贷款账户注销。如果不处理,可能会面临罚款。”

一开始,李先生警惕性很高。“对方对于我的个人信息了解得很清楚,同时又显得很专业。”李先生透露,对方依据的国家政策条款,自己还专门搜过,确实有相关条款。

同时,对方还向他出示了身份证、工作证等照片。“他对于京东金融平台的具体了解很清楚,该怎么点、在哪里都很了解。”

↑声称所谓“京东金融工作人员”发来的个人身份证明

上当|前后转账1.2万元才知受骗了

在对方的提示下,李先生添加了这位工作人员的QQ号码。号码头像同样来自京东金融LOGO(标识)。“按照对方的意思,我需要通过京东金融进行这个贷款,再把钱转出来到他的账户,他跟我说钱只是转一次手,并不需要还。”

李先生按照他的提示操作,向上述工作人员转账支付了2000元。(注:骗子称注销账户前需要清空信用额度,否则无法注销记录。所谓“额度清零”就是骗子的噱头,需要将消费者注册过的网贷平台上现有的贷款额度全部借贷提现。)

↑转账记录

“这时候他说,账户还是没有注销,问我是不是还使用过其他校园贷款账户。让我通过支付宝再次转款。”李先生回忆,当时自己也产生过疑问,问京东金融、支付宝并不是一家,“对方告知我,在校园贷款刚刚推广时,各个平台都是相互合作的。”

于是,李先生又通过支付宝贷款再次向该工作人员转账10000元。“这时候,他又告知我,还是没有成功,让我再去美团上贷款。意识到被骗了,赶紧报警。”李先生透露,此后已经联系不上该工作人员,电话关机,QQ号被拉黑。

“一开始他就告知我,会对整个通话过程进行录音,之后会把录音内容通过邮件发给我。显得很专业,确实像是大公司的工作人员。”李先生说,事后他联系过京东金融,对方告知并没有这个政策。

目前,李先生已经报警,将相关证据提交给了公安机关,“希望公安民警能够抓住诈骗团伙,挽回我的损失,也避免更多人受害。”

注意|官方客服人员不会私下联系客户

“注销网络贷款账户”,这样的诈骗行为不止李先生一个人上当。在京东金融客服官方微博@京东金融客服上,置顶了相关文章《诈骗新套路,“注销网络贷款账户”?专骗年轻人,小心被骗!》,文章中透露,“注销网络贷款账户”的手法就是先骗你去贷款,再骗你把钱打给他。

↑京东金融发文解析诈骗新套路

文章中也对该诈骗手段进行详细揭秘。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消费者信息,谎称消费者“如有网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取得消费者信任后,假借注销原有的网络借贷记录之名,诱骗消费者在新的各个网贷平台进行贷款,并将贷款转入骗子控制的指定“账号”。直到骗子消失,消费者才发觉上当被骗,等待消费者的将是负债累累。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即使过往没有网络借贷的经历,骗子也会称消费者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有贷款记录,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金融客服人员提醒:1、官方客服人员不会通过私人或私下的方式联系客户。警惕以账户异常或注销网络贷款账户名义与消费者私下沟通的行为,谨防诈骗风险,保护个人资金安全。2、如果您开通及使用借贷产品,只要按时还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不要轻信征信异常或修改负面征信内容。3、当接到自称官方工作人员的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存疑的事项,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向官方客服咨询。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颜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于曼歌

支付宝里的八个贷款

“你好,我是公安局的”

“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

“你名下的手机卡发送大量骚扰信息”

“你名下护照在某地出现非法入境记录”

……

“这是你的通缉令、拘捕令

不要泄密,按我说的去做”

这些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

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

但是近期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

升级了!升级了!升级了!

案例回顾一

莱山区的张女士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民警”的来电,告知张女士的身份被他人盗用于洗钱犯罪,让其配合调查。张女士按照对方指令下载了一款名为“会易通”的APP,与对方开启视频聊天。对方称要进一步核查张女士名下其他银行卡是否涉嫌犯罪,要求张女士将全部资金转入某部门的指定的银行账户中,并承诺验证完没问题会把钱原路归还。张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将自己名下所有银行卡内的钱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上,共计被骗7万余元。

案例回顾二

莱山区的侯女士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民警”的来电,对方称有人使用其身份证办理的护照涉嫌非法入境,要求侯女士配合调查。在对方诱导下,侯女士下载了一款名为“zoom”的APP与对方进行视频通话。视频里的“民警”身着“警服”,这使得侯女士深信不疑,将名下银行卡内全部资金转到对方所谓的用于核查资金的“安全账户”,共计被骗4万余元。

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受害人平时很少和“公检法”打交道

所以在骗子布设的骗局中

一听说对方是“公检法”人员

极易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而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

从而实施诈骗

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一般是

升级换代后的新招数

视频笔录

为使骗局更为逼真,骗子会让受害人添加“民警”的QQ、微信后,会要求你前往异地公安局接受调查,或者“做个视频笔录”。对忙于工作的人来说,“视频笔录”当然是首选。

视频连线后,对方会有身着“警服”的男子一边向你出示“通缉令”,一边听你诉说“冤情”。

↑ 假的QQ号以及出示的假“证件”↑

↑诈骗分子身着“警服”开启视频聊天,出示“通缉令”↑

账户加密

既然你说没有洗黑钱,那你的银行账户一定是被盗了。贴心的“民警”会让你马上安装一款名为“安全防护”的App(或英文名“protect”,专为高知人群打造),在App内填入手机号、银行账户、验证码,就可以“对银行账户加密”。

泄露了银行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后,你的账户便能任由骗子任意支配。

↑假“安全防护”APP界面↑

网贷冻结

传统骗术,能让你倾家荡产;全新骗术,还能让你身负巨债。

“民警”表示,涉案资金清查时,网贷平台中的额度同样需要冻结,所以要你把京东、美团、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中的贷款额度全部提现,一并转至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一旦你信了,骗子就会从网贷平台中完成贷款提现!瞬间你就成为了大额负债人!!!

01

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您“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理由,主动帮您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

02

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或者其他通讯交友软件办案做笔录、视频讯问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

03

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种种“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

04

国家司法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会现场当面出示《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通过传真、网络发送任何“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05

公检法等国家司法机关不设立“安全账户”、“验资账户”,非特殊情况也不会采用“视频取证”方式。但凡要求使用“QQ语音、微信语音”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06

如果您在拨打亲友电话时,发现有“停机、空号”等异常情况,需提高警惕,请设法通过其它途径联系该亲友并立即报警,核实情况并提醒对方谨防上当受骗。

转自:莱山公安

来源: 胶东在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支付宝贷款收回贷款啥意思(支付宝里的八个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617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