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养老金理财,银保业做了这些……,下面是金融时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交养老保险金
《金融时报》记者日前从银保监会了解到,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业务保持稳步增长,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整体充足,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34%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一是投放力度加大。一季度,制造业贷款新增2.2万亿元,同比多增3819亿元。民营企业贷款新增3.7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3万亿元,同比多增8088亿元。二是服务方式优化。一季度末,企业类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7.4%,企业类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3.6%,循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6%,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三是融资成本降低。一季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大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季度末,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6%,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6.2%。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34%。在支持改善民生方面,银行业保险业交出的发展成绩单同样亮点颇多。据介绍,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购买首套房,合理满足刚需群体信贷需求。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93.5%。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持续增长。积极支持就业创业,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17.6%。引导信贷资金持续投入教育、医疗领域,教育行业贷款同比增长17.5%,助学贷款同比增长21.5%,卫生和社会工作贷款同比增长18.5%。养老理财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
银保监会在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和稳步推进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据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个人养老金方面,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相关商业银行均已推出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已有18只理财产品、25款人身保险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制度。商业养老金融方面,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较为平稳,截至一季度末,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业务累计积累责任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其中养老年金保险责任准备金约6600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规模保持增长,截至一季度末,累计保费规模50.8亿元,投保件数42.9万件,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超过6万件。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要求、业务管理、消费者保护等事项进行研究,并将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便利消费者选择适合其自身需求的产品。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特定养老储蓄存款达336亿元。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稳步有序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此外还将密切跟踪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情况,确保试点安全稳健开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1月,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试点正式启动,目前,国寿养老、人保养老、太平养老、国民养老4家试点公司均已推出商业养老金产品和服务,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并且正在积极探索利用多渠道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试点业务进展和市场反应,摸索业务规律,完善试点政策,推动商业养老金持续健康发展。上市险企具备实施两个新准则条件
从今年1月1日起,上市保险公司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两个新准则。两个新准则主要是在境内外同时上市和在境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实施,目前共有人保集团、太平保险集团、中再保险集团、平安保险集团、太平洋保险集团、阳光保险集团、人保财险、国寿股份、新华人寿、众安在线财险等10家。非上市保险公司则将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上述新准则。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过认真准备,上市保险公司具备了实施两个新准则的条件。一是以实施准备时间来看,新金融工具准则和新保险合同准则分别在2017年和2020年发布,保险公司经过几年的准备,已经有能力实施新准则。二是从财务实力来看,2022年末保险业总资产27.1万亿元,同比增长9.1%。保险业偿付能力水平较为充足,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监管标准为10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是监管标准的两倍;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4%,监管标准为50%,实际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是监管标准的两倍多。三是从风险管理能力来看,2022年银保监会对70家保险公司开展了SARMRA评估,约占行业的三分之一。评估结果显示,保险公司增强了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了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进步,这也为实施两个新准则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其看来,从2023年一季度情况看,实施两个新准则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基本保持稳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化不大;从利润表看,实施两个新准则对保险公司营业收入影响相对较大,利润总体实现正增长。对营业收入影响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于原准则下保费收款一次性全额确认为收入,新准则下保费收款在整个保险期间逐期确认收入。例如,10年期趸交保险产品在原准则下一次性确认收入,新准则下在10年内分期确认收入;10年期期交保险产品,交费期限为3年,原准则下在每年交费时确认收入,新准则下10年内分期确认收入。“两个新准则对保险公司内部管理、财务会计、业绩考核等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保险业稳健运行,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钱林浩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有养老保险可以借贷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确保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舒适、安全、有保障,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一需求,大家养老旗下的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应运而生,成为市场上一款备受关注的年金险产品。
那么,这款新规环境下的产品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看看:
01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产品的具体内容,大家以保司和条款的约定为准。
先跟奶爸一起来看看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的特点。
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对出生满7天至57周岁、1-6类职业的人群开放投保通道。
缴费期支持趸交和年交,最长支持20年缴费。
投保门槛也比较适中,趸交10000元起,年交50000元起。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缴费期、领取日期等条件的不同,最高年龄上限都有相应的设定。
如下表所示:
目前来看,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的投保规则还是比较友好的。
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的保障主要有年金保障和身故保障两项。
男性被保人的养老年金起始领取年龄为 60、65 或 70 周岁三种;
女性被保人的养老年金起始领取年龄为 55、60、65 或 70 周岁四种。
而且具体的设置跟我们以往见过的年金险有些区别。
以105周岁为界,105周岁以前年领取基本保额,月领取8.45%基本保额;
105周岁及以后,年领取2.8%已交保费。
保障期间被保人发生身故,则赔付累计已交保费和现金价值的较大一项。
奶爸也会在下文中举例跟大家演示,请继续往下阅读。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看来,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都没有保证领取的约定。
但提供保单贷款、减保、第二投保人的权益。
02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收益根据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的表现,我们发现这款产品的亮点不少。
保障新颖,灵活的缴费期和起领时间选择,
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不同的保障内容和投资组合,满足不同的需求。
当然,我们也要关注它的收益表现。
奶爸以“30岁男性,年缴10万,5年缴费,共50万,保至终身,60岁起领”为条件,测算情况如下:
当然,表格中的数据仅供参考,大家以实际投保时保单载明的数据为准。
可以看到,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的年金收益还是比较稳定可观的,
支持减保,资金支取比较灵活。
减保有以下约定:
如果被保人未发生保险事故,合同有效期内且生效满五年后投保人可以申请减保
但减保后的基本保险金额不得低于申请减保时规定的最低标准。
减保后,基本保险金额同比例减少,同时投保人将领取减少部分对应的现金价值,
每个保单年度内累计减少的现金价值之和不得超过投保人已交纳的保险费总额的 20%。
而且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虽然没有保障领取的设置,
但终身有现价,更主要的是身故保障期内会持续有效。
对保费损失的风险进行了规避。
当然,不同的条件下,测算的数据是不一样的,
更多内容,可以通过公众号【奶爸保】咨询获取。
03 奶爸总结总体来说,大盈之家2.0养老年金保险表现还是不错的,设置灵活,保障新颖,收益可观。
在投保前,可以详细了解保险条款和说明书,确保自己了解清楚保障内容和投资组合情况。
还可以比较不同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做出更合适的决策。
投保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点击这里,及时联系奶爸咨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交养老保险金(有养老保险可以借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581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