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点名嗨学网退费难!被诉诱导用户培训贷 咖啡易融做“帮凶”,下面是柒闻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易融网贷款可信吗
7月16日晚间,因疫情延期的央视“315晚会”播出。柒财经旗下柒闻网了解到,本次晚会主题定为“凝聚力量、共筑美好”,就是要凝聚政府、企业、社会和每一位消费者的力量,用法治的力量构筑良好的经济生态,保民生,促消费。
晚会报道提到,“嗨学网退费难”这一问题。对此,嗨学网回应,于第一时间成立特别工作组,对相关事件展开调查,并将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进展。
企查查信息显示,嗨学网公司全称为北京嗨学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梁热。该公司目前已融资至D轮,投资方包含正心谷创新资本、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
值得注意是,嗨学网共有6条行政处罚,2020年7月13日被罚款10万元,事由多为虚假宣传、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2020年7月10日该公司被列入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1.08万元。
目前,嗨学网主营建造、会计、司法和医卫四大领域内建造师、消防工程师、注册会计师、司法考试、执业药师等涵盖主流职业领域课程为核心的业务。
由此来看,嗨学网的主营课程多为技能型的职业资格培训,其主要面对人群也多为职场人士。而21CN聚投诉、黑猫投诉等公开渠道,对于嗨学网退费难的问题,投诉一直较为密集。
多起投诉信息显示,嗨学网销售员承诺学完以后如果过不了考试就退费,并在学生报名后进一步诱导学生消费。同时,因为部分职业证书考试需要先有就业资格,而嗨学网在明知当事人无资质的情况下,还诱导对方缴纳课程费用,并不予退还。
根据21CN聚投诉官网,编号CN2357411的投诉信息显示,投诉人倪女士于2019年9月在嗨学网报名了一级消防工程师的基础课程,费用为4000元。
倪女士报名后,销售员介绍,新推出“密训班”课程,“密卷费用原价19998元,现活动期间价格为6998。把密卷背出来考试就稳过了,如果考试没过会退费。”
今年2月28号,考试成绩发布,未通过考试的倪女士找到销售员申请退费,对方告知因疫情原因无法办理。嗨学网4月复工后,倪女士找到课程班主任,得知退费期限已过。目前,倪女士尚未能成功退费。嗨学网尽在回复中表示,将对问题进行核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相较在校学生而言,职场人士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但柒闻网注意到,嗨学网同样在开展“培训贷”业务。
多起投诉信息显示,用户在嗨学网被老师诱导通过咖啡易融分期贷款缴纳学费,对于退费要求不予支持。而柒财经搜索咖啡易融发现,在多家关于培训机构的投诉中也出现了咖啡易融的身影,均为开展培训贷。
官网显示,咖啡易融是一家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为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大数据风控系统与服务,辅助金融机构对申请教育培训学费分期贷款的学员做信用评估。
目前,咖啡易融已签约合作了多家消费金融、信托机构、互联网小贷等持牌金融机构,共与12家持牌金融机构、378家教育机构开展合作。“放款完成后,如学员不想继续学习,需与教育机构进行友好协商并达成一致,由教育机构协助发起相关业务申请。”
企查查信息显示,咖啡易融全称北京咖啡易融科技有限公司,曾两度被纳入异常经营名录。公司股东包括民生银行旗下民生易贷(珠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360融贷款是真是假
【主持人】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个人贷款,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不过去银行等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不仅有门槛,办理手续也需要时间。与此相对,网上办理贷款倒是很方便,手机上就可以操作,资金即时就能到账,有的甚至还号称低利息、免抵押。这么方便省事,对于借款人来说,非常有诱惑力。可一旦沾上,就可能会掉进无尽的深渊。
【正文】
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家住长春的董女士就背负了50多万元的债务,她每天都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之中。
受害人 董女士:活的心思都没有了,我自己开着车漫无目的地往前走,我一下撞死我就解脱了。
这50多万元的债务来自董女士当初仅仅7000元的借款,她借遍了亲朋好友,每天都想尽办法去偿还这些永远都填不满的窟窿。
受害人 董女士:这脸皮都厚成这样,就为了堵这窟窿,但是最后还是堵不上。
究竟是什么让董女士陷入了如此境地呢?三个月前,董女士的店铺周转出现问题。正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推销贷款的电话。对方称,在他们的APP平台贷款,利率只有每个月0.6%,董女士动心了。按照要求,她填写了自己的各种信息,令人奇怪的是还要验证手机运营商。
受害人 董女士:他说的没事,你填吧,就是看看这个手机是不是你实名制的。
按照对方的要求,董女士上传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借了1500元钱,让董女士诧异的是,到账只有1050元。少了的450元被当做综合费用扣除了,而借款必须在第7天还上,实际借款周期只有6天。
就在借款成功的当天,董女士又陆续接到了其他推销贷款的电话,一天之内,她一共借了7000元钱。借款时,这些APP都以各种名目扣除了借款金额的30%,业内俗称“砍头息”。7天时间很快过去了,到了还款那天,董女士才发现,她借的7000元钱还不上了,只得从其他的贷款APP去申请新的贷款还旧账。没想到这就是她噩梦的开始。
受害人 董女士:就寻思宁可我自己多花点钱,也别上亲朋好友那儿去倒去,去借去,怕让人瞧不起。
要还7000元,6天后,要借10000元,要还10000元,6天后要借14000元,一个月下来,最初的7000元的债务就滚到了40000元。
可怕的并不止是砍头息,董女士发现,那些还不上的贷款产生的逾期费用也接二连三冒了出来,每一天的额度竟高达本金的5%到10%。
受害人 董女士:砍头息吧它是坏在明处,但是这种逾期的费用,申请的时候根本没有体现出来,它是坏在暗处的。
仅在这款“甜兔”APP上,董女士申请贷款8000元,逾期18天,逾期罚金达到14400元,远远超过了贷款本金。就这样,董女士不断地去寻找新的APP去借款,拆东墙补西墙。起初7000元的债务短短三个月就滚到了50多万元。
受害人 董女士:所有借款的平台大约50个左右,每天逾期费用就达一万多元。
三个月来,在董女士每天不断还款的同时,她和她的亲友还不断地接到各种侮辱性的催收电话。
受害人 董女士:催收员就跟我说了,你知道(验证)你的手机运营商是干什么用的吗?就是读取你们的通话记录详单,包括你的通讯录。
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侮辱性的催收电话变本加厉地不停骚扰,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董女士彻底绝望了,她甚至给丈夫写好了遗书。
遗书内容: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实在受不了了,我上当了,越陷越深,我都要崩溃了,是我害了这个家。
家住徐州的小颖有着相似的遭遇。为了偿还信用卡,她被“任性贷”软件中标注的“低息”贷款产品所吸引,2000元借款,两个月后,滚成了20万元。
受害人 小颖:你还两个借三个,你再还三个借四个,就是这样循环的。到后来你借的就全部是补窟窿了。
小颖和家人同时承受着催收电话的骚扰和侮辱。
催收电话:你去想办法知道吗,晚上去兼职,对不对,你长得漂不漂亮,干脆出卖自己,然后把钱还清了之后就从良了,我给你推荐推荐,我先当你第一个客人。
家住杭州的小方,也因为从这类小贷平台借款,短短两个月间,欠款就从几千元滚到了15万元。
受害人 小方:每天都有平台要还款,多的时候一天有十二三个平台要还款,恐怖到这种程度。
这类小额网贷被网友称作“714高炮”,“714”是指贷款周期一般为7天或者14天,“高炮”是指其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
2018年5月发布的《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从事或者主要从事发放贷款业务的机构或以发放贷款为日常业务活动。严厉打击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贷款。
那么,这些“714高炮”为什么可以明目张胆活动?到底是些什么人在运营呢?记者试着进行联系。
金葫芦APP客服人员:你们公司在那个位置?这边不能说的,这是公司规定就是不能说。
快易借APP客服人员:你们公司在哪个地方呀?公司在哪个地方你知道了也没用,这跟你借款没有什么关系啊。
现金树APP客服人员:很抱歉,这个无法给您透露。
米来来APP客服人员:具体地址我还不太清楚。
看来,这些公司也知道他们做的事情见不得光。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就在经营着“714高炮”软件。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 石经理:说白了,我们现在只是做那种“714高炮”类型的,但是我们不希望其他人知道。在市面上所有行业,这样的APP应该至少有几十万个。
虽然这类公司为数众多,但它们都像紫兰科技一样,潜在水下,闷声发大财。而且,这样的公司几乎都没有从业资质。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 石经理:我们都没有,没有这一种,就是那种互联网小额的放贷牌照。
记者:那做“714”的这些企业里面?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 石经理:都没有,没有。
石经理承认,由于高额的砍头息,“714高炮”来钱极其容易。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 石经理:说白了,我一个用户进来,我就只赚他一个月钱就已经够了,一个月1500元,对不对,名义上我们只是七天,只有六天,六天一个月可以做五期,就打个比方一个月如果按照1500元的话,30%(砍头息),第一期你赚450元,第二期你给他2000元的话,然后你赚600元,然后第三期2500元的话,对不对,你赚750元。那么你说你可以挣了多少钱?三期回本。
如此高的受益,照理风险也会很大,但这家公司从不担心客户会借钱不还,因为他们手上有一个杀手锏。客户借款时,必须授权软件访问手机通讯录和验证运营商,在公司软件的后台,记者果然看到了客户身份证照片、手机通讯录、手机通话记录等各种详尽信息赫然在列,之前几位女受害人就是中了这个招数。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员:(借款人)最怕的就是曝他通讯录,他身边的朋友就知道他借钱没还,他最怕这个。
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这些公司应对的手段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每隔几个月,他们就会更换APP。
安徽紫兰科技有限公司 石经理:玩三个月,三个月玩完之后,再换另外一个(APP),再搞个一千万元,再玩三个月。
“714高炮”软件有人运营,还有人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推销电话,在信贷导航、给你花、任性贷等贷款超市中,都能找到“714高炮”软件的身影。
融360自称是“中国领先的移动金融智选平台”,也入驻着大量的小额贷款商户,其中包括董女士贷过款的“酷卡”和“贷上钱”等。融360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为商户推荐客户,每成功放出一笔贷款,他们就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融360工作人员:我们平台只是给你推送一个客户,客户你是花了25元钱买的,系统就扣你25元钱。
记者在融360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贷款产品都标注着需要购买商品才能放贷。既然是贷款,为什么还要购买商品呢?
融360工作人员:你们这边贷1000元钱得需要购买200元钱的产品,问他能不能接受,这个东西不就相当于你们这边谈利息嘛。
在这位王先生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都是他在融360上贷款时必须购买的,这些商品的价格都远远超出市场价。
受害人 王先生:变相的砍头息。20%的利息,不管你要不要,必须买了我这个东西才能放款。
王先生通过融360以及其他“714高炮”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疯狂的催收电话甚至打到了孩子班主任那里。
受害人 王先生:孩子回来告诉我,他说爸爸,他说你是不是外面欠了钱,我班主任问我了。我很难过。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过他们会用这种手段。太恶心,太卑鄙了,确实想到过很极端的那些东西。一点都不夸张,都会想到死。
陷入这种悲惨境地的受害者远不止记者调查到的。2018年8月,深圳男子钟某疑因网贷服毒自杀身亡,事后家人仍不断收到催债短信;2018年12月,27岁的山西女子樊某,因被“714”平台群发PS的裸照催款,不堪压力投河身亡。
【主持人】
这些从事“714高炮”的企业,都知道自己干的实际上是桩非法的买卖,但他们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弱点,缺钱不好意思找熟人借,欠钱更不敢张扬,就用各种手段下了一个个连环套,让受害者越陷越深。
“714高炮”这类新型侵权方式,实际上包含了消费环境的很多难点,它涉及灰色地带的软件、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恶意的催款电话、消费者的疏忽,以及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的不便。它的出现考验着我们治理消费环境的综合能力,需要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调动各方力量,建立共治共享的普惠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易融网贷款可信吗(360融贷款是真是假)":http://www.ljycsb.cn/dkzs/15335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