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王催收电话是多少(催收突然不打电话了)

贷款王催收电话是多少(催收突然不打电话了)

贷款知识 安徽商报 投稿

咆哮骂人、恶意留言攻击!记者“卧底”催收公司,合肥已展开行动……,下面是安徽商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王催收电话是多少

“您好!您认识X先生吗?他在我们平台上借钱逾期了,把您作为紧急联系人,我们联系不到本人,请您转告他,让他赶紧把逾期处理了!”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曾接到这样的催收电话或短信?

3月28日,合肥警方微信号发布关于征集涉网黑恶犯罪线索的通告。通告称,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至2023年底,合肥市公安机关将持续开展打击惩治涉网黑恶犯罪专项行动。其中,“套路贷”、“软暴力”催收成为本次专项行动打击重点领域。

此前,多位网友致电安徽商报新闻热线(0551-65179666)反映,最近频繁的接到催收电话的骚扰,尽管已经向对方明确表示从没借过网贷,也与当事人也不认识,但是催收人员依旧每天打电话来进行骚扰,严重干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在企查查上,记者输入“催收”关键词查询得知,在全国共有12000多家公司(含已注销)涉及催收业务,而在合肥有1032家(含已注销)公司涉及催收业务。在BOSS直聘上,记者输入关键词“催收专员”进行检索时,发现在合肥提供催收专员岗位的公司多达几十页。

为深入了解催收公司的日常工作流程,3月下旬,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通过投递简历的方式最终成功应聘为万德金服(江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简称“万德金服”)的催收专员,并开启了近半个月的催收工作生涯。

在此期间,记者发现,对逾期用户施加压力、咆哮谩骂、冷嘲热讽、骚扰紧急联系人甚至致电工作单位等成为催收人员的主要“手段”。此外,恶意骚扰用户的微博、微信和抖音等社交软件也是催收公司重要的催收手段。

催收工作初体验

万德金服在合肥共有两个办公场所,一个位于平安国际金融中心15楼,另一个在财富广场A座7楼。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注册成立于2021年7月5日,负责人为赵启蓉。经营范围为“总公司授权开展经营活动(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万德金服工商资料

主要业务分为两块,一是信用卡推销;另一块则是催收,主要是对微博借钱、国美易卡、小米金融等平台逾期进行电话催收。

按照规定,所有的新员工都要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一次模拟电话催收考核,考核通过后才可以进入催收项目组。“我们是合法合规的,不存在暴力催收的情况。我们一定向用户强调,我们没有他的通讯录,只有授权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培训老师不时的提醒新员工。然而,记者在暗访期间发现,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当记者通过考核后,并被分到微博借钱项目小组。共有催收人员约50多名,而记者所在的微博借钱小组就有20人左右。尽管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但是组长每天八点半就要到,组长会根据当天系统分配的业务做一个简单的晨会。每位催收人员每天都要完成一定额度的业绩指标,由两部分组成,首催额度+库存额度。完成的可以在晚上六点半准时下班,未完成的要留下来加班。

催收人员每天的业绩指标

这里的催收人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性格比较温和,催收过程中很少会与用户发生争吵,也不会对用户进行冷嘲热讽;另一类比较激进,每一通催收电话都在咆哮中完成,对用户进行冷嘲热讽,甚至变相辱骂都是常有的事。

“微博借钱项目,主要是首次逾期,这样的客户很好做,很多是忘记了,稍微提醒一下就行,也有短期周转不开了,但是稍微施加压力,对方就会处理掉。库存的客户是已经逾期很多天的,这些人基本是多方借款,家里人也不管,偶尔运气好,会捡到便宜。”作为新人,组里的老员工热心地向记者介绍说。

海豚智能资产管理系统是这家催收公司主要使用的催收工具,该系统每天会给工作人员分配任务,包括逾期用户的个人资料以及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和在微博借钱平台上的负债情况。同时系统内带有呼叫功能,可以直接联系逾期用户本人和第三方联系人。

“海豚系统是委托方提供的,带有录音功能,所以电话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明显的骂人的情况,一旦被用户投诉,委托方会查录音,被判定为违规,轻的罚款,重的要开除。”老员工不断提醒。

此外,还有一款名为度言的外呼系统作为万德金服内部使用。“用度言联系第三方的时候,不要提具体的平台名称,就让对方处理网上的贷款就行,委托方也没权限查看催收记录,可以用来吓唬对方,态度强硬些没关系的。”老员工说。

通过后台,记者发现,微博用户偏年轻化,很多20岁左右,甚至平台在个人明确标注“学习”字样,借款额度也普遍偏低,500到数千不等。即便如此,该类用户还会分12期还款,但是很多用户分期后依旧会逾期。

“一个月50块钱还不起的特别多,这些大部分是学生,很多家里也无所谓了,电话也很难打通,即便打通了,也不说话,第三方联系人也很难联系上,我们都不愿意打电话去催。”老员工介绍说。

01手段一:致电威胁 施加压力

早上的主要工作是给首次逾期或者逾期一两天的用户打电话,提醒对方抓紧将逾期处理掉。这时主要使用培训时的催收话术。

电话会围绕“逾期后,征信会留有污点,后期会对交通出行、子女上学和办理金融业务产生影响”、“联系授权联系人核实情况”、“取消分期,要求一次性还款”、“申请资产保全,冻结名下资产”四大要点对逾期用户进行施加压力。

同时会建议逾期用户可以“向父母、亲朋好友周转一下”,确保“公司财务在查账前将逾期处理掉”。

迫于以上压力,大多数情况下,首次逾期用户会很快将钱还进来。

02手段二:骚扰“授权联系人” 联系工作单位

按照规定,用户在提交贷款核资料时需要预留的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主要包括父母、配偶、亲朋好友、同学和同事等。这是为了防止贷款人失联而采取点保险措施。

在首次催收后,用户依旧无法还款的,催收方式也随之升级到骚扰“紧急联系人”。但是,催收公司为了规避由此带来的法律风险,便将“紧急联系人”偷换概念,称为“授权联系人”。

在拨打此类电话时,催收人员会使用公司内部外呼度言,因此在言语和态度上会“恶劣”些。但是为了规避风险,催收人员不会提及借款平台信息,骚扰的频率也会更高。

“说一下,你老公在我们公司这边有笔贷款,逾期了需要归还。他贷了很久。那你现在问一下他,钱没有带你花?我们是什么?你老公在外面欠钱,难道还要问我们公司?我联系不上他!你看样子你对你老公一点都不了解!你亲爱的老公把你的号码留在这里的,我为什么不能有你的号码。”催收员B在对本人催收无果后,给其妻子进行催收。

此外,催收人员还会将电话打到用户的工作单位,要求单位转告当事人抓紧还钱。

某地派出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国美易卡借款后出现逾期,催收人员直接还将电话打到其工作单位,要求对方转告欠款人赶紧还钱。并表示“公安局怎么了?你让他还钱。”

另一名催收人员打电话到逾期用户工作单位某地社保局,要求该用户还钱。在被对方拒绝和挂断电话的情况下,该名工作人员再次拨通电话并质问对方“为什么挂电话?你们就是这样服务的吗?你们现在是不是要创城?信不信我打电话投诉你们?你(的同事)作为一个公务人员,人民的公仆,欠钱不还,你们不管管吗?”

不断的骚扰“紧急联系人”和工作单位,虽然方式很粗暴,但是有时却很高效,用户会迫于压力,很快还钱。但,也有意外,有的用户会因为催收频繁骚扰工作单位而丢掉工作。失去收入来源的用户,还钱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恶性循环就此开始。

03手段三:小组配合 在社交软件下恶意评论

在经历两轮催收后,依然会有一部分用户没有还钱。此时,常规的催收手段已经失效,用户本人甚至处于失联或者关机的状态。但催收公司有的是方式方法。

此时,小组成员间会彼此配合,甚至整组出动,在用户的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下恶意评论,逼迫用户出来解决逾期问题。为了规避风险,都不提平台名称,甚至不会提“还钱”这样的敏感字眼。

社交软件上对催收对象进行“围剿”

催收专员会将用户的逾期信息和社交账号资料发到小组群里,要求各位组员进行配合施压。

因为未能及时处理逾期,刘女士的抖音账号就被催收小组成员轮番评论。“刘某某,你干的丑事还不解决是吧?成年人自己自觉点,别搞得难堪了!”“刘某某,想出名是吧,做这种事现在不敢出面了?你等着,找你父母父老乡亲去帮你解决?”

为了规避风险,组长要求组员每天下班前要将所有评论删除。

此外,也会有催收人员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杜撰一个“身份”,冒充用户身边的熟人或者有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假装关心对方并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有催收电话都打到这里来了。”

04手段四:冷嘲热讽、咆哮谩骂 用户投诉无门

对于未能及时处理逾期的用户,除了上面的三种手段外,催收人员在电话中还会不断地冷嘲热讽、挖苦羞辱对方,以此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迫使对方还款。

“你多大能力借多少钱,你借两万干什么?现在让你还,你在讲什么?怎么了?你的口袋跟水洗的一样。看你这个素质不怎么样吗?这叫语言文化,你看我说的话。看来你还领悟得出来。你还知道我讲的话是吧。骂好了没有?骂完了给叔叔打电话去。作为一个有孝心的人,好好工作,你担心你父母就给他们打个电话?”

另一位催收人员在电话催收的过程中与对方发生言语冲突,并在电话中直接爆了粗口“去你妈的……”

面对无休止的骚扰甚至谩骂,用户也会去官方平台投诉。但是,官方平台接到投诉后会反馈给催收公司,要求核查投诉情况是否真实有效。在用户拿不出确凿证据时,所有的投诉都会被判定无效。这样反而会引起催收专员对逾期用户进行更为疯狂的催收。

“叶女士,你有没有好好沟通,你是不是违约了?你一直重复那个问题,你这边有证据吗?你该起诉就起诉,该维权就维权。不是我们做的,我们害怕什么,我知道你在录音,我们也有录音,我觉得你没有沟通的态度,我有必要给你讲清楚,请你听好, 10点没有还钱,就算你逾期,我们给你授权联系人打电话,别让你老公接电话,你自己的烂摊子让别人给你收拾。”在接到投诉后,催收员对逾期用户又发起了新一轮的催收。

多数用户甚至连投诉都不敢,王女士是其中之一,担心这样会引来更疯狂的报复行为。“他们是不讲原则的,打电话到我公司,污蔑我骗了钱,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据老员工介绍,公司虽然对话术合规要求很严,但是每个月业绩最好的都是那些话术不合格、态度恶劣的员工。“每个月最高有一万多的收入,当然,只要不出现敏感的字眼,公司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合肥开展专项行动

3月28日,合肥警方微信号发布关于征集涉网黑恶犯罪线索的通告。通告称,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至2023年底,合肥市公安机关将持续开展打击惩治涉网黑恶犯罪专项行动。其中,“套路贷”、“软暴力”催收成为本次专项行动打击重点领域。

暴力催收行为,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也一度引发许多的社会悲剧发生。因此,监管层也不断出台政策法规对催收行业进行规范和整治。

2020年11月2日,央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禁止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禁止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方式催收贷款;禁止未经授权或者同意收集、存储、使用客户信息;禁止非法买卖或者泄露客户信息。

当然也有比较机灵的催收员工,“再干几天就辞职了,最近查得严,很多公司都被抓了。”

采写: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审核:马翔宇 编辑:胡霈霖 校对:解明傲

催收突然不打电话了

图/IC

5月25日,催收行业巨头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以下简称“湖南永雄”)凌晨在其官方公号上发布了一封《告全体员工书》中宣布,决定从今日起停业。这家曾与上市仅一步之遥的催收巨头就此走到尽头。

该公司在《告全体员工书》中指出,员工大规模离职、多地分公司遭遇到调查等因素,成为该公司倒闭的重要原因。但这份《告全体员工书》在11点左右被删除。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该公司的官网在当日上午11点左右已经无法打开,但当日早些时候仍可正常浏览。记者多次尝试拨打此前官网客服电话,均因提示“正在通话中”而无法接通。

“湖南永雄走到了今天停业并不突然。”一位互联网平台负责催收业务的相关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近年来部分金融机构考虑到风险问题而暂停合作,导致其业务规模和人员数量在近几年逐渐下降。

另有催收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信贷不良贷款上行,让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高速发展。但为了规避因为催收而带来的声誉风险,持牌金融机构相比此前更倾向于自建催收团队、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转让等方式来取代与外包催收机构合作。

但催收其实是金融机构的信贷出现不良后的必要流程,如何让这一正常流程“阳光化”成为热议话题。打击暴力催收等极端行为之外,出台催收行业的业务标准、监管办法成当务之急。

催收巨头是怎么瓦解的?

作为催收行业的巨头,湖南永雄此前多家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知名互联网信贷平台均与催收业务合作,并一度赴美寻求上市。

该公司在2019年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透露,2016年至2018年的收入分别为4.35 亿、5.95亿和7.58亿。招股书中还援引艾瑞咨询的报告称,就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的应收账款总值和聘用的催收专员人数而言,湖南永雄是中国最大的催收服务提供商。

3年之隔,湖南永雄辉煌不再。据其《告全体员工书》:该公司员工从新冠疫情前的1.7万人,降至如今的2000人;今年有多家分公司被调查,部分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被批捕。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也因为风险问题而越来越少。

“催收是个极其敏感的行业。”在催收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切并不意外。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湖南永雄一直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贝壳财经记者在某投诉平台上看到,用户针对湖南永雄的投诉有215条,威胁恐吓、恶意骚扰、冒充公检法催收等构成投诉的重要原因。

“这无疑增加了金融机构不必要的声誉风险。”一位持牌金融机构人士直言,外包催收公司合作时,机构会要求外包催收公司按照本机构提供的行为准则来展开催收业务,确保合法合规催收,但这无法避免外包机构可能为了达成催收成功率而使用过激行为。这就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逐渐暂停了与风险较高的外包催收公司的合作,湖南永雄就是其中之一。

催收帝国

成立于2014年4月,虽然宣称“和谐催收”,却一直饱受争议,湖南永雄最终倒在了十周年的门槛外。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湖南永雄实际控制人为谭曼,持股比例65.66%。1975年出生的谭曼曾以新化一中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湘潭大学国贸院经济系,后转读法学,毕业后即开始做起了催收法律服务工作。

谭曼入行之初,正值催收行业大爆发。1997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期,国内也延伸了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催生了中国小额不良欠款管理业务。2004年,谭曼通过了司法考试,并前后加入两家律师所,相继从事欠款催收法律服务工作和金融部业务负责人。

这两份工作均未持续太久。2005年,谭曼就结束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并在佛山成立投资咨询公司,主要从事车贷清收的法律服务。2006年1月,他将公司从佛山转到长沙,并成立湖南裕邦律师事务所,主营欠款催收法律服务。2008年,裕邦律所全面进军银行信用卡催收法律服务。为后来湖南永雄的催收版图奠定了基础。2014年4月,谭曼创立湖南永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展不良资产管理业务。

谭曼从入行到行业巨头仅用了不到10年时间,但暴力催收等负面评价从未停止,最终成为其2019年寻求赴美上市途中的绊脚石。他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制定管理标准时,强调了“法言法语、轻言细语”、“和谐催收”等核心词。但在当时严监管之下,湖南永雄招股书披露高额的利润,引发舆论对其暴力催收的激烈声讨,上市计划仓促取消。

见不得光的催收行业能否见光发展?

随着P2P时代“裸条”等极端恶性事件出现后,催收行业逐渐与“见不得光”的黑色产业联系在了一起。“闻催收色变”也让行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贝壳财经采访的多家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均提及,为了避免外包催收公司的风险影响,越来越多地倾向于自建催收团队。

华南地区某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前该银行已经暂停了外包催收合作,并自建了催收团队来杜绝因暴力催收等引发的投诉率上升和声誉风险问题。

“现在我行催收主要通过短信提示、电话催收等方式进行。”上述银行人士表示,发现客户逾期之后,银行会先通过发送短信提示的方式提示还款。若没有效果,则会选择用人工智能客服电话提醒,对个别极端客户提供人工客服服务,而电话拨打的时间和次数也会严格规定。但若所有方式均无果,银行会直接选择将这笔贷款作为不良,要么直接启用拨备核销,要么打包卖给资产管理公司。

某消费金融公司人士亦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其所在机构亦已主要是用自建团队来完成催收工作。仅有少部分被认定为“极难催收的”情况,才会给外包团队来做,往往是至少逾期3个月以上的客户。

“这也从客观上加大了催收行业发展的难度。”一位催收行业人士表示,在监管部门加大了针对暴力催收的打击后,正规的催收机构已经不会采用极端方式进行催收。但被金融机构认定为“极难催收”的客户中,部分客户已经成为“老赖”,另有一部分客户则在一些“反催收”组织的鼓动之下,妨碍正常的催收工作。

上述催收行业人士透露,部分催收公司正在发展不良资产处置业务。部分金融机构将不良资产打包卖给资产管理公司之后,资产管理公司可能还会将不良资产重新打包分销给下游机构,而这些催收公司就会购买相关资产包再对其中的资产进行催收。

事实上,催收是金融机构的信贷出现不良后的必要流程,如何让这一正常流程“阳光化”成为当前行业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多位受访的金融机构和催收行业人士认为,除了打击暴力催收等极端行为之外,出台催收行业的业务标准、监管办法等,可促进催收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贝壳财经记者获悉,当前相关金融行业协会正在制定《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目前已形成初步文件并在行业内征求意见。该指引拟针对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外包管理、个人信息安全、投诉处理等核心内容进行规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王催收电话是多少(催收突然不打电话了)":http://www.ljycsb.cn/dkzs/15326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