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做生意,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贷款做生意,可以吗?1
办个人贷款做生意是可以的,除非个人贷款的用途被限制在做生意之外。
需要考虑的是,用个人贷款做生意是有风险的,自己的本金在做生意中有可能导致损失,借款人需要保证自己有按时偿还贷款的能力。
拓展资料: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
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贷款基本规定
贷款对象:年满十八周岁至六十周岁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贷款额度:借款人提供建设银行认可的质押、抵押、第三方保证或具有一定信用资格后,银行核定借款人相应的质押额度、抵押额度、保证额度或信用额度。
质押额度不超过借款人提供的质押权利凭证票面价值的90%;抵押额度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0%;信用额度和保证额度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确定。
担保方式:以建设银行认可的抵押、质押、第三方保证或信用的方式。
需要提供的申请材料:
(1)借款人获得保证额度所需的保证人同意提供担保的书面文件。
(2)保证人的资信证明材料。
(3)社会认可的评估部门出具的抵押物的评估报告。
(4)建设银行规定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5)借款人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6)当地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的证明材料。
(7)借款人出具所在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借款人纳税单、保险单。
(8)借款人获得质押、抵押额度所需的质押权利、抵押物清单及权属证明文件权属人及财产共有人同意质押、抵押的书面文件。
(9)借款人还需提供公司场地的水电物业的缴费单据及个人住址的水电物业的缴费单。
贷款做生意,可以吗?2
向银行贷款必须先有借款主体,你必须先成立公司才能向银行贷款,看了下你的情况,可以用你的歌厅公司当贷款主体,用房子抵押向银行贷款, 至于能贷多少,看你抵押物价值和你歌厅的营业收入了,住宅抵押率大概在70%左右。不过你的贷款用途估计银行难以接受。
贷款做生意,可以吗?3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7月21日,21世纪金融研究院与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由21世纪金融研究院举办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沙龙上,联合发布普惠金融系列主题轻报告的第一篇:《银行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模式——基于多家大型银行、地方银行调研》(下称《报告》)。
《报告》通过对多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以及覆盖全国各区域的地方法人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服务乡村振兴模式的有益经验、政策建议等进行了调研,梳理了当前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总结概括了主要模式。最后,报告从加强乡村振兴的政策保障、加强涉农信息数据共享、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渠道、加快建设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方面,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六大行涉农贷款占比超35%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5.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末提升1.3个百分点,略高于全部贷款增速0.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61万亿元,同比多增5603亿元。
《报告》显示,国有大行在涉农贷款中发挥“头雁效应”,截至2021年末,六家大行涉农贷款合计金额约15.3万亿元,占当年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35.42%。其中,农业银行涉农贷款规模最高,突破5万亿元(截至今年3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最高,接近1/4。同时,从户均贷款额来看,邮储银行仅约40万元,为六大行最低,可以看出其服务下沉程度相较于其他大行更加深入。
农信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等机构,由于其主要业务在农村地区,在涉农业务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是我国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截至2020年末,农信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1.24万亿元,占当年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28.8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其中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一枝独秀”,无论在网点数量还是业务量方面都独占鳌头。2020年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超过70%,充分体现其作为农村金融生力军的重要地位。
服务乡村振兴五大主要模式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型银行尤其是与“三农”紧密相关的大型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模式更加成熟、系统,部分模式具有可复制推广性,同时也结合具体区域探索了部分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地方银行则长期深耕区域经济,服务模式更加特色化。
总结来看,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模式有:银担、银政模式,农户贷款模式,行司联动模式,特色产业、产品模式,产业链模式等五类。
银担模式主要是指金融机构通过与国家农担以及各级农担公司合作,银政模式主要是指金融机构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部等各级农业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合作,通过相关金融产品,有效缓解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格抵质押物不足问题。
产业链模式主要是以核心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中心,服务上下游企业和农户等,该模式对银行服务能力、多方信息共享等要求较高。对于部分中小金融机构而言,由于其具备地缘优势,与本地产业链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因此很多中小银行将其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服务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乡村振兴主要服务模式并非单一的,即在某个项目、产业、产品中,一家银行可能会同时使用多种模式相结合,以达到服务更加全面、效果更加优化、风险更加可控等。
未来服务重点:两大群体、三大领域
《报告》同时指出,随着乡村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变化,农业农村金融供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金融服务市场也出现了新群体、新变化,在群体方面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市民等,在重点领域方面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粮食生产等,这些都是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对象。
以近3亿新市民群体为例,《报告》认为,银行在服务新市民群体时,一方面需要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下沉服务,逐步培育“新市民”的个人信用;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手段,利用各种替代性数据,来解决“新市民”服务初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这意味着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如何支持好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一个重要课题。个别银行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如某银行将支持基础设施主要分为生活基础设施、生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报告》还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加强乡村振兴的政策保障、加强涉农信息数据共享、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渠道、加快建设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四方面的政策建议。
今年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实施的最后一年,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发展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报告》认为,展望未来,随着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制定、发布和实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促进乡村富裕、绿色等方面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做生意,可以吗?":http://www.ljycsb.cn/dkzs/1524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