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第二季度贷款损失近190亿美元 创三年来最高水平,下面是台海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国外银行不良贷款率
来源:海外网
据英国《金融时报》8月9日报道,今年第二季度,随着信用卡和商业地产借款人违约率上升,美国银行业因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近190亿美元,为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今年第二季度,美国银行业报告了189亿美元的贷款损失,比前3个季度增加近17%,比2022年同期增加75%。银行每发放100美元贷款就亏损61美分。
美国银行业一半以上的损失来自信用卡,达到107亿美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的信用卡债务已达到1万亿美元。此外,与商业地产相关的贷款损失约为11.7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加了一倍以上,为1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此前美联储实施了一系列激进的加息措施,以遏制不断飙升的通胀,导致借款人面临更高的还款。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分析公司指出,在贷款质量不断恶化之际,利率上升给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了更大压力。(来源:海外网 李芳)
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能超过多少
银保监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829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较上季度末上升0.12个百分点。另外,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年初仅增加149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26%,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7个季度出现下降。
对此,交通银行(港股03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反弹主要是受到不良率认定趋严和商业银行核销进度放缓等因素影响。二季度,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计入不良贷款,这一举措直接推动部分原先计入关注类贷款的逾期贷款重新归类至不良,并使二季度关注类贷款余额出现明显下降。
中国银行(港股03988)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重拾升势且上升幅度较大,创2015年下半年以来单季最大升幅。这主要与三方面原因有关,一是经济重新走弱。二是在社会融资规模收缩背景下,企业融资渠道青黄不接,导致违约风险加大,不良率上升。三是不良贷款分类标准更加严格,使得不良率暴露更加充分。
连平认为,2018年下半年,内外需求的同步放缓可能为经济增长带来一定压力,尤其是去杠杆、限错配、去通道等强监管措施仍有一定的持续性影响,部分潜在风险仍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可能形成的挑战需加以关注。首先,债券违约增加可能引起的风险传导需要警惕。其次,融资渠道持续全面从紧,部分房企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第三,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债务风险需加以关注。
从未来趋势看,李佩珈认为,下半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继续承压。一方面,经济弱势增长格局很难根本改变,企业盈利很难重现去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整体将稳中趋降。另一方面,近期P2P等新型金融风险仍在持续显露,这对部分中小企业融资产生较大冲击,并可能形成连锁效应,加大银行不良资产上升压力。
“虽然面临压力,但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也将有助于商业银行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连平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将推动市场需求增加,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下边际适度放松,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宏观环境仍较为稳定,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将明显回升。下半年央行将继续在定向支持方面进行政策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落的趋势会进一步放缓,这些举措有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流动性压力,改善企业层面的资产质量状况;而随着国家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无还本续贷等针对性措施将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融资状况持续改善,降低中小企业发生不良的风险。
在银行层面,连平表示,逾期和关注类贷款占比等前瞻性指标的好转,有利于未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企稳;同时相对较高的拨备水平保证了大规模核销的可持续性,而监管部门关于调整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要求的政策效果预计在下半年会有所显现,商业银行运用更多的拨备进行不良贷款处置和核销成为可能。伴随下半年商业银行人民币信贷增速的小幅提升,贷款余额增大对不良贷款会产生一定的稀释作用。综上所述,预计2018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下行的可能性不大,全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会维持在1.7%-1.9%的水平。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国外银行不良贷款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能超过多少)":http://www.ljycsb.cn/dkzs/15201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