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异议案例:“从天而降”的贷款,下面是聚商征信小知识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征信显示三笔贷款
案例:“从天而降”的贷款
事件:2018年10月,王某到人民银行某县支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发现上面出现了三笔“从天而降”的贷款。这三笔贷款中两笔是商业贷款并已有15个月逾期,一笔是某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放的贷款,处于长期逾期状态。王某对这三笔贷款均不知情。
据人民银行某县支行调查,这三笔贷款系王某因合伙创业需要,向合伙人A提供了个人信息,A利用这些信息在王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冒名办理了贷款所致。
解决经过:在发现问题后,王某立刻向当地人民银行申请异议处理,接到申请后,当地人民银行按照业务办理程序向征信中心提交异议,由征信中心联系贷款机构核查事实。经核查,三笔贷款确非王某本人办理,王某征信报告上三笔贷款记录包括逾期记录得以删除。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人民银行某县支行于王某提出异议申请20个自然日内,将核查结果反馈至了王某,并通知其及时领取异议回复函。
启示:在数据化的时代,要谨慎保护个人隐私,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提供给其他人,更不要随意为别人担保贷款或将信用卡交给他人使用。个人要定期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发现信息错误、与实际不符(如冒名贷款,出现未授权的查询记录)等情况,要及时到当地人民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提出异议申请,争取早日修复信用记录,避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债务逾期,停止催收,协商分期,债务规划,债务问题,征信修复,关注聚商征信,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不因债务烦。
小额贷款
又一批空壳小贷公司面临退出。近日,深圳金融局官网发布公告称,深圳赫美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24家小贷公司,为“空壳”小贷公司。
深圳金融局在公告中表示,为进一步做好小贷公司监督管理工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净化小贷公司行业环境,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即“86号文”)等要求,近期该局组织开展了“空壳”小贷公司的排查工作。
深圳金融局表示,这24家小贷公司的情况已符合“86号文”关于“空壳”小贷公司的认定条件,应当被认定为“空壳”小贷公司。
24家本次被公示的空壳小贷公司中,还包括A股上市公司控股的小贷公司,比如赫美小贷,深圳赫美集团是其控股股东。
事实上,这只是小额贷款行业的冰山一角,也是这个行业“洗牌”的持续。在4月底,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801家。较2022年末的5958家进一步“缩水”,减少157家。
数据还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为8722亿元,一季度减少385亿元。而在2022年全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减少495家,贷款余额全年减少337亿元。
有机构发布报告认为,小额贷款公司的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一是市场经济不稳定,导致经营利润减少;二是监管政策趋于规范,如融资渠道和方式、融资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发生变化,小贷公司的业绩下滑;三是经济不景气使得投资获利的空间变得狭小,这直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秘书长徐北认为,小贷行业属于金融业务,有一定门槛,本身也需要推陈出新,实行淘汰机制。同时,小额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融资链条的一环而长期存在,未来希望有新的资金,尤其产业资本根据实际情况新加入到小额贷款领域。 华商报记者 李王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征信显示三笔贷款(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5146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