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女儿沉迷网购,3年负债百万!老父亲不堪重负将她捅死!法院判了,下面是新民晚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网络贷款死人事件
刚过去的双十一,
你贡献了多少?
买买买一时爽,
收到账单泪两行!
今天,小侬要说的这起悲剧,
也和“买买买”有关,
看完让人唏嘘不已 。
女儿网购成瘾欠款逾百万
老父举债50万元代女还款
上海女青年刘娟(化名),每月收入只有三千多元,在上海这个大都市,这工资算是很低的了。
从2019年开始,30岁左右的她渐渐沉迷于网购。每隔一两天就会产生信用卡、花呗等渠道的付款记录,有时候一天就会有好几条。
家里也不断收到各种快递包裹,多到往往来不及拆开旧包裹,新的包裹又进了门。
网上消费很潇洒,甚至感觉不到一笔笔累加起来到底总额有多少。然而,到了还款的时候,月入只有三四千元的刘娟才发现自己根本没能力还钱。
起初,她求助父亲。父亲老刘是一名轨道交通保安,他的月收入也不高。但老父亲痛心地看到女儿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只得忍痛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帮女儿还款。
他不仅立即拿出10万元的积蓄,还厚着脸皮向亲戚借债40万元帮助女儿还款。
谁知女儿刘娟已经深陷入网购不能自拔,继续借贷消费,导致债务变成了一个无底洞。
为了还债,她不仅自己四处向亲戚借款,其中光一名姑妈就借了40万元给她,还借了网贷“拆东墙补西墙”,导致窟窿越来越大,催款短信不断。
老刘也接到了不少催款电话,原本感情很好的父女之间为此也产生了矛盾。
老父亲不堪重负举刀捅死女儿
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刘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都是在轨道集团上班,父女两人一个是轨道交通的保安,一个是安检员。工资不高,尚且温饱,但也支撑不起大额消费。
事发前两天,老刘向亲戚倾诉,女儿又借了几十万元新债,亲戚借给他2万元。
事发当天,这名亲戚还约了老刘吃饭,提醒其当心刘娟可能又被骗借了高利贷。
两瓶黄酒和啤酒下肚,老刘情绪失控,心灰意冷地声称要和女儿同归于尽。
为了帮老刘父女,亲戚又借给他3万元。然而,这对于不断累积的债务来说,依然是无济于事。
吃完饭,老刘回到家里,看到女儿在刷手机,又为了还债的事情产生了口角。争执中,老刘将水果刀刺向女儿,失手杀死了女儿,然后自行报警等待民警上门。
日前,上海市二中院判决刘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
因为网购成瘾,那些快递包裹,
让人失去理智,也失去了亲情与生命。
“买买买”带来快乐的背后是经济成本,
是悄然而至的消费账单与还款压力,
快乐过后是凑钱还款的痛苦。
不少网友认为:
本案中的老父亲确实是可怜人,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对于女儿,他实在是太溺爱了。
在发现女儿屡教不改的时候,
应该果断做切割。
也有网友表示,
所谓富养女儿,不是一味地给钱,
而是要在学识、品德方面富养。
还有网友认为
购物成瘾是一种心理疾病
应该及时就医。
有网友表示:
“剁手真的会上瘾”
学界认为,
有购物成瘾障碍的人会有这些表现:
对购物极度痴迷;
有不可抗拒的购物冲动;
反复过度购买;
没法控制自己。
如何摆脱消费成瘾?看网友支招!
“不是我想买,是我这只手,
它控制不住啊!”
这句大家常说的玩笑话
你有过类似体会吗?
# 小侬提醒 #
请大家理智网购
享受消费中带来的幸福感
而不是冲动之后的悔恨。
【田小鱼综合编辑】
素材来源:@新民晚报 @极目新闻,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网贷引发的惨案
如果说黄赌毒的危害堪比原子弹,那么我感觉网贷的危害就好比氢弹!
P2P网贷模式的雏形,是英国人理查德·杜瓦、詹姆斯·亚历山大、萨拉·马休斯和大卫·尼克尔森4位年轻人共同创造的,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首创。
网贷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受时空限制,使资金提供方与资金需求方在平台上直接对接,进行投融资活动,拓宽了金融服务的目标群体和范围,有助于为社会大多数阶层和群体提供可得、便利的普惠金融服务,进一步实现了小额投融资活动低成本、高效率、大众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阶段 2007年—2012年(以信用借款为主的初始发展期)
2007年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在上海成立,让很多敢于尝试互联网投资的投资者认识了P2P网络借贷模式,其后一部分具有创业冒险精神的投资人随之尝试开办了P2P网络借贷平台。
网络借贷平台初始发展期,绝大部分创业人员都是互联网创业人员,没有民间借贷经验和相关金融操控经验,因此他们借鉴拍拍贷模式以信用借款为主,只要借款人在平台上提供个人资料,平台进行审核后就给予一定授信额度,借款人基于授信额度在平台发布借款标。但由于我国的公民信用体系并不健全,平台与平台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随之出现了一名借款人在多家网络借款平台同时进行信用借贷的问题
第二阶段 2012年—2013年(以地域借款为主的快速扩张期)
这一阶段,网络借贷平台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具有民间线下放贷经验同时又关注网络的创业者开始尝试开设P2P网络借贷平台
由于这一阶段开办平台的创业者具备民间借贷经验,了解民间借贷风险。因此,他们吸取了前期平台的教训,采取线上融资线下放贷的模式,以寻找本地借款人为主,对借款人实地进行有关资金用途、还款来源以及抵押物等方面的考察,有效降低了借款风险,这个阶段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业务基本真实。但由于个别平台老板不能控制欲望,在经营上管理粗放、欠缺风控,导致平台出现挤兑倒闭情况。
第三阶段 2013年—2014年(以自融高息为主的风险爆发期)
这一阶段,网络借贷系统模板的开发更加成熟,甚至在淘宝店花几百元就可以买到前期的网络借贷平台模板。由于2013年国内各大银行开始收缩贷款,很多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企业或者在民间有高额高利贷借款的投机者从P2P网络借贷平台上看到了商机,他们花费10万左右购买网络借贷系统模板,然后租个办公室简单进行装修就开始上线圈钱。
这阶段上线平台的共同特点是以月息4%左右的高利吸引追求高息的投资人,这些平台通过网络融资后偿还银行贷款、民间高利贷或者投资自营项目。由于自融高息加剧了平台本身的风险,2013年10月份这些网络借贷平台集中爆发了提现危机。
第四阶段 2014年至今(以规范监管为主的政策调整期)
这一阶段,国家表明了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态度,并在政策上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很多始终关注网络借贷平台而又害怕政策风险的企业家和金融巨头开始尝试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组建自己的P2P网络借贷平台。
网上各平台论坛对网贷的讨论热潮持续高居榜首,央视把714高炮网贷曝光后,让很多之前或者现在依然饱受网贷之苦的人群得到共鸣,是的,他们这群人年龄普遍不大,80后90后是遭受网贷之灾的重度人群,他们的网贷经历或许不尽相同,但是结果都一样,当自己以贷养贷都难以维持时,只能恐惧的等着网贷的暴力催收,他们一旦还不起钱就得面临网贷的催收,网贷不会给他们机会的,市面上的网贷公司,只要启动了催收步骤,那么必然会各种暴力手段齐上,网贷有正规之分,但是催收手段却同流合污。
网贷的危害在多起催收惨剧的发酵下, 已经警醒了世人,没有碰触网贷的人们无疑是幸运的,而那些已经被网贷毁掉的人,和正在网贷泥潭里挣扎的人群,虽然依然苦闷痛苦,但他们依然有着他们的价值,幸运之人虽然同情他们,但是那一幕幕网贷惨剧也成为了说教案例,之前人们警惕是黄赌毒,而现在人们对网贷的警惕更甚。
第一,网贷的危害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如果你经历过网贷的噩梦,或者倾听过网贷受害者的述说,你不会有这样的观点,网贷从表面上来看,确实就是一个钱字在作怪,但是当一个人在经历了以贷养贷,最后还不上被网贷暴力催收后,他精神的伤害与折磨绝对比毒品还要严重,恐惧,压抑,焦虑,彷徨无助,这些都是期间的状态,当通讯录被爆后,很多人都会浑浑噩噩,破罐子破摔,内心对未来已经没有希望与期盼,东山再起谁也想,但是网贷的威胁与暴力一直是心中不可磨灭的重压。
第二,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困难时,总会有其他人告诉你,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你仔细一想,挺有道理,然后瞬间充满力量,但是,这句话只是别人对你的安慰与鼓励啊,社会上配说这句话的人有多少?
第三,如果说黄赌毒的危害堪比原子弹,那么我感觉网贷的危害就好比氢弹,黄赌毒虽然同样危害家庭,但却伤不到无辜,而网贷呢,他们催收手段暴力先不说,只骚扰通讯录里的朋友就让你难以忍受,当每个网贷人知道他亲朋好友在遭受着无妄之灾时,电影里那句声嘶力竭的请向我开炮就是最好的呐喊声,但是对面网贷听不到啊,所以这就使借款人从对自己的悔恨转化成了对网贷痛恨的情绪。其实这些欠款人也想努力工作,但是没有高工资高收入的工作让很多人看不到希望,毕竟钱总归得还,就算那些高炮不需要还,但正规上征信的贷款是不是还得还?即使人家做出让步本金还是得要啊,这样就会使他们内心产生巨大的落差,再加上网贷的催收不断,亲戚朋友的指指点点(大都是自己脑补),瞬间感觉自己这辈子废了,精神崩溃也就在所难免了。
案例一:5月12日,西安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因无法偿还网贷而失联,5月17日,家人接到民警电话发现孩子自杀身亡。5月18日,家人开始频繁地接到各种网贷平台的电话,在告诉网贷平台孩子已自杀的情况下,网贷公司竟然嚣张的回答“那你把电话无线电拿到土里面,让你孩子接电话”。
案例二:湖南某高校的大一新生小周,去年竟然用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在网贷平台进行贷款,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小周先后在数十个借贷平台借款高达十几万,其中有两张写有14万的借条,而实际到手才四万多,但因此小周陷入无底洞中。
案例三:去年的四月,在泉州的某家宾馆里,一名花季少女自杀了。顿时,五十七万欠款,裸贷女生等不良标签被加在她的身上,刚开始,网贷平台在小琪无力还款的情况下,给小琪的父母发送了小琪的裸照,虽然父母已经帮其还款了一万多元,但是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催款电话在骚扰着他们的生活,电话至少来自五家借贷公司。
案例四:云南的王先生去年借了信和汇金人民币8万元,36期,每期还款4600元,已经还16期,全部还完要165600元(高利贷中的高利贷),据称当时到帐不足8万,还扣了几千手续费,因为近期的短暂逾期协商未果,便遭到信和汇金催收人员的暴力催收。
一:合理用钱
现在很多人,花钱如流水没有合理用钱的意识。当钱花完了没钱用了,却急需用钱的时候就会想在网上贷款借钱用,于是就中的网贷陷阱被套在里面了,建议花的每一笔钱都应该记账,之后就可以看账本上用的钱是不是用的合理。这样你才会学会怎么合理用钱。
二:平衡收支
每次用钱的时候,就要想一下,你的收入的钱是否能和支出的钱相平衡,如果不平衡的话就要考虑这钱能不能不花了,如果你强行打破收支平衡,也许你就会进入上面的死循环了。
三:不要相信网贷平台
很多网贷平台都是以借钱快,利率低来吸引别人借款的。借钱快是真的,但是利率低肯定是假的,别人无缘无故为什么借钱给你,不就是赚取贷款的高利率吗,网贷基本上都是高利贷,最好不要去碰。
四:如果急需用钱
可以找父母亲戚朋友周转,或者找朋友帮忙,也可以在正规的银行进行个人贷款,虽然利息相对高点但是绝对达不到高利贷的利息,宁可搭人情也不要陷入网贷的深坑。
最后,无论如何千万不要网贷,我们身边包括网上因网贷导致的悲惨案例历历在目,脸面跟生命比起来真的不值一提,遇到任何困难找家人帮助,这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同时奉劝大家合理消费,这是规避网贷最好的方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络贷款死人事件(网贷引发的惨案)":http://www.ljycsb.cn/dkzs/15007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