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绵阳小额信用贷款(绵阳贷款网)

绵阳小额信用贷款(绵阳贷款网)

四川农信(绵阳)以金融之笔饱蘸“四色” 奋力绘就 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下面是中国农信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绵阳小额信用贷款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从涪城区的“千鹤桑田”,到游仙区的“万亩葡萄+青梅”,再到素有“中国麦冬之乡”之称的三台县,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已然铺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四川农信(绵阳)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国之大者”,把握“农之要者”,服务“民之所需”,全力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金融之笔绘就浓墨重彩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坚持“红色”领航 夯实重农固本之基

四川农信(绵阳)坚持“第一议题”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落细落实省联社党委各项决策部署,2022年开展党委会专题研究16次,讲党课76次,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讨论120次,下发学习资料3000余册,推动四川农信(绵阳)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绵阳农信系统全面压实党建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按照“8+1”示范党支部建设要求,打造示范党支部7个,完成阵地规范化建设70个,整顿软弱涣散组织6个;完善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全辖组织开展插秧助农、音乐思政课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常态化在《农信芬芳》期刊开设“最美农信人”专栏,深挖基层党支部优秀人物事迹。

作为唯一一家与市委组织部、市金融工作局以“党建联盟”为载体联合开展“一片一行长、一镇一经理”金融甘泉促振兴行动的金融机构,四川农信(绵阳)择优向42个乡镇级片区匹配专属行长各1名,向166个乡镇匹配专属经理各1名,服务片区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村集体经济消薄攻坚和农民群众增收,累计投放集体经济组织贷款4800余万元,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擘画全新“蓝”图 磨利加速发展之器

四川农信(绵阳)加强“政银”合作,推动市县乡各级农信机构与各级政府达成合作协议,构建形成市、县、镇(乡)、村四级全覆盖乡村振兴服务格局;紧紧围绕市“6+10”现代农业产业规划,2022年,全市农信系统与农业农村局签订协议,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新增授信500亿元,持续加大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户等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资源重点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

四川农信(绵阳)牢牢把握信用体系在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中的重要地位,依托“走千访万”工程,以小额贷款产品为抓手,做细做实“整村评级授信”,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有效扩大农村信用体系覆盖面,切实提升县域三农金融服务水平,累计建成信用乡(镇)91个、信用村1094个,信用户494889户,帮扶更多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优质金融服务。

为适应现代农业多样化资金需求,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持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整合,绵阳农信系统先后推出三农专属信贷产品10余个,三农金融产品总数达到30余个,强化数字赋能,提高金融服务质效,积极推行智能贷款,大力推广“蜀信e·贷”“蜀信e·小额农贷”等线上拳头产品,实现无感授信和秒贷,发放“蜀信e贷”“蜀信e·小额农贷”等线上贷款52万余笔、金额233亿元。

聚焦产业增“金” 强化富民兴村之举

四川农信(绵阳)聚焦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等主要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准确摸清市场边界,精准对接种粮农户贷款需求,匹配专项信贷规模和专属信贷产品,全面提升春耕备耕重要农时金融服务效率,用金融“及时雨”助力守好“绵阳粮仓”。2022年,绵阳农信系统向春耕生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发放贷款1600余笔、金额19亿元,及时解决其春耕备耕资金需求。

四川农信(绵阳)紧紧围绕省“10+3”、市“6+10”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结合“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一镇一特”新产业发展格局,创新推广“蜀青振兴贷”“生猪1+N产业链贷款”“麦冬仓单质押”等融资模式,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信贷支持力度;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产业园区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全方位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四川农信(绵阳)累计支持2万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贷款余额34亿元;向47个国家级、省级和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发放贷款6亿元,有效满足992户园区企业融资需求。

深耕“绿色”普惠 提升金融为民之效

四川农信(绵阳)借助“惠生活”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200余场,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将手机银行作为数字化转型和场景生态建设的突破口,发展“蜀信e手机银行”用户163万户,加快推进客户、产品的线上化,不断提升金融为民、服务客户能力;拓展完成生活类、财税类等60项特色业务场景应用,与合作机构共同建立营销服务闭环,覆盖日常消费、智慧出行、智慧医疗、便民服务等多类生活场景,有效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

四川农信(绵阳)优化网点布局,持续推动便民服务点建设,配备更多智能设备,全市设立营业网点425个,助农取款服务点958个,布放智慧机具702台,行政村支付覆盖率100%;同时,升级打造集“政务+金融+村务+电商+民生+物流”六位一体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成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815个,构建了全方位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作者:谭婷婷

绵阳贷款网

经过治理,木龙河涪城区临港经济区段,河岸绿草如茵,河中水体清澈,河畔铺设了步道,一河两岸环境得到大大改善。(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冬冬 摄)

绵阳新闻网讯 “最近连续降雨,河道水位上升,施工进度受到影响,下一步有什么计划?”“等雨过后,我们会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确保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近日,参加完经开区木龙河“一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推进专题会,项目业主单位经开投控董事长童彪第一时间就与承建方进行了沟通。通过此次沟通,双方更坚定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信心。

记者在金广村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经过前期河槽拓宽疏浚、堤防加宽,新修筑的防洪挡墙正在木龙河岸边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在木龙河“一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现场项目部,承建方四川海峡建设有限公司的项目现场负责人何伟正在与各部门负责人商量如何抢进度。从开工到现在,何伟几乎每天都扎在施工现场。“治理工程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有效提升木龙河的行洪能力并改善水环境质量,这关系着木龙河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何伟说。

翻开木龙河“一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图纸,其上清晰地标明:新建生态河堤5.41千米,新建生态湿地2.768万平方米,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座,河道改道疏浚总长780米……“目前,水利工程完成80%、水环境治理工程完成50%、市政生态景观工程完成20%,这个月正在进行市政生态景观工程施工。”何伟介绍,今年下半年主要是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包括生态湿地、雨水处理工程等。

为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项目建设,我市成立了生态环境项目工作专班,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专班项目储备谋划,全力抓好项目投资工作。截至目前,今年专班储备生态环境领域项目85个,开工11个,已完成投资4816万元。

据市项目谋划工作专班下的生态环境项目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专班除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对各地项目推进工作加强督导指导外,还多元化解项目资金难题。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农发行、市农行建立融资合作机制,力争3年内提供总额不低于120亿元的生态环保项目融资支持。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县市区、园区储备融资项目289个,涉及资金需求404亿元;已对接跟进生态环保项目34个,审批项目25个;落实银行意向融资贷款金额82.8亿元,已发放贷款44.3亿元。(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尹秦)

编辑:谭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绵阳小额信用贷款(绵阳贷款网)":http://www.ljycsb.cn/dkzs/1497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