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0000还贷7000是不是银行贷款成本太高了?,下面是财经文化评论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月薪七千可以贷款多少
#理财故事上头条#
朋友抱怨说,自己月薪10000多,看起来并不少;但是每月要还7000的房贷,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就很少,生活的压力就比较大,感觉心里非常难过。就想知道,银行作为金融资本也太狠了吧,为什么贷款利率如此之高呢?大家怎么看?
月薪10000对于城市上班族特别是年轻的上班族,收入确实不算低,但由于每个月要还房贷7000,所以觉得生活的压力比较大,从而觉得银行太狠了,为什么自己一个月工资10000就要用7000还贷款。
01不是银行金融资本太狠了,是你对自己的生活水平要求太高了
月薪10000,需要7000元还贷款,确实对你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你为什么会有7000要还贷款呢?因为你有贷款,因为你贷款了。
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你为什么要贷款?因为你购买了住房。为什么要购房?是因为你对住房等生活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当我们的消费习惯从攒钱消费转变为借钱消费时,我们一方面享受了提前消费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消费需求的提前实现,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还款的压力,从而带来还款的压力。
应该说,这样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家庭消费方式的升级和进化,毕竟你的生活消费提前实现了,但同样带来的是,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可能加剧负债的更大压力。
针对购房贷款还款的问题,你实现了提前住自己的房子就肯定要承担还贷的压力;如果你不想还款对你的生活有影响,那么你应该先攒钱,把钱攒够了再购房,这样你就不用还款了。
现实中以前大家在购买大件生活用品时、甚至在农村盖房时,都是先攒钱、攒盖房材料才购买和盖房,所以,你就不需要为还钱而感觉有压力了。
第二个问题是,你一个月还款7000,有多少是本金,有多少是利息呢?
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还款就怪借钱给你的人太狠了,更要看看你贷款的利率是不是合理?如果利率是合理的,那么,还款的多少取决于你贷款的多少?如果在贷款利率合理的情况下,你觉得还贷压力大就是因为你自己的资金实力超过了自己的经济能力,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超过了你支撑实现目标的现实经济可能,从而导致还款压力过大。
你觉得一个月还款7000有压力,觉得金融资本太狠了,但是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你的7000到底有多少是本金呢?如果7000都是本金,你不应该偿还吗?所以,月还贷7000不能成为金融资本太狠的理由。
02很多人追求贷款的低成本甚至是要求银行融资不要成本,最好不要还
很多人很奇怪,在需要钱的时候希望能够找到不计成本的钱借给自己,网络上有各种借钱的求助,从5000到百万不等,甚至有的人明确什么样的成本都可以。
一旦借钱成功就开始抱怨还钱的压力比较大,借钱给他的人是为富不仁,整天催命还钱。
一些人就提出了疑问,银行给你贷款是你自愿的,而且绝大多数贷款还是自己找银行贷款的,并不是银行一定要逼你借钱给你,而且银行的房贷利率在所有的贷款利率中属于除了公积金贷款以外的最低利率水平。那么,你借钱到手为什么要恨银行呢?这跟念完经打和尚、吃完饭砸人锅又有什么区别呢?
实际上,很多人也都知道借债还钱、天经地义的道理,也知道从银行贷款是要偿还的,而且是有利息的,但为什么还有这种想法呢?
根本的原因在于,有很多人希望自己可以从银行无息借钱,甚至最好借到的钱不需要偿还,特别是从银行借到的钱不应该偿还,从而借钱的时候不管什么条件都答应,而将钱借到手后就希望自己长期无偿使用,最好长期不还。
无论是现实工作中,还是各种网络论坛中,都有人对从银行借钱有利息很多的不满,对银行贷款要还有各种怨言,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反正银行是国家的,从国家的银行拿到贷款为什么要还呢?
因此,很多人对住房贷款的怨言,实际上不仅仅是觉得利率高,还觉得不应该偿还,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03人们对银行的误解在于要求存款利率越高越好而贷款利率越低越好
网络上很多关于银行存款是赚钱的说法,甚至有的人说只有穷人和傻子才在银行存钱,因为银行存款的利率太低,所以在银行存款等于自己的钱贬值了。
因此,人们对银行存款的要求是100%的安全性,同时更高的存款利率,以确保自己的存款安全的同时获得越来越高的收益。不能说这样的想法本身是错误的,只能说这是所有人的希望和期待罢了。
但同时,人们又希望从银行贷款的利率越低越好,甚至不要利息最好,更希望可以不用偿还。
就是在上面两种特别相悖的想法之下,人们对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议论,甚至抱怨和非议。
认为银行是吸血鬼的有之,认为银行为富不仁的也有之,认为银行应该有怜悯之心的也有之。
事实上,银行只有及时收回贷款才能确保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只有贷款利率大于存款利率才能确保银行的正常运营,并能够弥补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才能确保存款人的存款利息。
因此,面对人们对银行贷款的抱怨,要坚持两点:
第一点是任何借款都是必须以偿还为前提,贷款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不能因为自己对偿还借款有压力就觉得借钱的人有问题。
第二点是银行的借款利率确实应该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之下,但任何人借款时都要考虑借贷成本,以自己的偿还能力确定自己的借贷成本。(麒鉴)
收入证明7000能贷房贷多少钱
夫妻离婚后,孩子上书法、攀岩等兴趣班的费用,能否纳入抚养费范畴,由父母分摊?据媒体报道,近日,一起抚养费纠纷案经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法院和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二审后,认定参加兴趣班的费用系超出基本教育的额外教育费用,不应计算在抚养费中。
典型案例
张女士与罗先生本是一对夫妻,婚后于2016年5月生了女儿花花(化名)。然而时隔仅两年,二人的婚姻便走到尽头,夫妻俩签下离婚协议,协议约定:女儿花花由父亲罗先生抚养,因上学问题暂随妈妈张女士生活,罗先生所承担的孩子抚养费为每月2000元。
双方离婚后,花花跟随张女士在重庆主城区居住、读书至今。在此期间,张女士在女儿上完幼儿园之后,给女儿花花报名参加了书法、攀岩、钢琴、美术、跳舞、语言、数学、英语、走秀、芭蕾、手工、播音等十余个兴趣班,她将这些报班事宜通过微信都告诉了前夫罗先生,但均未得到罗先生的肯定性答复。
离婚后,罗先生通过现金支付、微信转账等方式向张女士支付女儿抚养费至2020年6月,之后未再支付。为此,张女士将前夫罗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罗先生支付花花自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的消费费用76101元,以及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花花四年生活费、兴趣班培训费等各项费用9.6万元。
法院在诉讼期间查明,张女士从事的是幼师职业,罗先生无固定职业并在法庭审理中陈述其平均每月有1万元收入。
重庆市武隆区法院一审审理后认为,抚养费支付的数额应当具有合理性,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所支付的抚养费并非是子女花费的所有费用。张女士主张罗先生支付花花抚养费平均每月高达7000余元,结合当地物价水平,已超过抚养费承担的合理性,且张女士所举示的消费明细,不能直接证明该项消费系花花所用。同时,张女士诉请罗先生支付女儿花花参加兴趣班的培训费,但未提供证据证明罗先生对此认可,而这些兴趣班的费用显然超出基本教育的额外教育费用,不应被计算在教育费的范畴内。因截止到2021年12月,花花仍跟随张女士在重庆主城区居住、读书,法院遂判决被告罗某按每月2500元的数额标准向原告支付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抚养费,共计42500元。日前,该案经重庆三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的教育费的范围主要是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教育费用,包括学费、书本费及孩子必须接受的教育项目的相关支出。超出基本教育的额外教育费用,如补习班、兴趣班的费用及择校费等,往往不被计算在教育费的范畴,由未成年人父母协商确定。
本案中,张女士与罗先生最大的矛盾分歧在于应由谁支付花花参加兴趣班的培训费用。对此,双方均陈述在二人离婚时,花花尚未参加兴趣班,后张女士为提升花花的综合素质,陆续让花花参加了十余个兴趣班。张女士虽将此事通过微信告知罗先生,但未获罗先生肯定性答复。因上述参加兴趣班的费用是超出基本教育的额外教育费用,在罗先生未明确表示愿意负担此费用的情况下,张女士要求罗先生负担此费用的主张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最终未获法院支持。
延伸普法
■离婚后,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兴趣班等方面的花费和开支,男女双方应当如何协商和商定?是否需要拟定协议?如何解决类似本案中出现的纠纷?
关于子女的综合素质兴趣班的费用,也并不必然不能主张,其实兴趣班费用能否得到法院支持,需分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男女双方就子女兴趣班费用已明确约定。
如男女双方就兴趣班费用的支付标准、支付条件作了明确的约定,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即使双方的约定超过当地一般生活水平,一方反悔而不予以支付,而另一方起诉至法院,要求对方支付实际花销的兴趣班费用,法院一般情况会予以支持。
第二种情况,男女双方仅约定具体抚养费金额,而对兴趣班费用未做约定。
该种情况即本案案例,根据上述法院判决即可知,一般不予支持。
第三种情况,男女双方就兴趣班费用约定不明。
男女双方签署的离婚协议就兴趣班费用并未明确约定,如男女双方约定孩子学费各按照50%的比例负担。如果离婚前,男女双方达成一致报取的兴趣班,那可视为双方约定的学费包括该兴趣班的费用。如果直接抚养孩子一方主张离婚后报取的兴趣班费用,那法院大部分会认为双方未就兴趣班费用做约定,而不予以支持。
虽然“双减”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减少了孩子的兴趣班数量,但实际中,兴趣班基本还是每个孩子的标配。故而,男女双方如果就孩子兴趣班的花费已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应以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兴趣班费用给付的条件、标准、方式等内容,一旦双方产生纠纷,双方的约定就尤为重要。
■如果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收入增加,其对子女的抚养费承担是否应相应提高?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由此可知,抚养费并非一成不变的,子女可主张增加抚养费。男女双方就增加抚养费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可协议确定增加抚养费的金额。如果双方不能就增加的抚养费金额事宜协商一致,法律也明确规定了子女可要求增加抚养费的情形,具体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十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子女要求有负担能力的父或者母增加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二)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三)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
可见,就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情形作了明确列举,第3项“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规定作为兜底条款。实务中,关于兜底条款理由是否正当,主要依据为是否最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是否为新出现的事由等因素而综合认定。
所以,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工资收入提高,并不必然引起抚养费的增加。
■除了离异夫妇双方进行沟通外,未成年子女在抚养费方面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很多人误认为主张抚养费的主体为直接抚养孩子的父母一方,其实不然,主张抚养费的法律主体是子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并且即使父母离婚,双方也均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孩子在父母离异后,生活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平时随父母一方生活。对于未成年子女而言,父母离异并不影响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对于父母而言,给付子女抚养费,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更是对孩子爱的表达。
所以,未成年子女与父母如果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相信父母也会主动履行给付抚养费的义务。
爱护子女是父母的天性,相信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父母不仅会在精神上给孩子慰藉,更会在物质上给孩子力所能及的照顾。 文/曹子燕(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月薪七千可以贷款多少(收入证明7000能贷房贷多少钱)":http://www.ljycsb.cn/dkzs/1477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