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未用于指定用途(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贷款未用于指定用途(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贷款知识 胥爱明 投稿

烂尾楼里面的刑事犯罪问题,下面是胥爱明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未用于指定用途

有的老百姓穷全家之力,凑钱付了个首付贷款买了个房,最后房子烂尾了。不光房子拿不上,还背上了不得不还的贷款。这在全国来说不是少数,最近我身边上也遇上了。在陪同其维权的过程中,咨询律师了解了里面的一些法律关系。烂尾楼的问题里面隐藏了刑事犯罪问题。

老百姓的房贷在没有交房之前,是有严格的监管措施的。由托管行和当地的住建局进行管理。据现有的管理措施,可谓是非常严格。人行还出了专门的文件对老百姓的房贷资金进行监督。但为什么还多发性的出现这种挪用房贷,最后导致房屋烂屋,把老百姓拖入泥渊?

导用房贷监管的手段

房地产商在不具备使用房贷资金时,要想拿到这笔钱,只有造假一条路。

全国各地推行预售资金监管模式,开发商预售获得的资金全部转入监管账户,不得擅自动用。一位房企营销人员告诉时代财经,通常在未交付之前,项目预售资金都由房管局直接监管,银行间接监管,专款专用,当工程完成一个阶段需要结款时,项目公司向房管局提交工程款划拨申请,待房管局完成审批,银行直接将相应款项划拨至工程方。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开发商和银行都会进行违规操作,将预售资金挪为他用。

为了提前拿到预售资金,部分开发商和工程方“联手”提交虚假材料,超前申请工程款划拨,等到房管局审核通过,银行放款后,工程方再将这笔资金转给开发商,完成超前支取。

在房地产资金监管中,银行常见的违规操作是违规放贷。根据相关要求,楼盘主楼封顶,银行方可发放房贷资金至监管账户,但部分银行未严格执行规定,提前将房贷转入项目监管账户,后续再被开发商挪用。

更严重的挪用的情况是预售资金直接未进入监管账户。前述房企营销人员透露,少数楼盘在收款时用了非监管账户,这样预售资金是直接进入开发商的账户,只要是不受监管的资金,开发商就可以任意支配。

此前在上海就有过这样的案例。上海一楼盘因停工而遭到业主维权,业主们在向银行、相关部门求证项目资金状况时了解到,该项目的监管账户根本没有资金。而业主们后续再拿出购房合同比对才发现,合同上开发商的收款账户与监管账户仅差1个数字,业主们的购房款全部直接打入了开发商的非监管账户中。

涉及的几个刑法上的问题

一、用虚假的材料获得贷款,涉嫌俩个犯罪问题。1.诈骗罪,受害对象是购房者。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用虚假的材料去骗取购房者的贷款,已经具备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他们用虚假的资料去申请拨付老百姓在监管账户里的购房贷款。这个“假”已经是肯定了的。2.挪用资金罪。他们把这些钱骗出去了之后进行的挪用。老百姓的贷款是属于指定用途的钱,这个指定用途是指“专门用于所购房产的后续修建”。但往往房地产开发商违反了专属用途,挪用资金,才造成了房子的烂尾。3.有些房管局的资金管理部门,没有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已涉嫌渎职罪。有些收钱办事的,还涉嫌受贿罪。

二、笔者下笔之前,特地去查询了一下关于房子烂尾的刑事判例。非常遗憾,没有查到相关案例。为什么?这是在各地,房地产商和公权力结合在一起。一般去告房地产商涉及刑事犯罪,都不会予以立案。去告住建部门的,更不会予以立案。我朋友的这一案就是如此。

在如此明显的犯罪问题,希望能够引起重视。把刑罚这一手段启用起来,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希望就其中涉嫌刑事犯罪的问题引发更多的讨论。以推进各地烂尾楼中涉嫌刑事犯罪的问题的立案。

【在本文成文过程中得到专业法律人士的指导,在此专门感谢王刚律师】

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来源:央视财经

近期,河南郑州育人教育集团让员工贷款养企业的事件引发热议,记者赶赴郑州展开调查。

最近,计划报名某考试的李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征信出现了不良记录,无法报考。一头雾水的她去银行询问才知道,自己以前帮工作单位借贷的款项出了问题。

时间倒回至2018年,刚毕业的李女士来到了郑州育人教育集团旗下的学校教书。工作第三年,学校领导就鼓动李女士在内的员工以个人名义帮集团贷款。

李女士同意贷款没多久,银行的多位工作人员便直接来到集团旗下的一所学校,为李女士在内的大约20名学校员工一起办理了贷款手续。

目前,李女士的一年期贷款已经逾期两年,而此前多次承诺会帮李女士承担逾期责任的集团相关人员对此也置之不理。

李女士的情况在郑州育人教育集团并非孤例,替集团贷出15万元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员工帮集团贷到钱后转给集团,集团每个月给员工利息让员工还息,承诺不仅会按期还本金,每月还会多给员工一部分利息作为员工奖励。然而,事情的走向却发生了变化。

张女士(化名):2021年11月,集团发通知让我们自己还利息,先还一个季度,后来再还一个季度,还了整整7个月。当时,已经很久没有拿到过一分钱的工资了,而且每个月还要额外再掏1000元左右替集团还贷款利息。到现在我的本金15万元,一分都没有还。

帮郑州育人教育集团贷出12万元一年期贷款的吴女士告诉记者,集团最初让自己帮忙贷款时申请的是装修贷,而彼时的吴女士甚至连房子都没有。更令吴女士感到绝望的是,自己第一次贷款到期时,本承诺到期就还的集团却通知情况发生变化。

吴女士(化名):集团负责人当时开会表示,如果2019年的贷款到期不再续贷,就不给我们还2019年贷的这部分,我们害怕,被逼无奈。

也是在被迫续贷时,吴女士在内的员工们才发现,已经拖欠很久工资的集团,也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了。

吴女士(化名):财务给我转了12万元,让我还回去。第二天我又贷出来,贷出来转给下一位老师,依次还回去,贷出来再转给下一位老师。

郑州育人教育集团财务发布的统计表格显示,2021年1月,集团有181人共贷款2602万元。目前,为郑州育人教育集团借贷的员工中,有一部分贷款已经逾期,征信受损,还有一部分员工的贷款也即将到期。

郑州育人教育集团:

涉及1000余万元贷款 争取10月底还清

这个事件中很关键的一环是,亲自到员工所在的学校为员工集体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在这件事里,银行起到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记者来到郑州农商银行金水支行,见到了负责郑州育人教育集团员工贷款业务的客户经理以及另一位银行负责人。据记者了解,在办理贷款时,学校员工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客户经理是谁,很多员工都没见过客户经理。听到对其业务合规性的质疑,业务经理先是称贷款员工自己记错了,后又说审核贷款用途不属于自己的业务范围。

在记者质疑银行未对贷款员工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时,另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则是把责任一股脑推到贷款员工身上,不认为自己的业务流程有问题。

记者又来到郑州农商银行位于金水区商务外环路的总行办公地,工作人员明确告知记者,目前已成立调查组,正在对该借贷事件进行调查。

据企查查显示,郑州育人教育集团成立于2015年,业务范围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等。目前,集团有11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涉案总金额约6926万元,23项限制高消费相关信息,涉案总金额约7629万元。记者来到郑州育人教育集团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办公区,门禁处标识的联系电话无人接听,随后记者又多次尝试拨打集团负责人刘亚敏的电话。

得知记者的身份后,刘亚敏以短信方式回绝了采访,并称自己在某媒体的采访中已经解释清楚。记者找到刘亚敏提到的媒体报道。其中,刘亚敏回应,供集团使用的员工贷款大致有1000余万元,争取10月底把钱全部还掉

法律人士告诉记者,我国相关金融法规和金融管理制度对金融机构贷款业务有规范的操作要求,对借款人的资信能力也有明确具体的标准。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伟:该企业在其自身不存在贷款条件或有贷款障碍的情况下,鼓动和利诱员工利用其身份和信用向银行申请贷款,实际为企业所用,达到变相融资的目的,存在明显违法违规情况。如果企业在贷款过程中,有提供虚假担保材料等情况,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骗取贷款罪,主要责任人可能受到刑事处罚。如果银行与企业之间有利益交换和输送,可能存在违规发放贷款情况,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未用于指定用途(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4633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