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党员干部参与民间借贷获利,到底行不行?,下面是陇南成县抛沙司法所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成县私人高息贷款
近日,安徽省投资集团原总经理张春雷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指其“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利差”。
此前不久,在浙江省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诸葛慧艳的“双开”通报中,也出现了“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类似表述。
老话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到了党员干部这里却屡屡有人因此触犯红线。
那么,什么是民间借贷?
党员干部到底可不可以通过参与民间借贷获利呢?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国家鼓励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并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2015年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也对相关民间借贷约定利率范围作了规定。
其实,党员干部参与正常的民间借贷活动并获取相应利息,属于依法应受保护的民事行为,并不违规违纪。
但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案例来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高利放贷)问题比较突出。有的长期违规参与和组织民间借贷活动,获取高额利息,有的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被借贷人谋利,有的甚至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变相搞行贿受贿。
上述有关行为,表象上看是正常公务或民事行为,但本质是以权谋私,严重影响了公权力的正确行使,侵害了党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现实中,必须严格区分党员干部参与民间借贷行为的不同性质,在保护合法民事行为的同时,严厉惩治其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党纪处分条例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即“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如果获取了大额回报,并确定影响了公正执行公务,还有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相关人员谋利的行为,则可能认定为受贿,应当适用总则中纪法衔接条款处理。由此可见,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的行为绝非某些党员干部自认为的“小事情”,而是轻则违纪重则违法犯罪的“大问题”。
那么,实践中对于违纪违法应当如何界定?
具体操作时,要结合是否有获利的目的、获利数额大小、持续时间长短,是否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等因素综合加以判断。比如,出借目的是否属于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获取利益,借用人当时有没有明显的借款需求,借用人是否为谋求或感谢党员的帮助而同意其要求,借用人是否明知能够以更低利率从其他途径获取借款,借款利率是否确实高于当地当时群众对外借款的一般利率,等等。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示好。某些党员干部请好好想想:借款人究竟是出于真实的借款需求,还是出于对党员干部职务、身份方面的考虑而借贷,你心里真的没数吗?当你通过民间借贷来获取大额回报的时候,借出去的真的只是钱吗?实际上出借的还是自己手中的权力,本质就是公权的异化和滥用。(段相宇)
纪法链接
第九十条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钱款、住房、车辆等,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摘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党员违规参与民间借贷行为如何认定?
案例一
张某,中共党员,某市国土资源局建设用地管理处处长。张某多次在土地出让、协调土地权属纠纷等方面为S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帮助。
2016年5月,张某主动提出自己有一些储蓄,愿意为S公司提供贷款。S公司迫于张某的身份和地位,并希望日后在房地产开发用地上继续得到其关照,于是同意张某提议。其后,张某借款100万给S公司,年利率为20%。
案例二
孙某,中共党员,某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处处长。孙某听说张某投资S公司的民间借贷行为,便找到张某希望从中牵线,愿意投资加入。
张某找到S公司,表示孙某权力较大,可以接受其提供的借贷,希望维持良好关系以便日后获得关照。其后,孙某借款50万给S公司,年利率为18%。
案例三
明某,中共党员,某市国土资源局干部。明某委托朋友将自己20万积蓄参与民间借贷,年利率为40%。因借贷人到期后没有及时归还本金和利息,明某和朋友对借贷人进行恐吓威胁,在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三人参与民间借贷行为的性质不同,应当区别对待。
案例一中张某的行为涉嫌构成受贿犯罪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国家鼓励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并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2015年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也对相关民间借贷约定利率范围作出相应规定。
党员领导干部参与正常的民间借贷,并不违反党规党纪。但是当前一些党政领导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有的违规借贷资金巨大,有的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被借贷人谋利,有的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搞行贿受贿。现实中,必须严格区分有关行为性质,严厉惩治其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张某与S公司之间无正当的借贷事由,又无真实、合理的借款意愿。张某利用自身的职权和地位优势向S公司出借资金,而S公司在实际不需要借款的情况下,迫于张某的身份和地位,考虑到曾经得到过并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得到张某的关照而同意高息借款,这种借贷关系建立在权钱交易的基础之上。这种借贷行为只是张某索取贿赂的一种掩盖手段和形式,张某的行为涉嫌构成《刑法》规定的受贿罪,所得利息应认定为受贿金额。
案例二中孙某构成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行为
孙某作为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处处长,S公司是其管辖范围内的管理服务对象。S公司出于讨好、惧怕,而给予孙某较高利率,且不排除未来孙某会利用职权为S公司谋利的可能,虽然双方约定年利率为18%,未明显高于应得收益。
但这种情况下,孙某从事的放贷行为与其职权有明显关联,损害了其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借贷活动有本质区别。孙某的行为构成《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有其他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的”行为,以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论处。
案例三中明某的行为违反了其他国家法律法规
明某的民间借贷行为虽然没有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对方谋利,与其职权也无明显关联,但明某放贷的年利率为40%,严重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利率范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
同时,明某对借贷人进行了恐吓和威胁,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寻衅滋事行为。明某的行为影响了党的形象,与一名中共党员身份格格不入,应当依据《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党纪处分。
准确认定违规参与民间借贷行为
现实中,判断党员干部是否违规参与民间借贷,应注意把握好以下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参与正常的民间借贷,是不违反党规党纪的,但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如果严重超出国家规定利率,造成恶劣影响,应当按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九条追究相应党纪责任。
✎违规从事民间借贷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党员干部放贷行为与其职权有明显关联,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现实中,判断是否与其职权有明显关联,并非以党员的主观意愿和主观想法为依据,而应以客观上党员干部的职权和职务可以给对方当事人某种利益造成的影响为依据。
✎注意违纪与违法的区别。如果党员干部虽然没有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为接受借贷一方谋利,但这种放贷行为与其职权有明显关联,且不排除将来有利用职权为其谋利的可能,即可认定该党员干部违反党的廉洁纪律。
应当注意的是,有的党员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为对方提供帮助或者谋取利益,是为了获得所谓的“回报”,以民间借贷为“幌子”获取较高利息,对此类行为应按受贿性质认定。
✎执纪实践中,要考虑借贷双方的动机和目的。一般来讲,正常的民间借贷应是借贷方确有需要。
如果借贷方没有需要,或者明知能够以更低利率从其他途径获取借款的情况下,仍以高额“利率”借款,则要考虑双方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进而确定是违纪行为还是违法行为。
党员参与民间借贷需注意哪些事项?
▼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
END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关注我们
陇西小额贷款公司
近日,记者在陇西县乡村振兴局了解到,今年将投入第一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853万元,全部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涉及种养业、示范基地和乡村建设等诸多方面。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走进通安驿镇高阳村,1000亩连片规划建设的西瓜种植大棚映入眼帘,育苗棚内西瓜幼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幼苗移栽,预计6月份第一茬精品西瓜就能成熟,将走向广东、浙江等地市场。
陇西县通安驿镇西瓜种植基地负责人姜荣亚说:现在目前都在育苗阶段,有一部分已经移栽,还有一部分大棚正在搭建当中,现在移栽(西瓜苗)的也都是当地的老百姓,每天大概有200来人。
2022年,陇西县蔬菜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将投入资金160万元,建立500亩以上蔬菜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5个4000亩。其中,按照每亩补助400元的标准,第一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补助1200万元,分别在通安驿、首阳、云田建成1000亩西瓜种植基地3个。同时,为强力推进经济林产业发展,在通安驿镇高阳村建成800亩李广杏经济林,真正让荒山秃岭变成“金山银山”,让特色林果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实”。
陇西县林草中心主任陈建隆说:按照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要求,我们在通安驿镇高阳村规划实施李广杏种植基地800亩,申请资金40万元,截至目前已栽植680亩,将来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艳阳四月天,马河镇川口村没有了往日残垣断壁、乱堆乱放的景象,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门前屋后建起了小花园,一排排柳树刚刚吐露新芽,整个村庄焕发勃勃生机。在川口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有的铺砖、有的栽树,一派忙碌景象。今年,将为川口村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0万元,为示范村打造提供资金保障。
陇西县马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小娟说:今年我镇川口村被确定为乡村建设示范村,通过财政衔接资金的支持,主要实施了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村民活动场所建设、巷道硬化和村庄绿化、村组道路硬化工程等项目。目前正在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和绿化工作。下一阶段我们将紧紧按照乡村建设示范村的要求,补齐短板,整体提升。
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陇西县紧盯省级示范乡镇和各级示范村打造,确定乡村建设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22个。2022年第一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等资金中,安排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资金7068.8万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3018万元,人居环境改善项目3490万元,巷道硬化项目560.8万元。
今年,省上下达陇西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853万元,计划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重点安排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以及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其中,产业培育11726.46万元、就业帮扶1190万元、贷款贴息1144万元、村组道路硬化2196.04万元、安全饮水巩固提升2172万元、乡村建设4954.5万元、易地搬迁工程配套370万元,项目管理费100万元,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
陇西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晖说: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我们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容相结合,资金主要安排用于产业提升、乡村建设示范村打造,以及就业帮扶和小额信贷贴息等方面使用。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速度,严把质量关,确保项目资金及早发挥效益,为全县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成县私人高息贷款(陇西小额贷款公司)":http://www.ljycsb.cn/dkzs/14561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