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个人贷款汇报材料(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情况)

个人贷款汇报材料(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情况)

贷款知识 走遍大同 投稿

工行大同车站支行抢抓资源个人贷款实现新发展,下面是走遍大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个人贷款汇报材料

2023年以来,工行大同车站支行面对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认真分析、研究、总结个人信贷市场,确定发展路径,拿出过硬措施,动员全辖力量鼓足干劲奋发图强,紧盯目标快速抢抓市场资源,加快储备优质按揭项目和已审批贷款的投放,前瞻布局抢市场资源,个人贷款实现新发展。

确立个贷优先发展战略。年初之时,该行及早召开行务会对支行的业务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短板明确优势,充分发挥行内信贷人才较多和个人客户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其迅速转化为加快发展的优势,将个人贷款业务发展作为信贷结构调整,提升大零售业务综合贡献度的着力点来抓,确立了优先发展战略。要求全辖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发扬敢打敢拼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倾力做大、做强、做优个人住房按揭信贷业务,加快项目储备扩大市场份额。

完建机制善考核强管理。为了将工作落到实处,该行成立了个贷营销中心,将责任心强、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好的年轻信贷人员整合到个贷营销中心中去,分管行长积极带领团队进行业务营销,提升营销效率,在实战中锤炼队伍;及早制定并印发了《个人贷款业务营销考核办法》,以更加完善的考核,激发主动作为的激情和能动性,明确了考核指标与奖惩,充分调动营销个人信贷资源的积极性和扎实做好工作的能动性。

攻坚克难壮大按揭规模。该行行长积极带领个贷专营团队,积极捕捉市场信息,紧紧抓住新建楼盘项目,跟踪落实地毯式走访,逐门逐户调查营销,同时对重点、难点项目,利用高层洽谈、政府职能部分推荐等方式成功介入,通过点面结合、不懈努力、上下联动,住房按揭项目储备取得了不菲的成效。

契合需求积极拓展二手房市场。该行上下同心协力,积极抢抓二手房贷款业务,加强与市场影响力较大、资信状况较好、业务发展规范较大的大型、连锁房屋中介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与新客户的合作领域,巩固与房产中介的关系,有效拼抢优质二手房贷款资源,提高个人二手房贷款业务量,定时召开二手房按揭贷款中介培训会和座谈会,向各中介传达该行最新的贷款政策,耐心解读该行二手房按揭贷款的政策要点以及具体操作需要的资料,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家家乐分期付款等房贷相关配套产品,增强二手房贷款同业竞争力,提升了个人贷款产品竞争力。

提升贡献挖掘消费经营市场。在做好按揭贷款的同时,以自助质押贷款为媒拓展消费市场,坚持“做大流量、带动存量”的思路,突出抓好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和赎回金融资产的客户群体,通过为客户算细账、算大账激发客户融资需求,引导拓展自助质押贷款。通过重点引导,以点带面广泛宣传促进体验等,将个人自助质押贷款业务,成为客户临时急用钱时,方便快捷的提款机,让这一业务深入人心,成为个贷业务的又一品牌。加快个人房抵消费、经营贷款的营销力度,打造百花齐放个贷发展新局面,适应客户日益丰富的不同个人融资需求。

把好关口提高投放效率。该行信贷人员收集开发企业的资料后,抓紧时间调查开发企业的财务状况,开发经验,开发能力,撰写企业准入请示报告和项目准入请示报告,上报上级行审批;加强对房屋交易行为真是性的审核,严格落实资信审查,见客谈话,客户面签制度。按照借款人主体真实、购房交易行为真实、购房价格真实、首付款支付真实及房产抵押真实“五真实”原则,把控每笔具体贷款的真实性风险;对已经准入按揭项目,对按揭贷款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审核完客户资料、客户信息,填写好贷款申报资料,准确录入系统台账,流程上报上级行审批,通过提高效率赢得客户,实现贷款的快速高质量的投放。

责编:孙明月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情况

来源:新华网

3月30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2022年,农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初心使命,统筹业务经营和改革创新,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迈出新步伐。

聚焦高质量发展 主体经营指标创出历史新高

信贷与融资增量创历史新高。总资产达33.9万亿元。贷款总额19.8万亿元,新增2.59万亿元,增速15.1%。其中,公司类贷款余额10.7万亿元,新增1.57万亿元。债券投资余额9.32万亿元,新增1.3万亿元。

客户资金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达28.2万亿元,新增4.2万亿元,增速17.7%。其中,对公客户存款余额9.0万亿元,新增1.03万亿元,个人客户存款余额15.0万亿元,新增超过2万亿元,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业务经营保持韧性。面对不确定性和各种挑战,净利润、营业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速持续稳定。实现净利润2587亿元,增速6.9%。营业收入7249亿元,增速0.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13亿元,增速1.2%。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0.8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1.28%。成功发行800亿元永续债和1300亿元二级资本债,资本充足率为17.20%。

品牌形象持续提升。2022年央行宏观审慎评估(MPA评估)连续四个季度获得A档评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连续两年在全国性金融机构考评中获评最高档“优秀”。位列《银行家》杂志“2022年全球零售银行品牌价值排行榜”榜首、“2022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第三,获“中国年度银行”奖。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2年度A股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等荣誉。

发挥大行支柱作用 服务实体经济走在前列

稳经济大盘展现新作为。大力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贷款(监管口径)余额2.3万亿元,增速31.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52.8%。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24万亿元,新增3828亿元,增速44.6%。打造“投、贷、服”一体化科创企业综合服务体系,与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普惠小微客群的支持力度,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57万亿元,新增5646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04万亿元,新增5733亿元,增速23.2%。突出抓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实现全国商业银行首单,目前项目数量和金额均居同业前列。

扩内需促消费取得新成效。个人贷款余额7.55万亿元,新增4281亿元,增量连续三年保持同业领先。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35万亿元,新增1043亿元,增量居同业领先。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8414亿元,新增389亿元。其中,信用卡贷款余额6477亿元,新增209亿元,增量居可比同业领先。

绿色金融发展实现新突破。绿色信贷余额2.7万亿元,新增超7000亿元。自营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216亿元,增速37.8%。承销发行绿色债券56期,募集资金666亿元。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048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2372万吨,居同业领先。明晟ESG评级提升至“A”级,为目前国内上市银行最高等级。

国际化综合化取得新进展。加大对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支持力度,国际结算量、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对客贸易融资分别增长15.3%、9.6%和20.4%,服务RCEP区域的贸易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增长29%。出口信保融资业务增长92.5%。综合化经营子公司总资产增长9.5%。

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持续深化

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县域贷款余额7.3万亿元,新增1.11万亿元,增速17.9%。县域存款余额10.8万亿元,新增1.38万亿元,增速14.7%。涉农贷款余额5.53万亿元,新增7933亿元,增速16.8%。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1.69万亿元,增速15.4%;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3149亿元,增速18.4%。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提速上量。粮食重点领域、乡村产业、乡村建设贷款余额分别为2359亿元、1.39万亿元、1.56万亿元,增速分别为22.5%、22.4%、21.6%,显著高于全行和县域贷款增速。水利贷款投放1193亿元,贷款余额4392亿元。

金融科技与服务渠道融合日益增强。数字乡村工程和产品创新加快推进,线上化农户贷款“惠农e贷”余额7477亿元,增速37.3%,累计服务1500多万农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覆盖1488个县,县域个人手机银行注册客户2.07亿户,乡村版月活客户1744万户。智慧畜牧、智慧招投、智慧粮库等涉农场景数超1.5万个。

坚守为民初心 客户服务基础不断夯实

客户建设成效显著。个人客户达8.6亿户,居同业领先地位。个人客户AUM达18.3万亿元,增量1.9万亿元,增量保持同业领先。私人银行客户达20.0万户,净增3万户,居可比同业领先。私人银行AUM达2.2万亿元,净增3585亿元,增速19.6%,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领先。代理保险期缴保费增速15.1%,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增速18.1%。对公客户达936万户,新增77万户,增速9.0%。机构类客户、账户增量连续三年保持同业领先。

线上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农银e贷”线上贷款产品体系发展完善,余额达到3万亿元,增速42.3%。推出并完善智慧校园应用、智慧医疗平台等新载体,互联网高频场景增速为70.1%。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MAU)达1.72亿户,存量、增量均保持同业领先。企业网银和企业掌银活跃客户数分别达667.9万户和292.5万户,增速分别为13.4%和27.8%。

民生金融服务不断加强。加大稳就业促创业金融支持力度,个人经营贷款余额5767亿元,增速23%。主动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累计投放“农民安家贷”7989亿元,惠及199万户农民客户,实现务工群体代发工资1371亿元,覆盖958万人。涉及“保交楼、稳民生”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投放超2300亿元。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2038亿元,增速19.3%。

大数据应用和金融科技创新持续赋能。坚持“数据”主线,推动十大工程框架建设和重点领域加速应用。数据产品应用效果不断显现,精准风控的风险识别准确率持续提升。完成一云多芯技术栈建设,全面夯实了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科技底座支撑。启动新一代AI平台建设,推动计算引擎性能向百亿级数据运算提升。发布区块链服务框架2.0,为支付结算、信贷风控等领域提供多元化的链上存证与分布式数字身份认证服务。深化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在业务领域应用,有效提升业务运营效率。

统筹发展与安全 守牢稳健经营和合规发展底线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贷款率1.37%,下降0.06个百分点。不良发生率0.92%,下降0.05个百分点。信用卡不良率1.23%,保持可比同业最优。风险前瞻性指标持续改善,关注类贷款率1.46%,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1.08%,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为302.60%,保持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完善。开展全系统风险大排查,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对重大风险的预判、应对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回检更新集团风险偏好和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有效引导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涉房信贷、地方政府相关信用业务、大额用信集团客户风险建模,精准识别重点领域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干预、早处置。

市场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增强。投产建设市场风险管控平台,风控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持续深化。针对外部形势变化引发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强化风险扫描预警和穿透监测,有效控制风险敞口。自主投资债券“零违约”,整体市场风险稳定可控。

IT和网络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狠抓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推进容灾建设。快捷支付、个人网银、个人掌银等90个系统/模块完成两中心双活建设,537个重要信息系统/模块已全部完成灾备建设。

下一步,农业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守和深化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的战略定位,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水平,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个人贷款汇报材料(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情况)":http://www.ljycsb.cn/dkzs/1445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