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号,中国银行存款利息新调整:8万块钱存三年,利息有多少?,下面是诺哥哥和晏小妮子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8万贷款3年利息怎么算
今天是8月16号,中国银行,作为六大国有银行之一,实力雄厚,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并且,中国银行,号称我国最专业的银行。负责我国境内,所有外汇业务的结算。
作为老牌国有大行,知名度高,存钱也很安全。很多储户,都是愿意把钱,存在中国银行里面。
我们就来看下,把8万块钱,存中国银行三年,利息有多少呢?
1 . 活期
把8万块钱,存三年时间,可以选择存活期。只不过,活期存款的利率,特别的低,只有年化0.20%。把一万块钱存活期里面,一年的利息也才20块钱。
把8万块钱,存活期里面,一年的利息就是有:
8×20=160元
一年利息160块钱,三年的总利息就是480元。八万块钱,存活期三年,总利息还不足500块钱。活期存款的利率,真的是低的令人发指。
因此,大家如果手里有闲钱,千万别存在活期里面。把钱存活期,就是在等于给银行打白工。
2 . 定期
把8万块钱存三年,最普通、常见的存钱方式,还是存定期。可以选择一次性存定期三年,也可以选择存定期一年,并且一年一年转存。
把8万块钱,一次性存定期三年,利率是年化2.85%。那满期三年,可以拿到的利息就是:
8×285×3=6840元
一次性存定期三年,最大的优势,就是你把钱存了,三年里面不用担心银行利率的变化。
你今天存了,利率是2.85%。那不管后面如何变化,哪怕利率降为负数,对你也没有任何的影响。该拿多少钱的利息,一分钱都少不了。
把8万块钱,存定期一年,利率是年化1.90%。满期一年,可以拿到的利息就是:
8×190=1520元
一年利息1520元,那三年的总利息,就是有4560元。
不过,我们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银行存款的利率,每年都在下降。今年定期一年利率1.90%,到了明年可能就只有1.80%了。到了后年,可能连1.70%的利率都达不到。
因此,一年一年转存的话,必定是一年比一年的利息少。三年的总利息,肯定是小于4560元的。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同样是8万块钱,同样是存三年的时间。选择存钱的方式不同,拿到的利息也不一样。
一次性存定期三年,要比一年一年转存,多拿利息:6840-4560=2280元。
所以,存钱也是有技巧的。选择对存钱的方式,就能让你每年都拿数千块钱的利息。
在能保证钱三年不用的情况下,一定要一次性存定期三年。
3 . 国债
把8万块钱,存三年时间,还可以购买三年期储蓄国债。
最新一期的国债,是电子式储蓄国债,三年期利率是2.85%。虽然这个利率,和定期三年没啥区别。但是,电子式储蓄国债,利率每年结算。这个优势,就可以吊打定期存款了。
把8万块钱,购买三年期电子式储蓄国债,每年可以拿到利息:
8×285=2280元
每年到时候,国债的利息2280元,都会自动打在你的银行账户里面。并且,最后一年满期,利息2280元和本金8万块钱,一起返还到账户里面。
不需要再去银行,办理啥手续,特别的简单方便。非常适合中老年储户,以及那些存钱吃利息的储户。
另外,和定期存款相比较,储蓄国债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提前支取,并且可以靠档计息。
假设,把8万块钱,购买三年期国债,利率是2.85%。刚好存两年的时间,遇到急事,必须要把钱取出来。
按照国债的提前支取规则,存两年时间提前支取,按照票面利率计算,并扣除90天的利息。
那利息就是:
8×285×2 - 8×285÷4=3990元
如果是把8万块钱,存三年定期,满两年提前支取呢?
全部都按照活期利率结算。
8×20×2=320元
一个是利息3990元,一个是利息只有320元,相差了十倍以上。
储蓄国债的灵活性,也是吊打定期存款的。唯一的不足,就是储蓄国债一个月才发行一次。并且,每次发行的额度也不多。如果动作慢一点,根本就买不到额度。
4 . 理财产品
把8万块钱,存三年时间,还可以购买理财产品。
目前,中国银行稳健型理财,预期收益都在4.0%左右。一万块钱,一年预期收益就有400块钱。那8万块钱,购买理财产品,一年的预期收益就有:
8×400=3200元
理财产品的这个收益,比定期和储蓄国债,都高一大截。甚至可以说是吊打,都不为过。
但是,大家一定不要盲目,因为理财产品的收益,都是预期收益。至于满期实际收益,可能和预期差的很远。
预期收益4.0%,满期收益2.0%左右,比比皆是。
另外,不管是任何银行的任何理财产品,在本质上,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早就打破刚性兑付,亏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你要是购买理财产品,出现了亏损,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不管亏损的有多惨,银行都不用负责任。所有的后果,都是储户自己承担。
中国银行,作为老牌国有大行,在全球银行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名全球第三,可以说是综合实力雄厚。像很多人经常说的啥瑞士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在中国银行面前,就是弟中弟。
把钱存在中国银行,永远不用担心银行破产倒闭的问题。而且,中国银行营业网点特别多,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地区,都有办公场所。
把钱存在中国银行,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平安贷款10万一年利息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8月31日午间,上海某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小文便开始挨个给客户发送推介信息。
具体内容是,“XX女士/先生,上午好。我们行今天接到通知,9月1号开始所有定期存款利率都要下调。三年期定存利率应该会从当前的2.9%下降至2.65-2.75%。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您手头闲置资金五年以上不会使用,推荐您购买储蓄性保险。目前我们行主要销售的是预定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或者是预定利率2.5%的分红险以及保证利率2.0%的万能险。如果有需求,欢迎随时和我联系。”
据小文回忆,在“炒停售”的一波波营销以及存款利率一再走低的多重因素影响下,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在6月和7月简直卖爆了,特别是在7月最后一天,有一位客户直接买了一百万。那段时间,很多客户都是在看到推介信息后,便主动咨询前来购买。
进入8月后,随着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全面下架,新产品承接现状如何,哪些保险产品成为银保渠道推荐主力?
新产品承接现状
今年6月,国有大型银行相继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存款利率彻底告别“3时代”。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波动以及银行理财收益跌破净值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消费者在诸多不确定性中将寻找安全资产的目光转移到保险行业。
随着预定利率3.5%的产品在7月末陆续下架,各家保险公司陆续完成产品切换,新产品陆续到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接棒”保险产品主要分三类:预定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采取保证收益模式,保额一般随保单年度以3.0%的速度递增;采取“保证利率+浮动收益”模式的分红险,预定利率2.5%,消费者收益由保证利率和保单红利组成,但保单红利具有不确定性;金险+万能账户,也是“保证利率+浮动收益”的模式。
预定利率下调,主推产品随之改变,作为保险销售重要渠道之一的银行,目前销售情况如何呢?
“最近相对前阵子是不太好卖了。”上海地区某大行理财经理毛先生对记者表示,毕竟预定利率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差距,客户心理上还需要时间再适应。好在这两天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再度下调,且其他理财方式收益波动较大,预定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还是有部分客户会考虑。此外,目前在售的分红险也能承接部分客户的需求。
毛先生在推介产品时也会向客户着重介绍购买新产品除了有银行的积分积点权益以外,还可以享受到额外的健康服务权益。对始终不满意的客户,毛先生则推荐这部分客户选择先短期定存,等到明年“开门红”时购买性价比更佳的年金险产品。
毛先生还透露,他所在的银行对于储蓄性保险的销售话术也有所要求,必须提示客户,“长期投资的理财类保险产品,对于短期内资金有使用需求的消费者,不建议购买。若短期内退保不仅没有收益,还可能亏损本金。”
小文认为,当前银行存款五年期利率为2.5%左右,十年期国债为2.7%。在国内利率水平不断走低的情况下,预定利率3.0%增额终身寿相对于其他理财方式,不仅将预定利率写进合同,绝对保本保息,同时整体收益也不错。既然已经错过了3.5%,不妨考虑一下3.0%。另外分红险也是不错的选择,预定利率2.5%,但是会有浮动分红,按照历史表现大概收益率也可以达到3.8%到4.2%,如果想要搏一搏,可以选择配置一些。
首先如何换挡
在过往代理人渠道“人海战术”逐渐失效下,银保渠道由于天然具备客户基础更广、销售场景更多元等优势,逐渐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寿险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银保渠道的布局上,各家保险公司也有所差异。比如,中国平安于2020年启动银保渠道改革,深化与平安银行的独家代理模式 “新优才” 队伍;太保寿险则持续拓宽多元渠道布局,深化网点经营。
根据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中报业绩显示,银保渠道新单保险上半年实现1275.12亿元,同比上涨40.32%,整体表现亮眼。
其中,平安寿险及健康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8.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7%;太保寿险银保渠道规模保费收入221.45亿元,同比增长7.7%,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05.0%,新业务价值占比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人保寿险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43.37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半年新业务价值10.52亿元,同比增长333.1%;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368.30亿元,同比增长18.1%。
对此,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在中国太保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整个新银保的价值贡献来看,中国的银保业务应该开始进入了2.0时代,也就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战略合作进行长期、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价值创造形成客户、银行、保险公司“三赢”的局面。
中国平安首席运营官付欣在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平安三年半坚定深入的寿险改革,以及客户需求向好,平安的保险+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共同驱动代理人及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渠道综合实力和渠道多元化能力大幅增强。银保渠道发展达到了19.7%,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前景非常可期。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未来将如何保持增长势头呢?
蔡强认为,即使产品利率从3.5%切换至3%,但在中国长期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老百姓储蓄财富依旧是刚需,不会导致产品销售出现断崖式下滑。太保寿险下半年将关注产品的优化和升级,分散产品的集中度,从增额终身寿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主的“财富”、“健康”、“养老”的金三角产品。并于近期已经升级重疾产品,下一步将重点开发分红型长期储蓄养老保险产品。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则认为,利率切换后“接棒”保险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保险,这是唯一一类可以保本保息3%的产品;第二类则为比较有竞争力的分红险,虽然保证利率只有2.5%,但过去10年平安结算利率都在4%以上,仍然具有较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些年代理人渠道转型,银保渠道再度成为保险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监管层也在出手进一步规范银保销售。继多地出台人身险银保业务自律公约之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文对银行保险渠道佣金进行规范,同时要求各公司应据实列支向银行支付的佣金费用,佣金等实际费用应与备案材料保持一致。
蔡强认为,关于监管的改变和调整,对银保渠道的最主要影响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产品的定价,预定利率从3.5%切换到3%,我们是非常支持的。监管部门从整个行业发展,尤其是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对利差损风险做了果断的调整,这对于整个行业以及各家保险公司都是有利的,对于银行长期合作伙伴的可持续发展也非常有利。太保已经按照监管指导的方向,通过行业协会一起来推动整个产品的切换。
“第二个是‘报行合一’。监管部门对银保渠道的要求,使得手续费更加规范、更加合理、更加透明化,避免形成恶性竞争。保险公司不能通过简单的手续费促销来发展,而是真正专注在产品服务以及能力的建设,这对于行业的长期发展也是非常积极的,我们也是按照监管的方向来坚决执行落地。”蔡强表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8万贷款3年利息怎么算(平安贷款10万一年利息)":http://www.ljycsb.cn/dkzs/14407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