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网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网易小贷有限公司)

网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网易小贷有限公司)

贷款知识 界面新闻 原创

网易出让旗下小贷业务,牌照受让方为连连支付,下面是界面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网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记者 | 林北辰

继考拉卖身传言之后,网易小贷也寻求出让。

8月15日,据自媒体十字财经报道,网易将出让旗下网易小贷公司股份,牌照受让方为连连支付。

界面新闻记者就此事向连连支付询问,得到的回复是确有其事。

据十字财经的消息,网易支付牌照的业务主要用于网易内部体系,只有跨境业务对外,网易游戏为了用户体验也以微信和支付宝作为主要的支付方式。这就意味着,“如果考拉卖了,支付牌照的存在价值也不大了。”

与网易的电商、游戏业务相比,其金融业务引发的市场关注较少,也无法与互联网巨头们的金融业务相提并论,一直表现平平。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5月,网易成立金融事业部,同年7月获批网络小贷牌照,上线消费金融产品网易小贷。其运营主体为上海网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由网易持股70%,并推出公积金贷款产品,根据用户提交的公积金账户等信息对用户进行授信。该产品贷款额度在3000元至100000元,根据贷款期数不同,费率在0.73%到2.49%不等。

2017年,网易开始布局消费金融,顺势推出小额信贷业务“网易来钱”,定位专注消费金融,类似腾讯微粒贷。“网易来钱”的入口放在网易支付App中,授信额度最高可达到20万元,日利率最低为0.03%。随后,网易又推出消费分期产品“网易去花”,并通过旗下考拉海购接入,试图以电商业务嫁接场景分期,但没有获得预期效果。

若考拉卖身传言为真,网易支付牌照作为考拉业务的补充成为弃卒也在情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周三美股收盘,网易市值报335.42亿美元,将将超过百度的331.36亿美元,成为国内第五大互联网公司,位列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和美团点评之后。

准备接手网易小贷的连连支付是一家杭州支付公司。天眼查显示,连连支付运营主体为连连银通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1.05亿元。2011年9月,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二批支付许可证,业务范围为全国范围的互联网支付、移动手机支付业务。

连连支付于2013年至2015年先后获批开展跨境人民币收支业务及结算业务 ,2015年2月,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批准开展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2018年连连支付母公司连连数字完成近50亿元融资,本次接手网易小贷或是为了完善境外支付业务。

上海网易小贷有限公司

当大家熟知的金融产品

变“身”为App时

其实是以借贷为幌子

骗取他人钱财的诈骗App

而在这些软件的背后

是一场精心织就的网络诈骗

贷款反被骗

2021年3月8日晚,一名女子急匆匆地走进公安机关,说自己被骗了20万。公安机关提取了她手机中的聊天记录、交易信息,证实她下载的“农商e融”App贷款软件是诈骗软件。通过对“农商e融”安装包进行鉴定,警方很快锁定这款App的“封装人”王某。

App封装,是一种可以把网站打包成App安装在手机上的技术手段。客户把网站的网址、图片、名称发给王某,王某把这些素材整合成软件,并进行后期维护。如果手机系统检测到这款软件有风险或者被多人举报,就会出现“该软件存在不良信息或者此软件含有病毒”“多人举报此类软件,请谨慎安装”等提示,王某则通过更改名称、图标的方法重新封装。王某每次封装获得70元至100元的报酬,由于是私自封装,他封装后的App只能通过网址链接下载,无法在正规的手机应用市场上架。

封装之后名为“农商e融”的APP图标

根据王某供述,找他封装的人叫曾某,二人是通过网络联系上的。曾某是一名程序员,开发诈骗贷款网站,网站经过封装后,便成了可以在手机上下载的App。

用户根据短信链接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就可以快速完成这些APP注册。但用户在提取贷款额度时,页面会提示“银行卡号输入错误”“账号冻结”等信息,联系客服后被告知需要支付“认证金”更改银行账户才能提现,交付“认证金”的用户还会落入“操作失误”“需要支付风险保证金”等连环圈套。

“我知道这些软件都是骗钱的,如果客户填写信息错误,正规软件会提示客户变更正确信息,不会以这个理由向客户要钱。”王某交代。

“客服可以在网站后台随意窃取、篡改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被通知填写内容错误后返回查看,会发现信息确实错了,就误以为是自己造成的,也就会自愿缴纳认证金。”曾某坦白,“这就是个诈骗软件,不可能借到钱。”

从2021年2月至3月,曾某共编写了“农商e融”“蚂蚁借呗”“微粒贷”等几十款诈骗网站,封装成App卖给境外诈骗团伙。

“料商”“卡商”和“枪手”

曾某只是诈骗团伙的“供货商”,曾某落网后,很快供出了诈骗团伙的头目——邱某。

2021年1月初,邱某看到周边的朋友去缅甸做诈骗赚了钱,也萌生了这样的“发财梦”。邱某伙同他人组建诈骗团伙,由邱某在国内找“台子”“料商”和“通道商”,其余的人偷渡到缅甸,分别负责联络“卡商”、招聘“枪手”、资金结算和分红等工作。

“台子”是指曾某等人制作的诈骗软件,“料商”是指倒卖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公民信息的人,“通道”是发送诈骗信息的平台。邱某从“料商”那里买到手机号码,让“通道商”把诈骗短信发到这些号码上。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下载软件后,身在缅甸的“枪手”化身客服工作人员诱导被害人汇钱。这些钱款全部汇到“卡商”收购的银行卡中,“卡商”扣除手续费后,将剩余的钱换成虚拟币分给团伙成员。

诈骗流程

2021年1月至3月期间,邱某等人通过购买“蚂蚁借呗”“微粒贷”“农商e融”等诈骗APP实施犯罪行为,至少骗取17名被害人合计129万元。

庭审现场

2022年6月8日,宿迁市宿豫区检察院对邱某等人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审查认为,该案中,邱某作为诈骗罪的主犯,曾某作为从犯,非法获利特别巨大,王某明知曾某实施诈骗,仍为他提供技术服务,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2023年6月30日,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罚金20万元,曾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8个月,罚金6万元,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罚金4万元。

文字:陈颖 万晓东 宋金鑫

来源: 江苏检察在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网易小贷有限公司)":http://www.ljycsb.cn/dkzs/1433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