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半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总额同比多5164亿元,下面是中国网直播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全国住房贷款总额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3年7月14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摄影:中国网 杨楠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刘国强: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上半年数据看,一季度增长较多,4、5月份有所回调,6月份再次回升,总体看是保持平稳运行,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持续加强。
从总量看,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上半年,人民银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切实服务实体经济。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3%、9.0%和11.3%。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55万亿元,同比多增4754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2万亿元。
从结构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9.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4.5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9.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8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935万户,接近6000万户,同比增长13.3%。上半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总额同比多5164亿元。
从利率看,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上半年,人民银行持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降10个基点,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8%,比上年同期低107个基点。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中国大概有多少人有房贷
近日,在202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陈欣表示,中国整体并不存在房贷压力大的问题。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争议。
这个观点跟之前倪鹏飞教授提出的观点:房价下跌不利于年轻人奋斗!真是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一种典型的“何不食肉糜”的思想。晋惠帝从小就一直生活在宫中,所有的信息来源都是来自于身边的大臣和近卫,缺少一些生活常识,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帮忙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如何能吃饱饭?
曾几何时,“专家”“教授”是何等的神圣!很多时候代表了某种权威,某种公信力,然而如今当年高高在上的专家们,教授们纷纷跌落神坛,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骂人的代名词,成了不知民间疾苦,自以为是的“砖”家,“叫兽”,是不是令人深思?
陈教授表示,目前中国并不存在房贷压力大的问题。根据它的观察,中国家庭的存款总额大约是120多万亿人民币,而居民存款远远超过了房贷金额。现实就是有背负房贷的人和拥有存款的人并不是同一个群体,这暗示了收入和财产分化的存在。
中国之所以出现收入两极分化的突出问题,有很多历史原因造成,这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宜评论,也不敢评论。
但作为一名教授,如此不食人间烟火,实在不该!对此,部分网民提出“专家自己不还贷,不知道人间疾苦”。
中国真的不存在房贷压力大的问题?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5000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是美国的四倍(房价比10),严重偏离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如果中国不存在房贷压力大的问题,那为何国家还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完善各种政策“刺激消费”?
房贷为何被大量断供?被网友们戏称“新三座大山”?
这难道是老百姓无病呻吟,唱衰国情,想跟国家多拿点低保,不想过好日子?
大家平均很有钱,等于我有钱?有钱十个人有1000万,其中两个人各有400万,四个人有50万,四个人有20万,而我欠60万,可以说“从整体来说,这十个人的人均财富100万”,这句话说出来并没有错,而我就是拖后腿儿,被平均的那个。
按照国际惯例,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考虑住房贷款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
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不平衡的,中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多在六倍以上,属于房价过高的范畴,据调查,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深圳、上海的比率都超过了20甚至更高。
人们评论房价收入比高低,无非是希望人们都能买得起房。
2021年1月23日,经济学家圈新经济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表示,如果中国要出金融危机,一定会是房地产危机引爆的。
现在回想起来,大家是不是深有感触?
我国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了把住房作为消费品推向市场,采取了出售公有住房的政策,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公有住房出售基本结束后,是否就应该还住房消费以本来面目了呢?
买房住和租房住都是住房消费的合理形式,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图源网络,如侵删除!)
今日话题:对于中国不存在房贷压力大的问题,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全国住房贷款总额(中国大概有多少人有房贷)":http://www.ljycsb.cn/dkzs/14258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