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准备金缺口公式(贷款准备金缺口计算公式)

贷款准备金缺口公式(贷款准备金缺口计算公式)

干货分享:解密银行股投资策略,下面是懒猫的丰收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准备金缺口公式

一、为什么说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

先来看看银行股特点:

1、波动小,长期持有亏损概率较小。

大盘要上涨,以银行股为首的金融股就要涨,哪怕是股市大跌的时候,银行股都会护盘,毕竟这是GJD在控盘,所以银行股是最有效的板块。

2、银行股股息率较高。

比如中国银行近几年平均每年每10股派1.8元现金红利,以3.5元平均股价计,即买35元股票每年获得1.8元现金红利,股息率(年化收益)达到5.1%,比存银行利率高(一年期银行定存基准利率1.5%,三年期银行定存基准利率2.75%)。

看股息率数据,比如2018年6月5日总共有10家银行的股息率超过4%。从分红比例来看,五大行虽然相较此前略有下降,但仍然保持在30%的高位,以农业银行为例,近三年来累计股东分红为1685亿元,累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440亿元,平均分红比例约31%。

综上所述,买银行股一方面可以赚股息(年化收益4%-5%左右),还能参与新股打新,不容易亏损,如果赶上牛市还能大赚一笔,所以很多买银行股作为底仓打新的基本能赚钱。

二、三大静态指标看信贷质量

投资银行,一定要关注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银行做的生意就是把储户的钱放贷出去,如果很多人不还钱,银行的业绩也就不可能好。

有几个指标会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1、拨贷比(又名拨贷率)=拨备余额/贷款总额=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

是指拨备占总贷款的比率。拨备是进行财政预算时,估计投资出现亏损时所预留的准备资金。拨贷比越高,说明该银行的防御坏账风险能力越强。

2、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额

实际上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应不低于100%,否则为计提不足,存在准备金缺口)。

2018年2月28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文),明确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至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一般地说,拨备覆盖率高,说明抗风险能力强。

3、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100%

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银行不良贷款,是中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所在。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

不良贷款率计算公式如下: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不良贷款率高,可能无法收回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不能收回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小。所以不良率越低越好。

银行的商业模式我们都清楚,就是赚存贷款的息差,本身是高杠杆、高风险的行业,并且每一笔做贷款赚到的息差并不大,如果出现一笔坏账就需要几十笔贷款收益来弥补这种损失,所以银行经营的重点是放在不良贷款率的控制上,宁可不做也不能产生坏账。

如果你要投资银行股,那么应该紧紧盯住不良率这个指标,只要不良率能够稳定,那么就没有必要太过担心,要是不良率大幅度上升,那么银行的前景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里有一个必须知道的概念: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弥补银行到期不能收回贷款损失的准备金,相当于银行放贷给客户后收不回来的坏账准备。

不良率、拨备覆盖率与拨贷比之间的关系:

拨贷比是贷款损失准备与贷款总额的比值,而不良率则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的比值,拨备覆盖率为拨备与不良贷款的比值。三者之间存在着“拨贷比=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的确定关系,在目前中资银行拨备覆盖率普遍达标的情况下,拨贷比与不良贷款率存在高度正相关性。

注意:以上三个静态指标反映的是该时点的情况,无法前瞻性地考虑未来的风险,而股价往往已经反映了公布的数据。

三、两个动态指标看未来

1、逾期率:

逾期,即贷款到期未还的金额。逾期率也就是指逾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逾期贷款并一定是不良贷款,而不良贷款一定是逾期贷款。

比如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得不良率分别是1.45%和1.49%。而中行和建行的“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分别是82.97%和58.50%。可以看出,虽然中行和建行的不良率差不多,但是建行的资产质量更好。

逾期率越高,代表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越大。如果逾期率开始下降,代表未来不良贷款率可能会下降。所以我们不必盯着不良贷款率这样的静态指标,逾期率可以提前反映未来不良率的变化。

2、贷款迁移率:

又称贷款迁徙度,是指一定时期贷款在各种分类形态中发生变化的程度。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

我们要关注的是,有多少贷款从正常类变成了关注类,因为关注类贷款越多,以后产生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正常类贷款迁移率,表示的就是正常类贷款向下迁移的情况,是观测未来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

银行股的收益率=该银行的净资产增长率+股息率。

所以优质的银行股标的就是净资产增长率高,而且常态PB不能太低(越接近0.7倍PB,这时候的银行股就越便宜)。净利润复合增速越高,常态PB一般就会越高。而净利率水平和市值的高低也会影响常态PB的高低。因此,优质银行标的的特点就是净利率复合增速、净资产复合增速“双高”,才符合巴菲特的重要选股标准。

而银行股下跌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受政策的影响,比如资管新规的落地、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等等。随着最近几年金融的去杠杆、货币收紧,一些企业的流动性出现了问题,贷款逾期的状况越来越普遍,这导致了银行的不良率也开始上升,特别是一些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地方,这种压力更大一些,银行也会间接的受到影响,不良率的提升也就再所难免了。

按照目前国内的市场走势,可以总结出:小微发达的时候,民生银行赚钱;同业发达的时候,兴业银行赚钱;零售发达的时候,招商银行赚钱;严监管的时候,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轻松。

我们选择优秀的银行股的标准:预期良好、增长确定、不良可控、拨备丰厚、资金青睐、资本充实、经营稳健、抗风险能力强。

另外,要选择低估值的银行股。这个低估值是未来市盈率低,尤其是要看未来一年、二年、三年之后每股收益是否增长。

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十年十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1990年10月巴菲特投资3亿美元购买了富国银行的股票(4倍市盈率,1倍市净率),股价从1990年的2.6美元(复权价格)涨到2000年的26美元(20倍市盈率,利润从7亿提升到40亿,估值和利润都涨了5倍多),投资收益赚了30亿美元,恰好10年10倍,年化收益率26%。

总之,投资银行股,赚不了急钱,更不要指望可以一夜暴富,投资银行股的收益主要来自中长期战略投资。

对短线交易情有独钟?孜孜不倦学习短线技巧却不得法?还在为找不到买卖分歧点而头疼不已?看了这么多短线技巧却还是不敢付诸实践?
选股宝APP“短线实战训练营”,视频课教你短线操作,群直播帮你培养盘感,助你发现短线股。还有经验丰富的游资老师盘中更新策略文,为你指明大盘方向,帮上班的你了解最有价值的盘面情况。
想要加入短线实战训练营,与短线大佬和股友们一起并肩实战?添加微信xuangu6666咨询课程购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贷款准备金缺口计算公式

周一来到,我们也要收起周末的慵懒,进入到12分的工作状态。对吗,@放荡不羁的大叔。

今天,我们将对银行业的16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估值水平四个角度,进行深度分析。

1、 成长能力

成长能力,顾名思义,主要是考量一家公司的规模发展速度。考虑到银行的特有属性,我们选取了三组指标来综合反映,分别是银行近年来的收入增长率(可以看出银行的扩张速度)、存款总额增长率(银行吸纳存款的能力)、生息资产增长率(银行生息资产的扩张速度)。

首先,我们看下收入增长率:

从收入增长率可以看出,收入规模千亿元以下的银行中,营业收入近3年增长最快的是$平安银行(SZ000001)$,复合增长率42.67%,远远超过其他银行。收入规模千亿元以上的银行中,近3年增长最快的是$兴业银行(SH601166)$,复合增长率为35.99%,也远远超过其他同规模的银行(这里我们用1000亿作了体量的区分,以此让比较来的更为客观)但是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业总体的收入增长率11-13年一直保持下滑态势,今年1季度,个别银行的收入增长率有所反弹,甚至超过了前3年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例如平安银行、$南京银行(SH601009)$、$招商银行(SH600036)$。不过1个季度的数据还是有较大的偶然性,我们还要观察其后期的发展。

接下来是存款总额增长率,这个指标能够可以看出银行吸纳存款的水平,存款作为银行的一种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当然是多多益善的:

我们可以看出,存款总量在万亿元以下的小银行中,$宁波银行(SZ002142)$和南京银行13年存款总量相对于12年增长了20%以上。而在存款总量万亿元以上的银行中,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的表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最后是生息资产增长率,这里解释下生息资产,是指贷款、投资等业务形式上的资产,它能为银行的经营带来收入:

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小体量的宁波银行、$北京银行(SH601169)$、南京银行的生息资产增长率也最高,说明小银行有很大业绩上升的空间。大体量的银行中,$中信银行(SH601998)$的生息资产增长率达到14.84%,也高于同体量的其他银行。同时我们注意到,$民生银行(SH600016)$12-13年的生息资产增长率为负,说明民生银行在13年的贷款、投资等业务综合出现了缩水的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三个指标的综合反映,我们得出:

小体量的银行中,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的成长能力突出;

而大体量的银行中,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成长能力突出。

2、 盈利能力

在成长能力分析完后,我们接下来就要分析盈利能力。因为它代表了银行赚钱的能力。为了能综合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我们选取了净利差、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占比、存贷款比例这4个指标进行分析。

首先是净利差:净利差是衡量商业银行净利息收人水平最常用的标准,净利差代表了银行资金来源的成本与资金运用的收益之间的差额,相当于毛利率的概念。利差收入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净利差的计算公式为:银行利息净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银行总资产,影响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结构、平均运营成本、风险厌恶程度、贷款比率、交易规模、隐含利息支付、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效率、资产规模。

我们可以看出,除了$中国银行(SH601988)$独善其身外,13年各大银行的净利差水平较1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下滑程度最大,分别达到了16.36%和16.24%。在13年的净利差的绝对值方面,宁波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排在前列,说明这几家银行相对于其总资产获取了较多的利差收入。光大银行排在最末位。

接下来是净息差:净息差是利息净收入与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数字愈高,说明银行获利能力愈高。净息差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影响净息差的因素有三个: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和盈利资产总额。净息差与净利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刚我们说了净利差相当于毛利率的概念,而净息差代表资金运用的结果,相当于净资产收益率的概念。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中国银行保持增长外,13年各大银行净息差水平同样较12年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在13年的净息差的绝对值方面,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领先于同行,而光大银行垫底。

净利差与净息差较低的银行,只能说明获取利差收入的能力较弱,而银行的业务收入里还有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为了能够更全面的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我们引入了非利息收入占比指标: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净利差的下滑,各大银行在非利息收入占比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能体现出各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到来的应对能力:今年1季度非利息收入占比在30%以上的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说明这几家银行已经实现多元化经营,它们的收入来源有三分之一已经不再依靠利差。而宁波银行近年来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几乎没有提升。

最后是存贷款比率:存贷款比率是指将银行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进的比率。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谓的资金成本,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较差。因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它就会想法提高存贷比例。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因为银行还要应付广大客户日常现金支取和日常结算,在就需要银行留有一定的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就是银行在央行或商业银行的存款),如存贷比过高,这部分资金就会不足,会导致银行的支付危机,如支付危机扩散,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对地区或国家经济的危害极大。如银行因支付危机而倒闭(当然,目前我国还未发生此种情况,国外银行这种情况很普遍),也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所以银行存贷比例不是越高越好,应该有个度,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目前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

我们可以看出,13年年报中招商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最高,为74.44%,接近75%的警戒水平,所以今年1季度,招商银行的存贷比已经降至71.07%。而今年1季度,交通银行的存贷比增长较快,达到了80.27%,预计在今年后续的几个季度,交通银行的存贷比将有所降低。农业银行和南京银行的存贷比较低,都在60%以下。说明这两家银行发展贷款的能力较差。

综上所述,通过四个指标的综合反映,我们得出:

招商银行无论是在赚取利差,还是赚取非利息收入方面,都有较强的能力,故它的盈利能力是相对优秀的。

3、 风险控制能力

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其风险控制能力也显得至关重要。这里,我们选取了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短期资产流动性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4个指标来综合考察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首先是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预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帐面上提列坏帐损失准备。下图是各银行的数值: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为农业银行,但其不良贷款率近年来已有所下降;最低的为北京银行。从相对增速来看,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较快,增速均超过了50%,这代表了一定的风险。

接下来是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主要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此项比率应不低于100%,否则为计提不足,存在准备金缺口。比率越高说明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

我们可以看到,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北京银行,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却最高,这其中就隐藏了一部分的利润。而农业银行由于其不良贷款率本身较高,所以其计提的不良贷款拨备率也较高,已经足以弥补不良贷款的风险。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较低,但也远远大于100%的计提要求。

然后是短期资产流动性比率:短期资产流动性比率指银行及时满足其各种资金需要和收回资金的能力。银行在经营中,一方面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总是希望更多地贷款和投资,并倾向于运用期限长、利润大的资产;另一方面,负债的不稳定,又要求银行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应付经营过程中的流动性需要,以避免发生流动性风险。一旦指标超过了警戒线,社会公众可能会对银行失去信心,处置不当最终会使银行失去清偿能力,并导致银行破产。这就是说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时刻面临着流动性风险,而且流动性风险是引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乃至整个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监管层认为银行的流动性比例指标应大于等于25%。计算公式为:流动性资产(1个月内) ÷ 流动性负债(1个月内) × 100%

我们发现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资产流动性较高,都大于50%而民生银行的短期资产流动性比例只有29.31%,接近25%的风险线,管理层应该注意提升其短期资产流动性。

最后是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指核心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核心资本包括权益性资本和公开储备,其中权益性资本包括已发行并已缴足的普通股和非累计优先股,对银行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影响极大。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可以看出,核心资本充足率较低的为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而单纯的提升核心资本充足率,会导致ROE降低和净息差的降低。

综上所述,结合四个指标的综合反映:我们得出:

风险控制能力最为出色的是北京银行,同时北京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拨备也隐藏了部分利润。

4、 估值水平

上述我们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司经营的水平高低,最后,我们要看看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水平。因为即使公司再好,我们也要考虑其价格。(就好比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性能出色,但这并不妨碍小米手机热卖,因为什么,因为更高的性价比)。为了能更客观的反映公司的价格高低,我们选取了市盈率和市净率两个指标来考虑。这里,我们要说明下市净率对于银行业,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估值指标。

可以看出,最为便宜的银行为:$浦发银行(SH600000)$。最贵的银行为:平安银行 。

最后,再附上今年3月21日以来,银行股的涨幅。今年3月21日,银行板块大涨4.4%,拉开了此轮银行股上涨的序幕。

注:中信银行由于在2月10号提前启动,所以3月21号以来的涨幅较弱。

至此,我们通过成长能力、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的综合表现:选出了16家银行里经营相对出色的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这六家银行。最后,又通过两组估值数据,将16家银行的价格进行了比较。发现了银行业中售价最贵的平安银行和售价中最为便宜的浦发银行。

至于到底是选这银行业里的苹果,还是选银行业里的小米,就看各位球友的性价比考虑啦。最后感谢@东博老股民老师,@小小辛巴老师的分享,你们的无私让我们快速成长

坚持做最客观的分析,手工整理不易,喜欢的球友请点赞转发

PS,今天周一开门红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准备金缺口公式(贷款准备金缺口计算公式)":http://www.ljycsb.cn/dkzs/1424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