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管理存在漏洞,华夏银行盐城分行被罚98万,下面是深水财经社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个人贷款风险评价应以
作者|深水财经社 飞鸢
7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的盐城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华夏银行盐城分行因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资本金审核不到位;信贷资金挪用,部分转存本行保证金类存款;化整为零发放普惠贷款,部分贷款被挪用等问题,被监管处以罚款98万元。
同时,金安湖对上述违法行为负管理责任,被监管处以警告并罚款7万元。
来源:盐城银保监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来源:盐城银保监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01
贷款管理存在漏洞
根据盐城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华夏银行盐城分行的上述三项问题严重违反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审慎经营规则。
华夏银行盐城分行的第一项违规行为是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资本金审核不到位。
根据《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贷款人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贷款风险评价制度,设置定量或定性的指标和标准,从借款人、项目发起人、项目合规性、项目技术和财务可行性、项目产品市场、项目融资方案、还款来源可靠性、担保、保险等角度进行贷款风险评价。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资本金审核不到位,可能会引起贷款风险提高,本金无法收回或者不能完全收回。
而华夏银行盐城分行的第二和第三项违规行为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四条和原银监会11号文中的有关规定。
原银监会11号文规范和加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有严格规定:“严禁发放贷款作为票据业务保证金。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进行严格审核,并加强对信贷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禁发放贷款作为保证金或转为定期存款出质,用于办理票据业务”
信贷资金转入保证金账户,然后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是近几年银行办理承兑汇票的一个新的风险点。
按照制度规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需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目的是减少风险,但是如果将信贷资金转为保证金,等于由银行来承担全部的风险。
上述多项违规行为反映出华夏银行盐城分行的内控体系不健全,业务流程管理中存在问题。
02
资产质量状况堪忧
公开资料显示,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分行成立于2012年07月24日,注册地位于盐城市东进路66号钱江方洲小区57号楼,法定代表人为张建。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等业务。
根据华夏银行2022年报,2022年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38.08亿元,同比减少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35亿元,同比增长6.37%。
截至2022年末,华夏银行资产规模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6.09%;贷款总额为2.27万亿元,同比增长2.69%;存款总额为2.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38%。
深水财经社注意到,虽然华夏银行的经营效益和规模增速尚可,但是资产质量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资产质量方面,截止2022年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为159.88%,比上年末提高8.89个百分点,但距离监管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很接近了。
深水财经社认为,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业务,需要严格守住合规经营的底线。华夏银行应当采取措施完善贷款业务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资产质量才能得以稳步提升。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对风险评价中较大风险应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新华社记者王希
时至年中当盘点。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上半年中央企业总体运行情况如何?下一步发展有何新动向?国务院国资委13日至14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传递出新的信息。
扎实推进提质增效
经济效益基本稳定,有效投资明显扩大,运行质量继续提升,电力、煤炭、钢铁等主要实物量指标稳定增长……会议信息显示,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符合预期,为中国经济应对风雨挑战、迈向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的看,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是健康的,稳的基础在夯实,进的步伐在加快,各企业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研讨班上说。
当前,世界多国面临“低增长”挑战,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复杂环境中,下半年中央企业经济工作怎么干?
在张玉卓看来,中央企业实现全年任务有基础、有挑战,要咬定目标不动摇,把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明确的各项举措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具体而言,各企业要深入做好形势研判分析,积极抢抓市场订单;要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好年度投资计划;要坚持管理挖潜,加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降本节支力度。
此外,张玉卓强调,中央企业要切实防范化解各类经营风险,继续把债务风险防控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金融衍生业务等风险易发领域的管控,坚决守住依法合规经营底线。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单台试车时长创新纪录;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龙;国内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正式开钻……
上半年,一系列“大国重器”惊艳亮相,多项超级工程铿锵推进,凝聚着中央企业坚决当好科技创新中坚力量的决心与努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此次研讨班上,聚焦切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举措。
——提升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效率。近年来,中央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22年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今年前6个月,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研发投入,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另一方面,要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改进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创新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
——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加快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国务院国资委圈定了多项工作重点。
在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上半年两大国企改革专项行动——“科改行动”“双百行动”进一步扩围深化,“科改企业”“双百企业”总数分别扩充至672户、580户。
“围绕新技术、新赛道、新平台、新机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我们将继续遴选一批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张玉卓说。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关键要靠人才。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大政策精准供给,推动中央企业优化创新生态,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政策特区。
坚持两端发力优化布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上半年,国资央企坚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中央企业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建成投产……
张玉卓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
近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来自研讨班的消息显示,国务院国资委正在部署推进行动方案,覆盖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中央企业超过七成的资产集中在石油化工、冶金矿业、能源资源等传统领域。“这些领域是中央企业的优势所在、根基所在。”张玉卓说。
他提出,下一步,中央企业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关键工序、核心设备的更新改造;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方案落地,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个人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对风险评价中较大风险应)":http://www.ljycsb.cn/dkzs/1424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