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易贷卡手机怎么贷款(卡易贷是什么)

易贷卡手机怎么贷款(卡易贷是什么)

安徽农商银行系统:“掌上”申贷“秒批”,下面是中国经济时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易贷卡手机怎么贷款

本报记者 孟歌

“贷款来得太及时了,有了这20万,我可以扩大店面,迅速把夜宵做起来,赶上这个旺季了。”4月11日,阜南县居民孙崇文高兴地说。

小孙是90后,在阜南县城经营一家饭店,打算对饭店装修升级,但手头的钱却比较紧张。一筹莫展之际,小孙想起,前些日子阜南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说申请贷款不需要跑银行网点,通过安徽农金手机银行就可以办理。4月10日夜间,食客不多,他打开手机登入安徽农金手机银行APP,点击“金农易贷”申请贷款,三分钟不到,就收到了短信提醒,获得了20万元贷款授信。小孙立即点击“放款”,根据需要先办理了一笔10万元的贷款,钱立即就转入了银行卡账户。

“真没想到,坐在家里点点手机就能办理这么高额度的贷款,家乡农商银行的服务,真是一点都不比大城市差啊。”小孙感慨说。

据了解,作为践行普惠金融的创新产品,“金农信e贷”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客户端即可实现贷款的申请、审批、签约、发放等全流程自助办理,弹指间就可申请备用额度,随时随地都能用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效、快捷的信贷服务。

数据显示,“金农信e贷”自2016年开始试点以来,已迅速成为安徽城乡客户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创业群体以及消费客户的“最佳选择”。到今年3月底,已有67.18万户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申请办理“金农信e贷”,32.87万户居民获得授信、金额达305.60亿元;用信户数24.38万户,用信余额175.99亿元,累计放款182.20万笔、674.69亿元,用户及交易规模均位居国内区域性银行前列。

4月16日,安徽省联社暨全省农商银行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大数据信贷产品——“金农信e贷”,预计6月底将实现全省覆盖。这标志着安徽农商银行系统普惠金融建设又前进了一大步,也意味着江淮城乡居民将可享受更加便捷、阳光、灵活的信贷服务。目前,安徽全省83家农商银行中已有69家全面上线“金农信e贷”业务,今年6月底,将可实现全省覆盖。届时,全省城乡客户都可通过点击手机,享受“掌上贷款”的便捷服务。

“‘金农信e贷’产品,是省联社顺应‘互联网+大数据’发展趋势,加快科技金融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全省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普惠金融质效的重要举措。”安徽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钟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卡易贷是什么

浙江农信最近出炉了一份上半年成绩单。

撇去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等硕果,这份成绩单最引人瞩目之处在于“大力发展丰收互联网金融”,包括发展手机银行客户824万户,电商平台客户161万户,互联网支付商户从无到有突破10万户。通过推广以手机为载体的普惠金融平台,主动上门为群众办理贷款等业务5万多笔。这表明,浙江农信上半年在推广以手机为载体的普惠金融平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作为G20杭州峰会所在地的浙江,浙江农信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走在前面,并不奇怪。

无独有偶。安徽农信的半年报也显示,手机银行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在今年上半年皆创历史新高,不仅用户数已突破700万大关,达743.7万户,完成年度目标的70.31%,交易规模也高达3223亿元。同时,移动信贷发展势头强劲,手机银行已发展成为易贷卡业务办理主渠道。上半年,累计发生手机信贷交易221.19万笔857.71亿元。

浙江农信和安徽农信在手机银行方面的快速增长,佐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手机银行业务在中国开始持续“井喷”,2017年用户渗透率甚至已攀升至78%,远高于美国的30%,比2016年上升23个百分点,6年间上涨了26倍。并且受访客户目前使用手机银行超过25次,相当于平均每月使用两次以上,用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正在迅速改变。

手机银行业务渗透率攀升至78%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说明在由中国推动并参与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正式通过后,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提网速、降网费等措施,借助手机银行等有效方式,努力让金融服务惠及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通过传统金融体系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目前来看,很多类似浙江农信和安徽农信这样的农信机构管理平台,纷纷依靠自身科技优势,在推进系统内农合机构手机银行普及方面力度很大,手机银行在农村市场的渗透速度非常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弱势群体,开始受益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中国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的努力,成效显著,成果卓著。渗透率就是一个表征。

另一方面,也表明农村市场仍有相当多空白点,需要涉农金融机构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继续深耕,不断渗透。目前,城市的手机银行渗透率非常高,城市居民已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手机银行办理各种银行业务。农村市场虽然情况不断改善,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差别不大,农村居民逐渐开始接受手机银行,但中西部地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仍需要发力推进。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特别提到,“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目前,在中国,大多数有信贷需求的家庭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满足,四分之三的农村家庭借贷更是依赖于非正规的民间渠道。这一现实也告诉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让更多农村家庭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省联社应发挥自身科技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辖内农合机构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西部省级联社也应多到东部地区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以加速推进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手机银行业务渗透率攀升,还意味着银行业态转型的时代已经来临,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正在被打破。如果说传统的银行业态,就是靠网点人力取胜的话,那么,手机银行时代则需要靠科技实力参与竞争。随着手机银行业务渗透率快速攀升,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架构和部门设置,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手机银行发展需要,重构业务架构,重整部门设置,已成为很多银行的选择。平安银行(000001,诊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在总行、分行层面进行机构调整,就是为了最终实现转型为智能化零售银行的战略目标。尤需一提的是,目前的手机银行已经加入了很多场景应用,存贷汇以及理财等一应俱全,大量的用户数据和交易数据不仅可以形成高价值洞见,并由此针对性施策,通过数据挖掘提升获客效率进而精准获客,而且通过大数据,客户行为变得越来越具有可预见性,风险管控效率也大大提高。

当然,手机银行业务渗透率攀升,对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同样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如影随形。

挑战是,随着大型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建立、与互联网企业巨头的合作;民营银行利用股东优势和科技手段,不断向农村市场进军;互联网企业在农村市场攻城略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像平安银行整合原平安口袋APP、橙子银行APP及平安信用卡APP三大APP后,专门打造了平安口袋银行4.0,这个口袋银行不仅将用户数据进行了重新整合,建立了更加完善的风控模型,还将客户的生活、消费和金融场景真正连接起来。平安银行的目标是致力于通过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技术等科技的应用和技术创新,打造真正能懂客户的零售智能银行。对金融科技如此痴迷的平安银行已经开始布局智能银行,如果一些省联社在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仍然观望等待,农合机构也不思进取,一旦其他机构将手机银行业务或其他平台渗透到乡村每一个角落,农合机构本地市场不保,生存空间也将变得日益狭窄。

机遇是,如果越来越多的省联社加大科技投入,引领农合机构通过手机银行占领农村市场,不仅成本低,而且手把手扶持成长起来的用户,一般忠诚度很高。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在当地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农合机构,应当充分利用省联社的科技平台,让客户经理在农村市场以“扫村、扫户”的方式,向农村家庭推广手机银行,不断提高手机银行业务渗透率。客户行为习惯的培养虽然需要时间,但一旦形成了,特别是亲身体验到手机银行的快捷和便利,对手机银行的依赖也会日益增强。以此为基础,农合机构也可以加速自身转型,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易贷卡手机怎么贷款(卡易贷是什么)":http://www.ljycsb.cn/dkzs/1423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