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新都天浩小额贷款(成都空放贷款公司)

新都天浩小额贷款(成都空放贷款公司)

贷款知识 师天浩 互联网

智能“颜值+养生”新趋势,如新模式如何打动挑剔的“Z世代”?,下面是师天浩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新都天浩小额贷款

伴随着618的余温,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晒出了本次年中大促的亮眼表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年轻群体的消费潜力进一步被释放。综合几大网购平台的统计发现,95后消费者占“618”总消费人群近20%,平均成交额比平时增长45%。

具体来看,“颜值+养生”正逐渐成为Z世代新的消费选择,据央视财经报道,“颜值+经济”成为618的关键词。另据星图数据发布的数据显示,618大促期间,全网美妆个护销售额达512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7.8%。天猫618期间,天猫医药平台的00后活跃用户同比增加了114%,健康消费支出比去年618翻了一倍。

由于新世代的偏好,美丽健康产业也加快了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而全球五大直销巨头之一的如新恰恰搭上了产业智能化趋势的快车,那么如新又具备哪些实力可以支撑其走在行业前列打动Z世代呢?

Z世代“颜值+养生”常态化时代

近期兴起的“你有颜值焦虑吗?”成为摆在多数人面前的灵魂拷问,对于这个问题,不妨从数据中寻找答案。在央视网发布的一条微博中写到,据不完全统计,在95后年轻人中,有近8成人表示有容貌焦虑。看来大部分人正在感受来自容貌上的焦灼感。

如果说注重颜值是当代年轻人的一大明显表征,那与之并重的当属养生。据《2021天猫养生趋势新洞察》发现,养生已经形成四股新生流派,即颜值焦虑圈、卷中求生圈、技术养生圈、文化复兴圈。

从颜值到养生,内卷之风愈发严重,于是消费者开始“由外到内”地关注自身健康状态,据阿里健康旗下天猫医药平台数据显示,618期间,在天猫医药平台上和“变美”、“调节身体机能”相关的健康商品成为最受欢迎的趋势商品。在“爱美”相关的健康商品中,保障面部健康的医用敷料(面膜)、提升颜值的彩色隐形眼镜,以及身材管理为代表的酵素等产品同比增长均在一倍以上;带有烟酰胺成分的口服美容商品同比增长高达261%。

而在“增强体质”类的健康消费上,益生菌、氨糖软骨素、叶黄素、褪黑素等为代表的品类增长迅速,其中免疫调节类药品同比增长300%。消费者从以往钟情维生素类的传统保健品,转向注重对肠胃、骨骼、眼部及身体的预防调养。

在颜值、养生经济升级的当下,消费者期望用更科学、更系统、更健康的方式寻求“颜值+养生”的完整解决方案。而如新用产品构建的“黄金生态圈”,正中年轻消费者的下怀。

如新“黄金生态圈”可谓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系列美容仪器中包括ageLOC修身美颜Spa[1]、ageLOC美体Spa、ageLOC Me、ageLOC LumiSpa和LumiSpa睛采眼部护理系列,覆盖脸部护理、身体护理、眼部护理等各个方面。其中,最新推出的ageLOC Boost瓷光机,通过独特的可变脉冲微电流技术激活肌底,帮助用户实现自然光彩。

而ageLOC 科技作为如新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提供的产品屡获大奖。ageLOC Boost瓷光机被评为“2020年度最受期待智能科技护肤产品”。此外,如新荣膺2017-2020年全球零售额第一的居家美容仪器系列品牌,这已经是如新第四年度蝉联欧睿国际有限公司评选的全球零售额第一。[2](欧睿国际是全球商业智能、市场分析和消费者洞察的全球领先供应商。)

对于成绩的取得,如新集团总裁宁怀恩(Ryan Napierski)谈道,“我们坚信:科学严谨的美容仪器和产品成分是如新独有的优势,其他护肤品牌无法简单复制。通过不断推出新款美容仪器,制定产品开发计划——包括:推出互联设备,实现消费者个性化护肤体验;并将美容仪器和Pharmanex营养补充品结合,基于科学证实的结果,实现内外兼顾的美丽承诺,以此来不断强化自身行业的先遣地位。”

如新“黄金生态圈”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巩固了如新在全球美容仪市场的竞争优势,给如新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在营收。

根据如新公司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实现营收达7.4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如新集团全年营收为25.8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比上升7%。5月5日如新集团(股票代码:NUS)公布财报,公告显示公司2021财年第一季度营收6.77亿美元,同比上涨30.69%,每股收益增加153%。

当Z世代“颜值+养生”迈入常态化阶段,如新的产品矩阵正在发挥集群效应,为年轻消费者带来体验新革命。而如新之所以可以顺利推动这次革命,其背后的数字化功不可没。

美丽健康产业数字化是大趋势

数字化的浪潮已然到来,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6次提及“数字化”,指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根据专业机构出具的调研报告,国内35.6%的企业已进行数字化转型。而美丽健康产业作为众产业中的一员,也在消费升级、国民人均收入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顺理成章的进行数字化转型。

如新作为美丽健康产业的标杆企业,早在2017年就开始实行数字化转型,2017年年初,如新与亚洲云计算技术实力超强的阿里云进行战略合作,启动了以“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为目标的数字化战略转型。

之后,如新步履不停,又在2020年年末,与国内互联网旗舰公司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借助腾讯数字生态系统和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业务深度融合,全面加速公司的数字化升级。此外,如新还持续推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助推美丽健康产业数字化革新。计划推出专属于经销商的My shop 以及开拓客户的平台Vera。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推出的My shop给如新的经销商带来了便捷。一位经销商表示,My shop是将店主、博主和玩家融为一体的事业空间,提倡“好看”“好卖”“好分享”“好管理”的原则,不仅能够个性化自己的店铺,还能更好地进行私域流量管理以及全方位了解客户的数据。不过目前,这个工具并未开放使用。如新官方回应,暂时计划在下半年推出,具体时间还未确定。

对于如新而言,数字化还深刻融入整个公司的运营模式当中,在供给端上游的生产端,如新正在打造一个工业4.0标准的“未来工厂”。此工厂从原料到产品的物流过程中均采用自动化机器人操作,还建设全流程追踪追溯防伪平台,可追溯产品所用的原物料批次、生产线号等全部信息,预计整个工程基建项目计划于2021年11月中旬竣工。得益于在数智化方面的持续深耕,如新去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中超过90%来自线上平台。

当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美丽健康产业也顺势而下,而如新通过数字化战略赋能产业升级来拓展护城河,塑造的竞争优势正逐渐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另外,庞大的市场规模,促使行业进入数智化加速期。

16万亿大市场,进入数智化加速期

近年来,伴随着大众愈加重视健康,我国大健康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根据国家相关规划,2030年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6万亿,未来十年是大健康产业的黄金十年。占据风口之上,往往意味着有更大的机率拥抱未来,但在此之前,先要探清产业发展过程中反映出的趋势和变化。

其一,颜值与健康养生深度捆绑,厘革“颜值经济”;如今消费者不仅仅将颜值寄希望于美妆、医美等手段,还将目光放在了养生等功能性产品上,据《2021天猫养生趋势新洞察》发现,随着颜值经济的升级,爱美人士开启了“变美”新玩法,把各种美妆概念或成分带入健康产品中,美妆类成分和功效也与养生深度捆绑,成为新的行业爆款。

对于这种趋势的转变,如新似乎早有准备,它在2009年提出融合了基因科技和抗氧化元素的ageLOC基因表达理念,旨在从根源上解决了老化问题。之所以可以提出此番先行言论,是其背后有充备的科研力量,如新在全球有两大抗衰老科研中心、五大制造中心,为消费者守护“如初颜值”。

其二,整合平台企业资源,助力青年创业者实现事业梦想;过往在创业者和资源之间通常存在信息差,导致资源错配,但是随着数智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壁垒逐渐被打破,而如新就作为平台型企业,将资源整合,为广大青年实现创业提供助力。据百度百科公开资料显示,如新一直坚定年轻化人才战略,启发青年就业新思路。截止2019年6月,如新大中华区的90后员工已占员工总数的32%;所有管理职员工中,千禧一代的占比为38%;2019年上海总部实习生转正率达到21%。

另外,如新公司在2019年5月,星享城App升级为集资讯、购物、事业与于一体的移动官方平台。如新官方曾透露,如新现在更想打造的是一个全新的平台,一个极富商机的平台,以此赋能经济。

其三,用户需求驱动“生态美业”是终局;一手补品一手锅,随时随地,吃出颜值,正成为年轻人的养生大法。CBNData发布的一份《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目前九成以上年轻人已有养生意识,超半数年轻人后已经走在养生路上。新消费群体对颜值、养生的需求,不再是碎片化、波动化,而是一种常态化,内在健康与外在美丽成为统一的整体,这种理念下对美丽健康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新以洞察市场先机的思维,用科技产品、创新产品、健康产品将大数据、智能手机与定制化护肤的需求合而为一,引领了智能护肤的新潮流的同时,建立起美业的新生态。

多种趋势成为美丽健康产业进入数字化加速期的信号灯,16万亿大市场拥有无限的潜力,这将留给企业巨大的想象空间。

企业可以挖掘到多少财富,发挥多大的功效,还有赖于产业数智化变革,如新无疑是幸运的,多年积累下的经验、敏感的商业嗅觉、卓越的科技水准将它带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不管是理念,还是产品,如新都高度契合Z世代对于颜值和健康的追求,或许正是这些成就了如新的一骑绝尘吧。

[1]Spa机并未在台湾上市

[2]数据来源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Ltd;以零售价计算; 所有零售渠道; 2017年至2020年。美容仪器系列是指专属搭配或推荐与同一品牌的外用消费品同时使用的家用皮肤美容设备。这一声明是根据Euromonitor在2021年1月至3月进行的针对14个市场的定制化研究方法,这14个市场占全球个人护理类家电研究覆盖的210个市场中超过70% 的份额。Euromonitor确信Nu Skin(如新)在定制化研究的14个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不会被其余市场中的销售所超 越。居家美容仪器包括Euromonitor Passport数据库中定义的电动洁面仪;不包括电动护发/脱毛仪器,电动身体除毛器或电动口腔护理产品。

成都空放贷款公司

来源:澎湃新闻

打着“前沿美发”“制作专业美发视频”的幌子,实则在被剪发者未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拍摄、销售迎合小众癖好的“剃头”视频,甚至售卖剪下的头发。这条产业链可能已存在十余年。

武汉女孩小溪说,她便是受害者之一。

近日,她去武汉武昌区积玉桥某广场当短发发型模特,后脑勺却被剃光,并被拍摄了视频。“当时我以为对方仅仅是想售卖我的头发,想要维权,但我在社交软件发布相关帖子后,发现我并不是个例,其背后有产业链。”

澎湃新闻调查发现,有名为“芳飞剪发网”的网站以VIP会员制的模式售卖女性的“剃头视频”,分类为“剃光头”“短BOB”“光BOB”等,新会员一次性购买1000元视频或者照片可送一年VIP会员。

此外,网站标注了不同长度发型的价格,最高可达20000元。“朋友圈随时有极品美女剃发视频;仙女原香彩色顺滑完整长发,重量130g,长度60cm,价格1800元。”

相关视频中,大部分女子都被剃光后脑勺甚至剃光头,还有部分视频,“理发师”将生殖器放在被理发者的头顶,疑似有猥亵动作。

小溪指出,“芳飞剪发网”视频中出现的“理发师”,和给她剪发的男子是同一人,名为潘某。

11月16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渠道获悉,小溪已向辖区派出所报案,警方已介入调查。

此外,名为张林(化名)的男子告诉澎湃新闻,他的家属也曾被以当发模的名义骗去剪发,后脑勺被潘某剃光。“那个人专门剃女生后脑,或者直接剃光头,然后卖视频。”

另有成都女孩向澎湃新闻表示,她也遭遇了几乎同样流程的骗局,留下心理阴影。

张林说,除了视频网站,有相同癖好的群体还组建了贴吧、QQ等群组,名为“发友圈”。相关群聊中,有不少人都在找可以剃头的“女发友”,买卖视频,或是写相关小说。

“个人或许有自己的隐私和癖好,但(前提)是不能侵犯他人利益。”有律师表示,前述产业链涉嫌侵犯当事人的身体权、肖像权。

被“剃头”的女性们

11月12日,武汉女孩小溪在群聊中看到了“新发型设计工作室”剪发模特的招聘消息,有500元报酬。“我以前做过发模,当时正好想剪短发,看到这则通告,感觉价格还合适,就报名了。”她说,当时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剪发经历。

13日,她按照招聘方的微信指引,来到了武汉积玉桥万达广场13号楼22层的一个小公寓里,没想到这里并不是理发店,只是一个小房间。“当时房间里有一男一女,男的说,他们是要拍摄剪短发培训视频,所以只需要一个小房间,拍拍视频就行了。”

小溪回忆,主剪是一个略胖中年男子,在她坐下后,男子说最少要将头发剪到下巴位置,并多次怂恿她剪更短的中性发型。小溪并未同意,只决定剪到下巴位置,也就是报酬最低的档位,确认好后,双方签订了一个剪发协议。

剪发之前,女子打开了摄像机开始拍摄。

小溪注意到,剪掉的头发被他们收集到了一个盘子里,其间她有非常多疑虑,曾想过报警,但怕一人身处公寓密闭的小房间里会有危险,剪完头发后便结了报酬离开。

回家后,小溪让朋友给她拍背后照片,发现半个脑袋全部剃空。“如果一开始知道要剪成这样的话,我绝对不会同意,但当时就是在一种当局者迷的完全被动的情况下,被他们骗了,一步一步把我的头发搞成这个样子。”

“我几乎一夜没睡着,辗转反侧,回忆每一个疑点,每一个细节。”小溪说,最初,她判断对方是收购头后发高价转卖,第二天便在微信上质问对方,并要求按照网上真发一般情况下能卖出的价格,补偿1000块,双方未达成一致,小溪说要拿回头发,对方称需要退还原本作为报酬的500元。

11月15日晚,有疑似理发师的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小溪剪头前后的照片,并称其在剪发之前和模特沟通过,已交代清楚,剪头发后没有看出来模特哪里不满意。

该账号文章称,“1000元”是模特第二天早上威胁(他)再付的补偿金,不付钱就得把头发还给她,不然就报警等等。该用户还称,剪完以后的照片没有想像的那么吓人。“现在很多女生夏天去理发店把后面的头发推掉,这个只一个打薄的方法而已,有人可以接受,有人不能接受而已。”

其间,小溪将此次经历发布在社交平台,收到不少网友私信称,其被拍摄视频可能会被售卖给特殊癖好的群体,该群体还有专门的网站、群聊。

小溪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已经不仅仅是收头发赚差价的事情了,已经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我认为特别恶劣。”她说。

此后,小溪报警。11月16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渠道获悉,小溪已向辖区派出所报案,警方已介入调查。

木木(化名)是成都某高校的学生,她今年上半年也遭遇了和小溪同样的境况,当时她在兼职群看到有人发布发模通告,报酬有三百多元,遂报名。她按照理发师发来的地址前去剪发,此后后脑勺被剃光并录像。

她提供的微信聊天显示,她和理发师沟通,试图拿回头发,但对方并未同意。

木木说,事发后,她一连着几天晚因为这件事偷偷哭,但身边的人也在安慰她,慢慢地就心态放平了,到现在头发也已长出来一些。“本来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我知道我的视频可能被售卖给那些有特殊癖好的人,我真的喘不过气来地恶心。”她说。

木木发来的截图显示,她曾让其他人帮忙套话。该理发师在对话中承认,他们剪的波波头不是整个头发打薄,是后脑勺那里的头发掏空。

在提出要带走剪下的头发后,该理发师表示,自己是帮别人拍剪发视频。“别人付了钱,肯定就是别人的呀,我又没权利处理剪下来的头发。”理发师说。

隐秘的套路

木木和小溪告诉澎湃新闻,这些“理发师”招揽剪发者有一套固定流程:先是以需要发模为理由,让她们上门剪发,并以拍摄培训视频为由录像、签订一份协议。之后不断洗脑、诱导当事人剃短,或是在当事人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剃光后脑勺,最后给当事人一顶假发和帽子。

在剪发过程中,“理发师”们的说辞也类似,多以“剪波波头”诱导对方。

例如,“理发师”曾在剪发期间对小溪说,他创新了一种剪法,叫空调短发,需要在头发内部剪短。“我看了他手机里拍的几个发模,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普通的波波头,就没多想,以为就是剪法略微不同而已。”

此后,该男子声称小溪身高太高,够不着,让小溪坐在地上、背对镜子开始剪发,并用剃刀剃头。

小溪说,当时她心里一惊,但没办法看到头发状况,她几次提出质疑,都被这一对男女“你一嘴我一嘴”地圆回去。“我当时整个人都是懵的,直到最后剪完站起来看镜子,才发现何止是剪短发,简直就是把我整个后脑勺(头发)全部挖空了。”她说,剪发期间,她还感觉男子有猥亵动作。

木木也表示,微信咨询的时候,她曾询问剪的发型会不会不能接受,理发师在微信里说,只是普通波波头。“但当面交流时,对方一点一点地洗脑,不断试探我的底线,先说可以留一些头发不全剃光,后面又说全剃光但夏天凉快,上面有头发留长些盖着看不出来,但是实际剪出来,头发根本盖不住(后脑)。”

小溪和木木回忆,剪发之前她们都签订了协议书。“写的是买的我的肖像权。”她们说,原本以为肖像是作为教学视频使用的,如果知道是卖给特殊癖好的人,她们肯定不会签协议。

张林(化名)告诉澎湃新闻,他的家属也曾被骗去剪头发,后脑勺被剃光。当时,对方也是以找发模剪波波头为理由,后来又说后脑要剃,才有弧度,看起来更好看。“当时我家属就迷迷糊糊剃了,和网上流出的视频里剃的程度差不多。”

张林说,给小溪剪发的男子,和给他家属剪发的人是同一个,名为潘某。“那个人专门剃女生后脑,或者直接剃光头,然后卖视频。”

张林和小溪告诉澎湃新闻,他们发现,潘某疑似运营着一家售卖剃发视频的网站,名为“芳飞剪发网”。目前,该网站页面已无法显示。

该网站录屏显示,其中有大量女子剪发、剃秃的视频,视频编号已达一千多号。网站分为视频与照片、头发等版块,类型有剃光头、短BOB、光BOB等,购买方式为加入VIP和私人定制。

点开其中一个视频,显示价格为500元(VIP300元)。网站还标注了VIP会员的加入方法:新加入的VIP会员价格为一年1000元,过期续费VIP是500元。网站标注,图片上有4K标志的编号的视频或照片,光头和锅盖头视频300元一个,其他发型200元一个等等。

此外,网站标注了不同长度发型的价格,最高可达20000元。“朋友圈随时有极品美女剃发视频;仙女原香彩色顺滑完整长发,重量130g,长度60cm,价格1800元。”

澎湃新闻记者添加网站下方的微信号,对方未通过。小溪表示,这个微信号就是理发师潘某的。

灰色地带的“发友圈”

在受访者提供的部分“芳飞剪发网”的视频中,不少剪发的女生表示了疑虑或者抗拒,但大部分都被“理发师”说服,有些甚至被剃了光头。还有部分视频中,潘某将生殖器放在被理发者的头顶,疑似有猥亵动作。

澎湃新闻发现,“芳飞剪发网”至少存在了十余年,并疑似有不少理发师为网站提供视频。

早在2010年,便有贴吧用户发帖介绍该网站,称它是“国内专业给女生刮光头的网站”,该用户还列举了剃光头的好处,并称,“给你刮光头,我还要付你钱,同时还会赠送一个假发”;还有自称是理发师的网友在贴吧招聘模特。其中种种说辞、套路,和小溪等人遭遇的如出一辙。

张林说,除了“芳飞剪发网”这样的网站,不少有相关癖好的人会在贴吧、QQ组建群聊,形成“发友圈”,比如贴吧上的“剪发吧”和“中国发友吧”,以及QQ上的剃发群。

在前述两个贴吧,记者看到,不少用户发布招聘剃发模特的帖子,或是转卖相关视频,还有网友写相关小说。一位用户发布的网盘截图显示,其资源包括“芳飞剪发”“小树视频”“发交视频”等。

为何产生剃发的癖好?一名群组成员回复称:“这个(癖好)很难解释清楚的,与生俱来的爱好,有的是后天发现的。”一名发友吧的成员告诉记者,其个人认为,这种癖好很少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大部分是后天受到某些环境或者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一种感官享受那样的感觉,很难解释。“不能说是病态,但是绝对是一种癖好,过了那就是一种病。”

在名为“剃发学院”的QQ群中,记者发现,有群成员发布模特照片,求芳飞的对应视频,还有群成员说,现在“发友联谊”贴吧被扒出来了。“全玩完了。”

澎湃新闻以买家身份添加了相关视频卖家小莫。小莫介绍,他这边有小树,51,怒剃,芳飞,裸剃,外国,日本,断发物语,小说,2U,HB,发交,AC等一大堆视频。“一个视频8元,十个以上一个5元,一百个100元,整个盘几千个视频300块钱。”

小莫称,这些视频都是他从网站和各种地方收集的,应该是最便宜的。“一些货也来自百度云,因为网站太贵了,要很久才回本。”

他介绍,比较受欢迎的是芳飞、小树的剪发视频,其他的比如围布视频,很冷门,只有一人购买。围布视频就是长发女生(剪发时)一层层围布的视频。

对于这种癖好,小莫认为,这是正常爱好,也没有很过分,太刺激的(淫秽色情)就不看。“而且那些不是很健康的也被端得差不多了。”他说,看这些(剪发剃发)没什么负罪心理,和修剪东西差不多,享受那个过程。

针对前述情况,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未经发模的同意,理发师将发模的理发视频出售给他人,则侵犯了发模的肖像权,除非已经发模的同意。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也认为,前述群体的行为首先侵犯了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不合理地剃掉头发,有侵犯当事人身体权的嫌疑。

肖像权方面,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许可不得以营利方式使用他人的肖像,虽然双方签订协议授权使用肖像权,但应当对授权的范围和使用期限等内容严格限定,如约定不明应当作出有利于权利人的解释。

他提到,民法典进一步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丑化、污损或利用其他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上传顾客剃发视频本身超出授权范围,侵害顾客的肖像权;如有擦边动作进一步损害了顾客的名誉权,依法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财产和精神损失等侵权责任。

前述“理发师”或视频传播者是否需要承担刑责?

赵良善表示,在理发中,如果理发师存在不轨动作,涉嫌猥亵,可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可以追究理发师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邢鑫称,刑事责任方面,头发的财产性利益很难得到刑法的保护,而将视频和头发打包售卖,是否触犯传播淫秽物品犯罪,则需要结合司法实践中对淫秽物品的认定综合考量。“个人可能有隐私和癖好,但(前提)是不能侵犯他人利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都天浩小额贷款(成都空放贷款公司)":http://www.ljycsb.cn/dkzs/1416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