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许家印与大D会:香港顶级富豪不为人知的秘密,下面是蓝钻故事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大富豪3银行贷款
来源:公众号【血钻故事】
作者:摩罗客
温馨提示:本文共计约9000字,阅读预计需要18分钟
2020年7月24日,福布斯发布了2020年中国慈善榜的最新榜单,恒大集团的许家印以30.1亿元成为中国慈善榜单上的第一名企业家,成为持续三年的慈善总冠军,这也是许家印第五次荣登该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榜单前三都是房地产相关企业,其中第二名是碧桂园主席杨国强家族,捐赠额为15.2亿;第三名是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捐赠额为13.9亿元。
如果细算起来,后面两位同行捐赠额加起来还没有许家印一个人多。
作为中国目前市值最高的房地产企业,恒大集团的成长极其迅速和令人惊叹。
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许家印背后,有着一个香港顶级富豪圈——“大D会”。
许家印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2009年11月5日这一天,恒大终于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上市当天,包括新世界主席郑裕彤、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星岛新闻集团主席何柱国、长江实业执行董事叶德铨、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以及中渝置地主席张松桥等均到场站台。
这些人的出现,让传说已久的香港顶级富豪圈“大D会”浮出了水面。
可就在一年多前,刚满50岁的许家印正为恒大的香港上市忧心忡忡。当时恒大准备首轮赴港上市,许家印一口气拿下了33个地产项目,又囤积了大量土地,恒大因此资金缺口超过100亿元。
许家印觉得这都是小意思,只要恒大能顺利上市,这点钱很快就可以通过地产运作补上。不料,一场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令踌躇满志的许家印措手不及。
许家印最初找到万科的王石帮忙,彼此都是南方人,私下也算有些交情。可没想到万科此时也有着难言之隐,对许家印的融资请求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能给个痛快话。
虽然恒大启动全球路演并公开招股,市场对其估值在1200亿-1300亿元,但是巨大的资金缺口还是令许家印忐忑不安。
上市在即,许家印只好硬着头皮奔赴香港。
果然,因为巨大的债务问题和不具备足够的影响力,恒大的上市之路搁浅。
此时,英皇集团的老板杨受成请情绪低落的许家印吃饭。当初,恒大地产项目开盘邀请过许多英皇旗下的明星助阵,两位大佬因此结识并熟悉起来。
既然是好友,杨受成做了个顺水人情,要将郑裕彤介绍给许家印认识。
郑裕彤的大名自然让许家印眼前一亮,急忙问杨受成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快速和这位大亨熟悉起来。
杨受成笑了,说:“锄大D”。
“锄大D”是广东的一种纸牌玩法,打法是各自为战,以大打小,但也讲强强联手。
作为香港四大超级富豪之一的郑裕彤十分酷爱这个游戏,常拉着儿子郑家纯以及杨受成、刘銮雄、张松桥等人组成个小圈子私下玩。
玩牌对于许家印来说有些意外,内地多年的商业应酬大多是喝酒唱歌打麻将,“锄大D”,他会玩但是不精通。
“记住,牌局见人品。”杨受成意味深长地点拨了下许家印。
一周后,许家印终于在杨受成的介绍下,坐在郑裕彤的牌桌上。
83岁的郑裕彤自然知道许家印的现状,既不多问,也不多客气,专心在自己牌上。彼此语言交流有些困难,许家印又得到杨受成叮嘱,不敢谈半句自己的生意,将全部精力放在打牌上。
和简单粗暴的“斗地主”不一样,“锄大D”讲究的是合作和敏锐的判断力,需要随时观察上家和对家的牌,懂得何时该让路,何时该拼抢。因为“锄大D”是算分,所以不止是自己出完牌为赢,有时即使牌面不好,但利用好对家的牌面分数,往往也能起死回生。
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可真正到了牌桌,每个人或急或缓,喜欢合作还是单打独斗的性格就在一场场牌局中暴露无遗。
此后的三个月里,许家印几乎每周都去浅水湾道12号报到,风雨无阻。
碰到吃饭时候,在郑家有啥吃啥。
除了杨受成,牌桌上的许家印外还顺便结识了其他几位牌友,刘銮雄和张松桥。除了和杨受成有点业务交集,许家印那时和这几位只能说彼此认识,甚至还算竞争对手。不过,许家印自来熟的性格还是让他们在打牌之外有了新的合作关系。
许家印早年家境贫寒,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企舞阳钢铁公司工作。进入舞钢后,许家印希望凭借自己努力能干出一番事业。不仅自己刻苦钻研技术,担任车间主任时,总会在细节上关心工人,甚至想方设法给自己车间谋福利,深受下属好评。
后排右二为年轻时许家印
可他的很多做法在职场中引起领导猜忌,也使得他干的很不痛快,最终决定辞职去南方闯荡。
1992年,许家印孤身来到深圳的中达公司,成为一名业务员。
那一年,杨受成已经咸鱼翻身,收购飞图唱片,纳入旗下的英皇娱乐,开始了他的娱乐帝国事业。而刘銮雄已经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并在多个一线城市投资房地产事业,风头正健。就连低调的张松桥在那一年也揣着巨资创立中渝实业公司,主营房地产。
那时的许家印和之前几位大佬,境况可谓天壤之别。
有了许家印的加入,中达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而许家印也从逐渐火热的房地产行业中发现商机,向中达老板提出进军广州房地产市场的建议,并主动揽下中达在广州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珠岛花园。
初到广州的许家印没有任何资源,只能是带着几个业务员通过发传单和张贴小广告来吸引客户,可惜收效甚微。好在许家印会来事,又能吃苦,加上当时深圳经济飞速发展,珠岛花园项目在他“小户型,低总价”的经营策略下很快就火热起来,不到一年全部售罄。
珠岛花园
这个项目大获成功,给中达公司赚了2个多亿,而此时许家印的工资才3000多块。当许家印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要求时,老板拒绝了他,他也炒了老板鱿鱼。
许家印后来感慨说:“如果老板当时能给我开到10万的年薪,我就不会辞职,毕竟创业有风险。”正如马云后来所说,员工辞职无非两个原因:第一,钱没给到位;第二,心委屈了。
这两点,许家印当时都体会到了。
离开中达后的许家印随即在广州白手起家成立了恒大,没有钱也没有风投的时代,许家印却迅速掘到了第一桶金。他首先向银行贷款付了土地定金,说服施工单位带资入场,再以低于市场价格火爆售出,许家印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征地,开工,售罄,入住的奇迹,恒大的销售额更是高达8000万元。
不得不说,从成立恒大到项目的成功,许家印的能力实在不一般。这其中既需要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还少不了人缘、营销等这些因素。在缺乏资金且有没成功项目背景下,能贷到款、预先施工、快速销售,都充分体现了许家印头脑灵活、敢冒险的商业天赋。
经过整整十年,恒大这样的小公司,在许家印的带领下,与王石的万科、冯仑的万通、杨国军的碧桂园争霸,一步步发展中壮大自己,成为中国房地产界的一匹黑马。
而就在这时,许家印已经考虑上市,为恒大未来的发展规划了路线。
大D会总舵主
连续陪着郑裕彤打了三个月牌,这其中许家印的牌技好坏不去评价。
当年6月,郑裕彤通过其控制的周大福以1.5亿美元入股恒大,占公司股份3.9%,随后还投资了7.8亿元人民币与恒大合作了两个项目,成为这轮私募中的领头羊。
10月19日的恒大路演会上,鲜有露面的郑裕彤出席,评价恒大股票“买得抵!”,给足了许家印面子。身为新世界主席的郑裕彤这次亮相,给恒大带来的象征性意义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11月5日,恒大于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作为香港顶级富豪的郑裕彤,能主动给许家印站台,并在关键时候伸出援手,这或许与他一直以来独特的结交朋友方式和不拘一格的经营思路有关。
虽然从没承认,也没人正式宣布,可已过世的香港超级富豪郑裕彤是公认的“大D会”总舵主。
而郑裕彤的为人和实力在整个“大D会”也算是名至实归。从一家金铺打杂伙计成长为著名金铺周大福的大老板,很多人都说是因为郑裕彤运气好,找了个好老婆。因为周大福的创始人周至元是他的岳父。可了解郑裕彤经历的人知道,光凭运气,郑裕彤绝不可能成为香港顶级富豪之一。
郑裕彤出生在香港一个殷实家庭,父亲是个绸缎商人,曾与周大福的创始人周至元是至交。俩人当时妻子都刚刚怀孕,就彼此指腹为婚,承诺只要生下的是一男一女,那无论将来对方家境如何,都要结为夫妻。
结果郑家生下了郑裕彤,而周家生下了千金小姐周翠英。
后来,郑裕彤家境败落,幼年的他去澳门投奔准岳父周至元,从金铺的打杂小伙计一步步干起。周至元讲信誉,等到郑裕彤18岁时,真的将女儿嫁给了他,并把香港一家金店交给他打理。
郑裕彤夫妇
在通常人眼中,郑裕彤当掌柜,显得有些“吊儿郎当”。他常常只在店里呆四、五个小时,让伙计负责看店,自己就不晓得跑到哪里,直到关门打烊才会回来。
岳父周至元是起初还以为郑裕彤偷懒,后来才得知他是在到处跑市场,留心各类生意。爱观察、善思考、大胆做,是郑裕彤后来成功的重要原因。
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看到珠宝行业逐渐兴起,郑裕彤果断在周大福金店内引入珠宝项目,率先开珠宝行业务。后来,他观察到当时的金店没有千足金的概念,都是拿成色不足的黄金当做足金糊弄顾客,于是,他毅然推出9999千足金概念。虽然受到内部不满成本增高,同行咒骂攻击等内外一致反对,可最终,周大福的黄金成了业内标准,香港市民买黄金都喜欢去周大福购买。
不久,郑裕彤注意到国外开始在婚礼市场销售钻石,又立即在周大福开展钻石业务,并成为南非钻石商最大的客户。因为做生意果断,大胆,郑裕彤也在业内被人称为“鲨鱼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因为动乱,人人都抛售土地物业,他却成立了“新世界发展”,果断购置了大量大量物业地产。即便遇到萧条时期,新世界的物业都只租不售。
新世界集团在1972年上市,之前的投资让郑裕彤赚得盆满钵满,并成为香港著名的房产公司之一。
据说,郑裕彤很喜欢找人打牌,从中物色合适的管理者和合作伙伴。 “打牌就是看人品,赢得起,更要输得起。”郑裕彤这样解释。
去世前,随着业务越做越大,郑裕彤已经很少公开露面,多数时间就是打高尔夫,或召集好友在家打牌。
有意思的是,郑裕彤的牌桌上除了他儿子郑家纯,其他都是小他十几岁甚至几十岁的“年轻后辈”,如英皇集团的杨受成、中渝置业的张松桥以及华人置业刘銮雄。
新世界涉及的博彩、百货、基建、酒店等产业,有不少就是与上述几位牌友合作经营的项目。
杨受成
在“大D会”的牌桌上,有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将许家印拉上桌的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和香港有钱的香港富豪一样,杨受成也是绯闻不断,一直是香港诸多花边新闻的主角。
但是,在诸多人心目中,杨受成似乎更像是香港版的“杜月笙”。
他为人和善,不干涉属下员工的具体业务,而且不吝分红给员工。
当年杨受成结识姜文后,因为对其信任,让姜文很是感动,说出“只要我姜文这辈子拍戏,就一定先找杨先生。”杨受成听到汇报后说,以后姜文开戏,题材、开支预算、演员一概他做主,资金我负责。
2010年,《让子弹飞》终于以高票房让一直不得志的姜文扬眉吐气,他私下对朋友讲:“这笔钱该杨先生赚,我欠他的。”
杨受成敢将当时正处于低谷期的许家印拉上“大D会”的牌桌,不仅仅是对许家印的支持,更是源于郑裕彤对他的信任。
杨受成出生于1943年,差不多比郑裕彤小近二十岁。但是他和郑裕彤的关系可谓不一般,甚至比刘銮雄可以说更亲近一点。某种程度上说,杨受成对郑裕彤敬而重之,郑裕彤亦对杨受成赏识有加,俩人算是忘年交。
1995年,当时的郑裕彤准备在澳门涉足赌场,合伙人里已经有澳门首富何鸿燊。在这种背景下,郑裕彤又找来了杨受成,想让他执掌整个项目。杨受成那时虽也算豪富,可和郑裕彤、何鸿燊这样咖位的顶级富豪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因此,杨受成感到有些意外和惶恐。
可郑裕彤一见面就对杨受成说:“你是有本事又诚实可靠之人,眼光锐利,不找你坐镇,又能找谁?”杨受成顿感受宠若惊,有大佬如此信任,又有赌王坐镇,这样的买卖简直就是稳赚不赔。
最终,三人开设了“葡京贵宾厅”,果然自此财源滚滚。
就这样,能屈能伸,有胆识,又有人情味的杨受成得到郑裕彤赏识,成为郑府的座上宾,顺利坐上了郑家的牌桌。而杨受成能如此得到郑裕彤的器重,可以说和他几十年的商海沉浮经历分不开。
和刘銮雄一样,杨受成的起家也算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杨成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在香港开设了成安记表行。直到11岁,杨受成都算是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
没想到,还在上小学的杨受成,家里遭遇变故。父亲做生意被骗,欠下了一屁股债,天天有债主上门叫骂。小小年纪的他开始意识到只有多赚钱,才能缓解家里的局面。
12岁时,瘦瘦小小的杨受成和大人一样,坐着小船去公海从事手表走私活动,好几次都差点淹死在海里。除了走私,他还像今天的导游一样,通过各种“黄牛”将国外游客带到大的钟表行消费,从中赚取介绍费。
直到21岁,杨受成家里经济好转,最终才在弥敦道开设了自己的钟表店──天文台表行,先后拿到欧米茄及劳力士表的代理权。而他还继续之前的套路,联合出租车司机、导游、酒店服务员结成利益联盟,让他们带客人到他的“天文台表行”消费,给予他们丰厚的佣金,自己也大赚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有个“黄牛”叫古振光,是杨受成合作几十年的好友,他是演员古天乐的父亲。
随后,尝到甜头的杨受成又在银行贷款,在自己表行对面开了亚米茄表专卖店,并进军房地产业,成立上市公司“好世界”,一时风光无限。
1983年,杨受成的“好世界”因为囤地和不断扩张,欠下了汇丰银行6亿港元的债务,杨受成的豪宅、游艇、豪车、金卡全部被银行没收后,他还倒欠银行3 亿2000 万港币。
为了自己的产业不被银行接管导致彻底一无所有,杨受成主动和银行提出以经理人的身份帮银行打工管理原本属于他的资产。汇丰银行同意,条件是8年内还清3.2亿港元债务。
杨受成转眼就从富豪变成兢兢业业的打工仔,每日的辛苦工作使他很快意识到即便干满8年,也实在很难还清3亿多的债务。也就是这时,他经人介绍认识了香港风水师陈朗。
对方提醒他命里有重光之时,不要只顾眼前一点生意,而应展翅高飞,向西面发展。陈朗是香港著名风水师,更是李嘉诚御用的“风水顾问”,受到很多香港富豪和明星的信赖。
杨受成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再搏一把,才有翻身希望。
于是,在多番打听和钻研下,杨受成跑去科威特炒外汇和黄金,狠狠赚了一把,又在陈朗提示下赶在科威特战争前全身而退,转到东南亚搞金融,开赌场。
三年不到的时间,杨受成就将3.2亿港元债务还清,重回富翁行列。
此后,杨受成绝地反击,打造出囊括娱乐、珠宝、房地产、传媒等八个行业的英皇帝国。产业布局于港澳、内地甚至朝鲜等地,每年利润几十亿港币,成为香港“娱乐之王”,并因此和恒大的许家印结识。
杨受成对许家印来说,是个传奇人物。自己还是打工仔时候,对方就已经是香港的“娱乐之王”。杨受成也对许家印白手起家经历十分钦佩,俩人可谓英雄相惜。
当许家印在香港上市受挫,杨受成知道恒大缺的不止是钱,更缺的是有分量的人为其撑场。看好许家印的杨受成二话没说,当即伸出援手,将他拉到“大D会”的牌桌上。
不过,许家印能否被总舵主郑裕彤接纳,杨受成心里没底,毕竟广东话说“乜都包生仔唔包”(介绍结婚不包生儿子)。后来的事实证明,杨受成这次推荐不仅帮了许家印一把,更让人在知晓“大D会”的实力后,越加佩服杨受成的眼力。
随着恒大的壮大,虽和英皇集团并无直接的资本运作,但是彼此间合作还是不少。毕竟,英皇集团的产业并不止娱乐这一块,旗下的金融、酒店、软转家居、卫浴材料等和恒大的产业都有关联。
刘銮雄
今天,谈到“大D会”的成员,自然不止郑裕彤、杨受成、许家印、张松桥、刘銮雄等人。
可细说起来,刘銮雄的实力相对最弱。
甚至,很多人提起刘銮雄,都会想起他那些荒唐又丰富的情史,可他空手赚取几亿身家的经历证明能坐上郑裕彤的牌桌的他,绝非凡人。因为生意关系,刘銮雄很早就认识郑裕彤这位商界前辈,俩人也彼此谈的来,关系亦师亦友。
刘銮雄出生于1951年的香港,比郑裕彤小了26岁,是不折不扣的晚辈。
对于郑裕彤来说,刘銮雄那些生意都是“小把戏”。他看中的是刘銮雄脑子快,性格直爽,几个牌友中数刘銮雄的牌技最好,所以经常找他来家里打牌。
郑裕彤在牌桌上从不和刘銮雄谈生意,只是时常借牌局教导他收收脾气,别总是心直口快乱说话,多把心思花在正途上,少再曝出那么多绯闻。面对郑裕彤的教导,刘銮雄总是笑嘻嘻地说“我晓得了,彤叔。”
刘銮雄家族是做电风扇的,因此曾有“风扇刘”的绰号,不过熟悉的人都喊他“大刘”。早年的刘銮雄的确算是一表人才,上世纪70年代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加拿大大学。
刘銮雄
因为受到当时石油危机影响,欧美环保意识提升,加上复古主义思潮弥漫,刘銮雄看准时机,回香港接过家族产业创办了“爱美高”公司,主营出口的仿古电扇生意,生意可谓好到爆。
不到两年时间,从1.7万港币、22个工人起家的爱美高,雇员发展到万人,并成功上市,市值五亿多港币。刘銮雄也赚取了人生财富的第一个亿,其商业头脑可见一斑。
就在两年前,刚刚和太太宝咏琴结婚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拥有一个150多平方米的房子,存款能够达到100万,一家人小康就可以。在公司生意逐渐上轨道后,他开始对美国市场的国库债券产生了兴趣,系统研究了一遍。
凭着过人胆色和敏锐判断力,一年的功夫,刘銮雄居然从美国的证券市场又赚到了数亿元,这使得銮雄内心升腾起更大的野心和自信,也意识到辛辛苦苦干企业数年,不如在股票市场翻腾数日。
1985年,刘銮雄辞去公司职务,成立“华人置业”专心其股坛狙击生涯,目标就锁定在了香港。所谓股市狙击流行于美国,简单说就是趁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不稳,而该公司的资产值又很高时,在市场吸纳到相当的股份后提出全面收购,迫使对方以高价买回自己手上的股份,或是将整间公司易手,从中赚取利润。
因为其投机和敲诈的性质,使得“股市狙击手”在股市十分不待见。但是刘銮雄毫不在乎,只要他看上的目标,就很少失手。
数年间,他先后狙击过庄氏家族的能达科技、李兆基的煤气和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全部得手,获利达到数十亿,也搅得香港各大上市公司不得安宁。
1997年的香港股市让刘銮雄意识到“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旗下的华人置业转而进军内地的房产市场,资产超过数百亿港元。
这一年,许家印刚刚成立广州恒大,却创下13个楼盘同期开发的纪录。同坐一张牌桌前,刘銮雄和许家印就认识,彼此还算是竞争对手,曾共同竞标过广州等地的地块。
可一起坐上郑家的牌桌,俩人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就在恒大顺利上市半年后,因为国内房地产政策调整,恒大股票和其他房产股一样应声下跌。不久,曾给恒大站台的刘銮雄及其华人置业宣布购买恒大6亿美元的新增票据,其中华人置业认购3.5亿美元,刘銮雄则自掏腰包认购2.5亿美元。
钱虽不多,可意义重大,许家印背后有“大D会”支持的说法再次得到验证,也使得恒大随后顺利获得了更多融资。恒大和华人置业之间的关系自此开始密切,并在随后又展开了一系列默契合作。
张松桥
与许家印一样,“大D会”中还有一位来自内地的牌友张松桥,他比之前几位大亨更富神秘色彩,极其低调。直到现在,谁也不知道张松桥这位来自内地的重庆小伙到底是怎么坐上郑裕彤的牌桌,成为“大D会”的一员的。
不过,能坐上“大D会”牌桌,说明张松桥也绝非普通人。
张松桥1964年出生于重庆,可以说几乎是郑裕彤孙子辈的牌友,也是“大D会”中最年轻的一位成员。据说,张松桥16岁高中毕业时因为继承了祖母留在香港的一笔财产获得了去香港半工半读的机会。
1982年,许家印还是河南舞阳钢铁公司一名小小技术员,而这时的张松桥已背着一大堆电子表返回了重庆,做起了电子产品贸易。当时只有几元的电子表芯,从香港倒腾到内地,可赚上十几倍的利润。
经过数年的经营,张松桥已经是重庆商圈小有名气的港商,而他也悄悄搭建起众人并不清楚的丰厚人脉。谁也不知道,张松桥中途曾带着第一桶金回到香港,步入风生水起的香港房产市场,希望大干一场。
可那时的香港房产市场是资本市场的角逐,张松桥的那点钱和人脉毫无竞争力。1992年,张松桥再次返回重庆,拉着好友曾维才以1000万美元创立中渝实业公司,主营房地产,并大手笔买了2000亩土地开发房地项。
张松桥用其中800亩建立了重庆第一个高档住宅区——加州花园。而那一年,身为车间主任的许家印因变卖公司废料为职工发福利被调查,黯然离开舞钢,孤身去了广东中达。
这时,重庆成为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第一批试点城市已经6年,可人们对所谓“高档住宅”没有任何概念,采光好,能有独立卫生间的房子就算是很好的住宅了。
1996年,许家印因为月薪3000元与中达集团老板协商涨薪未果时,张松桥已经通过更名为中渝置业在重庆又相继参与了汇景台、加州城市花园、重庆大学科技园、中渝科技楼等多个大型房产项目,总投资数十亿元。
1997年,均价1700元/㎡的加州花园竣工,成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第一个有小区配套建设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重庆人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高端住宅小区”。
同年,伴随香港回归的喜讯,中央政府正式设立重庆为直辖市,张松桥的资产开始翻倍提升,中渝置业也成为西南地区举足轻重的房地产公司。此时的许家印刚刚在广州创立恒大,一门心思打造自己的金碧花园楼盘。
那时,两个人既不认识,更无交集。
直到十年后,恒大才成立了恒大地产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在西南开始布局。这期间,恒大西南公司和中渝置地虽是竞争对手,但还算相安无事。原因是张松桥那时已在西南站稳脚跟,正谋划内地市场,他身后的资源和实力是当时刚起步的恒大望尘莫及的。
与此同时,张松桥旗下的渝太地产则以香港市场为重心,开发了九龙尖沙咀彩星中心、中环世纪广场等商业项目。同时拥有香港西区海底隧道37%经营权,香港隧道及高速公路有限公司37%股份,香港驾驶学院70%股份,香港快译通35%股份。
2008年,俩人共同坐在郑家的牌桌上时,当年的重庆崽儿张松桥成了不折不扣的香港大亨,许家印还在为恒大香港上市忙碌不停。
牌局时局
2016年,总舵主郑裕彤过世,可随着许家印的恒大加入,“大D会”的牌桌却越来越热闹。
同年,恒大收购了英皇集团旗下的“新传媒集团”。而之前,几位牌友联手,先是花了200亿元不停增持万科的股份,使恒大成为了万科的第三大股东。
相比几年前的恒大和万科,真是风水轮流转。
接着,恒大花了125亿买下了刘銮雄华人置业旗下的香港美国万通大厦,变成了恒大大厦。紧接着,恒大又花了200多亿接手了郑裕彤旗下新世界的内地的6个项目,并把恒大持有的盛京银行的股份转让给了华人置业,还顺便出资收购了张松桥在内地的全部中渝置地产业。
真金白银的互利互惠让恒大迅速成长起来,仅20年历史的恒大资产规模破万亿元,算得上商业圈中的一个奇迹。
距离许家印坐上“大D会”的牌桌不到十年,恒大花了差不多550亿就接手了“大D会”在内地的全部资产,几位牌友相继在一串眼花缭乱的操作中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刘銮雄身体不好,杨受成专注自己娱乐事业,张松桥一如既往的低调。曾经进入郑家还有些忐忑不安,可资产和资源已今非昔比的许家印则被认为是“大D会”新的核心人物。
让我们把时间再次调回2008年的3月,香港浅水湾道12号郑裕彤的私宅。许家印第一次在杨受成的介绍下,紧张地坐到了牌桌上,他的对面是郑裕彤父子。
“玩牌,玩牌,牌运一变,牌局就变了。”郑裕彤握着牌操着广东话慢条斯理地说。
许家印心领神会,放松下来。
和那些动辄要求必须是老乡,资产相近的国内富豪圈不同,郑裕彤组的这个“大D会”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富豪组织,也没什么严格的“会规”。可“大D会”这些牌友背后所蕴含的强大实力使得任何竞争对手都不敢小觑。
毕竟,“锄大D”玩的就是既能各自为战,更善于强强联手。
2020年7月30日,2020中超次轮大连赛区的比赛中,首战轻取上海申花的恒大再次以5:0大胜广州富力。此时,位于广州番禺区兴业大道西的恒大球场为球迷新建的观光台也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
可能对许家印来说,球场也和牌局一样,不服输,敢拼抢,总有获胜的机会。
而这份荣耀,喜欢热闹的许家印或许需要更多人一起来分享。
END
本文作者:摩罗客,血钻故事研究员。媒体主笔。
部分参考资料:
(1)《争气》,陶杰
(2)《许家印的恩人病逝,曾被公认为大D会总舵主》,金融界网
(3)《起底许家印与“大D会”》,网易财经,赵妍
看到这儿的都是真爱关注我,看更多国际硬派历史故事
大富翁可以贷款吗
源自券商中国
日前,青岛农商行披露了该行涉及青岛前首富3.5亿元贷款合同纠纷的最新情况。
4月28日,青岛农商行发布的《关于诉讼事项的公告》显示,该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该行第三大股东“巴龙系”旗下巴龙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龙建设”)偿还3.5亿元借款本金,及近1770万元逾期利息、罚息等费用。
同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了青岛农商银行的两张罚单:因涉及公司类贷款风险分类调整不及时等多项贷款业务违规,该行合计被处以3187.27万元处罚。
近日,青岛农商银行的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度也随之披露。数据显示,2022年,该行净利润同比降幅达24.41%,不良贷款率同时也较大幅度抬升。同时,对比去年6月末,该行去年下半年资产总额还出现“缩表”。不过,积极的信号也在出现,今年一季度该行营收、净利润增速回正,不良贷款率小幅回落。
状告青岛前首富,3.5亿元贷款已成不良
日前,青岛农商行发布了包括涉诉讼事项、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在内的一系列公告。
其中,涉诉事项主要是该行香港中路支行就与巴龙建设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据公告披露,申请执行人香港中路支行向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近日法院已经受理。
根据青岛农商行公告,该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包括要求巴龙建设向香港中路支行偿还借款本金3.5亿元,及逾期利息、罚息等合计约1769.57万元(另一部分逾期利息按借款合同约定计付至实际付清之日止)等8项内容。
而青岛农商行在公告中解释称:“已对本诉申请执行的贷款计提了相应贷款损失准备,预计不会对本行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巴龙建设和巴龙集团同属“巴龙系”旗下企业,两家公司互相参股,该集团是以服装和房地产业务起家,其创始人姜俊平曾为青岛首富。“巴龙系”企业的版图涵盖金融、国贸、平台经济、冷链、食品、服饰、建设等板块。2022年下半年开始,“巴龙系”企业的流动性风险逐渐暴露。
券商中国记者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披露数据梳理,截至目前,仅以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涉案被执行标的,就已合计多达16.09亿元。
根据青岛农商行2022年年报,截至去年末,巴龙集团与巴龙建设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7.20%,位列青岛农商行第三大股东,且上述股权中的大部分已被质押。
据青岛农商行披露,截至去年末,巴龙集团及其关联方在青岛农商行的授信额度和用信敞口余额均为12.45亿元。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上述12.45亿元的用信敞口余额中,也包含了巴龙建设的3.5亿元贷款。
多项贷款业务违规,合计被罚3187万元
就在上述公告披露的同一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2张行政处罚信息表显示,青岛农商行涉及多项违规合计被处以罚款3187.27万元;同时,7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罚款合计71万元,其中,该行原副行长李春雷被给予警告处罚。
具体来看,青岛农商行的违规事由包括:公司类贷款风险分类调整不及时、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审慎等;另一张罚单显示,该行同业业务授信管理不审慎等。
同日,青岛农商行在其官方微信发布了《关于监管处罚事项的通告》,回应了上述罚单及整改情况。
青岛农商行在该通告中表示:“监管部门对我行及相关负责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本次处罚相关业务主要发生在2020年以前,多数问题已经完成整改。”该行还表示,以监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为契机,持续深化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合规管理,促进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去年下半年资产“缩表”,不良贷款抬升
青岛农商行发布2022年财报显示,该行去年经营业绩明显承压,实现营收99.44亿元,同比下降3.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7亿元,同比下降24.41%。
与此同时,该行总资产在去年下半年出现“缩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4347.9亿元,较2022年6月末的4442.12亿元减少了94.22亿元,较2021年末微增1.01%。
不过,今年一季度,积极信号也开始出现,该行3月末资产总额4632亿元,较年初增加285亿元,增长6.54%;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重回“正”轨,一季度实现营收26.72亿元,同比增长7.23%;归母净利润9.94亿元,同比增长5.58%。
拆解青岛农商行2022年的收入构成,该行去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6%至78.39亿元,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39%至21.05亿元。
对于有关收入的下降,该行解释称“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受贷款重定价效应及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净息差收窄”。年报显示,该行净息差同比下降16个基点至2%。
资产质量上,去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有明显抬升。其中,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加30.3%至52.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19%,较2021年末上升0.45个百分点。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为51.16亿元,不良率为2.09%,较去年末有所下降。
从细分行业的不良贷款来看,2022年末,青岛农商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5.19亿元,占比达35.73%,不良率达6.1%,较上年上升了2.66个百分点。该行称“不良贷款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022 年房地产市场及上下游仍处于调整期,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
2022年,为加强不良资产核销及处置力度,该行计提的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 45.9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8.62 亿元,占营业支出的比例为58.7%。拨备覆盖率上,该行去年末为207.63%,较上年下降24.14个百分点。
对不良资产的核销,也给该行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下行压力。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84%、11.1%和9.54%,分别较去年末下降0.34、0.31和0.23个百分点。
由于去年业绩承压,该行也表示计划2022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股,不转增股本。对于不分红原因,该行解释称:一是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加大风险处置力度,提升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水平,夯实未来风险抵御能力;三是提高本行资本充足水平,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责编:彭勃
校对:王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富豪3银行贷款(大富翁可以贷款吗)":http://www.ljycsb.cn/dkzs/14159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