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小贷接入得物佳物分期,顺丰快递业务深陷增长困境,下面是探长读财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顺丰金融贷款官网
今年1月份,多位网友在黑猫平台发帖反馈,其“佳物分期”有额度但无法使用。对此,得物App官方客服回复:合作机构为360分期的额度暂无法使用,但其他合作机构额度能正常使用。
随后,开甲财经尝试申请佳物分期发现,除360分期之外,得物App-佳物分期合作机构包括:浦发银行、锡商银行、分期乐,以及深圳市顺丰合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顺丰金科旗下“顺丰小贷”)。
与另外4家消费信贷平台相比,顺丰小贷是一个陌生的机构。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10月,顺丰金融公众号升级为“顺丰金科”,正式启动平台、产品、服务、内容四大升级,致力于打造优质的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在此之前,顺丰金科一直面向顺丰客户和合作商提供经营贷业务,面向顺丰内部员工提供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此次顺丰小贷接入得物App-佳物分期,或是顺丰金科走出顺丰体系,进军消费金融行业的一次尝试。
金融业务未被顺丰纳入主营
公开资料显示,顺丰小贷隶属于深圳市顺丰合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顺丰小贷成立于2014年11月28日,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任远,股东为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顺丰小贷疑似实控人为王卫,总股权比例为99.9%。
开甲财经注意到,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还对外投资了深圳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顺易”)。公开资料显示,中顺易由中信信托、顺丰、网易联合发起,是一家以互联网服务信托为承载的金融科技公司,主要提供政府治理(新房预售资金保管、二手房资金交易保管等)、企业金融(ABS/贷款/现金管理、助贷机构保证金保管等),以及公共服务(公益慈善赋能)。
顺丰控股2020年报披露,顺丰小贷与顺丰控股同受最终控制人控制。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公司对外委托贷款发生额为1.91亿元,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未到期余额额为4.04亿元,逾期未收回的金额为2935.95万元。(注:为激励和保留核心关键岗位员工,公司于2017年、2018年两年提供贷款总额不超过7亿元,2019年提供贷款总额不超过3亿元的员工福利贷款,由顺丰控股委托金融机构发放)
另外,公司(顺丰控股)子公司深圳市顺诚乐丰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丰保理”)有逾期未收回委托贷款余额2700万元。公司于2018年收购乐丰保理,该笔委托贷款发生在收购之前。收购完成后,乐丰保理未新增委托贷款。
从顺丰控股年报来看,顺丰金融并未被纳入主营版图。
企查查数据显示,顺丰小贷2016-2020年共有23件涉案信息,其中14件发生在2018年,2021年无一件。
从涉案信息来看,顺丰小贷在2018年或发展最为迅速,这一猜测在一则投诉中得以印证。
开甲财经注意到,有网友在黑猫平台发帖反馈,其多次使用招联金融,因实际困难逾期,协商还款本金,但招联金融不同意,并上传征信截图以示困难。
根据该网友上传的截图,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其先后在中邮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蚂蚁借呗(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提供贷款服务)、微众银行,以及顺丰小贷5家机构贷款。
其中,在中邮消费金融借款33000元,未还余额17222元(已成呆账);在招联金融借款27783元,未还余额27181元(已成呆账);在蚂蚁借呗借款30500元,未还余额30494元;在微众银行借款20000元,未还余额18131元;在顺丰小贷借款49638元,未还余额30369元。
与另外4家机构相比,顺丰小贷表现尤为激进。根据网友上传的截图显示:2017年3月27日至2018年8月6日,顺丰小贷先后向其发放7笔贷款,累计发放贷款4.96万元,截至2021年12月,以上7笔贷款均处于逾期状态,逾期金额高达3.04万元,逾期比例达61.18%。
如果上述猜测成立,如今顺丰小贷接入“佳物分期”,或是顺丰金融的又一次尝试。
顺丰快递业务深陷增长困境
顺丰控股披露的财报显示,2016-2020年顺丰控股营业收入分别为574.83亿元、712.73亿元、909.43亿元、1121.93亿元、1539.87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50%、23.68%、27.60%、23.37%、37.25%;净利润分别为41.90亿元、47.74亿元、45.56亿元、57.97亿元、73.2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9.55%、14.2%、-4.57%、27.23%、26.39%。
不难发现,2020年之前的5年,顺丰控股可谓春风得意,一路高升。然而,进入2021年,顺丰控股营业收入增长率并未明显放缓,但净利润增长率却急转直下。2021年1-3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6.20亿元、457.24亿元、475.17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07%、21.65%、23.53%;净利润分别为-9.89亿元、17.49亿元、10.3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9.01%、-38.73%、-43.49%。
顺丰快递净利润增长率何以大幅下滑?或与阿里巴巴和菜鸟网络的联围剿,以及京东物流的崛起有直接关系。
2017年6月1日,中国快递物流行业的两大巨头——顺丰速运和菜鸟网络现公开争执。先是菜鸟发布声明称顺丰关闭了物流数据接口,平台因此建议商家暂停顺丰发货。顺丰随即回应称菜鸟无底线染指快递公司核心数据,企业因此拒绝这一不合理要求。
据开甲财经此前报道,阿里集团持有申通快递25%股份,持有圆通快递21.91%股份,中通快递8.42%股份,持有百世快递27.43%股份,持有韵达快递2%股份。京东物流为京东集团旗下集仓储、快递、大件、冷链,以及跨境为一体的物流集团,2021年5月28日,京东物流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再来看看国内电商市场份额分布情况。
2021年11月,在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张图,那就是2018年和2020年,中国各大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情况。从图片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市场份额从66%下降到56%,短短2年下降了10%。京东变化不大,市场份额下降了1%,占比为18%,而拼多多上升很快,从5%上升到12%。从这个数据来看,拼多多确实抢占了阿里和京东的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在下降,但其在电商领域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2015-2019年,阿里巴巴网络零售平台服务收入在中国境内10家主要网络零售平台合计服务收入中,份额分别为86.07%、75.77%、78.51%、75.44%、71.17%;网络零售平台商品交易额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商品交易总额中,份额分别为76.21%、69.96%、63.58%、61.70%、61.83%。
不难发现,随着顺丰失去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快递业务,顺丰只能拥抱市场份额第三的拼多多。否则,顺丰将基本失去电商快递业务。
事实上,顺丰也确实紧抱拼多多的大腿。2021年,小编亲身经历,在拼多多很多二三十元的商品都支持退货包运费,且很多都是顺丰上门取件。根据拼多多的退货退款详情显示,顺丰上门取件的退货运费低至8元。(注:从湖北省武汉汉阳区寄至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正常顺丰特快23元起、标快18元起)
显然,曾经高高在上的顺丰快递,为了拼多多的快递业务,收费标准直接腰斩。
顺丰快递如此,还是因为竞争激烈。以小编2021年在得物App的两次购物为例,选择普通发货,得物普通发货均用京东快递。截至发稿前,小编尝试在得物App下单发现,全场几乎所有商品均由京东快递配送。
京东抢占得物快递业务或只是一个缩影,随着邮政EMS、德邦快递,以及极兔快递的强势崛起,留给顺丰高傲的时间已经不多。
顺丰金融是顺丰快递的吗
又一家快递企业获得了支付牌照。7月11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近日的更新公示信息,广西恒大万通支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通支付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中通正式完成了借壳拿牌,获得了搭建属于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质,从而节省物流全链路的支付成本,还能有机会通过类金融以及金融产品获得新的收入来源。然而,在监管政策趋严背景之下,要想跨界操盘复杂的金融领域,快递企业仍显得青涩。
“中通支付”终于尘埃落定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更新了一批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公示信息。其中,一条允许广西恒大万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通支付”)更名为中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支付”)的信息尤其醒目。
根据编号为“银许准予决字〔2023〕第87号”的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万通支付的主要出资人由上海湛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启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自然人赖建昌通过上海中通数科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实际控制。
而赖建昌正是中通快递集团的副总裁。事实上,在赖建昌之前,中通就曾“空降”高管至万通支付向外界释放信号。去年8月,中通生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彭勃成为了万通支付新的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被中通看上的万通支付,也是国内第四批、广西首批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企业之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内容显示,万通支付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支付资质,以及在广东、广西、云南三省的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资质。因此,彼时中通高管的加入就迅速引起了中通入局第三方支付领域的猜测。
如今,随着万通支付正式更名为中通支付,猜测也被证实。不过,至于拿到牌照后,中通支付何时正式投入使用,以及会在哪些业务板块率先使用,截至发稿,中通相关负责人未向北京商报记者做出回应。
效仿顺丰 降低资金结算成本
快递企业做支付业务,中通不是第一家。2017年,顺丰敲钟上市,正式登陆A股,创始人王卫给40万员工发放了14亿元的红包,用的正是顺丰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顺手付”。
资料显示,顺手付是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恒通”)旗下面向大众的金融服务产品。顺丰恒通在2011年就注册成立,并于同年获得了支付业务许可证。据了解,最初,该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收发快递场景下的扫码支付、收款,后期使用场景也拓宽至了顺丰同城的骑手收益提现等场景。
“顺丰在国内头部的快递企业中,在各领域拥有的牌照许可可以说是最全的,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透露,这也无疑加快了竞争对手们布局的步伐。“快递的全链条,都遍布着需要资金以及数据流通的环节,因此建立自身的数据平台,能够显著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并降低资金结算成本,避免使用其他支付平台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赵小敏说道。
可以预见,作为市占率常年稳居第一的民营快递老大,中通支付成本的压缩空间不管是从业务量还是从现金流基数来看,都十分可观。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中通全年包裹量达到了243.9亿件,同比增长9.4%,市场份额扩大1.5个百分点至22.1%。与此同时,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14.8亿元,而同期圆通、韵达和申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73.9亿元、52.9亿元、2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通不会是最后一家跨界做支付的快递企业。一位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圆通也正在加速布局自身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中通拿下支付牌照,也意味着其在类金融业务以及金融业务上前进了一大步。”赵小敏表示,有了支付牌照,中通将逐步构成业务生态的支付闭环,也有机会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
事实上,自2008年来,中通就陆续获得了融资担保、供应链管理、商业保理等牌照,2022年底,中通支付也已经获得了中通钱包App、中通收银App、中通收银助手App 等软件著作权。这也使得中通未来能以布局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切入口,将中通金融加入以中通快运、中通国际、中通冷链、中通云仓和兔喜超市等板块共同构建的生态体系中。
不过,在逐渐趋严的监管环境下,快递企业涉足“支付+”的金融领域仍然存在合规风险。据过往媒体报道,早在顺丰上市的第一年,旗下一款“丰腾-SFD69期”的金融投资产品就涉嫌违规被举报,2020年,顺丰金融又因为侵害用户权益等原因被有关部门通报。而作为刚刚入局的新手,不管是已经拿到支付牌照的中通,还是眼下跃跃欲试的圆通,仍然需要谨慎布局。
“尽管越来越多的快递企业,都想要向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发展自身的增值业务,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业务仍然需要从核心的快递业务身上‘吸血’。”赵小敏认为,新业务何时反哺,还是未知。
何倩 乔心怡/文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截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顺丰金融贷款官网(顺丰金融是顺丰快递的吗)":http://www.ljycsb.cn/dkzs/1415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