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又米僵局:多家消金公司陷“双重还款”纷争,下面是中国经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爱又米贷款利息多少
本报记者/郑瑜/张荣旺/北京报道
借一份钱还两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助贷平台爱又米(爱财科技集团旗下子品牌)合作纠纷事件延宕多日。
日前,有多位用户反映,通过爱又米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借款后,被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爱又米双方分别要求向其还款的情况。根据21聚投诉上用户提供截图,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表示由于爱又米无法保证持续良好的运营,不能及时传回用户的还款信息,故要求用户向消费金融公司还款。用户按照消费金融公司要求还款后,又被爱又米要求向其再次还款。截至2020年1月10日,关于“双重还款”问题的投诉仍在增加。
对于为何事件过去多日未解决,《中国经营报》记者分别向爱又米及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消金公司扣款又退款
“我在爱又米成功还款后,消费金融公司又发来短信,称我在爱又米的贷款将由消费金融公司进行代扣还款。”该投诉用户告诉记者,“今后还款是由消费金融公司代扣还是在爱又米APP上还款,目前还在协商。”
在重复还款纠纷过程中,已经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款的用户,也受到了爱又米的催收。从日前投诉不断增多的情况来看,借款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助贷平台三者的“双重还款”仍未解决。究竟有何难点导致上述问题迟迟难以解决?持牌消费金融该如何选择助贷合作方?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合伙人陈婷婷表示,借款人、消费金融公司、助贷平台三方纠纷发生多日未见解决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助贷机构服务费的收取问题。“目前行业仍然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助贷机构代为收取借款人还款本息,然后扣除服务费,再向消费金融公司结算本息。如果消费金融公司统一以利息的方式收取借款人还款以后再依据合作协议向助贷机构支付服务费,必然会影响助贷机构的现金流,而且服务费的最终回收情况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其二是助贷机构可能存在的兜底责任问题。消费金融公司与助贷机构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助贷机构自身的风控及贷后管理能力。同时,很多助贷机构(包括通过第三方)又会就逾期借款提供担保。消费金融公司如果取消对助贷机构代收还款的授权,仅依靠借款人主动还款会导致逾期率上升。这种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基于助贷机构已提供兜底责任的考虑,自行催收的积极性未必高;而助贷机构为了降低逾期率以及由此导致的代偿责任,很难对贷后管理‘袖手旁观’。这也是在消费金融公司解除收款授权后,借款人仍然会面临催收压力的原因。”陈婷婷说道。
根据21聚投诉、新浪黑猫投诉平台多位用户反映,爱又米曾向用户收取担保费,并且承担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合作放款的催收工作。
其三是助贷机构与消费金融公司的合作过程中法律关系的复合性。消费金融公司单方宣布取消授权,除了依据自身的债权人地位以外,另一层含义是消费金融公司认为助贷机构之所以可以代收还款是基于资金方的单项委托,而委托人是可以随时解除委托的。但从法律层面来看,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除了存在委托收款关系以外,助贷机构往往还提供一系列的技术及服务输出、提供担保等等。单方取消收款授权仅是处理了合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其他方面的权利义务仍然需要重新平衡并达成一致才能得到妥善处理。否则纠纷就会产生并持续下去。
风险并非不能避免
业内有观点认为,此次“双重还款”事件暴露助贷行业普遍问题,相关助贷监管政策应尽快出台规范助贷行业。
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人士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应根据借贷合同,将借款还至贷款机构。对于助贷平台而言,其统一收取借款人还款的行为在行业里较为普遍。“举个例子,助贷平台很有可能一笔贷款款项对应多位出资方,消费者不可能向多个资金方分别还款,此时便需要助贷平台统一收取还款,再清分给多位资金方。如果助贷平台随意清分,会导致非常恶劣的系统性风险。”
但风险并非无法避免,目前可以委托第三方清分,已经有银行可以提供此类业务。“具体模式为助贷机构委托一家银行进行清分,收款时将首款数据同步至银行,用户还款金额统一进入银行的监管账户,然后由银行将账户内资金统一清分给各个资金方。这样一来,就可以回避助贷平台随意清分的问题。”
在陈婷婷看来,资金会因其占有及控制方发生风险事件而失去控制,无法按照预定路径流动及分配。应对该种风险常见的风控措施是账户共管、缴存保证金等,但这种措施一方面很难排除第三方或者执法机构对账户资金采取的冻结措施(原因是金钱作为种类物,其归属原则上依据账户户名确认);另外保证金即使缴存在资金方账户,往往也仅占贷款余额的少部分比例而难以全面覆盖损失。所以这就为此类合作的风控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需要结合具体合作模式进行设计。
“消费金融公司如采取先直接全额收取本息再将服务费支付给助贷机构的模式,则显然有助于保障自身资金安全。但实务中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因自身操作便利性而缺乏意愿以外,还包括此种收款模式下税收成本的增加、双方技术平台及运营能力的优劣以及来自助贷机构的要求等因素,加之采取这种模式的初衷即风险焦虑被替代性的风控措施抵消,最终形成了目前仍较为常见的委托代扣模式。”陈婷婷表示。
爱又米年利率多少
利息是银行贷款的20-30倍,暴力催款,恐吓威胁……开学了,一些非法“校园贷”又开始卷土重来。近日,昭通经侦针对昭阳区7所大中专学校的一组关于“校园贷”的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其它6所学校暂未发现有学生贷款,但昭通某校竟有112人参与校园贷。
单笔贷款最高达10万元
学生使用校园贷,并不是想象中的小打小闹,在金钱方面,他们的“尺度”要大得多。
昭通经侦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知的112个参与校园贷的学生中,有4人贷款金额高达10万元,其余也是几千上万。
想想普通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一千多,真是细思极恐。
分期购买成贷款主流目的
调查显示,学生贷款主要是满足个人消费欲望。112名学生中,贷款目的五花八门,但多为用分期付款形式购买手机等物品,也有部分学生用于“小型创业”。
40余种网贷平台充斥校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流行的网贷平台五花八门,大概有500余种。而昭通某校学生选用的网贷平台有分期乐、爱又米、趣分期、名校贷、爱学贷、蚂蚁花呗、移动手机分期平台等约有40种。
校园贷阴影下的悲剧
昭通某校一学生借用26名同学的个人信息网贷,后无法偿还,包括本人在内的学生均被贷款公司催款。后该学生因旷课较多被学校开除。
另一名学生通过校园贷平台贷款2600元,三个月后,所欠金额包括管理费、滞纳金、利息等滚至30余万元,贷款公司通过追债公司使用威胁、恐吓等方法向学生施压,并向学生辅导员、老师等发侮辱、威胁短信,后经派出所、学院领导、学生家长等多方协商,该学生休学。
校园贷不仅滋养了学生不良消费习惯,影响学生学习生活,还严重扰乱学校教学秩序;不法分子更可能利用校园贷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其他犯罪。
一些“校园贷”通过虚假宣传方式、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以及非常隐蔽、难搞的利息计算方法,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至30倍。学生分辨不清,一旦深陷其中,很可能从最初的几千到欠款几十上百万,最后无力承担而选择自杀等过激行为,或为还款走上犯罪道路。
经侦民警提醒同学们,要理性消费,购物分期量力而行,切忌以贷还贷;如遇到资金困难问题,可通过正规途径借贷,或寻求亲友的帮助。不要轻信于人,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学生证、支付宝、银行卡账户等。
究竟何为“校园贷”?
“校园贷”的危害又有哪些?
校园里的“知识点”你要懂!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具体从下列情况理解: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校园贷有什么危害?
(1)校园贷款是具有高利贷性质
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校园,利用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较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2)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
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3)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
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4)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校园贷有哪些套路?
借了校园贷会怎样?
陷入不良校园贷怎么办?
打击“校园贷”
离不开学子们的支持
除了要防范打击“校园贷”
如今的诈骗手法也可谓层出不穷
在车站冒充学校迎新人员、冒充学长代交学费
冒充室友盗走财物、冒充老师收取班费
持假证到寝室推销、以返学费为由套走新生密码
谎称车祸欺骗新生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是要留心啊!
小编为你献上《开学季防骗指南》
赶紧看!
↓↓↓
1.
不轻易相信他人
2.
不轻易暴露自己的信息
3.
不确定情况及时向老师反映
4.
谨防消费陷阱
5.
认真辨识第三方信息
6.
不轻易相信电话谎言
7.
理性辨识兼职真假
8.
谨防“同情心陷阱”
小编希望同学们可以
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谨防陷阱
记得要转发互相提醒哦!
热点推荐点击即可浏览
▶山河哭泣草木伤情,云南巧家9人遇难,最小才4岁!
▶@昭通全体教师,你有一封来自昭通市委市政府的慰问信,请查收!
▶突发丨云南巧家发生滑坡,救援动态播报
▶9月的云南昭通,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苹果的芳香!
▶在昭通吃不起二师兄,我都瘦了!
▶2.5亿融资!昭通的凉风台,中国的亮风台,附学霸创业故事!
▶昭通市人大常委会任免23名干部!
▶云南昭通大山包一级公路最新收费标准来了!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hdwk2158200)综合丨中新网云南 丨@江门日报开平微事 微信丨@江门公安 微信丨@人民网 微博
审核丨@晶姑娘
运营总监丨@俺是大笨蛋
运营副总监丨罗琴
责任编辑丨罗琴
投稿邮箱丨519045426@qq.com
@昭通日报 微信团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爱又米贷款利息多少(爱又米年利率多少)":http://www.ljycsb.cn/dkzs/1414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