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湖南长沙银行贷款(支持长沙银行的贷款平台)

湖南长沙银行贷款(支持长沙银行的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金融界 原创

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实现五连降 县域金融助力零售转型稳步推进,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湖南长沙银行贷款

金融界8月30日消息 作为湖南最大的法人金融机构,长沙银行始终与地方战略大局同频共振,与本土产业共生共赢,在服务稳经济大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了自身稳健发展。

29日盘后,长沙银行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截至2022年6月末,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2.59亿元,同比增长8.71%;归母扣非净利润为36.00亿元,同比增长13.11%。

在资产质量方面,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行,降至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6月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9%、1.22%、1.21%、1.20%、1.18%。与此同时,拨备覆盖率持续上行,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该行拨备覆盖率从2018年的275.40%增加至301.82%,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向好态势明显。

平安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历史包袱的出清,长沙银行资产质量已经明显改善,同时公司零售转型稳步推进,业绩增速企稳回升。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4.25%财富管理攻坚战成效斐然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疫情多点散发的影响冲击,长沙银行依然保持业务规模稳健增长,经营业务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增长8.02%至8599.65亿元;负债总额为8010.35亿元,同比增长8.32%。值得注意的是,该行总资产快速增长主要归因于信贷投放力度的持续加大。数据显示,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金额分别为2825.12亿元、3353.30亿元、3899.1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43%、44.91%、45.34%。

在经营业绩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长沙银行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2.59亿元、36.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1%、13.11%。根据利润明细表,长沙银行营收净利之所以实现双增长主要是因为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均表现优异。

受LPR多次下调及减费让利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长沙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至2.35%,在目前已披露中报的33家上市银行中位列第六名。然而,息差虽有所承压,但该行利息净收入始终保持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99%至84.69亿元。

非利息收入主要构成为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投资收益。截至2022年6月末,长沙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为27.91亿元,同比增长14.25%。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间收入一反前两年业绩下滑趋势,于2022年上半年实现正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长沙银行中间收入为6.92亿元,同比增长29.60%。

长沙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此次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攻坚战的深入开展。2021年,长沙银行启动财富管理攻坚战,财富管理架构快速建立,理财经理队伍迅速壮大,中台投顾系统建设初具特色,各项财富产品销售规模领先湖南同业。2022年,该行重点发展代理保险和基金业务,并丰富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产品品种,财富业务创收能力持续攀升。据悉,长沙银行公募基金销量于2021年增长189.79%至40亿元,跻身基金“全国百强销售机构”并位列城商行第十名,今年上半年,其理财和基金销量保持稳定。截至2022年6月末,长沙银行客户AUM达3,105.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7%;财富客户数达91.2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6.52%。

长沙银行表示,对中小银行而言,轻型化固然是转型方向,但如果一味求轻,则可能成为难以承受之轻。下一步要在轻重均衡、量质并举的基础上,锚准轻型银行的方向加快转型,大力发展以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为代表的中间业务,以更低的资本消耗、更快的资产流转应对更激烈的挑战。

县域金融持续推进 零售业务量速齐优

自2015年首次提出零售数字化转型,到2021年确定“本土化、场景化、数字化、轻型化”零战略路径,长沙银行在零售转型道路上不断探索,如今已成为一家特色鲜明的零售银行。

据了解,长沙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空间来源于“深耕下沉+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三大战略布局。2022年,长沙银行坚持“县域先行”,不但调整组织架构,新设立县域金融部,而且构建起“县域支行+乡镇支行+农村金融服务站”三位一体的县域金融体系,大力推动县域金融战略落地实施。实施以来,县域金融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6月末,全省县域覆盖率已达93%。

与此同时,存贷款增长量速齐优。截至2022年6月末,县域存款余额及贷款余额分别为1624.75亿元、1302.41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1.72%、15.64%。

在县域金融战略推进过程中,丰富多元的金融产品是发展的关键。长沙银行凭借天然优势采用因地制宜策略,不断加强“一县一特”的金融服务。比如,在浏阳市柏加镇推出“苗木流水贷”,在邵东廉桥药材市场推出“信用长湘贷”,通过推动“惠农担”业务推出农e贷、湘女贷等特色产品。

随着县域金融的深入开展,长沙银行零售业务规模也进一步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长沙银行个人存款余额达2422.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7%;个人贷款规模达1624.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7%,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比重达40.30%,零售贷款占比领先上市银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零售贷款业务中,长沙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速最快,较上年末增长14%至496.22亿元。

近年来,得益于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长沙银行业务规模持续扩张,资产质量不断夯实。未来,随着县域市场进一步打开,县域金融有望成为长沙银行零售业务新增长引擎。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支持长沙银行的贷款平台

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通讯员 文卫华)记者今日从市科技局获悉,2022年长沙市通过开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工作,为1419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52.77亿元,有效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平稳渡过难关。

2022年,长沙市启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出台了《长沙市落实的工作方案》。6月30日,湖南省科技厅、长沙市科技局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长沙银行等8家合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省市合作设立1亿元的“长沙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支持合作银行向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对合作银行向长沙市科技型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产生的本金损失给予不超过80%的补偿。

科技型企业普遍是轻资产,抵押物少,在融资条件、风险特征和信用水平等方面,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则是不需要质押的纯信用贷款,发明专利、自主知识产权等科创属性是能否放贷的评价指标之一。2022年,长沙共有8329家企业经过知识价值评价纳入贷款白名单,为1378家科技型企业授信211.88亿元,发放贷款51.47亿元,风补登记备案35.63亿元。

如何真正让银行主动贷款有底气,敢于贷款?长沙多管齐下,完善金融产品和机制流程,大力推动银行推出各自的专属产品,如工商银行的“科创E贷”、农业银行的“湘科贷”、中国银行的“惠如愿·潇湘科创贷”等,银行服务网点覆盖长沙全域。以企业知识价值评价结果为贷款审核依据,进行授信贷款,吸引了大批科技型企业留在长沙、赢在长沙。农业银行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备案只有500万元的情况下,从科技角度重新审视企业,果断为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授信4亿,发放2亿贷款,助力企业开展芯片研发。

长沙还主动上门服务企业,激活贷款市场。目前,已有831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价值评价。市直、区县(市)、园区等各级科技部门,通过产业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多渠道广泛发布相关政策,大力推介银行产品。2022年在各区县(市)、园区举办银企对接活动9场次,现场对接企业超过300家。湖南某电子有限公司仅有芯片设计人员,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常规途径难以获得贷款,经长沙市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联盟对接,长沙银行立即给与200万知识价值贷款,帮助企业扎下根来,开始正常经营。

2022年,长沙市高新技术企业风险补偿工作也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长沙银行、长沙农商行为41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贷款1.31亿元。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长沙市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将扩大至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风险补偿资金池扩大至5000万元,坚持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重要作用,撬动更多资金活水注入科技型企业,充分释放创新主体动能。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湖南长沙银行贷款(支持长沙银行的贷款平台)":http://www.ljycsb.cn/dkzs/1405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