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消金放贷年利率近40%? 消费者申请提前还款被拒!,下面是风财眼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捷信贷款利息太高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保护日将至,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维权年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与往年相比,“提振消费信心”明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更好地提振消费信心,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凤凰网财经推出“3·15曝光台”系列报道,聚焦消费者集中投诉的典型案例。
2023年2月24日,裁判文书网发布一则关于消费贷高息纠纷的判决文书。据《裁判文书》显示,2018年1月6日,时年21岁的尚某妍与捷信消费金融(下称“捷信消金”)签订电子贷款合同,申请贷款43000元,贷款期限54个月,月贷款利率2%。
值得注意的是,月利率2%并不是最终的贷款利率,捷信消金需要收取各种服务费,包括月客户服务费率0.143%,月贷款管理费率0.808%,折算年化综合息费率36%。除此之外,捷信消金每月还要收取客户保障服务包手续费77.83元以及灵活还款服务包费15元,最终尚某妍每月要还款1710.61元。
凤凰网财经根据尚某妍在捷信消金贷款本金43000元、贷款期限54个月以及每月还款1710.61元计算,这笔贷款的实际年利率近40%。
同时,借款合同约定:2018年2月起每月16日为尚某妍还款日,至2022年7月16日还清。如尚某妍未及时还款,捷信消金将按利率上浮50%计收罚息,直至贷款本息还完。
尚某妍借款当日,捷信消金全额发放贷款。贷款发放后,尚某妍按约定偿还借款本息及服务费25个月。直到2020年2月份,尚某妍已经还款4万多元,她认为(捷信消金贷款)利息太高,要求提前还款,但被捷信消金拒绝。此后,尚某妍不再还款,截至贷款到期,尚某妍剩余贷款本金28279.28元及利息未能按约定期限偿还。
因此,捷信消金向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下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尚某妍偿还贷款本金28279.28元,并判令以未还本金为基数,按照月利率2%计算利息直至还完。
在法院审理中,尚某妍认为借款利息太高,捷信消金认为尚某妍未按约定还款,因双方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调解协议。
法院表示,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对于捷信消金要求尚某妍偿还贷款本金28279.28元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对于捷信消金要求尚某妍按照月利率2%计算利息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但自2020年8月20日起,利息调整为起诉时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计算。
凤凰网财经查询历史数据发现,2020年8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85%,四倍即为年利率15.4%。
法院判决尚某妍偿还捷信消金贷款本金28279.28元,自2020年5月21日起按月利率2%计算至2020年8月19日,2020年8月20日起按年利率15.4%计算利息。此判决为终审判决。
在凤凰网财经“315”民调中,高利贷问题最受关注。在过去一年消费中,您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过侵害?维权是否遭遇重重阻碍?如果您有相似的经历,有要投诉的品牌和事件,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为“让消费者变得更有尊严”而努力!
捷信贷款利息那么高合法吗
捷信消费金融连年盈利,稳坐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头把交椅,表面风风光光,背后却是无数借款人几年来对其变相高利贷的投诉。
年化24%,不是高利贷?
在许多用户披露出来的资料里,捷信消费金融的贷款利率,不论显示的是月贷款利率(2%*12),还是年贷款利率,都是24%。
问题在于,其中所显示的贷款利率仅仅是用户借款成本的一部分。其它成本包括客户服务费、贷款管理费、客户保障计划手续费和灵活服务包费等。
举例1,在不算上客户保障计划手续费和灵活还款服务包费的情况下,用户的借款年化成本 =(2%+0.259%+1.620%)*12 = 46.548%,远远超过36%的高利贷红线,再加上后两项费用,年化成本达51.5%。
举例2,用户的借款年化成本 = 贷款利息+客户服务费+贷款管理费+灵活还款服务包费,年化成本达56.4%。
上述两个用户的综合年化成本在众多诉苦无门的用户中属于相对较低的,还有不少用户的成本在70%、80%,甚至100%以上。
在早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中,就有提到“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禁止发放或撮合违反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各类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各项贷款条件以及逾期处理等信息应在事前全面、公开披露,向借款人提示相关风险”,显然捷信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我们理解风险定价的行为,但是如此高的资金成本难道不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吗?风险低的客群自会去寻找能提供更低资金成本的银行和机构,最终留下来的高风险客群并不能使利润可持续。
手续费收入占营收7成以上
根据捷信消费金融2018年第一期和2019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我们发现捷信的营业收入中占比最重的不是利息收入,而是手续费收入。
(点击可看大图)
最近三年来手续费收入在营业收入的占比都在70%以上。手续费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捷信消费金融2018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
(捷信消费金融2019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
从2018年和2018年两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来看,虽然做了一些调整,但手续费的主要构成有贷款管理费、灵活服务包费、客户保障计划手续费(被拆分为客户保障计划手续费收入和客户保障计划手续费转让收入)、违约金、提前还款手续费、签约商费用等。
贷款利率24%,维持表面的好看,实际上猫腻都以手续费的名义藏着。
在手续费中占大头的是贷款管理费、灵活服务包费和客户保障计划手续费。灵活服务包费(可灵活还款)和客户保障计划(保险)据捷信的员工所说,可以通过人工客服取消,但捷信显然没有明确告知,因为多数用户要么并不知情,要么根本不知道这两项费用究竟是什么意思从而忽略了。
客户保障计划收入从2015年的2.8亿到2018年的36.3亿,四年增长了1200%。搭售保险的收入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么无足轻重,相反的,占比颇重,所以如今才会有越来越多平台以保险变相增加费用。
贷款管理费占比最大,虽然不是增长最多的。自2015到2018,贷款余额增长了570%,贷款管理费增长了666%。
捷信所收取的综合费用可谓很高,有人曾替其辩解,称捷信的融资成本较高因此收取较高费用。但是我们看到截至2018年底捷信的融资渠道中银行占比24%,ABS占比8%,金融债占比2%,信托融资占比66%。
银行的资金最便宜不说了,ABS的资金平均在6%—8%,捷信自己发的两期金融债票面利率分别是6.74%和7%,信托的资金比前三者贵一些,在10%—12%,这么算下来,捷信的资金成本并不算高,不是其收取高额利息的借口。
发放贷款的资产减值损失占比大增
尽管营收增长保持着不错的势头,但是捷信的利润情况却没有同步跟上。在看到营业支出后,我们才明白个中缘由。
(捷信消费金融2019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
资产减值损失在营业支出中占比逐年增加,到2018年在营业支出中占比高达70.43%。2017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上涨167%,2018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上涨65.7%。
这里由于“发放贷款及其他”导致的资产减值损失,相当于坏账和坏账准备,也就是说由于发放贷款导致的坏账及坏账准备在2017年和2018年都出现了大幅增长。
我们在前面提到高风险客群并不能使利润可持续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当搜索引擎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反捷信联盟”,“已经xx(月)年不还捷信贷款”时,当投诉平台贴吧等出现数以万计的“捷信高利贷套路贷暴力催收”帖子时,捷信消费金融还能在头把交椅上坐多久呢?
文章来源:消金时代
转载声明:遵守CC协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捷信贷款利息太高(捷信贷款利息那么高合法吗)":http://www.ljycsb.cn/dkzs/1405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