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金融贷款上市公司(小贷上市的公司有哪些)

金融贷款上市公司(小贷上市的公司有哪些)

贷款知识 金融界 投稿

金融科技IPO潮卷土重来?今年已有超10家公司启动上市,至少6家瞄准港交所,行业人士却冷静看待,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金融贷款上市公司

财联社7月8日讯(记者 郭子硕)冰封多年的金融科技类公司IPO潮似有卷土重来的迹象。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10家金融科技公司递交或者更新IPO申请资料,横跨港股、A股、美股三大资本市场。而纵观整个资本市场,2023年递表港交所的金融科技公司至少6家,港股市场正在成为金融科技公司冲击IPO的“首选地”。

6月以来,A股市场金融科技类公司在IPO方面也表现活跃。6月19日,浙江邦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邦盛科技)首次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科创板上市。同月,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开科唯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北交所、深交所创业板更新IPO材料。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这种趋势或许意味着自2020年下半年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按下IPO暂停键以来,金融科技公司上市的“冰封期”出现松动。但更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仍然抱有审慎的态度。多位人士认为,递表、提交或更新申报材料未必意味着能够顺利完成IPO,目前这种现象更多意味着公司“可能已经没钱了”。

港股市场已成金融科技公司上市首选地

今年来看,港交所已经成了金融科技公司冲击IPO的首选地。

今年3月,在线投资决策解决方案提供商九方财富(9636.HK)登陆港交所,打响金融科技公司年内上市的第一枪。在九方财富之后,服务银行起家的第四范式、海尔旗下的数字化保险代理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众淼创新等至少5家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或更新招股书。

至于为何金融科技公司“钟爱”港交所,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分析,金融科技公司业务覆盖面广,但不同市场的金融业务的监管审核标准有所差异。传统的金融软件服务商主要选择A股,互联网金融/助贷类则以美股为主。不过由于证券监管环境的变化,2020年以来,总的来看港交所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接纳度更高。

这一趋势在过去两年也有所体现。2021年,金融壹账通(OCFT.NYSE)、360数科(后更名为奇富科技,QFIN.NASDAQ,3660.HK)等在美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以不同方式登陆港交所,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

今年4月,美股曾经最大的金融科技IPO陆金所控股(06623.HK,LU.US)登陆港交所。陆金所控股是中国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聚焦于拥有住宅物业、汽车、金融资产及能够一定程度上获得商业银行信贷的小微企业主。奇富科技属于信贷科技服务平台。

IPO进入“窗口期”?业内人士冷静看待

于百程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监管的逐步明确和落地,互联网贷款、个人信息‘断直连’、数据安全与治理、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等问题的整治告一段落,金融科技公司的上市融资或许进入窗口期。

但他同时指出,目前冲刺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业务模式与以前有所不同,既不是单纯的助贷也不是传统金融软件服务商,更多偏向于金融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或SaaS/PaaS平台。”

不过,这一判断并未得到行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针对今年以来多家金融科技公司集中递表的情况,业内人士的态度整体比较谨慎,持观望态度。

华南区某供应链金融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递表是前期阶段,最终能否上市尚待观察。”一家专注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从业人员向财联社记者坦言:“结果才代表是不是上市潮,集中递表只能说明公司没钱了。实际上从2021年四季度起,金融科技公司行业发展就处于‘寒冬’。”

多位受访人士称,自2017年下半年来,清理整治互联网金融市场政策信号显著。多家金融科技头部公司谋求依规转型、回归本源,退出“金服”转型“数科”。对应到如今,冲刺IPO的金融科技公司业务类型大多如于百程所指那样已经“大换血”。

而受宏观周期、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少老牌金融科技公司的业绩增长更是一度承压。以今年回归港股市场的陆金所控股为例,5月23日,陆金所控股发布回港双重上市后首份业绩报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78亿元,同比下降41.8%;净利润为7.32亿元,同比下降86.2%。同样是2023年一季度,奇富科技的营收同比下滑16.69%,净利润同比下滑20.83%。

不过,奇富科技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吴海生当时依然对业绩下滑表示乐观。他认为,随着宏观经济的温和复苏,奇富科技看到今年以来用户需求逐渐回暖,放款量实现超预期的健康增长。第一季度,公司撮合和发放的贷款总额为1095亿元,同比增长约10.7%,环比增长约4.7%。

长远看金融科技赛道或仍有回暖机遇

九方财富是今年首家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其成功对整个金融行业而言是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行业人士对此的看法整体也相对保守。

从商业模式来看,九方财富主要通过流量平台以及旗下MCN获客,引流至软件产品变现流量。招股书显示,2019到2021年,九方财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7.09亿元、14.52亿元。2022年,九方财富更是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7.4%。

于百程表示,与其他面向机构的金融科技公司不同,九方财富主要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辅助服务,不具备典型性。但是如果类似邦盛科技、百望云等金融科技公司批量上市,对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具备指示性作用。

但有意思的是,一些行业人士对金融科技赛道的长远发展趋势仍然乐观。前述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从业人员表示,金融科技赛道的估值这几年逐渐回归,也淘汰了不少商业模式不行的公司。如果能冲成功,说明这个行业回暖时机到了。

华南区一家金融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管理人员也对记者坦言,“赚钱的”、“(用户)留存率高的”会是接下来金融科技公司冲击IPO的关键。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金融科技行业在政策端也在陆续迎来新机遇。近期,为支持全国首个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北京升级发布了《关于支持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若干措施》。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支持包括实缴注册资金补助、连续三年的房租补贴、上市资金支持等政策,入驻机构最高补贴将达5000万元。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楚东近期也表示,2022年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加快数字化转型、巩固数字化成果已成为金融行业的必由之路。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罗克关

小贷上市的公司有哪些

作者| 刘妍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

作为互金行业一个神奇存在,2019年之前先锋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不过随着旗下企业一个接着一个的暴雷,先锋系金融各条线已经风雨飘摇。


目前,先锋已经选择开始出售金融牌照获得资金。


出售股权或为清偿债务


「消费金融频道」注意到,京东拍卖平台新增两个小贷拍卖信息,联合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创业)分别拍卖持有的大连沙河口国汇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汇小贷)的858万股股权和142万股股权,起拍价分别为943.8万和156.2万。



联合创业持有国汇小贷6.67%的股权,持股份数为1000份,若拍卖成功,联合创业将不再持有国汇小贷的股权。



资料显示,联合创业的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大连市信用担保协会,2008年底,大连联合信用担保成立辽宁、天津、大连、宁波4家子公司;当年8月正式更名为联合创业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北京子公司成立,并确立了大连、北京双总部的发展模式。


工商信息显示,联合创业目前注册资本为7.29亿,是一家从事贷款担保、融资顾问、股权投资等业务的金融服务机构。


联合创业成立至今近20年,是“先锋系”核心企业。为先锋系搭建起横跨银行、证券、网贷、支付、担保、第三方理财等多领域的金控版图,拥有先锋支付、先锋基金等多家机构100%控股权。涉足包括网约车、区块链等多个产业,拥有上百家公司,直接管理资产高达3000亿元。


在先锋集团倒下之后,联合创业也债台高筑,目前联合创业处于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和限制高消费等情况,失信被执行人涉案金额为833.68万,限制高消费涉案金额12.41亿。在先锋支付面临终止,先锋基金也被拍卖后,出售持有的国汇小贷股权,大概率还是为清偿债务。


目前,先锋旗下还有一家互联网小贷公司,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不过中新小贷处置起来比较麻烦,目前处于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经营异常并伴随限制高消费,其股东除中新控股之外,还包括涉黑犯罪集团首领张伟旗下中科创、逾期的地产P2P东方银座、资金链紧张的汇源集团,可谓一地鸡毛。


不过联合创业出售国汇小贷的价格偏高,虽然拍卖信息表示该起拍价是以前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价人民币1.1元乘以拍卖股权份数进行标定,但是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权流动性不足,其股价在出售上参考意义不大。


从市场交易的价格来看,一张网络小贷的控股股权目前成交价在3000万以下,地方小贷的成交价格更低。如果联合创业没有找到谈好的下家接盘,6.67%的股权很难卖到现在起拍的价格。


新三板小贷业绩不容乐观


联合创业出售的国汇小贷成立于2011年1月,目前注册资本为1.5亿,是一家新三板上市小贷公司,拥有网络小贷牌照。


工商信息显示,国汇小贷股东共有10位,分别为:大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农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敦豪国际酒店有限公司、刘辉、孙晖、大连普莱瑞迪化学有限公司、大连国联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0.33%、10%、10%、8%、6.67%、5%、5%、5%、5%、5%。


2015年5月,成立4年的国汇小贷挂牌新三板,成为大连市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小贷公司,也是大连地区唯一一家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小额贷款机构。


业绩方面,国汇小贷最新业绩为2022年三季度报,2022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国汇小贷实现营业收入1431.42万元,同比增长6.28%,净利润787.85万元,同比增长35.46%。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三板上市对于披露业绩不做强制要求,但国汇小贷此前对于业绩披露方面比较积极,不过今年年报却迟迟还未更新,目前同为新三板小贷的多家小贷机构已公布到2023年一季度业绩。


自2014年7月全国首家小贷公司挂牌新三板到2016年被紧急叫停,短短一年,累计近50家小贷机构挂牌新三板,挂牌数占新三板金融企业的半壁江山。


不过挂牌新三板的小贷机构并没有吃到上市红利,由于被限制融资和进入创新层,这些小贷机构几乎不能通过新三板进行融资。


随着小贷行业的寒冬的到来,新三板上市的的小贷机构业绩也不容乐观,目前,仅剩下15家左右的新三板挂牌小贷。


去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影响,新三板多家小贷机构的业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汇丰小贷全年净利210.7万同比减少64.64%;棒杰小贷净利3281.62万同比减少32.5% ;宏达小贷净利6479.4万同比下滑28.45%;信源小贷净利润2201.08万元,同比下滑4.51%。


随着小贷市场收缩,叠加利率下行等多种因素,我国小贷行业并不好过。近日,央行发布2023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801家,相较于2022年末,机构数量减少157家;从业人数为54885人,相较于去年年末减少2177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贷款上市公司(小贷上市的公司有哪些)":http://www.ljycsb.cn/dkzs/1398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