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银行贷款尽职调查10大指标,下面是行业报告研究院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公司银行贷款指标
“对于信贷的决策,核心就两条,我借钱给你,你拿什么还我?当你说的没用时,我该怎么办?”关于信贷,一位银行家曾如此精辟的总结。
说白了,信贷业务各项指标繁杂,最核心指标却很简单。对贷款主体的尽调,看的是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而第一还款来源是最重要的指标了,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资产负债表、诚信档案、司法诉讼等。第二还款来源主要是抵押、担保、质押等。
正常情况,要了解透彻上述信息,需要借助大量尽职调查工具。比如,需要查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央行征信中心、中国裁判文书网、行业协会、政府有关部门等,光网搜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
有没有便捷的渠道,解决大量非现场调查的精力?今天,我们就以近期股市与债市的热点公司贵人鸟为例,来用企业预警通app一键下载涵盖十大指标的尽调报告(共55页):
1、深挖企业基本信息
用大白话说,就是先要看企业是干什么的。既要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详细调查、也要对未来的经营进行预判,同时要对抵押、担保等措施全面考量。
具体来看,需要对主体资格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调查企业实控人、出资人、高管团队、企业经营历史等信息的真实性,掌握包括工商信息、实控人信息、股东信息、主要人员、变更信息等指标。
2、纵览上下游关系企业
这个指标,是指看公司的投资情况,贷款到期之后用什么来还钱,对资产信息了然于心。具体来看,包括对外投资情况、供应商信息、主要客户、担保人、对外担保企业等指标。
3、看企业历史融资情况
看企业贷款的未来目的是干什么,包括有息债务、银行借款、授信额度、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这其中,同业授信情况是授信准入的重要参考指标。比如可以看到规模大小变化、担保情况,太大了要警惕,没有授信记录的也不好。
4、经营预警
知道公司担保、债券担保、股权出质、动产抵押、欠税公告等情况还不够,还需要对担保相关的担保、抵押、质押的具体措施、主体情况、风险点进行必要的调查与核实。比如,看看对外担保的决议是股东会还是董事会提供决议。
5、诚信档案
企业、个人的信用,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你不仅要看企业的诚信档案,还要看实控人、高管、股东、参控股公司的违约、监管与环保处罚记录、诚信记录等指标。
6、司法诉讼情况
无论是企业相关的裁判文书、审判流程、司法冻结情况、被执行人信息,都可以一目了然。
7、评级记录
评级主要包括了信用评级和税务评级。需要看企业违约情况、公司真实纳税情况,以及未来违约概率有多大。
8、公司舆情
舆情监控还有捷径,一键订阅“自选”,就不需要自己再一次次去搜索了。
9、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对公司财务的真实性、变化情况、稳定性进行详细的调研,是个技术活,也是专业活。有了尽调报告,主要财务指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研究起来更轻松了。
10、财务分析指标
最后,尽调报告还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
如何获取这样一份55页的尽调报告?其实,在企业预警通app中,搜索想要尽调的企业,最快1秒钟,就可以轻松下载。
一切尽在尽调神器“企业预警通APP”
需要的小伙伴直接长按下图下载
就可以获得2个月的黄金会员啦!
也可以点击页面左下方的“了解更多”进行下载!
↓↓↓
银行业务指标有哪些
作者:江德斌
近日,据媒体报道,因为业绩考核压力,一些银行员工们正在通过“网购”平台来完成银行下达的任务指标。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字人民币注册都成了商品被明码标价。商家宣称,他们有覆盖全国的地面推广网络,花几十上百元就能完成一个个人养老金开户指标,开户数据真实可查。更为关键的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这条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网购”开户服务,达成业绩目标,简单又省事。而且,完成一个开户指标,只需花几十块钱,费用也不高,不用再去耗费精力推广产品、拉客户。然而,这样花钱“网购”的开户方式,并未实现精准营销,乃是在漫天撒网,绝大部分账户都不会被使用,最终成为了“休眠账户”。这对银行来讲并无益处,反而会成为负担,增加管理成本。
而且,银行“网购”业绩也会诱发信息安全风险,给客户的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一些不法商家利用银行员工的业绩考核压力,在线下地推、电商平台上以虚假宣传、送小礼物等方式,诱导客户开户,骗取大量个人身份信息,埋下了信息安全隐患,进而给盗用信息、非法倒卖信息、电信诈骗等提供了便利,令客户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此前,各地银行在争抢银行卡、信用卡、ETC卡等市场时,通过比拼优惠政策,给基层员工下达开卡任务,多次掀起“开卡大战”,导致产生大量重复开卡、无效卡、休眠卡。如此,统计报表上的数据固然靓丽,但是这些卡却不能产生收益,还要消耗管理资源,变成银行的累赘。所以,近年来银行纷纷开始清理“休眠卡”,以甩掉这个包袱。可以预料,如果对“网购”业绩不加以遏制的话,任由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字人民币注册等无效开户,银行“休眠卡”的闹剧或许还会重复上演。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有明确规定,银行不得允许第三方合作机构在自营网络平台以银行的名义向消费者推介或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可见,银行员工通过“网购”平台来完成任务指标,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而且,此举绕过了银行的内部管理规定,也逃避了监管机构的监督,如果得不到制止,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违规行为,破坏银行的内部管理秩序。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应坚守风险防控原则,不能为了追求业绩,而忽视安全风险。“网购”业绩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监管、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可能会导致银行暴露在信用、法律等各种风险之中。为解决这个问题,银行需要改变管理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避免对员工造成过大的压力,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合规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确保相关业务推广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江德斌)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公司银行贷款指标(银行业务指标有哪些)":http://www.ljycsb.cn/dkzs/1398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