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管巨头,手握8万亿美元,押注金融科技是不明智?,下面是金融科技探矿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点滴科技真的能贷款
事后看来,贝莱德的金融科技和数字投资在短期内可能看起来不像是明智的赌注,但它让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接触到新兴技术和现代商业模式。
帮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理财提高投资回报并非易事,贝莱德正在通过扩大其投资、咨询和风险管理来逐渐实现这一目标。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截至 2022 年 10 月管理的资产约为8万亿美元,一直坚信利用金融科技来赋予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在过去十年中,他们与跨行业和跨地区的金融科技公司建立了各种关系。这些金融科技关系中的大多数主要围绕资金,但也延伸到合作关系和收购。
之前报道过高盛和摩根大通等大型银行的金融科技投资,这次我们将重点转向资产管理巨头,从贝莱德开始。
2011-2019:贝莱德,早起的鸟儿
根据2016 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资产管理公司接受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而惊人的 45% 需要优先考虑金融科技黄金窗口。贝莱德在 2011 年向一家贷款公司Oportun提供了 3000 万美元的债务融资,是最早押注金融科技的先行者之一。它通过分别在 2014 年和 2015 年投资LendingClub和Funding Circle来扩大对金融科技贷款领域的关注,提供散户投资者对 P2P 贷款的敞口。
随着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客户寻求创新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财富科技领域 成为贝莱德的一个关键领域,在该领域中,它投资了各个领域的公司——从智能投顾和小额投资到另类投资平台——包括Acorns、iCapital Network和eFront。不久之后,在 2018 年,它推出了贝莱德金融科技基金作为投资工具,让投资者能够获得多元化的金融科技投资组合。2019 年对于这家全球资产管理机构来说是突破性的一年,贝莱德参与了跨境支付公司Wise(2.92 亿美元)和先买后付(BNPL)公司Klarna的大规模融资(4.6 亿美元)以
支持各自支付业务模式的发展。
2020-2021:巩固金融科技赌注
尽管世界在 2019-20 年遭受了一场肆虐的新冠疫情流行,但对提供技术以推动现代金融产品和数字体验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公司的需求明显增长。贝莱德投资了开放银行基础设施提供商Trustly,还参与了 Trumid 的 2 亿美元融资——一个固定证券电子交易平台——以解决这一新发现的行业利益。
它进一步与JP Morgan和Saphyre合作,将与托管人和经纪交易商开设新账户的过程数字化。
2021-22:延续金融科技势头
2021 年——从全球大流行中复苏的一年——进一步推动了一系列举措。通过与Cassini Systems携手合作,贝莱德努力将其利润分析系统整合到其内部打造的全球最具知名度的资管科技系统- 阿拉丁中。在之前的投资确立了控制权的同时,贝莱德进一步扩大了与iCapital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出了一系列私募市场基金,同时与Wise合作,通过其为零售和商业银行客户提供的 Wise Assets 支持其进军财富管理领域。
在 2021 年第二季度末,贝莱德以 1.8 亿美元的价格参与了数字投资平台Scalable Capital的 E 轮融资。它通过作为主要投资者参与10x Banking(一家现代核心银行技术提供商)的 1.87 亿美元融资轮来扩大其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投资。贝莱德在Rapyd和Pine Labs等支付技术公司中进行了大量投资,为小企业提供数字支付接受技术。不仅如此,贝莱德还支持美国新兴银行 MoneyLion公开上市的SPAC合并路线。
2022 年,贝莱德投资了电子商务支付技术公司Bolt,并为现代保险提供商Root Insurance提供了 3 亿美元的定期贷款,从而进一步实现了金融科技投资的多元化。2021 年,贝莱德只是热身于数字资产平台的主张,参与了加密交易所公司FTX和加密平台Anchorage Digital的后期融资。次年,它参与了 USDC 稳定币发行人Circle 的 4 亿美元融资,它也开始缓慢地将其 USDC 稳定币的储备转移到贝莱德设立的专用基金中。但是,当它在 2022 年与Coinbase合作时,它允许向机构客户进行加密投资的大规模举措是为了帮助客户轻松管理和交易他们的比特币而采取的步骤。
贝莱德的金融科技财富
作为投资者的全球受托人,贝莱德建立了多元化的金融科技投资组合,涵盖支付、消费者和企业贷款、财富科技、数字资产、新银行、保险和金融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然而,鉴于整个金融科技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估值修正期,大部分融资赌注都是亏损的。贝莱德金融科技基金同样首当其冲,截至 2022 年 10 月,年初至今的回报率为-22.2%。预计未来数字资产平台的投资将经历一些恶劣的天气,随着危机席卷 FTX 的迅速蔓延。
事后看来,贝莱德的金融科技和数字投资在短期内可能看起来不像是明智的赌注,但它让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接触到新兴技术和现代商业模式。当金融业在各个层面都在经历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时,贝莱德利用其金融科技业务和数字平台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监管要求和客户期望可能会被证明是有用的。正如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 (Larry Fink) 的话所描述的那样:“客户不仅求助于贝莱德来管理他们的资产,而且还帮助他们了解全球事件的更广泛的长期影响。”
贝莱德集团(BlackRock,Inc.)又称黑岩集团,不同于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的黑石集团(TheBlackstoneGroup)。贝莱德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BLK)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集团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文章来源:点滴科技资讯
2022年7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的新职业大典,“金融科技师”成为新职业,标注为S。
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以“金融科技”为抓手,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要素,是金融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又是未来元宇宙、web3基础设施的底层技术。尤其是对于刚毕业求职、或想从其他行业转行金融业的是个敲门砖。
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是金融职场升职转岗的利器、大学生求职跨行的钥匙,3-5伴随中国GDP来到世界第一,依托所在的上海成即将为全球经济、金融第一城,CGFT也大概率会成为,全球金融圈人才认证的“中国标准”“世界标准”。
滴水贷容易通过吗
P2P网贷机构清零后,除了尚未全身而退的投资人仍然忐忑,同样七上八下的还有新网银行。这家2018年网贷存管排名行业第一的银行,在失去这块轻资本消耗的重要收入后,该何去何从?
1.民营同期生,新网无依傍在四川地界,前有上市银行成都银行,后有2020年刚成立的号称注册资本第一的城商行四川银行,深耕本地的小微贷款优势,新网银行全无。
在互联网银行赛道,微众银行有腾讯流量支撑,网商银行有阿里店家依托,苏宁银行有苏宁产业链捧场。而新网银行背后股东为新希望集团、小米和红旗连锁(四川本地超市),开拓客户的流量优势,新网银行微弱。因此,成立之初的新网银行,明确了“万能连接器”的定位,完全放弃了依靠自身内生客户的路径,一方面依靠合作开拓信贷业务,另一方面押注网贷存管开拓非息业务。
2.成也存管,败也存管2018年,新网银行获批入选P2P存管银行的白名单后,开始大举跃进,作为中间业务,存管收入不占用资本,对于资本金缺乏的新生银行至关重要。据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信息,截止2018年底,新网银行提供资金存管的P2P网贷平台有109家,排名行业第一。
新网银行存管业务收费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平台接入费20万元;二是根据存管资金交易规模按年收取0.5%的存管费用,还包括提现费(每笔缴纳1元)。新网银行财报中没有公布存管收入,但根据财报,2017年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仅为5165万,2018年飙升到2.94亿,2019年为11.4亿,增长了7.2倍,存管业务为新网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高速增长
随着P2P网贷平台陆续暴雷,新网银行的存管业务开始缩水,2019年末存管平台仅剩39家。随着2020年11月P2P网贷平台彻底清零,新网的网贷存管业务也一并归零了。盈利的负重全部押在了信贷业务头上。
3.助贷和联合贷款的混合双打没有既定客群,没有流量优势;缺乏资金来源,自身资本有限——各种叠加约束下,新网银行选择了互联网银行的定位,一来突破线下跨省经营受限的先天缺陷,二来解决资金和用户不足的瓶颈。并很干脆地选择了合作路线,采取了助贷和联合贷款的双打模式,甚至连开发一个独立APP都放弃了。
依靠助贷,链接用户,解决市场开拓的难题。新网银行连接了蚂蚁金服、中国移动、中国银联、陆金所、京东金融、美团、滴滴、今日头条、优信、美利等多家流量、场景平台,实现了个人用户的快速拓展。在合作关系中,助贷机构提供客户获取中介费用,新网银行提供资金并进行风控管理,同时让渡品牌,龙头产品“好人贷”反而成为了背后的女人。如今日头条的“放心借”、滴滴的“滴水贷”,背后资金方都是新网银行的“好人贷”。助贷让在用户上“无米之炊”的新网银行一度火热,首席运营官刘波曾放话“流量多得用不完,我每天在发愁要怎么办”。
依靠联合贷款,链接钱,突破资金不足的瓶颈。流量和用户来了,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对于揽存困难又面临资本约束的的新网银行,联合贷款成为最好出路,2019年新放贷款中,约有70%为联合贷款,合作对象包括工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津滨海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等上百家银行,以及四川信托等非银机构,共同出资满足用户的资金需求。
为了实现“万能链接”,新网银行把信贷、支付、风控、征信、大数据全部模块化,针对不同类别互联网渠道和场景的特点,将业务元素抽象化、信贷流程标准化后,以组件化的形式对外输出,以满足不同合作伙伴快速批量接入,又能个性化定制的目的。所以在各互联网公司中,这个立于西南部的新生银行,科研费用和科技人才占比在同期民营银行中处于领先:2019年微众银行科技人数高达1080人,其次为新网银行243人、网商银行200人、富民银行196人、亿联银行185人。新网银行的科技人员占比最高,高达70%。
4.激流勇进的两年合作推动下,2018年和2019年的新网银行激流勇进。在和同区域城商行以及同期互联网银行对标中,虽然规模不占优势,有三个指标表现亮眼:利润率、贷款规模比重和净息差。
资产回报率遥遥领先。经过2018年扭亏为盈后,2019年,新网银行ROA达到2.82%,是同类型微众银行(1.55%)、网商银行(0.9%)、成都银行(1.06%)两倍。
高ROA背后,是高收益率的信贷规模在资产配置占比很高,2019年,新网银行贷款规模占总资产比为73%,存贷比高达121%,远高于同行。微众银行贷款资产占比为56%,存贷比为69%;网商银行贷款占比50%,存贷比为89%,成都银行贷款占比为42%,存贷比为62%。助贷和联合贷款的双打模式助推了信贷业务信仰。
贷款业务的高收益率拉升了新网银行净息差。2018年时净息差为4.3%,超过微众银行,略低于网商银行,远高于传统银行2%的平均值。得益于“好人贷“这类个人贷款的高利率,根据贷款客户的公开反馈,新网银行的贷款利率大概在万三,年化收益率为10.95%,如和美利车合作提供的汽车消费贷款利率在9%左右。
狂飙之下带来了隐患。在聚投诉和黑猫统计中,对于新网银行的投诉分别为664和1248条,投诉类型有二:一类是授信管理,如虚增贷款、贷款利率与合同不符、变相收取附加费;一类是贷后管理,如催收、不允许提前还款、出现问题时找不到对应机构。前者源于互联网线上贷款授信审批缺乏“仪式感”的先天风险,以及助贷收费的不透明;后者是银行与助贷机构权责不分的扯皮。
严格来说,助贷机构仅限于提供信息,从银行处赚取服务费;商业银行提供信用负责风控,发放贷款赚取利息,两者应该泾渭分明。但在具体操作中,因小型商业银行不具备风控能力,助贷机构从信息机构变相成为信用机构,承担了授信审核的职能,并由此拉高手续费,再叠加贷款利率,贷款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这种边界模糊下,一旦出现客户投诉,第一接触方助贷机构和银行出现扯皮,也不足为奇。
2020年7月,“商业银行网贷新规”出台,厘清了这些边界,身家系于互联网贷款的新网银行的狂飙进程或许要减速了。
5、“商业银行网贷新规”的松和紧2020年7月17日,多次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终于出台,为火爆的互联网贷款立了规矩,但规则有紧有松。
厘清了职能边界。总体而言,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合作机构资质和其承担的职能相匹配的原则,对合作机构进行准入前评估,确保合作机构与合作事项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最核心的,“授信审批、合同签订等核心风控环节应当由商业银行独立有效开展。”对于联合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对于不出资的纯助贷,“合作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息费,保险公司和有担保资质的机构除外”。
限定了额度和期限。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为了避免银行通过循环贷款绕开这一限制,又进一步明确“对期限超过一年的上述贷款,至少每年对该笔贷款对应的授信进行重新评估和审批”。 对于新网银行限额50万,期限5年的“好人贷”,影响不小。
松口气的是,之前征求意见阶段,业界担心会限制城商行通过互联网贷款跨省展业,但办法仅规定,“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应主要服务于当地客户,审慎开展跨注册地辖区业务,有效识别和监测跨注册地辖区业务开展情况。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他规定条件的除外“。互联网贷款一骑绝尘在全国开展的基础尚在。
如此来看,失去了存管业务,只能将主要精力全部押注互联网贷款的新网银行,虽然能暂时松一口气,但仍需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或许应该将眼光回望自我,新希望集团的农业产业链,小米的下游“米粉“消费链,红旗连锁的供应链,能否承载起新的狂飙?
未来,压力尚存。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点滴科技真的能贷款(滴水贷容易通过吗)":http://www.ljycsb.cn/dkzs/13978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