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余额突破万亿元 合规方能稳健前行,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网贷行业贷款余额
截至2017年6月底, 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10449.65亿元,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
自去年以来,网贷机构就在拥抱行业监管、打造更合规稳健的平台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下半场,只有合规的平台才能继续前进。”
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为10449.65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与此同时,各地网贷监管办法也陆续公布并征求广泛意见,为积极整改的众平台提供了备案的支撑依据和具体指引。业内人士认为,安全、透明、合规应成为指引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词。
监管:意见稿凸显监管灵活与包容
继广东、上海、深圳之后,《北京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北京市意见稿”)发布。总体来说,北京市意见稿相对宽松。
对于备受关注的资金存管银行要求,北京市意见稿并未提及银行存管属地化,而是称,需选择由本市监管部门认可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总监于百程认为,这意味着,北京将实行存管银行的白名单制度,部分在北京没有实体的存管银行,经过监管部门认可后也有可能纳入白名单,这相比上海和深圳的属地化政策,相对宽松。
“北京市意见稿充分考虑了行业的现状和实际情况,更加凸显了监管部门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无论共享机制、申办流程,还是对应监管部门的充分授权,都进行了清晰的指导,对促进行业的健康化、合规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指引作用。”邦帮堂董事长寇权告诉记者,北京市意见稿在备案条件及材料方面进行了细致化要求,充分表达了对投资用户的知情权益保障,同时进一步强化和促进了平台的自律和规范行为,提升了监管的效率。
与上海一样,北京市意见稿提出了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该意见稿规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银监局、市工商局、市通信管理局应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日常检查、投诉举报和日常监管等信息及时共享,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信息分析,建立行业(领域)不良行为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市工商局应适时将相关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提示风险,加强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于百程表示,信用信息共享一直是网贷界比较头疼的问题,此条款的提出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寇权认为,通过组合拳的打法以及有效的管控机制,一定能为行业合规发展的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行业更加健康良性发展。
行业:余额稳步上升发展势头不减
截至2017年6月底, 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10449.65亿元,环比5月底增加了4.85%,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2017年上半年,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达到了13954.3亿元,到7月底有望突破1.5万亿元大关。于百程表示:“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继续稳步上升,资金持续净流入P2P网贷行业的过程,表明网贷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6月P2P网贷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活跃借款人数分别为430.8万人、373.53万人,环比分别上升了3.82%、15.96%。自2017年3月以来,借款人数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月增水平。从网贷综合收益率来看,2017年6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30%,结束持续下行局面,环比上升了9个基点。相关分析认为,部分平台借上线银行存管、理财节等活动,为增加平台品牌影响力、提高出借人续投率,做了一系列增加收益率的活动,这些可能是网贷活跃度以及收益率小幅上升的主因。
另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7年6月,共有5家问题平台,45家停业转型平台。近几个月跑路平台数量维持低位,提现困难的平台数量也大幅下降,从上月的占比20%下降到2%,说明随着网贷行业整改的不断深化,问题平台通过良性方式的退出占据了主流地位。
机构:积极推进合规化建设
对于机构而言,按照监管要求进行合规整改是当前发展的重点。日前,狐狸金服宣布,旗下网贷平台搜易贷与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合作的资金存管业务正式上线。
“与银行合作进行资金存管是在维护用户资金安全方面又进一步。”狐狸金服创始人兼CEO何捷表示,安全作为发展的底线,机构应全方位持续实施优化提升,并推动行业沿着安全透明合规的方向稳步发展。
自去年以来,网贷机构就在拥抱行业监管、打造更合规稳健的平台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比如2016年9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启动会”在京召开,包括搜易贷在内的17家机构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共享平台首批接入会员。今年6月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天津举行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上线仪式,狐狸金服旗下搜易贷成为首批正式接入信披系统试点单位之一;6月17日,新金融联盟在 “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发起“个人信息保护联合倡议”活动,狐狸金服、百度金融、京东金融等50余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倡议坚持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保持业务透明度,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不当加工和非法使用。
在自身的安全建设上,一些平台也一再加码。据何捷介绍,去年公司智能风控系统——“风刃”正式上线,依托搜狐的互联网门户海量数据,并通过与电信运营商、银联以及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合作,实现业务定制化、全流程自动化和大数据化运行,可将狐狸金服旗下平台借款逾期率有效控制在行业较低水平。
另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也是平台的着力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6月,P2P网贷行业仅发生1例融资事件,是团贷网获得的由民生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盈生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北海宏泰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投资的18亿元融资,也是P2P网贷行业今年以来融资金额最大的一例。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团贷网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相关金融牌照的布局,也为相关板块未来进入资本市场筹备所需资金,并将增加其实业科技板块的投资和布局。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下半场,只有合规的平台才能继续前进。”
【原标题:网贷余额突破万亿元 合规方能稳健前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人民银行网站2月3日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来源:人民银行网站
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较多
数据显示,事业单位贷款稳步增长,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较多。2022年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39.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三季度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6.77万亿元,同比多增4.63万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49.84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6.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67万亿元,同比多增3.1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1.05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
与此同时,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速。2022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比各项贷款高1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64万亿元,同比多增6250亿元。
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62和6.0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
多位专家认为,今年一季度乃至全年,信贷投放有望超出预期,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预计,2023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达到22万亿元至23万亿元。
“强基建、增制造、稳地产、促消费、扩小微、拓绿金。”王一峰认为,2023年信贷投放的看点,不只是合理增长,还在于精准发力,预计信贷稳经济的效果会更加有效。
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上年末增速低6.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721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4%。
202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是当前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要落实好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保持房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仍需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落实好‘三支箭’、 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措施,有效保障刚性和改善性个人住房贷款需求、优质标杆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此外,数据显示,住户经营性贷款增速继续回升,住户消费贷款增速回落。2022年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三季度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6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7.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5.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755亿元,同比少增7646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场景逐渐恢复,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消费信贷拓展有较大空间。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扩消费政策全面落地,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
为引导银行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建议,可通过适度降准、设立消费再贷款等工具着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可考虑将消费贷款投放业务纳入银行考核范围,推动个人按揭贷款、车贷、装修贷等利率继续下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贷行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http://www.ljycsb.cn/dkzs/13958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