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银行:落实“三抓三促” 全力奋战“开门红”,下面是每日甘肃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兰州银行 信用贷款
2023年以来,兰州银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精神,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动力,以“开门红”活动为抓手,加大资源配置,锚定支持重点,加大信贷投放,以“开局即冲刺”的加速度为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靠前发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紧紧围绕国家、省、市重大战略,聚焦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加大对各类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是兰州银行助力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工作举措。
全省“三个项目清单”发布后,兰州银行立即组织召开全行重大项目对接营销安排会议,学习贯彻《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精神,对信贷项目营销、储备、投放工作进行安排。
在具体工作中,兰州银行前置营销环节,及时到地方党委、政府及发改、财政、招商等职能部门走访;丰富贷款产品“工具箱”,确保贷款意向书、项目前期贷款、投行、供应链金融等产品实现精准有效配置;优化信贷流程,对重大项目及时进行“容缺”受理、调查、审批,开辟融资绿色通道。
开门红期间,兰州银行按照重大项目“三级三库”管理方法,共对省市703个项目拿出了服务措施并纳入“三库”进行管理,其中,已审批通过项目58个,授信金额224亿元,包括酒泉经开区欧昊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项目、西峰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新建项目、金昌市金川区城市更新补短板PPP项目、定西市人才公寓及青年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五举煤矿300万吨/年矿井建设项目、兰州鸿瑄科技有限公司维生素D3、奥美拉唑氯化物5000吨医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等。
甘肃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是甘肃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甘肃省科技创新型企业”,得知企业在投资建设“驱油表面活性剂危险化学品搬迁改造扩能项目”的过程中,遇到融资难题、项目推进受到影响后,兰州银行针对该科技型企业“轻资产、抵押弱”的特点,将企业科研团队实力、科技资质、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等科技创新指标融入授信评价模型,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做到“快速受理、快速调查、快速审批”,最终为该项目审批贷款4000万元。1月份,该企业已支用贷款1128万元,项目建设按节点顺利推进。
精准滴灌,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及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相关工作要求,兰州银行设计特色产品、创新担保方式、精准匹配需求,以金融活水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新年伊始,兰州银行就送来了及时雨,2023年我们的干劲更足了。”甘肃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他口中的“及时雨”就是兰州银行的“政采e贷”,该产品以政府采购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实质性降低了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门槛,帮助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以及资金成本,使得中小微企业在承接政府采购业务时底气更足了。该医疗器械企业于今年2月同时中标了兰大一院康复类设备采购项目和兰大二院的超高清脊柱内窥镜摄像系统项目,中标金额共902万元。由于无法提供有效的抵质押物,陷入了传统融资模式下的融资困局。在得知兰州银行“政采e贷”额度高、利率低、审批快,并且属于纯信用贷款后,立即从甘肃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服务平台向兰州银行发起了融资申请,顺利拿到了530万元的贷款资金。该笔贷款从受理、审批到发放,仅仅用了2天时间。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兰州银行已累计发放“政采e贷”业务73笔6430万元。
与此同时,兰州银行还通过“企业开办直通车”“微信二维码”等渠道为3657户企业提供了便捷开户服务,并推出“开户送印章”活动,向相关企业赠送了价值132万元的印章。
紧抓时点,强化“春耕备耕”金融支持
一年之计在于春,兰州银行第一时间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委省政府、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关工作部署精神,多举措了解农户和农业企业信贷需求,主动送贷上门,全力满足各类经营主体春耕备播的融资需求。
开门红期间,兰州银行聚焦粮食生产、种业振兴、现代设施农业、农机农资生产供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通过优化“农易贷”“产融贷”等产品组合、建立信贷业务“绿色通道”,及时为涉农经营主体和农户进行授信,为春耕备耕备足了“金融底肥”。截至1月末,兰州银行已发放涉农贷款9.2亿元。
打造场景,助推消费活力释放
兰州银行表示,“恢复和扩大消费是推动经济企稳向上的重要一环,满足居民消费信贷需求,是银行业支持提升消费能力最直接的方式。”
开门红期间,兰州银行通过加强渠道建设、搭建消费服务平台等方式,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到消费场景,提升了服务的触达率:落实房地产金融十六条政策措施,累计投放二手房贷款1.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加大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投放,累计投放居民家装、购置家居用品、租房、旅游等消费类贷款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开展“新年礼遇季”“过年欢乐购”“激活领好礼”“月月消费领好礼”“每日翻牌赢好礼”“分期笔笔抽奖”等促消费活动,信用卡消费交易额突破23亿元;依托自营线上商城,开展“钱兔无量、年味十足”“新春观影季”“庆元宵,欢乐购”“好物超值购”“妙趣开学季”“龙翘首·好兆头”等主题活动,有效促进了消费潜力的释放。
兰州银行贷款好贷不
4月27日,年初刚刚登陆A股市场的兰州银行相继披露了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两份具有延续性的业绩公告,透露出新晋上市城商行兰州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尽管去年该行净利润增速目前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94.05%,黑马姿态展露无疑。
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底该行已走低的不良贷款率一季度出现了明显反弹,拨备覆盖率也出现了一定回落,曾饱受不良困扰的兰州银行在这条路上似乎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一季度净利润高增 不良率出现反弹
据兰州银行在年报中披露的数据,2021年底该行集团口径下实现营业收入78.36亿元,增幅7.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6亿元,增幅4.90%,增速在已披露了相关数据的上市城商行中排名倒数第二。
财经网金融注意到,过去几年兰州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表现平平。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该行净利润增速2018至2021年分别为-4.8%、-34.85%、1.96%、4.9%。
其在年报中披露,去年实现利息净收入60.13亿元,同比增25.51%;非利息净收入18.24亿元,减幅27.44%。对于后者的变动,兰州银行在年报中解释:“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处置资产减少”,据年报披露,二者分别同比减少101.46%、98.82%。
不过净利润增速却在一季度出现逆转,一季报显示该行在营收减少1.58个百分点的同时,净利润增速实现了历史级增长。一季度,兰州银行实现净利润5.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2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05%。
同时回升的还有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年报显示,去年底兰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58%、10.38%、11.56%,同比减少0.47、0.70、1.7个百分点,低于银保监会披露的同期行业均值。一季度,或受益于今年1月17日在深交所上市,3月末兰州银行上述指标分别回升至9.14%、10.9%、12.09%,但后两项仍然低于2020年底的水平。
资产质量上,兰州银行先降后升,一季度再度反弹。数据显示,该行始终偏高的不良贷款率在去年末下滑0.02个百分点至1.73%,其中次级类贷款占比下降0.35个百分点至0.66%,可疑类贷款占比增加0.21个百分点至0.53%,损失类贷款占比增加0.12个百分点至0.54%。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不良贷款率一季度再度反弹至1.82%,较上年末涨了0.09个百分点。其中次级类增长0.27个百分点、可疑类和损失类则分别降低0.08%、0.1%,不良贷款余额也在2020年的34.07亿元增至去年底的37.42亿元后,再度增至今年一季度的39.22亿元。
不良旧疾未解深陷诉讼纠纷
实际上,兰州银行的不良包袱长期受外界关注。去年,证监会曾对兰州银行出具的反馈意见便曾问及相关问题,包括兰州银行报告期内贷款规模呈上升趋势,不良贷款率高于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的原因和合理性;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及迁徙率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不良贷款率后续是否存在持续上涨的趋势,是否会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造成重大影响;以及计提及相关风险方面的情况。
据兰州银行在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2020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6.54亿元、34.07亿元、43.04亿元、36.83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1%、1.75%、2.44%、2.25%。
对此,兰州银行解释称,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较高,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企业还款能力下降,本行下调了部分贷款评级。
在招股意向书中兰州银行表示,报告期内,不良贷款率相对高于同行业上市城商行平均值主要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传统产业发展动能不足,截至6月末,甘肃地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6.50%;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截至2021年6月末中小微企业贷款占公司贷款的比例为76.41%,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相对而言面临更大的经营和融资压力,还款能力有所下降;从2018年起,兰州银行按监管要求逐步实现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划分为不良贷款。
财经网金融注意到,位居该行2021年上半年末不良贷款借款人排名首位的客户为“兰州马大胡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报告期末兰州银行对其贷款金额高达4.42亿元,占当期不良贷款余额比例为12.11%。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末,该行前十大不良贷款客户的不良贷款余额占总比例的51.58%,单户最高金额为4.42亿,最低为9787万元。
财经网金融由天眼查获悉,兰州马大胡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由两名自然人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人员规模小于50人,参保人数3人,2019年及2021年各有一条被执行人记录,原法定代表人已被限制高消费。
招股书显示,截止去年6月末,该行与其借据合同纠纷已被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立案。“兰州马大胡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在本行贷款中,尚有3亿元贷款未到期,本行未就该部分贷款提起诉讼,但已划入不良贷款”兰州银行称。
除了与兰州马大胡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的纠纷外,兰州银行还有多笔诉讼尚待厘清。其在年报中透露,截至2021年末,本行及分支机构作为原告或第三人且争议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尚未了结、在本行有贷款余额的共25宗,涉及争议贷款本金余额16.28亿元。兰州银行认为,该等事项的最终裁决与执行结果不会对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资产质量下行压力犹存 计提减值持续提升
多年来积累的不良包袱以及受地区经济、客户类型的影响,兰州银行在化解不良方面压力仍存,去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罕见降低,也与其大力处置清收不良资产不无关系。
2020 年 5 月 29 日,甘肃银保监局下发《监管意见书》,指出兰州银行 2020 年度工作主要存在七项问题,其中便包括,信用风险存在延迟暴露的风险,潜在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展期、借新还旧贷款和未纳入不良的违约企业贷款方面以及不良贷款持续“双升”,逾期贷款增加方面。
在招股书中,兰州银行表示,多措并举地开展了违约贷款压降、违约贷款批量转让、不良贷款核销等工作,确保了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并表示已采取多项措施控制不良贷款规模。2020年该行批量转让20.39亿元违约贷款、核销26.87亿元不良贷款,2021年1-6月核销了12.44亿元不良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置不良工作方面,兰州银行也曾被证监会问询。证监会曾要求该行说明:(1)结合云翔典当及威远五矿相关情况,说明在建新集团发生债务危机后,上述两家企业以原价10.7888亿元受让发行人对建新集团及其关联公司贷款的商业合理性;(2)说明发行人是否与上述两家公司存在潜在的利益安排,贷款风险是否真正转移,是否存在调节不良贷款的情形;(3)结合建新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破产进度、上市公司建新矿业的重组及经营情况,说明截止目前上述贷款的收回情况,贷款风险是否最终化解。
综合媒体报道及天眼查信息,云翔典当副董事长孙虎曾经担任兰州银行全资子公司兰州城银资产管理中心(已注销)的法定代表人。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甘肃威远五矿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为兰州银行股东,持有其0.14%的股权。
中诚信国际在相关评级报告中指出:“宏观经济下行且区域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对(兰州银行)业务增长和资产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新增不良较多且存量不良以大额不良为主,清收处置难度大,展期、转贷和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资产质量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2021年年报也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兰州银行信用/资产减值损失38.80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是主要组成部分,占全部信用/资产减值损失的96.68%。2020年,该行信用/资产减值损失为34.48亿元。
【作者:王欣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兰州银行 信用贷款(兰州银行贷款好贷不)":http://www.ljycsb.cn/dkzs/13951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