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香港广大贷款公司(香港贷款不用还骗局)

香港广大贷款公司(香港贷款不用还骗局)

跨境收购历时五年半 光大证券将全资控股香港新鸿基金融,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香港广大贷款公司

11月17日,光大证券在香港收购券商资产新鸿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鸿基金融”)的交易,历时五年多之后终于揭开面纱。买方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光证金控”)与卖方新鸿基有限公司(下称“新鸿基有限”)在2015年“旧”协议基础上,使用了包括认沽期权履行、竞业协议、商标使用、优先股发行、股份回购等系列安排,反映最终交易的达成经过复杂磋商。

根据公告,光证为获取新鸿基金融最后30%股权,需付出折算现价为24.13亿港元的“现金加优先股”代价,其中优先股部分将以107%本金溢价加8.5%年化股息率在2023年6月底前赎回。此外,协议也就“新鸿基”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品牌使用权做了安排,反映港方卖家对这一品牌的保护。交易协议全貌通过双方上市公司披露在港交所网站上,令公众得以一窥香港资本市场复杂财技的玩法。

最终协议经复杂协商

本次交易的买家为光证金控、卖家为新鸿基有限,分别隶属上市公司光大证券(6178.HK)和联合集团(373.HK)。11月17日,两家上市公司分别发布公告,披露了关于光证收购新鸿基金融全部股权的交易安排。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为了达成最终交易协议,买卖双方订立了《经修订及重述股东协议》、《股份回购及认购协议》、《经修订及重述商标许可协议》、《解除契据》、《应收贷款押记协议》等一系列协议。从上述协议数量之多及名称中的“经修订及复述”等字眼中,可见内地、香港买卖双方协商过程的复杂。

股权转售部分,双方基于2015年的“旧”协议而调整并订立了新协议,还补充了新的回购、优先股发行安排等。按照2015年的“旧”协议,新鸿基有限拥有“认沽权”,即有权在2020年6月2日至12月2日期间,将手持的新鸿基金融剩余全部30%股权全数售予光证金控,代价为2015年所定价格外加每年高达8.8%的复合年化收益率。

按照本次协商,双方以“现金+优先股”的安排对付款程序进行了新安排。首先,在11月17日,光证金控以12.57亿元现金进行首期付款;接着,新鸿基金融新发行共计11.56亿港元的优先股,由光证金控认购,再转让给新鸿基有限。事实上,有关优先股的安排使得光证金控将付款期限拉长了三年多,将在2023年6月底付清,但这也意味着光证金控需要付出更多的“未来价值”:包括对本金107%的溢价及8.5%的按年股息率。

除了资金安排,买卖双方亦就“新鸿基”品牌进行了使用权协商。按照协议,光大证券在本次交易中的有关实体,将只能在未来18个月内继续免费使用“新鸿基”品牌。协议并未揭露“新鸿基”品牌的日后使用去向,因而光证是否会付费继续使用“新鸿基”名称、亦或卖方以“新鸿基”另立门户暂未可知。

“新鸿基”品牌历经剧变

事实上,与光大证券进行交易的对手方新鸿基有限,其最终实益拥有人为联合集团(373.HK),在今时今日与知名地产公司新鸿基地产(2.HK)并无股权关系。不过,“新鸿基”这一品牌背后,却是三个香港知名商人的创业剧变。

“新鸿基”这一品牌起始于1963年,创始人为郭得胜、李兆基、冯景禧三人。“新”字取于冯景禧的家族生意“新禧公司”,“鸿”字代表郭得胜经营YKK拉链等业务的“鸿昌行”,而“基”字则取自李兆基之名。

1969年后,三人分别自立门户、各自发展所长,李兆基以“恒基兆业”做地产品牌逐步打响新名号,而郭、冯二人各自发展“新鸿基”品牌,郭氏倾心地产,做大“新鸿基地产”,而冯氏则着眼于金融行业。不过,冯氏后人无心发展金融行业,在1996年将产业转售联合集团的李明治家族,由其家族运营至今。

从新鸿基有限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卖方对本次交易作价满意的态度。公告称,本次交易代价是经过光证金控和新鸿基“公平磋商”、参考原买卖协议项下之认沽行使价及按一般商业条款厘定,因而认为本次交易“公平合理”、符合新鸿基有限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此外,新鸿基有限又强调了本次交易有助于巩固其金融业务。相关好处包括引入现金流入,巩固新鸿基有限的资本状况,并令其在其他领域争取业务发展,包括投资管理及专业融资的业务扩张、一般营运资金、向股东分派股息等。

目前,光大新鸿基是新鸿基金融旗下最重要的资产之一,经营业务涉及经纪、投资和投行业务,具体而言包括财富管理及经纪、企业融资和资本市场、资产管理、投资及固定收益四大业务板块,并在澳门、英国都设有分支机构。

根据未经审计报表,截至2020年6月末,新鸿基金融总资产为106.25亿港元,其中净资产为30.91亿港元,期内收入为8.57亿港元,净利润为1.71亿港元。而根据经审计报表,新鸿基金融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税后净利润3.28亿港元和3.37亿港元。

中资券商寻求赴港扩大海外平台

寻求“出海”的光大证券在公告中称,光大新鸿基是其海外业务拓展平台,希望未来进一步发挥境内外一体化优势,探索跨境财富管理商业模式,打造“香港领先的财富管理平台”,以提升其国际化业务实力。

事实上,随着内地和香港进行股票通、债券通等一系列金融互联互通安排,内地企业普遍在香港寻求布局和发展。

中资券商在港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2000年之前,中资银行首先涉足香港,随后带动中资保险公司、中资券商紧跟其后。第二阶段即2000年至2010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带动内地经济蓬勃发展,金融业出海配合内地实业参与开放的国际贸易,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外资金融机构的光环逐渐褪去,给中资券商提供了新的机遇,中资企业逐步建立诚信、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2020年,伴随香港和内地的互联互通,中资在港金融企业数量、就业人数均大幅增长。在这期间,券商行业中的中资力量快速成长,以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为例,其会员在2009年成立时仅有8家初创会员,而到2020年10月已经有135家。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香港贷款不用还骗局


Daily News

转账也可以撤回?

你不知道的那些骗局

熟记套路 奔走相告






已经入账的货款

竟然还可以被撤销?!

骗子:“还真的可以!”





案件回顾



1

添加好友,介绍生意


3月14日,市民刘先生至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车墩派出所报案,刘先生是某外贸公司的法人,在香港开设了银行账户。


3月9日,有个陌生人kks在微信上添加刘先生为好友,声称可以为刘先生介绍生意,但要提成,随后发来两张采购单,买方是香港的公司。对方公司竟然真的通过香港某银行用支票向刘先生支付货款累计87万港币。


2

钱款飞走,发现被骗


刘先生见货款都已经到账了,便向kks前后转账10万余元“抽成”,没想到的是,过了没多久,87万港币货款竟然都被撤回了。刘先生发现自己被骗,立即向警方报案。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骗局解析



为什么转账也能撤回?

香港银行之间的港币汇款种类中,支票汇款是可以撤销。


当骗子用支票给你汇钱时,会收到银行发给你的转账通知,提示一笔资金到账,但其实那笔钱只是挂账了,随时可以撤销。


有一种叫“跳票”!

“跳票”是一个金融术语,指因为支票帐户内没有钱,银行无法兑现支票,遂把此空头支票寄还给支票持有人的行为。


骗子也会利用“跳票”显示的时间差行骗,让被害人误以为货款已汇入。







警方提醒:

1. 注意细节!“到账”≠“入账”

香港的金融体系和大陆稍有不同,习惯上也有差异,香港地区的银行,是把“到账”和“入账”做了区分的。


当你收到一条短信,到账多少金额,这个仅仅是“钱到银行”,并没有真正进入到你的账户。一旦进入账户,真正入账,又会收到第二条短信,表示存入了多少金额。


2. 多听多看!

把常见的诈骗方式烂熟于心,境外用支票付款的诈骗方法,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利用时间差开票后撤销,二是“跳票”(空头等)。


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来源:警民直通车上海

转自:伊犁网警巡查执法

编辑:网安小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香港广大贷款公司(香港贷款不用还骗局)":http://www.ljycsb.cn/dkzs/13926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