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信“浙里贷”乐清首发上线,下面是温度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乐清无抵押贷款
手机一键申请,贷款“秒”到账,最高贷50万元,办理贷款“一次都不用跑”——
不断升温的普惠金融再添一把火。昨日,浙江农信在乐清召开“浙里贷”上线发布会,推出“浙里贷”互联网小额贷款产品。作为浙江农信立足三农、服务小微的新产品,“浙里贷”旨在让每个浙江人都能享受数字普惠金融的乐趣, 随时随地实现线上轻松放贷。
众所周知,浙江是互联网金融的先发地,也是“互联网+”发达地区。在互联网金融日益便捷、安全的今天,为了让广大客户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浙江农信“浙里贷”应运而生,它打破了常规金融服务业态,针对各类小微客户,提供简易、快捷的线上金融服务。
“so easy!”浙江农信首席体验官严建伟作为第一个体验“浙里贷”产品的客户,通过手机APP,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卡里就顺利到账5万元,月利率仅需5.075‰,让他惊叹不已。乐清农商行业务管理部总经理周杨介绍,“浙里贷”是浙江农信首款纯线上信用贷款,客户不需要抵押担保,不需要到银行网点当面签约,只需登陆手机一键申请,贷款就能“秒级”到账,最高可贷50万元,实现办理贷款“一次都不用跑”的全新体验。据了解,与传统小额贷款相比,“浙里贷”拥有无担保、无抵押、无面签等优势,并且有丰富自由的可选性和精准高效的智能度。
为了让更多用户享受到这一普惠金融便利,浙里贷将提供市民卡贷、优信贷、公积金贷、社保贷、税银贷、公务贷、按揭贷、存款贷等“八大板块”特色产品,为信用村、市民卡、公积金、社保等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浙江农信资产总额率先全省银行业突破2万亿,存贷款总量保持全省银行业第一,承担了浙江省二分之一的农户贷款和五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贷款,支农支小贷款投放量、服务覆盖面均居全省银行业第一。浙江农信一直是普惠金融最有力的实践者,60多年来,把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满意度、便捷度放在首位,近年来,在“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大潮下,浙江农信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小额信贷”的思维,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乐清农商银行依托浙江农信科技大平台,提出了“依托大数据 建设全渠道”的经营战略,今年全新上线新一代数字银行“丰收互联”,手机银行突破30万户,交易额跃居全省农信系统首位,电子业务替代率接近90%。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李尖 通讯员 郑娜
乐清个人贷款
本报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
2021年即将收官,农商行因经营贷违规再现百万级罚单,金融强监管力度延续。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龙岩监管分局官网更新处罚公告。其中,福建上杭农商银行因贷款违规等原因领到3张罚单,合计被罚170万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福建上杭农村商业银行存在多项违法违规事实,包括贷款“三查”不尽职、向公职人员发放经营性贷款、未按规定认定关联方以及未按规定管理重大关联交易行为。
经《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2021年1月至今,福建省有约10家农村金融机构收到行政处罚,累计处罚金额近2000万元,其中涉及违规发放经营性贷款的罚款金额占比近半。
从全国范围来看,贷款“三查”不尽职是农商行频频“踩雷”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涉及经营性贷款违规的罚单,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罚单金额对比过去几年都有显著上升。
小微贷高增长VS贷款审核能力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上杭农商行小微贷在2020年同比实现74%增长。而根据上杭农商行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亿元,比上年增长4.8亿元;对比上杭农商行2019年公布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实现17.19亿元的规模,过去一年小微贷款实现较快增长。
上杭农商行官网显示,上杭农商行提供的部分经营性贷款产品出现大额长期限的情况,如“乐业贷”,最高可贷1000万元,安居贷最高可贷100万元,农E贷以及公积金贷款等都最高可贷30万元,贷款期限都在5年以上,贷款条件限定在有本地全款住房等。涉及经营性贷款的产品,目前为“助业贷”个人经营性贷款等产品,包括“万通宝”贷款、“组合宝”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小微贷的高速增长,也在考验着银行面对贷款进件的审核能力,以及贷后资金流向的管控能力。
自2020年底,房地产政策收紧,2021年8月深圳爆出“深房理”事件,多地严查个人经营贷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各地连续公布经营贷违规的处罚信息,央行、银保监会对个人经营性贷款的资金走向前所未有的关注,经营性贷款监管力度加大。
上杭农商行此次的处罚原因,就涉及个人经营性贷款的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以及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等方面。
对于这一类大额的贷款产品应当如何做好贷前审核,贷后管理又该如何避免出现违规等问题,上杭农商行方面并未回应记者的采访问题,仅表示,“目前银行暂不接受直接采访”。
但有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贷款人的资质审核一般在贷前提交个人资料就可审核对方信息。这笔钱放款到贷款账户后,银行想要看贷款人的钱实际用在哪里,需要客户提供购销合同,或相关证明看这笔钱用在哪里。事实上,关键问题在于贷款人在贷记卡办下来后,将钱转走并经过几次倒手后,资金流入限制性领域。农商行不能直接从后台看到这个数据,但监管的系统可以看到。”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1年4月,上杭农商行发布了“不得将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告知书”。其中提到,“经营用途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购房首付、支付购房款以及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等,一旦发现将提前宣布贷款到期并择机收回贷款,压降授信额度等”。
此外,上杭农商行还推出“福万通贷记卡”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根据官方介绍,福万通贷记卡结合农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创业者的资金需求而推出,主要面向“三圈”客户,即普惠金融商圈的个体工商户、普惠金融工薪圈的工薪阶层人员、普惠金融种养殖圈的种养殖户,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模式,目前普惠金融卡最高额度是30万元。
上杭农商行的涉农贷款在2020年也实现了19%的增幅。年报数据显示,“涉农贷款余额64 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0亿元,增幅达19%,占到贷款总量的87%”。
涉经营贷罚单频现
2021年,农信系统因“三查”不到位罚单频现,其中涉及到经营性贷款的占比增加,多次出现超百万罚单。
如2021年8月,福建银保监局公布多张涉及福州农商行的罚单,案由涉及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该行七家支行共被罚款315万元;3月,乐清农商银行因向公务员发放经营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被用于固定资产项目建设,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被处罚款125万元;10月,云南景洪农商行因消费贷、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等5项违规被重罚140万元。
此外,广东银保监局在今年公布的处罚信息中显示,多家国有大行因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遭受处罚,合计处罚金额超千万元;深圳银保监局也在今年开出多张罚单,多家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深圳市分行因为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三查”不到位、资金被挪用等问题遭到罚款。
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认为,“个人经营贷主要流向房地产,还流向股市,此外还会被用于民间借贷,从金融机构套取低息贷款后再高息出借给其他自然人,也可能被用于赌博等非法途径。”
对于规范个人经营贷、个人消费贷,苏筱芮认为,首先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完善,强化内控管理与从业人员的合规培训;其次则需要加大资金流向监测,运用金融科技等手段实施高效管理;最后也需要对贷款申请人加强普及教育,对违规挪用贷款资金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此外,在上杭农商行近期的处罚信息中,未按规定认定关联方,未按规定管理重大关联交易行为也是处罚原因。
公开信息显示,上杭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上杭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2010年6月正式开业,为福建省首家农村商业银行,目前注册资本金为7.24亿元,大股东为上杭县财政局间接控股的上杭县兴诚实业有限公司持股10%,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以及福建省龙岩市国资委控股的龙岩文旅汇金发展集团持股10%,三家并列大股东,此外,福建省福鑫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金额为1919.93 万元,持股比例为2.65%。
梳理前十大借款和股东的关联情况可知,福建省福鑫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杭县财政局涉及前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中的4笔借款。分别为福建省福鑫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贷款余额 6148 万元,以及由福鑫矿业持股德武平县三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贷款余额 3750 万元;上杭县财政局百分百控股的上杭工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贷款余额 5767.87 万元,以及上杭县财政局控股的福建上航大酒店有限公司,贷款余额 3970 .89 万元。
上杭农商行2020年年报公布,截至 2020 年底,“我行关联方的贷款(含贷记卡)201笔,余额12235.97万元,表内外授信净额为11235.97万元。其中199 笔、金额 5365.97 万元属于一般关联交易;另外2笔、金额5870万元属于重大关联交易,占资本净额的 3.04%。该两笔重大关联交易具体情况如下:福建上航大酒店有限公司在我行贷款余额3970万元,该笔贷款占资本净额的2.06%;上杭蛟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在我行贷款余额1900万元,该笔贷款占资本净额的 0.98%”。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乐清无抵押贷款(乐清个人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3887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