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低性价比”润信小贷股权被出清,下面是贝果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深圳市润信小额贷款
本报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
网络小贷因设立门槛低,符合监管的合规性要求,曾在网贷平台转型过程中受到热捧。但在网络小贷征求意见稿下发后,多家机构对于网络小贷牌照重新定位,已有企业开始出清相关股权。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披露,润信(汕头华侨试验区)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信小贷”)的两笔50%股权分别被华润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建筑”)、华润网络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网络”)转让,截至12月22日为意向挂牌时间。
对于润信小贷转让原因,以及未来在消费金融领域的规划等相关问题,华润金控的相关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暂时不方便披露。
但有多个业内人士表示,网络小贷牌照可以带来的利润率并不高,该牌照性价比低。在压缩利润空间的情况下,资金端选择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合作,成本会比通过网络小贷放款更低。
专家观点认为,网络小贷仅是一个放贷牌照,不具备独特性,之前因为设立门槛低,可以解决放贷资质问题,也有杠杆便利,但现在低门槛和高杠杆优势都没有了,面临被替代的情况。
成立三年净亏损3898万元
天眼查信息显示,润信小贷成立于2017年7月20日,注册资本为2亿元,为华润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其经营范围为发放小额贷款以及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但在成立后的几年间,业务发展表现一般。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0日,润信小贷的营业收入为2628.65万元,净亏损3989.75万元,总资产为2.42亿元,总负债为1503.32万元;2019年,润信小贷的营业收入为3269.68万元,净亏损114.61万元,总资产为2.99亿元,总负债为3202.86万元。
具体到业务上,润信小贷先后上线了多个产品。2017年8月上线员工贷,服务华润体系内员工的金融需求,上线初期业务增长迅速,三个月实现放款量破亿元。
润信小贷的业务经历了,从服务华润体系内员工,到服务华润体系内零售场景,到探索向全国用户展业的过程,但这一过程走得并不顺利。
在2018年6月,上线了消费分期产品万象花,主要提供华润旗下万象城等实体零售场景下的金融服务。后期又推出了华润通金融APP、润心贷等面向全国展业的小贷产品。
在2018年,润信小贷曾将注册资本金增至3亿元。但未来润信小贷想继续做全国业务的注册资本金成本将更高,需满足注册资本金50亿元门槛,对比华润旗下的珠海华润银行注册资本金60亿元,华润信托110亿元注册资本金,网络小贷的性价比较低。
此外,随着最高法设定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网络小贷监管新规等监管政策出台后,也严重影响网络小贷业务的利润空间 。
润心贷在过去一段时间也受到多个对于产品利率、催收方面的公开投诉,对股东华润方面或有声誉影响。
黑猫投诉内容显示,“2019年4月26日在润心贷借款16600,合同显示有两笔借款,一笔16600,另外多了一笔7083.22元,也就是说借本金16600以外多了一笔强制涉及变相服务费利息贷,利息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违规收取砍头息。”
在政策收紧、牌照价值缩水、声誉风险等多重因素叠加或是华润转让旗下网络小贷牌照的主要原因。
业内观点认为,通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也可以以助贷的形式进行全国展业,而网络小贷的优势主要在于此前的设立门槛低,可以解决放贷资质的问题,还有杠杆便利,但在网络小贷新规后,低门槛和高杠杆优势都没有了,牌照也不具有独特性,继续持有的价值不大。
背靠7000万用户
华润集团通过润信小贷入局消费金融市场的计划,以转让润信小贷股权告终,而此前筹划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没有新进展,多个迹象表明,华润集团在消费金融赛道内的尝试或将暂停。
据了解,华润集团是在2017年开始大举进军消费金融领域,当时华润进军消费金融领域的最大依仗在于华润线下零售场景下的7000万用户量。
润信小贷总经理金政军此前曾公开表示,以华润7000万左右的客户量,无论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何种细分,都会拥有巨大的用户规模。如果做成独特优势,也很容易再向其他细分领域渗透、扩展。
在具体业务条线方面,金政军认为,超市和万象城机会较大,一方面对于场景内品牌认知度较高,另一方面,在选择服务提供方,服务提供方本身的背景对于消费者的偏好也会有明显的影响。
随后润和小贷的发展路径也显示了,华润在消费金融领域的思路主要依靠华润内部用户资源,但营收数据显示这条路没有彻底走通。
而华润旗下相关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也至今没有新的进展,即便未来华润消费金融被监管批复同意,未来的业务能否做好也考验企业运营能力。
公开报道提到,2018年,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华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消费金融”)。
分析观点认为,目前市场上第一、二梯队的消费金融平台,都具有高度的对外开放获客的特征,如果华润消费金融仍按照原有的服务华润体系内用户的思路,未来或将对标锦程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的发展情况。
与网络小贷监管收紧不同的是,消费金融公司面临利好政策,不久之前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通知提出,允许相关机构的拨备覆盖率可降低至130%,在扩展融资渠道和增加资本充足手段方面,消费金融和汽车金融公司可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盘活存量信贷,符合条件的相关机构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二级资本债券。
未来在消费金融这个赛道内,消费金融牌照面临比网络小贷宽松的监管环境,在融资渠道、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利好刺激下,华润集团在消费金融领域内的想象空间可能仍要回归推动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编辑:何莎莎 校对:彭玉凤)
360贷款
一场持刀伤人事件,将360借条推到聚光灯下。
事件起于1月25日,360公司通过官微发布声明称,有一个外来人员打伤一名360成都办公室员工,警方对相关人员采取措施,目前正在调查中。早些时候,360还声明称,一切案情相关以警方通报为准,并谴责一切恶意伤人行为。
随后,成都高新分局也发布通告,对此进行解释,嫌疑人刘某某与“360借条”平台存在借款纠纷,在与工作人员交涉的过程中,用水果刀将一名工作人员右手手掌及右腿膝盖处刺伤。案件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并将依法处理。
事件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虽然打人不对,但也确实应该管管这些借贷乱象了,我都上过当”、“记得之前很多公司都在搞借贷平台,宣传广告尬的头皮发麻”、“好好做你的电脑杀毒软件不好吗,非要搞借贷,就因为赚钱吗?”
公开资料显示,360借条是360数科(原360金融)旗下个人及小微信贷平台,上线于2016年9月,基于360大数据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即时到账的消费贷款。在360借条官网上,写着“快速授信,快速房贷,最高额度20万”等字样。
在360借条APP上,有着不少有趣的内容。不仅可以通过各种认证提高额度,还能直接在上面用贷款购买手机、电视等产品。更有意思的是,用户还可以开通VIP,其中季卡89元、半年卡149元、年卡199元,领取息费折券和免息券等物品,从而享受折扣等内容。
实际上,360借条平台隶属于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达50亿元,主要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信息咨询服务等,总经理为严国荣。值得一提的是,美股上市公司360数科曾在招股书中提到,通过一系列合同获得福州小额信贷的控制权。
2021年第三季度,360数科实现营收46.13亿元,其中信用驱动服务收入为26.2亿元,融资收入为5.7亿元。360数科解释,融资收入是通过本公司平台,由并表信托和福州小贷资助的贷款产生,向借款人收取费用和利息。这同样也意味着,福州小额信贷是360数科的重要子公司。
(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 编辑丨廖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深圳市润信小额贷款(360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379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