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2022年年报:不良贷款率5年来首次下降,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超17%,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浙商银行不良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3月27日,浙商银行(601916.SH)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浙商银行资产总额26219.3亿元,同比增长14.66%,负债总额24656亿元,同比增长15.86%,资产负债率93.67%,同比增加近1个百分点。其中,2022年浙商银行吸收存款16814.43亿元,同比增长18.77%,合计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250.3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4178.81亿元,同比增长9.54%。
2022年浙商银行实现总营收610.85亿元,同比增长12.14% ,实现净利润139.89亿元,同比增长8.31%,其中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18亿元,同比增长7.67%。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5年来首次下降,为1.47%,较2021年末减少0.06个百分点,但高于2020年的不良贷款率1.42%。拨备覆盖率为182.19%,较2021年末上升7.5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67%,较2021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指标方面,浙商银行各项指标均出现下降。2022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0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54%,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1.6%,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
收入结构上,2022年浙商银行利息净收入470.62亿元,同比增长12.18%,占总营收的比重为77.04%,利息支出549.21亿元,同比增长8.1%,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02%和2.21%,分别较2021年下降0.05和0.06个百分点。非息净收入为140.23亿元,同比增长12.01%,占总营收的比重为22.96%,与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7.91亿元,其他非利息净收入92.23亿元,均较2021年有所增长。
分业务条线来看,2022年浙商银行公司银行业务进一步增长,获得营业收入324.9亿元,同比增长16.91%,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21年的51.02%提升至53.19%;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收131.24亿元,同比增加2.58%,占比为21.48%;资金业务实现营收133.36亿元,同比增长9.12%,占比为21.87%;其他业务实现营收21.14亿元。
从不同行业的公司贷款分布来看,2022年,制造业超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浙商银行对公贷款投放最多的行业,贷款金额2169.21亿元,占浙商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为14.22%,不良贷款率也由2021年末的3.97%大幅降低至2.5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金额为2093.6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13.73%,不良贷款率由2021年末的1.36%增加至2.46%;批发和零售业贷款金额为1678.1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11%;房地产业贷款金额进一步从2021年末的1687.24亿元减少至1668.27亿元,占比由12.52%下降至10.94%,不良贷款率由0.62%提高至1.66%。
记者注意到,在小企业业务板块,小微企业服务一直是浙商银行的特色业务。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小企业专营机构210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72.86亿元,较年初新增407.33亿元,增速17.2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93个百分点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11.93万户,较年初新增1.35万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66BPS;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0.98%。浙商银行制造业贷款金额的增加是由于其推广“5+N小微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的中长期信贷需求,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放小微园区贷款671.46亿元,服务园区客户超1万户。深化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通过“国担担保贷”增强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截至报告期末,国担体系担保公司业务余额161.38亿元,较年初增加97.03亿元,增幅151%。
另外,在金融科技领域,浙商银行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机制。一方面增强人才建设,2022年金融科技人员共计1615人,同比增长10.9%,占全行人员的比重约9.6%;另一方面落实科技专班化、常态化运作,创新ITBP机制、IKR管理体系等。
科技能力建设方面,通过罗盘贯通业务全链路;打造企业级数据中台2.0,全年数据索取数较2021年下降13.73%;建设了业务中台的绩效、客户、产品、消息等四大中心,形成了客户、产品、场景之间的交易闭环;技术中台落地“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场景建设,推动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推进国家区块链试点项目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浙商银行贷款申请增额
小微兴,则经济兴;小微活,则社会稳。作为一家“00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自成立之初就将小微金融作为战略业务板块发展。重庆分行作为浙商银行在重庆地区设立的一级分行,自开业以来,始终致力打造“小微企业贴心服务银行”,不断擦亮小微金融“金名片”,深化服务内涵,赋能小微发展,跑出了普惠金融的“加速度”。
信贷支持有力度:普惠小微贷款突破百亿大关
近年来,在人行重庆营管部和重庆银保监局等监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浙商银行重庆分行坚定响应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和总行战略导向,把支持小微企业作为与重庆实体经济共融发展的重要落脚点。
该行积极建立完善小微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将小微金融服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切实发挥考核导向作用,搭建了专业化人才队伍,逐步摸索出一条规模、质量、效益、特色协调发展的小微金融服务路径。2022年初春,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迈上100亿元新台阶,扎根山城11年来,累计发放款超过30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10000余户。
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该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进一步加大小微贷款投放力度的同时通过应延尽延、下调利率等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截至2022年3月末,分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6.21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2.2亿元。
资金投放有速度:加码金融科技提升服务效率
“从申请放贷只用了3天时间!”重庆某网络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杨先生说道。公司因设备更新需要,前期签署一笔了服务器终端设备采购合同,眼看付款日来临,自有资金却不能及时回笼,心里很是着急。杨先生之前听朋友介绍得知了浙商银行的“点易贷”产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手机提交了申贷信息,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15分钟就收到了审批通过的短信并知道了可贷金额,第3天就成功提款120万元。杨先生由衷地感慨,“原来办一笔贷款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时间,浙商银行这个产品真是又快又方便”。
据了解,该行不断加码金融科技,加速“机器换人”迭代更新,创新推出“点易贷”等特色产品,线下小微业务已全面实现“申请在线化、调查移动化、审查数据化、审批模型化、提还款自助化、贷后自动化”的流程再造。截至2022年3月末,该行“点易贷”产品余额43.27亿元,服务小企业客户近4000户。小微贷款线上申请使用率超83%,线上提款率占比达91%。
金融赋能有温度:“双融”计划提供暖心服务
“今年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怎么样?融资上有什么需求?”今年以来,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积极践行总行“深化三服务 助力开门红”专项活动,主动上门与广大客户面对面互动、心与心交流。同时,还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小微金融服务工作专班,并推出“双融”(融资、融智)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分行普惠小微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据了解,在“融资”提升计划方面,该行提出以科技赋能,持续提升客户申贷便利性,持续加强专业化小微金融队伍建设,设立小微金融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人行“1+5+N”金融服务港湾活动,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业务办理环境。在“融智”提升计划方面,该行着手建立小微企业“金融顾问”制度,搭建专业化的小微金融顾问队伍,免费为小微企业传递金融、财税、法律等知识,编辑成《小微企业政策资讯》并点对点向小微企业发送。
截至目前,该行走访小微企业1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问题30个,已向3000余户小微企业点对点发送两期《小微企业政策资讯》。(浙商银行重庆分行供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浙商银行不良贷款(浙商银行贷款申请增额)":http://www.ljycsb.cn/dkzs/1369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