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回到“2时代” 宝宝理财短期恐难回高点,下面是新京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360小金库贷款
在经历开年的一波小涨势后,宝宝类理财产品便开启了收益率下滑之旅,从4%滑到了3%边缘。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12月7日-12月13日的一周,74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90%。
面对可能得到的回报在减少,一些投资者转而尝试更高风险的产品,也有忠实拥趸吐槽之余,期待宝宝产品的收益反弹。
专家表示,整个市场的资金成本在下降,宝宝类理财产品利率短期内难现反转。
收益下滑,宝宝类理财重回“2时代”
“为什么××宝一直在跌?”、“××宝收益率什么时候可以回到4%?”,在过去的一年间,类似的发问不断出现在一些理财平台的宝宝类产品讨论区内。
在济南工作的白领周宇(化名)曾是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拥趸”。他毕业前两年的工资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分散放进了余额宝、理财通和京东小金库中,“这种宝宝理财今年的收益率前期接近4%,现在有的不到3%。”
融360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互联网宝宝产品报告》显示,1月份,互联网宝宝产品的收益率达到了最高值4.33%,之后两个月收益率逐月下滑,一直到三月份互联网宝宝收益率达4.25%。但整体来看,2018年一季度三个月的平均收益为4.28%,较2017年第四季度上升了0.21个百分点。
融360分析师认为,“1月份宝宝类理财收益率达到高峰或是由于春节期间市场资金利率不断走高,货币基金利率也自然随之增长,从而导致与货币基金对接的宝宝理财收益率也实现了高增长。”
不过,收益下滑成了往后几个月持续的态势,一些明星产品的收益变动更是备受关注。余额宝最先接入的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在12月18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536%、万份收益为0.6898,而在2018年的1月1日,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371%和1.1894。微信理财通接入的华夏财富宝在今年1月1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013%、万份收益为1.1058,而到了12月18日,对应的数据下滑至3.213%和0.8595。鹏华增值宝是京东小金库“零用钱”账户接入的货币基金之一,该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万份收益由年初的4.478%和1.257下滑至12月18日的3.065%、0.7699。
按照融360监测的数据,12月7日-12月13日的一周,74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90%,较此前一周下降了0.05个百分点,连续两周上升之后再次回落。整体来看,10月下旬以来,互联网宝宝收益率止住了持续下滑的趋势。
微信出手,互联网宝宝再现“火光”
除了绕不开的“收益关注”,过去一年,宝宝类理财领域也多了一些变数。继去年多次下调个人持有最高额度后,余额宝在2018年最受关注的动作便是“开放”。从今年5月初开始,除了天弘基金外,余额宝开始接入其他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包括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华安基金、国泰基金等10余家基金公司的产品。
一波开放的操作过后,蚂蚁金服10月27日公布了运营数据:天弘余额宝的规模减少了1300亿,其他余额宝对应的货币基金增加了1400多亿,余额宝总规模增加到1.93万亿。而截至12月18日,余额宝公布的数据显示,成立五年多以来,用户累计赚取收益1700亿,相当于平均每天就赚一个亿。
不过,腾讯的再次出手,让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格局再添变数。不久前,微信零钱通开启公测,这款既能通过微信平台在所有场景进行消费,又可自动获取理财收益的产品,被外界视为对标余额宝的新势力。
微信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日益丰富的线下支付场景,成为零钱通被外界看好的重要因素。而在一些用户比较关注的收益率上,目前零钱通支持的4只货币基金的近7日年化收益多在3%——3.4%之间,并且可以随时更换基金。
周宇在几个月前便体验了零钱通,“收红包啥的,可以直接放进去了,支付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不过,这并未过多影响到周宇对余额宝等的使用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曾表示,腾讯零钱通的优势在于依托微信,用户基数大,可能给余额宝的用户造成一定的分流,这也要看用户的使用习惯是否愿意发生迁移。
2018投资者说
年初10万放“宝宝”里 现在70%转成了定期产品
回顾一年以来的理财资金变动情况,周宇总结说,“我持有的宝宝类产品总的资金规模是减少的,提现取出来,也是因为收益持续降低,投入到了长期的、利润高的产品”。
周宇回忆,自己年初有接近10万元的流动资金分别通过京东金融、支付宝和微信存放在理财金、余额宝、零钱通及理财通上。不过,目前几个平台加起来的资金不足两万元。“减少主要是平时消费和换成定期理财产品,转成定期的占了70%。”
周宇所说的定期理财产品,在支付宝、微信、京东金融等理财平台上也一度是热门理财推荐,主要是来自险企的定开型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以及投资连结型保险,一般年化回报率在4%-6%之间。“我觉得,我是属于保证资金安全情况下再追求利润的那类人,以前宝宝理财二者兼得,现在只能是灵活牺牲一下了。在资金安全保证的情况下,尝试点稍高风险的”。
不过,在周宇看来,余额宝、零钱通这些宝宝类产品虽然吸引力在下降,但还是必不可少。“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了,满足日常消费需求的同时,还是想灵活地多少赚一点,而且周转也容易。”
在京工作的张雯(化名)则在年初投资股票基金等产品结果亏损后,选择把每月的工资转入余额宝和零钱通,“如果看到不错的定期产品,也会及时出手,毕竟现在收益有点低,不过很多收益稍高点的中低风险产品都很难抢到”。张雯还开始尝试把准备放进宝宝类产品里的工资用来买超短债证券投资基金,但收益波动也在增加。
2019投资锦囊
宝宝产品收益短时间内难现反转
收益下滑势头稳住的宝宝类理财产品,是否有希望在年底实现反转?
“从整个市场利率变化的趋势看,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在内,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从上半年到现在都趋于逐步往下降的过程,宝宝理财也概莫能外。整个市场的资金成本的确是在往下降,反映出这种趋势很正常。”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
在郭田勇看来,宝宝类理财产品利率反转在短时间内还比较难。因为在整个国内来看,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整个社会会维持相对宽松的资金链。现在社会宏观政策导向不支持高成本,所以短时间内很难出现反转的情况。
融360分析称,截至12月1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36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刷新连停记录。央行表示,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合理充裕。今年年底资金流动性要好于往年,不过临近年末,流动性多多少少会有所收紧。虽然本周互联网宝宝收益率有所回落,但是短期内有望再次反弹。
郭田勇建议,投资者还是要根据自己期望的收益水平,以及风险承受的能力,综合两个指标去做决策。“因为理财新规的出台,意味着整个社会无风险套利的机会越来越少。有期望收益,但是要想到打破刚性兑付后可能要承担风险,这两个点要平衡好。”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鹏
无需审核的小额贷款6000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断扩大公租房覆盖范围,统筹将新就业群体、外来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纳入住房保障,简化申请材料,提高办事效率,让更多群众实现安居。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深挖城镇化潜力,每年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其中不少中低收入群众和新市民存在住房困难。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到保基本、兜底线?
“答案是大力发展小户型公租房。”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唐标文表示,“广西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努力在住房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近年来,广西通过公租房保障帮助153万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全区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依申请应保尽保,改革发展成果和住房保障制度惠及更多壮乡群众。
广西的小户型公租房建设情况怎么样?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段?覆盖人群有哪些?申请难不难……近日,记者到全区多个城市调研采访了解情况。
建设规模大,居住品质好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负责人介绍,广西将公租房建设作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扩大公租房建设规模。2021年广西公租房新开工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公租房基本建成量居全国第六位。
据了解,广西公租房具有房屋面积小功能全、设施配套齐全、小区数量多分布广、交通便利等特点,租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满满。
记者近日在南宁、北海、桂林等地调研发现,各地建设的公租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一应俱全,租户可以拎包入住。其中南宁市4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公租房占全市供应总套数的82%。
“过去租住在城中村搭建的石棉瓦房,只有一个大开间,一家4口人一起生活,不方便,现在舒服多了。”桂林市迎宾安居小区的租户伍新凤说。
广西各地将公租房小区融入城市建设合理布局,很多城市在城区黄金地段建设公租房,让公租房租户获得生活、工作和出行上的便利。“碧水龙湾”是河池市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公租房小区,位于城东新区龙江河畔,是名副其实的江景房,项目配套建设了市政道路、公交车站,解决了1637户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很多城市公租房小区均配备有体育锻炼器材、电动车充电桩、小超市等,不少小区还有文化活动室、养老托幼机构。此外,15分钟生活圈内,涵盖小学、农贸市场、银行、医疗机构等服务机构。
走进南宁市惠民安居·仙葫苑公租房小区,只见小区幼儿园旁的休闲小广场上,居民们有打乒乓球的、健走的、遛娃的,笑声、喝彩声交织,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活气息。租户欧少明最喜欢早晚在小区散步,看着热闹的人群,感觉生活就有了希望。
人群覆盖广,重点保障全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广西正在享受公租房保障的住房困难群体有47万户。其中,城镇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约13万户。
江小萍家庭就是“双困”家庭之一。丈夫长期卧病在床,需要全天候看护,没有收入,江小萍一家靠领取低保过日子。前些年,一家4口与人合租城中村一套房子,他们住其中一间房,月租金300多元,压力挺大。如今,搬进北海市浙江路公租房小区一套50平方米的二房一厅,享受了租金核减政策后,每月只需缴纳租金28元。“压力小,环境好,住得舒服。”她和爱人对现在的住房十分满意。
广西在广覆盖的基础上,统筹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并对重点领域、重点发展产业群体做到了精准保障,提升了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彰显了城市的温度和人文关怀。
文桂芳从桂林农村到南宁务工,目前在一家保险公司担任信息专员,此前在单位附近的城中村租房子住。在同事的推荐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递交了公租房申请材料,没想到很快就搬进了新家。“国家政策好,我们进城务工人员也有住房保障!”文桂芳说。
记者了解到,通过定向分配和单位“团租”方式,广西将公租房申请范围延伸至环卫、公交等公共服务行业以及重点发展产业中符合条件的人群,着力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南宁、桂林、北海、百色、河池、来宾等城市对近万名环卫工人实行定向保障。
南宁市青秀区环卫站工人刘琼金通过单位“团租”的方式,申请到一套二房一厅的公租房。“现在上班近多了。有房住,心里安定,这份工作准备做到退休咯!”刘琼金告诉记者。
目前,广西全区正在享受分类保障的青年医生、青年护士、青年教师、进城落户农民、农民工等新市民共11.02万户;乡村教师、环卫工人、公交司机、消防救援和家政从业人员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住房困难群体共3.88万户。
申请入住易,智能管理优
桂林市民胡珊是低保户,带着孩子借住在父母家。2021年8月,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介绍,她了解到低保户可以申请公租房。在手机上安装了公租房APP,并通过APP递交了申请材料,半个月后,她收到了申请已通过的消息,获得了保障资格。“当时的反应是,哇,效率这么高,只提交了一次材料,都不用跑窗口申请。”胡珊说。
桂林是广西推广应用公租房APP试点城市。2021年7月,桂林市正式上线公租房APP,截至12月底,累计注册用户6000多户、发布房源2.4万套。公租房申请受理审核时间由原来的28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除桂林市外,广西其他13个设区城市也在筹备公租房APP上线事宜。
记者了解到,不仅前端公租房申请很便利,因为智慧管理,小区也变得更宜居。2021年起,广西大力推行公租房小区数字化管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推进公租房“人、证、房”三位一体的智慧云监管平台建设工作,不但住户的出行更方便,还实现了对公租房小区安防、违约取证、到期退出、违规清退等的智能化管理。
2021年自治区安排28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补助第一批公租房云监管平台建设,参建的公租房小区有248个,涉及4.9万套公租房。
北海市江苏路公租房小区安装了智能门锁,租户黎维良如今出门都不带钥匙,回到家门口,伸出拇指按指纹即可解锁,“老人家有时候忘带钥匙,以后不担心开不了门了。”
“过去对小区的管理,主要是靠人工登记和巡查,对房屋转租、欠租、闲置的问题难以监管,对老弱病残群体的照顾也不太到位。”桂林市叠彩区房产管理处副处长周洪介绍,“如今有了公租房云监管平台,租户出入信息清清楚楚,很多棘手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唐标文表示,广西将大力发展小户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制定了“十四五”时期保障性租赁住房22.35万套(间)的发展目标,尽最大努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让人民幸福安居。
转自|人民日报(2022年12月02日 第11版)记者:庞革平,原标题《广西扩大公租房申请范围——让住房保障制度覆盖更多群众》
来源: 人民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360小金库贷款(无需审核的小额贷款6000)":http://www.ljycsb.cn/dkzs/1367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