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华宏小额贷款公司(华融普惠)

华宏小额贷款公司(华融普惠)

江西的这朵花很美!力争到2025年末上市公司超140家(附89家“映山红”企业公示名单),下面是江西发布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华宏小额贷款公司

日前,

《江西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正式出台。

发布哥带你一图读懂:

《江西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解读

日前,《江西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金融规划》)正式印发。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金融改革发展工作,在《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打造现代金融,同时将《江西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列为专项规划之一。按照规划编制总体工作安排,结合国家“十四五”金融工作部署,江西省制定出台《金融规划》。

二、“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加快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完善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建设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重点民生领域提供多样化特色化的金融供给,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着力畅通实体经济投融资通道,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转变金融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金融业态、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加快金融业双向开放步伐,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四是坚持防范化解风险。建立健全区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精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我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现代金融体系基本建成,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在全国形成引领示范,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效处置,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金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十四五”时期江西省金融业发展主要目标

主要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速(%)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1808.63

2850

9.5%左右

金融业增加值/GDP(%)

7%

8%

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

43912.95

64000

8%

本外币贷款余额(亿元)

41667.68

73000

12%

上市公司(家)

87

140

9.18%

区域股权市场五年新增挂牌企业(家)

79

300

30.59%

保费收入(亿元)

927.86

1300

6.98%

地方金融资产总额

(亿元)

25100

35000

6.88%

四、“十四五”发展重点任务及举措

围绕“6+4+3”做大做强金融业,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一,根据金融业发展重点提出重点打造“六大金融”。紧跟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方面,结合金融发展趋势,突出地方特色和体现前瞻性,提出我省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深入发展普惠金融,规范发展数字金融,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序发展开放金融。

第二,结合我省特色重点实施“四大工程”。为巩固深化我省“映山红行动”成果,支撑“险资入赣”工作新格局,做大做强“金融赣军”,规范发展地方金融组织,从做大金融市场、做强金融机构两个层面,提出重点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险资入赣”工程、“金融赣军”跨越工程、地方金融组织提升工程。

第三,继续抓紧抓实三项战略举措。一是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二是加强地方金融监管,贯彻落实好《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切实履行好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三是结合各地经济金融发展特色及资源禀赋等条件,推动区域金融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优化金融产业区域布局。

五、保障措施

第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扎实抓好金融机构党的建设,压实金融机构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以党建引领带动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第二,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争取国家级金融创新试点,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金融政策与财政、产业、科技、乡村振兴等政策协同。增强财政金融联动,完善贷款风险补偿等制度,对融资性担保机构增信给予适当风险补偿。优化各级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资金的结构和用途。

第三,加强人才支撑。完善金融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等政策和机制,加强金融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引进和培养金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健全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双向人才交流机制。

第四,健全评估机制。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和考核机制,对预期性目标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进和调整主要目标、战略举措和实施路径。

江西“映山红”企业最新名单公示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纵深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的决策部署,根据《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时代推动江西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赣府厅字〔2021〕58号)精神,抢抓国家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等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机遇,挖掘上市主体,集中政策和资金等资源,予以重点调度、重点扶持、重点推进。经企业自主申报,并由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以及相关省直部门推荐,拟定华维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等89家企业为江西省2021-2022年度“映山红”企业,现予以公示(名单附后)。

公示期自2021年11月11日至11月18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实名并书面反馈至江西省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联系人:黄越,联系电话:0791-88918251

省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1年11月10日

江西省“映山红”企业公示名单

(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南昌(30家)

华维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兆驰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百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国科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赣通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怡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华宏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南昌凯迅光电有限公司

江西润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南昌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节能晶和科技有限公司

华睿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发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恒实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江铜耶兹铜箔有限公司

江西科美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诺客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众加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方兴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金手指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江西洪兴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江联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车仆实业有限公司

九江(7家)

江西天沅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欧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正邦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庐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科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景德镇(3家)

江西联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天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萍乡(4家)

江西宝海微元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伯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江西大地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同济建设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新余(3家)

江西新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鹰潭(3家)

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10家)

科睿特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逸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挺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赐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天键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润鹏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市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播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好朋友科技有限公司

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宜春(12家)

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宜春大海龟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宁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金利隆橡胶履带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航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中天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五洲医药营销有限公司

江西金利城市矿产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饶(3家)

江西福事特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渝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吉安(7家)

江西衡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宏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吉安满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威尔高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新赣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志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抚州(6家)

江西施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铜博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省广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国化实业有限公司

赣江新区(1家)

江西杏林白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江西发布综合江西金融监管局

华融普惠

图虫创意 图

消费金融2019年中期“排位赛”结果揭晓,王者固守宝座,后来者力争上游,也有力不从心者开始显露疲态。

《国际金融报》记者通过财报及招股书统计了其中19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从披露的净利数据来看,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稳坐冠亚军“宝座”。

令人意外的是,此前稳居行业前三的马上金融,上半年净利润出现负增长,被后来者兴业消费金融反超。

另外,华融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出现亏损,其中华融消费金融由盈转亏,净利垫底。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认为,2019年上半年头部消费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在政策加码下,持牌消费金融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有望呈现稳定发展的局面,行业内机构竞争可能加剧,拥有较多新场景资源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6家净利过亿

从统计数据看,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亿元以上的消费金融公司有6家,分别是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其中,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稳居前二。

据捷信集团招股书披露,截至2019年6月30日,捷信消费金融经营收入为100.36亿元,同比增长3.4%;收入净额为8.26亿元,同比增长348.795%。中国联通2019年半年报显示,招联消费金融上半年录得营业收入46.06亿元,同比增长51.5%;录得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17.45%。

从业绩数据看,捷信消费金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稳定了“霸主”地位。实际上,2018年上半年,捷信消费金融还亏损3.32亿元,然而2018年全年却盈利13.96亿元,意味着2018年下半年捷信消费金融实现净利超17亿元。

捷信消费金融曾表示,半年内扭亏为盈的关键在于落实了国内整体消费信贷市场的监管新政策,风险控制成果明显收稳,下半年政策影响逐渐减小。

与捷信、招联一样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的还有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凭借半年4.42亿元的净利赶超马上消费金融,进入前三,中邮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则凭借强劲业绩表现,跻身“亿元俱乐部”。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兴业消费金融营收20.88亿元,同比增长140.28%;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增长120.67%。中邮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2.38%、110.34%,至1.39亿元、1.28亿元。

其实,早在2018年变革就已开始。在2018年全年业绩排名中,兴业消费金融就已跻身第一梯队,而中邮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也成为行业异军突起的代表。中邮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2018年全年净利为2.03亿元、1.68亿元,同比增长199%、250%。

相比之下,作为第一梯队的马上消费金融却在上半年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将行业前三拱手相让。而经历了2018年净利同比下滑59.27%,“吸金王冠”被捷信抢走的中银消费金融,至今未公开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

中邮消费金融相关人士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在2019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得益于公司坚持“强科技 重风控 优服务”的发展特色。马上金融首席执行官赵国庆曾对记者表示,马上金融始终坚持不以规模与盈利为目标,不断加大在合规、获客、风控、科技、场景等全能力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家陷入亏损

有人欢喜有人愁,从披露的数据看,2019上半年,在19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华融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和北银消费金融(按照北京银行报告期的损益和所占股权进行推算)出现亏损,分别为-2.34亿元、-1.97亿元、-0.43亿元、-0.31亿元。

与2018年同期对比,华融消费金融由盈利0.55亿元变为亏损2.34亿元,同比下降525.5%,净利在19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垫底。苏宁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则进一步亏损。

依据相关财报披露数据,2019年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亏损1.97亿元,同比2018年上半年亏损0.29亿元,亏幅达579.3%;长银五八消费金融2018年上半年亏损0.16亿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0.43亿元,亏损扩大168.75%。

对于亏损扩大,苏宁消费金融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投入比较大,一个是增加金融科技投入,更换决策系统;还有一个是加大了获客投入,调整客户结构。

数据显示,苏宁消费金融购物贷累计投放近250亿元,综合平均利率不到10%,低于信用卡行业平均分期利率15%的水平,及消费金融行业整体水平。此外,苏宁消费金融2019上半年对核心决策系统进行了升级和重构,科技研发成本同比增加逾50%。

苏宁消费金融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和场景营销的前期投入较大,收益表现会递延,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公司将始终坚持深耕场景金融,以“保本微利”的普惠经营理念服务社会大众,整合“金融 科技 场景”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华融消费金融由盈变亏,有分析指出,自2018年“赖小民”事件后,华融消费金融业绩开始大幅波动,华融消费金融原董事长贾传宝、总经理邹新亮双双被免职。

记者了解到,2019年上半年,华融消费金融还收到了监管的罚单和消费者的投诉。央行合肥中心支行2019年1月24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华融消费金融因违反央行征信管理相关规定,央行合肥中心支行对其开出罚款5万元,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开出1万元罚款。

此外,据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披露,2019年2月,有消费者投诉华融消费金融暴力催收。安徽省金融监管局回应称,已经转送安徽银保监局。若其存在暴力催收行为,消费者可向警方报案。

规模增速放缓

从资产规模看,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认为,2019年上半年,受头部消费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影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整体资产规模增速放缓。

依据财报及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30日,记者统计的19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有7家总资产跨入“百亿”行列,分别是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和尚诚消费金融。

其中,捷信消费金融以1043.02亿元的总资产(总贷款)位居第一,招联消费金融766.35亿元紧随其后,马上消费金融以511.11亿元排名第三,总资产最少的是盛银消费金融,仅有28.49亿元。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指出,头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明显放缓,而一些中小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仍然呈现高增长态势。

报告显示,融360统计整理的1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锦程消费金融、上海尚诚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总资产同比增速排名前三,分别为176.66%、146.82%、101.92%。此外,头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同比仅增长26.1%,马上消费金融同比增长46.78%。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1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资本/资产比率。报告指出,11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有5家达到10%以上,排名比较靠后的为招联消费金融(5.05%)、湖北消费金融(5.73%)。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对记者表示,部分头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净利润增速放缓但优势明显;部分规模较大的机构资产扩张速度放缓实属正常,有利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资产质量上来;一些成立不久的中小持牌金融机构本身规模偏小,利用自身资源及场景优势爆发力较强,在规模扩张时增速显得相对较快。

艾亚文认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消费金融正在逐步回归理性,规模发展瓶颈渐显。此外,随着监管趋严,消费金融领域市场竞争加剧,获客成本上升,也导致消费金融机构业绩增速放缓。

新场景争夺战

记者注意到,在整体业绩增速放缓时,“场景”成了热词。马上金融首席执行官赵国庆强调“不断加大在合规、获客、风控、科技、场景等全能力建设”,苏宁消费金融负责人直言“公司将始终坚持深耕场景金融”,消费金融新场景争夺战要打响了吗?

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第十九提到,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艾亚文认为,从政策来看,关于消费金融的政策利好加码,且呈现向“绿色智能产品信贷”等特殊新场景引导的趋势。对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来说,未来有场景和无场景的可能进一步分化,主要场景趋于饱和,新场景的市场争夺战将拉开帷幕,拥有较多新的场景资源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针对国务院下发的《意见》,苏宁消费金融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依托苏宁线上线下巨大的消费场景,苏宁消费金融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金融科技,不断为用户提供更具价值的分期消费服务方案,尤其在提振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的销售方面贡献巨大。

苏宁消费金融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的分期贷款投放占该公司购物贷总投放金额的50%以上。以空调为例,一级能效品牌空调的分期消费占比超过60%,笔均贷款金额超过2800元。

消费金融场景抢夺战的另一方面,有场景的互联网巨头正“跑步入场”。其中,蚂蚁金服和腾讯通过持股邮储银行间接持股中邮消费金融;百度旗下度小满通过出资持有哈银消费金融30%的股权;微博全资子公司也通过出资方式在今年上半年“低调”成为包银消费金融新股东。

“场景争夺战中,也考验平台的综合能力。”艾亚文指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或将更加关注“内修”,比如资产质量的把控,运营水平的提升等。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稳定持续发展,消费场景及风控能力或成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两大核心竞争力,不排除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华宏小额贷款公司(华融普惠)":http://www.ljycsb.cn/dkzs/1365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