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荣兴小额贷款公司(百分百不拒的小额贷款)

荣兴小额贷款公司(百分百不拒的小额贷款)

贷款知识 界面新闻 投稿

【深度】东北药王被法院悬赏,朱吉满誉衡系资本局成黄粱一梦,还有哪些机构踩雷?,下面是界面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荣兴小额贷款公司

界面新闻记者 | 吴治邦

界面新闻编辑 |

前东北药王朱吉满、白莉惠夫妇因近日被北京市三中院巨额执行悬赏受到外界热议。

作为一度控制誉衡药业(002437.SZ)、信邦制药(002390.SZ)(下文简称:誉衡系)两家A股上市公司的资本家族,从疯狂扩张到杠杆雷暴用了不到两年时间。目前,哈尔滨誉衡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誉衡集团)已宣告破产,朱吉满、白莉惠夫妇也早已失去了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界面新闻记者研究后发现,一众信托账户曾扎堆誉衡药业,整个誉衡集团的扩张离不开上述信托账户对誉衡药业市值的支撑。正是誉衡药业虚高的市值向外进行股权质押,拿着股权质押的钱通过产品设计继续放大杠杆,杠杆叠加杠杆,最终导致誉衡系暴雷。

“成也市值、败也市值”。2018年二季度誉衡药业股价走势不稳,最后在2018年三季度出现闪崩,拉开了誉衡系溃败的序幕。誉衡药业2018三季度的股东名单显示,上述信托账户基本离场,这些信托产品为何突然重仓誉衡药业,背后又有什么样的资本故事?

一众信托产品托市助力誉衡集团质押融资

回顾整个誉衡系的兴衰,不得不提到誉衡药业的市值。2016年,誉衡药业的市值一度超200亿元。先后有万向信托有限公司、武汉信用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银河证券、中国银行哈尔滨平房支行、中健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信信托等机构为誉衡集团提供股权质押融资。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当时誉衡集团质押誉衡药业股权的价格基本都在6元以上,对应誉衡药业的市值超120亿元。在2018年6月份崩盘之际,誉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权质押率接近100%。如2018年6月13日晚间的公告显示,誉衡集团共持有誉衡药业933,52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47%,累计质押股份933,164,68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45%。

另外,根据誉衡药业2018年4月23日晚间的另外一则公告,誉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分别向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海证券有限公司、武汉信用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累计质押融资金额高达42.87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誉衡集团的巨额融资建立在誉衡药业的高市值基础之上,但誉衡药业并没有提供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撑,所依靠的只有信托产品撑起的市值。

2017年四季度-2018年一季度期间,一众信托产品扎堆买入誉衡药业。2018年一季度股东名册来看,除了盛锦 1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被明确为朱吉满控制,且带有杠杆属性。其他诸如长安投资1024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荣耀14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盛锦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盛世1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荣兴6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并未穿透披露控制者,但基本上只持仓誉衡药业一只股票。

2018年三季度闪崩前,誉衡药业股价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横盘。无疑,上述信托产品能对誉衡药业股价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从而让誉衡集团从容实施股权质押。那么,这些信托账户的幕后操纵者又是谁?是否有意在为相关利益方抬高市值?

誉衡系疯狂扩张背后:杠杆上叠加杠杆

一层杠杆足以让外界心惊胆战,但是誉衡系为了完成快速扩张,在杠杆上叠加了杠杆。

回到本次朱吉满、白莉惠夫妇被执行悬赏的消息,申请执行人共青城磐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文简称:共青城磐晖)由诺亚财富旗下歌斐资产所控制。根据裁判文书显示,共青城磐晖、上海乾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华西证券分别于2017年4月签署《共青城磐旭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之有限合伙协议》及其补充协议。根据约定,共青城磐晖、上海乾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及华西证券共同投资共青城磐旭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文简称:共青城磐旭),分别出资8亿元、8亿元、30.6亿元,将分两期通过中信信托发放给誉衡集团。

合伙企业结构安排来看,上海乾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共青城磐旭的执行事务合伙人,而上海乾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是誉衡集团全资子公司,共青城磐晖、上海乾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华西证券分别认购共青城磐旭的Ⅱ类、G类和Ⅰ类财产份额,收益分配等级为Ⅰ>Ⅱ>G,即优先级、中间级、劣后级。共青城磐晖为了保证自身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并退出,与誉衡集团、朱吉满、白莉惠签署了《差额补足及回购协议》,有权在特定情况要求誉衡集团履行基金份额回购义务并支付回购价款,朱吉满及白莉惠对于誉衡集团的回购义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从上述产品结构来看,誉衡集团意欲安排子公司上海乾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8亿元撬动38.6亿元的融资。需要指出的是,上海乾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没有实际经营的子公司,其投资款自然来源于誉衡集团,而誉衡集团资金多数来自于股权质押融资及借贷。

1个月后,上述融资款被用做了誉衡集团向西藏誉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西藏誉曦)的增资款,西藏誉曦后又把款项用作收购信邦制药(002390.SZ)的控制权,金额高达30.24亿元。当时的收购公告指出,30.24亿元中的16亿元为中信信托的借贷,剩余14.24亿元主要为誉衡集团自身经营业务所得、投资所得以及质押誉衡药业股票所得款项,其中4亿元来自于天风证券的股权质押融资。在西藏誉曦前脚完成股权过户,后脚即将信邦制药股权悉数质押给了中信信托。

回顾整个誉衡系的融资手段,可谓将杠杆发挥到了极致。先股权质押融资,再通过复杂的产品设计,以杠杆继续撬动更大杠杆的方式获取巨额融资。不过,要实现顺利退出,同时需要股价的稳定及业绩的改善。

誉衡系溃败,众多金融机构踩雷

后续情况来看,整个誉衡系遭遇了一二级双杀。先是誉衡药业的股票在2018年二季度上演闪崩,后在2019年公司商誉暴雷巨亏 26.62亿元,整个誉衡系分崩离析。

以商誉暴雷来看,誉衡药业当初以23.89亿元完成了对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5.01%股权的收购。不过,在两票制政策推进、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没有完成业绩承诺。业绩承诺期一过,普德药业业绩一落千丈,2019年更是商誉减值达10.18亿元,致誉衡药业全年巨亏26.62亿元。誉衡药业股价也从2018年初的7元/股附近闪崩后跌至三季度的最低点2.45元/股,誉衡集团在期间也是不断被动减持。

誉衡系的另外一起重大收购,是对信邦制药控制权的收购。为了凑够30.24亿元的收购款,如上文所提及的那样,不惜以杠杆叠加杠杆的方式完成融资。不过,在刚前脚完成收购,信邦制药在2018年同样因商誉减值出现了12.97亿元的巨亏,期间股价从10元/股附近跌至3.3元/股。

需要指出的是,誉衡系耗巨资好不容易拿下的信邦制药控制权,在2021年也拱手让给了安吉、安怀略两人。一方面是信邦制药业绩不佳,股价萎靡,西藏誉曦已现巨额账面浮亏;另一方面,在失去控制权后,誉衡系手中的股权价值更是大打折扣。

一二级双杀,让整个誉衡系的资产质量急剧恶化。誉衡药业股价的迅速闪崩及信邦制药股价的腰斩,让部分债权人来不及反应,其手中的股票价值已低于融资款。这意味着不仅收不到利息,本金都可能受到损失。

以西藏誉曦对信邦制药收购为例,当初这笔收购款高达30.24亿元,其中8亿元为誉衡系自有资金。目前这笔收购获得的信邦制药股权对应市值仅为18.12亿元。这意味着即使西藏誉曦能一举现价套现,也覆盖不了借款方的本金,部分投资者注定面临较大风险。从收购信邦制药一事后续进展来看,不仅朱吉满从信邦制药董事会退出,歌斐资产的殷哲同样从信邦制药董事会退出,让这笔收购从控制权收购变成了股权投资。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因共青城磐晖无法偿付,部分投资者已与诺亚财富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公告显示,因《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誉衡集团也在2022年年底被宣告破产清算。这意味着债权人只能依靠着清算价值来进行债务偿付。相关信息显示,自2018年以来,单单誉衡集团一个主体便产生了超50起、案值超70亿元的被执行信息。上述执行案件案由多为证券回购合同纠纷,而在股价突然闪崩,誉衡系溃败的背景下,部分质权人即使处置完手中的股票,也未能全数拿回融资款。

司法信息来看,包括天风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长江证券、万向信托、武汉信用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向法院申请对誉衡集团的执行,多指向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

百分百不拒的小额贷款

消费贷利率又“卷”起来了

随着居民消费的逐步复苏,多家银行为抢占消费信贷市场纷纷降低贷款利率。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行至年中,部分银行再次打响消费贷利率“价格战”,通过发放利率立减券、优惠券等方式抢夺客户,部分银行年化率最低可至3.24%左右。在分析人士看来,银行低利率“揽贷”受到目前经济大环境、银行同业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过,在积极推动信贷业务的同时,银行也要注意防范消费贷市场“价格战”所引发的风险。

年中“揽贷”竞争激烈

自去年以来,多家银行下调信贷利率,消费贷利率普遍进入最低“3”的时代。各家银行纷纷抛出免息券、折扣券、立减券、组团优惠券等,其背后,银行的“揽贷”热情可见一斑。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开始了年中新一轮的消费贷“价格战”。如交通银行推出“惠民贷年中庆典”活动,活动期间,新客户可按要求领取10元贴金券,新批额领20天免息券。同时,针对新批额的优质单位新客,交通银行可发放3.24%提款年利率券(单利)1张,新批额的其他新客也可领取3.6%提款年利率券(单利)1张。贷款期限可达三年,最高贷款额度达50万元。据交通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介绍,3.24%提款年利率券的发放对象条件相对严格,需要通过系统判定方可领取,系统内的“优质单位”也会随时进行调整。

招商银行亦是连续释放利率优惠福利。自此前的闪电贷最低3.2%年利率优惠券、6.8折利率折扣券后,近日招商银行杭州分行推出闪电贷3.5%年利率立减券活动。参与用户需满足2023年4月30日消费闪电贷余额为0、初始利率大于7.2%、可贷额度大于(含)20万元等条件。同时,如使用杭州分行立减券,需要在杭州本地进行建额。不过,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在北京、上海等地,办理招商银行闪电贷也可实现最低3.4%年利率,各地办理条件依照个人征信、贷款额度等情况不同亦有所差别。

除此之外,6月30日前,中信银行针对特邀企业组团办理信秒贷推出6.5折利息券;宁波银行针对宁来花消费贷赠送新客专享3.6%固定利率券,最高贷款额度可达20万元。

对于消费贷新一轮“价格战”,一位资深银行人士说道:“随着房贷等业务增速的下行,银行在政策支持下将信贷业务重点转向消费贷、经营贷,业务竞争有所加剧,但目前各家银行信贷政策及产品都存在同质化问题,竞争工具基本都是降利率。”

同时,消费贷利率走低也受到居民信贷需求的影响。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低利率“揽贷”一方面与银行业机构资金面较为充裕有所关联,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当前环境下,居民增收压力有所加大,消费支出趋于谨慎,对消费贷的需求也会受到相应影响。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一方面,国内宏观政策偏积极,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移;另一方面,国内消费信心和消费贷需求处于恢复阶段,叠加银行积极推动消费贷业务发展,同业竞争较为激烈。

需把好资金流向关口

在持续几轮的消费贷“价格战”后,优质客户的消费贷利率已低于存量房贷利率、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因此亦难免被各路“有心人”盯上,更出现贷款中介通过换贷噱头引导金融消费者违规借贷、“倒卖”贷款利率优惠券的情形。

而对于银行来说,由于信贷资金的流向管控具有一定难度,银行也会面临一定合规风险。在近期监管公布的行政处罚中,也有多家银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用途审核不严、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投资期货等行为而遭到处罚。

周茂华指出,目前出现部分小额消费信用贷利率低于房贷利率的情况,从风险溢价角度看,不排除出现一定过度定价问题;同时,由于利差出现一些违规换贷情况,背后反映的是这种换贷行为具有隐蔽性。对银行来说,需要平衡获客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信用贷资金流向跟踪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以及少数银行业务员合规意识不够等都会导致一定风险。另外,消费贷市场“价格战”过度,也不利于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银行需要高度重视业务风险防控与业务可持续问题;过低消费贷利率,导致市场出现跨市场套利,容易引发部分消费过度负债加杠杆,并可能催生局部资产泡沫风险等。

因此,银行在推动消费贷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兼顾防范业务风险。周茂华建议,“从银行角度,需要提升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的意识,加强业务员培训;优化业务流程,压实业务各环节主体责任,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征信管理制度与机制,强化征信市场约束机制;同时,监管部门需要强化监管职能,提升违规成本等”。

苏筱芮也认为,银行防范消费贷资金流向违规,主要有三方面思路,一是运用科技手段加大事前审核与事中监测;二是向金融消费者充分告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消费贷资金不能用于违规领域及违规后果;三是强化对贷款中介的关注,防范此类中介通过不当方式来教唆金融消费者铤而走险。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北京商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荣兴小额贷款公司(百分百不拒的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3652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