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2017贷款行业发展前景(金融贷款中介行业前景)

2017贷款行业发展前景(金融贷款中介行业前景)

贷款知识 贝果财经 原创

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回暖 一季度信贷“开门红”可期,下面是贝果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2017贷款行业发展前景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和《202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回暖。

从银行一线情况来看,贷款投放亦实现较快增长。受访人士指出,伴随国内经济持续复苏,预计今年信贷投放仍将维持较高增速。招商证券研报指出,短期限转贴现利率是当月信贷投放情况的较好指标,3月底1个月期转贴现利率大幅走高,显著高于同期限同业存单利率,反映了当月信贷投放情况较好,预计3月社融同比多增。

企业经营预期改善

企业经营信心和融资意愿有所回升。2月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由1月的49.9升至51.4,达到自2022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2月中小企业信用环境指数由1月的50.4升至52.8,为自2021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意愿增强,获取银行信贷指数升至62。

《202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指出,企业家和银行家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总体比去年四季度积极。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有所好转,银行家总体认为贷款需求“升温”。具体在融资需求方面,该报告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8.4%,比上季上升19.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6.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73.9%,比上季上升11.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为71.0%,比上季上升10.4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8.0%,比上季上升10.9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5.3%,比上季上升11.6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4.9%,比上季上升10.3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68.2%,比上季上升11.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为76.5%,比上季上升14.0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怀斌向记者分析,企业融资需求升温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政策层面的鼓励和引导,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且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稳定的政策导向刺激企业融资需求。二是宏观经济特别是消费的全面复苏,国内疫情影响已明显减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束了2022年10月以来的负增长趋势,1~2月累计增长3.5%。内需回升在一定程度上抵补外需回落压力,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总体预计一季度GDP增长4.1%左右。三是对未来经济预期乐观,在一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生产和需求两端双双改善的情况下,市场信心和预期显著好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使得企业加大投资并产生融资需求。

在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看来,企业经营预期回暖与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密切相关。他分析,居民就业与收入预期逐步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回升至3.5%,消费需求回暖带动供给端扩张,企业生产与投资资金需求量上升;减税降费、缓缴社保、加大补贴、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等多项财政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当前企业的经营压力,其恢复生产与扩大投资的动力上升;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制造业、绿色产业、能源产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新的融资需求大幅增加;另外,当前我国物价维持相对安全水平,中央多举措保供稳价,保障能源、粮食等重要物资供给,企业的原材料、机器、人工等成本预计不会大幅上升,企业对通胀的担忧较小。

银行调整信贷结构

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银行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也在积极调整信贷结构。

兴业研究高级分析师陈昊指出,相较于2022年,银行的2023年信贷投放将主要有几点变化:房地产融资需求将会出现修复,由于房地产相关政策的调整和优化,监管政策也对住房租赁进行了倾向性的支持,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融资需求已经开始出现改善;制造业和新基建的融资需求将会有所提升,一方面,随着经济活动、预期的改善,为了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贷款将得到改善,另一方面,随着相关政府债券的发行和新基建项目的落地,基础设施贷款的投放也将有所提升,从2023年一季度情况来看,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回升。

谈及2023年信贷投放安排,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在结构上坚持零售转型,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个人消费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消费贷款的发展;在行业上,将优化信贷结构,特别是要向普惠小微、科技金融、绿色发展、制造业、专精特新、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民营企业等这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整体来看,叶怀斌分析,银行的信贷结构要与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相契合,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聚焦高端化,集中信贷资源,着重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助力制造业解决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短板问题;二是聚焦智能化,围绕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与制造业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信贷服务,通过智能化发展全面盘活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资源和经营潜力;三是聚焦绿色化,为各类企业提供绿色贷款、发行绿色债券,促进制造业实现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的增长。

“同时,银行的信贷结构要有效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叶怀斌表示,银行信贷要提升对普惠小微企业的覆盖度,建立中小微企业“敢贷、会贷、能贷、愿贷”的长效机制,着力降低普惠企业的融资成本;银行信贷要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涉农金融的便利性,强化执行单列涉农和普惠型涉农融资计划,加大对“三农”主体的帮扶力度;银行信贷要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支持居民消费增长,重点关注消费、养老、住房等领域信贷需求,加速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银行信贷要落实区域战略,增加金融资源区域配置的针对性,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地区,同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稳边固边。

“稳健货币政策通过总量与结构工具支持银行加大对实体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放宽债券发行条件、全面推行注册制等大幅拓宽了企业直融与间融渠道,且保持较低利率水平,融资成本将至历史低位。”王运金补充道。

从总量来看,天风证券研报指出,3月是银行传统“开门红”营销季的收官月,预计3月贷款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在3.82万亿元左右,今年1、2月社融增量连续超出市场预期,呈现出“强现实、弱预期”的特点,3月PMI数据为51.9%,仍然高于临界点,印证经济基本面仍在修复通道中,一季度信贷“开门红”有望圆满收官。广发证券预计3月社融当月增量约4.92万亿元,同比多增0.26万亿元;预计3月社融增速9.9%,增速环比持平。

(编辑:朱紫云 校对:颜京宁)

金融贷款中介行业前景

CIER指数回落,就业市场趋冷——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 CIER指数回落,就业市场趋冷——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

摘 要:2016年第一季度劳动力就业市场景气程度下降,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求职申请人数增加明显,CIER指数从2015年第四季度的2.09下降至本季度的1.71。剔除长期趋势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后,CIER指数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就业市场景气程度未出现缓和。从不同行业和地区、不同规模和性质企业的CIER指数看,“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推广带来了对高新科技人才需求的增加,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就业形势较好,传统制造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差;东部地区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地域优势影响,CIER指数始终领先,西部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能源或传统加工制造行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差;一线、新一线城市就业形势较好,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用工需求同比大幅降低;小微型企业的CIER指数相对较高,大中型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降低,就业形势相对较差;民营企业发展形势良好,是吸引就业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差。

1.2016年第一季度就业继续趋冷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以来,我国就业市场整体就业形势趋冷,CIER指数持续下跌。仅在2015年第四季度,受到招聘旺季的影响,CIER指数小幅回升,2016年第一季度CIER指数继续下跌,降至1.71,与2015年同期相比,降幅明显(见图1)。

图1 2011—2016年CIER指数及供需情况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7%[1],GDP增速创自2009年以来28个季度新低,表明2016年我国继续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剔除主要由于人口结构变化所造成的CIER指数呈现的长期上升趋势,以及由于求职申请人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造成的CIER指数季节性变化特征后,2015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CIER指数持续下降(见图2),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与宏观经济持续走弱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图2 2011—2016年CIER指数分解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幅仅为4%,远低于2015年同期19%的增幅。受我国经济转型的影响,传统支柱型产业纷纷缩减用工需求,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也不足以消化市场供给,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紧张。总体来看,我国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正处于换挡期,就业市场亟待开发吸纳人才的新引擎。

2.不同行业就业形势分析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与2015年第四季度相比,2016年第一季度行业CIER指数排名变动较小,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依旧明显(见表1)。具体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保险等行业属于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就业形势良好;交通/运输和中介服务行业的求职申请人数小于招聘需求人数,且此类行业多为室外作业,工作条件、工资报酬的吸引力较小,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较高。

表1 2016年第一季度就业形势较好和较差的行业

就业形势较差的行业包括会计/审计、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跨领域经营和电气/电力/水利等,主要为能源行业和传统制造业。经过就业市场的长期积累,能源行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人才存量及供给量较多,同时受到“调结构,去产能”等宏观政策的影响,2016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需求大幅减少,就业市场紧张。

(1)金融行业监管和利好并行,人才扎堆,前景看好。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金融行业用工需求同比增幅最大,为21%。从细分行业来看,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因为管理不善、体量较小等原因,用工需求同比出现9%的负增长;基金/证券/期货/投资、银行业用工需求分别增长23%和19%(见图3)。金融行业内部也出现了人才分化的现象,但总体就业形势良好。

图3 2016年第一季度金融行业用工需求同比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2],说明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合规、有序的发展要求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供给侧改革的效应愈发明显,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随着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等新金融行业的发展,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行业分析师、行业研究员以及投行项目经理等含金量高的职业愈加紧俏,也吸引了大量人才的进入。在金融行业整体形势依旧向好的情况下,相关人才或将迎来最有机遇的一年。

(2)互联网行业“冰火两重天”。

在2016年“两会”期间,“互联网+”“创新”等词语依然高频出现在各项议程中。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找到了优势互补的契合点,也引发了旺盛的人才需求。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IT/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20%(见图4)。作为带动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调节力量,2016年“互联网+”的政策红利仍将持续,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也将持续走高。

图4 2016年第一季度互联网行业用工需求同比增长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行业内部也出现了就业结构性矛盾,人才需求的“冰火两重天”现象明显。从细分行业来看,电子商务行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幅高达39%,表明电子商务依旧是互联网领域最热门的商业模式。而计算机硬件、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需求增幅分别为-13%和-12%(见图4),在制造业整体遇冷和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互联网行业内部也出现了转型发展的变化趋势,行业现有的人才供给超出了市场需求,就业市场趋冷。

(3)外贸行业逐月回稳,“一带一路”倡议拉动市场就业信心。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贸易/进出口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19%(见图5)。其中,东部地区是行业用工需求增长的主力,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25%,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下行压力仍然较大[3],但呈现逐月回稳势头,行业有望于2016年实现回稳向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6年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9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1.05万亿元,增长18.7%[4],实现了9个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图5 2016年第一季度不同行业用工需求同比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受政策利好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在调整中不断改善,“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国家进出口和商品流通的增长,仅宁波一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年第一季度进出口额就高达345.5亿元[5],为提升就业信心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中国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进展顺利也是行业迅速发展的一个动力,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预计未来贸易/进出口行业就业形势或将持续向好。

(4)传统制造业持续低迷,半导体集成逆势上涨。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有超过半数行业的用工需求同比出现负增长。用工需求量萎缩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加工制造、能源等领域。例如,耐用消费品行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20%,汽车/摩托车行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16%,快速消费品行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15%,制造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4%。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

2016年我国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作为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其中,重工业的“去产能”放在首位,产能过剩使得传统行业的利润急剧下降,进而波及就业市场。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多数传统制造企业和能源企业招工需求持续低迷,部分企业甚至采取转岗、分流、提前内退的方案安置现有职工,对新进求职者造成了较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然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工业控制领域的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走高。由于物联网、智能电视、虚拟现实(VR)相关产品、新能源汽车等市场热门产品的爆发式增长,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用工需求逆势上涨,成了制造业少有的增长领域,2016年第一季度该行业用工需求同比增长10%。

3.区域及城市就业形势分析

(1)东、中部城市依旧领跑,西部发展遇冷。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CIER指数明显低于2015年第四季度,说明全国就业形势普遍不容乐观,就业市场整体形势较为严峻。其中,东部地区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5%(见图6)。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地域优势影响,东部地区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始终领先,在支撑国家经济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体就业市场趋冷的背景下,东部地区对海内外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图6 2016年第一季度不同地区用工需求同比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2016年第一季度,西部地区用工需求同比增长-3%。与2015年第四季度相比,西部地区的企业招聘需求人数没有明显增长,但求职申请人数却显著增加,CIER指数下降。西部地区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能源或传统加工制造企业,受“去产能”政策调整的影响最大,对就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加上西部城市发展差异较大,虽然重庆、贵州发展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人才需求,但难以从整体上改变西部地区严峻的就业形势。

(2)一线城市压力与机遇并存,三四线城市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就业形势最好,用工需求比2015年同期增加10%;新一线城市需求同比增加2%(见图7),特别是在IT/互联网行业以21%增速反超一线城市。然而,三四线和五线城市用工需求同比出现大幅下降,除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外,几乎全部出现了负增长。

图7 2016年第一季度不同类别城市用工需求同比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下行时期,供需矛盾继续加大,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就业形势普遍严峻。但一线、新一线城市仍能给新兴产业带来充足的发展机会,企业愿意付出较高的人力成本以推动自身发展;地区政府为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会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提供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因此,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4.不同规模企业就业形势分析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小型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幅为14%,超过全国平均增幅;微型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22%(见图8)。这表明,在我国小微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2015年,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小微企业在政策扶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减税降费政策也有利于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6],2016年第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92.2,比上一季度上升0.4点,这是自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反弹。而大中型企业仍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冲击,并且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等企业制度改革及业务调整的压力,招聘需求人数有限,就业形势相对紧迫。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大型和中型企业用工需求与2015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7%和-21%(见图8)。

图8 2016年第一季度不同规模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5.不同性质企业就业形势分析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稳健力量,并在人才供需总量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用工需求同比增幅分别为12% 和8%。而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被称为“铁饭碗”的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出现明显负增长,降幅超过20%(见图9)。

图9 2016年第一季度不同性质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2016年第一季度,不同性质企业的CIER指数明显低于上一季度,CIER指数排名顺序变化较小,从高到低依次为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上市公司、事业单位(见图10)。

图10 2016年第一季度不同性质企业CIER指数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对不同性质企业就业形势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国有企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陆续有国有企业债务违约;2016年3月,武汉钢铁5万人大裁员的传言也被证实。[7]2016年我国供给侧改革持续发力,淘汰落后产能、减轻企业运营包袱开始成为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共识。部分煤炭、钢铁等行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挑战,对新增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较小。

民营企业发展形势良好。在我国2016年第一季度进出口贸易中继续保持首位,超过外商独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出口比重,进出口总额2万亿元,增长3.6%,占外贸总值的38.2%。[8]受益于国家出台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的推动,近年来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就业市场中吸纳人才的中坚力量。

注释

[1]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16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2016-04-15].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605/t20160526_1361050.html.

[2]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2016-03-05].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6-03/05/c_128775704.htm.

[3]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2016-05-10].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Nocatego-ry/201605/20160501314758.shtml.

[4]中国3月进出口总值1.91万亿增8.6%出口增18.7%.[2016-04-13].http://www.chinanews.com/jingwei/04-13/2923.shtml.

[5]宁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首季进出口345.5亿元.[2018-04-17].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6/04/17/021113410.shtml.

[6]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92.2.[2016-04-11].http://www.ca-sme.org/content/Content/index/id/11963.

[7]武钢掌门人马国强解密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全攻略.[2016-03-10].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16/0310/c71661-28188278.html.

[8]出口增速逐月企稳民企外贸展现活力.[2016-04-14].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6-04/14/c_128893824.htm.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17贷款行业发展前景(金融贷款中介行业前景)":http://www.ljycsb.cn/dkzs/1364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