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转变!巴基斯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下面是谈定世界观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人民币巴基斯坦贷款
开头:
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一场重大的转变正在悄然发生。巴基斯坦近日以人民币支付了首批政府间俄罗斯原油的进口货款,这一消息令全球瞩目。随着全球范围内"去美元化"趋势的加强,巴基斯坦的举动或许只是众多国家中的一个缩影,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遐想。这一重大转变,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格局?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
正文:
一、起因
巴基斯坦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但面临外汇储备不足的困境。近年来,美国激进的货币政策对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了严重冲击,导致国际间美元流动性紧张。巴基斯坦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进口的能源国家,石油和煤炭等能源的短缺对其经济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巴基斯坦迫切需要寻找替代美元的支付货币,以缓解其财政困境。
二、经过
在巴基斯坦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能就贷款条件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开始探索其他国际支付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的稳定性使其成为巴基斯坦寻找替代货币的理想选择。巴基斯坦政府与俄罗斯政府于今年4月达成协议,首批政府间俄罗斯原油进口交易的货款将以人民币支付。这一举动标志着巴基斯坦的进出口支付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将从过去的以美元为主导转向以人民币为主导。根据石油部长马利克的表示,这次采购的石油为10万吨,其中已有一部分运抵巴基斯坦。虽然具体的商业细节没有透露,但这一事件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三、分析与展望
巴基斯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的举动不仅体现了其对多元化支付货币的追求,也反映了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变革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去美元化"的浪潮正在蓬勃兴起。拉美、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的国家纷纷加强本币结算,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应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巴基斯坦以人民币结算进口俄罗斯原油不仅满足了俄罗斯的愿望,也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削弱了美元在国际社会的主导地位。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这一重大转变意味着什么呢?首先,通过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巴基斯坦能够摆脱外汇储备不足的困境,缓解财政压力,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其次,巴基斯坦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深,希望未来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这种多元化的石油供应渠道有助于巴基斯坦降低对中东地区的依赖,并提高其能源安全性。
对于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来说,巴基斯坦的举动将对现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去美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寻找替代货币,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并减少受到美国货币政策波动的冲击。人民币作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其国际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对于减弱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巴基斯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的深入分析
巴基斯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的决定,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决策,更是一个凸显国际关系演变和货币体系变革的重要举措。该决定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和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短缺问题是导致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巴基斯坦一直面临外汇储备不足的困境,特别是由于经济困难和财政压力加剧,其外汇储备几乎无法支付一个月的进口支出。因此,巴基斯坦迫切需要寻找替代美元的支付货币,以确保能源进口的持续和国内经济的稳定。
其次,巴基斯坦与俄罗斯之间的石油贸易合作的加深也是这一决定的重要背景。巴基斯坦过去一直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而这种单一依赖给巴基斯坦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通过与俄罗斯建立石油贸易伙伴关系,并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巴基斯坦能够实现石油供应渠道的多元化,降低对中东地区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性。
此外,巴基斯坦的决定也体现了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变革趋势。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找替代美元的支付货币,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和减少受到美国货币政策波动的冲击。作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巴基斯坦的举动将进一步促使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提升。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巴基斯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的决定可能对全球经济和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核心,美元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美国的激进货币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许多国家开始考虑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以降低与美国经济波动的风险。巴基斯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的举动,表明国际社会对美元主导地位的质疑和寻求多元化的意愿。
然而,要实现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并不容易。目前,美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仍然强势,其他货币的国际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限制。此外,货币国际化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努力,包括改革金融体系、提升货币的流动性和信任度等方面的工作。因此,虽然巴基斯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举动,但要实现货币体系的真正多元化,还需要更多国家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总之,巴基斯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标志着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重大转变。这一决定体现了巴基斯坦面临的外汇储备困境、石油贸易伙伴关系的深化以及国际社会对多元化货币体系的探索。然而,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国家以及全球经济体系朝着更加稳定、均衡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结论:
巴基斯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货款的举动标志着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重大转变。在全球范围内,"去美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强本币结算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这一举动有助于缓解其财政困境,降低能源依赖风险。对于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来说,巴基斯坦的行动将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并促使货币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去美元化"的蓬勃发展,国际社会将面临更加多元化和平衡的贸易和货币环境,这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巴基斯坦为什么和中国这么好
上篇文章《俄乌战争后果初现,中亚大概率会倒向中国》写完后,小伙伴们普遍对里边提到的巴基斯坦很感兴趣,纳闷它是怎么做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左右骑墙的,而且据说最近这段时间它在援助乌克兰炮弹,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给大家解释下。
先说炮弹那事,下图应该是新闻出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送了,不过大概率是真的,看完本文大家自己判断吧:
我们知道,现在的巴基斯坦、印度还有孟加拉以前都在大英帝国治下一起过,后来英国撤走的时候,印度境内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闹了起来,要分家,后来就分成了两块,几年后又成了三块。
巴基斯坦成立的时候,是非常惨的。大家知道,印度人有一种复杂的“二象性”,单个印度人是很温和的,但是一群聚在一起,啥都干得出来。比如当时分家的时候,一个英国人拿根铅笔在地图上一划,巴基和印度的国界就出来了,边界两边的人就得往自己的母国跑,于是爆发了惨烈的屠杀和冲突。
美国当时有观察员在印度,写给自己国家的电报里描述了分家惨状,印度人最喜欢的事就是拦火车,一旦被拦下,人群就举着砍刀上去疯狂屠杀强奸什么的。
而且印度和巴基的实力相差太大,眼瞅一建国巴基就混不下去,美国外交官也认为巴基斯坦被灭国只是个时间问题,印度收拾完国内的土邦就过来收拾它。当时巴基斯坦领导人觉得全世界只有美国和苏联能拉自己一把。
可是苏联领导人已经明确说非常反感巴基斯坦所代表的一切。那完了,只好找美国人了。
巴基斯坦人为啥觉得美国人会理会一个万里之外新建立又穷又弱的穆斯林国家呢?
显然是想碰碰运气,事实上美国人也不太想鸟他们。当时美国一个外交官说了句话,很像曾志伟在《无间道》里说的那句,“你会去殡仪馆跟死尸握手吗?”
巴基斯坦讨了个没趣,悻悻撤了。不过没过多久,美国自己找上门了。
起因是到了1948年,冷战的铁幕已经落下,美国情报官在地图上到处找基地,从这些基地起飞的高空侦察机可以飞到幅员辽阔的苏联去侦查。欧洲好说,可以从德国起飞,东亚可以从日本,中亚怎么办?选来选去,发现巴基斯坦最合适。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中东科仔细分析了波斯湾的格局之后,发现巴基斯坦还有个好处,可以“作为防卫或重新夺回中东产油区的兵力集结区”,也就是说,如果中东产油区出点什么问题,美军可以去巴基斯坦集结,把补给也投送到那里,然后再以巴基为跳板收复中东。
但是美国上层还有更复杂的打算,他们觉得如果想去巴基斯坦驻军,那就得跟它结盟,不然对方怎么可能同意你在那里又是修机场又是驻兵?可是如果和巴基斯坦结盟,那不就惹了印度?美国更看好印度,所以美国上层的考虑是跟印度商量下能不能搞个结盟。
不过印度人干脆利索给拒了,因为印度人要搞社会主义,尽管不结盟,可是跟苏联是好基友。再说了,怎么可能刚赶走英国驻军,又把美国人迎进来?这也没法跟老百姓交代啊,不行不行,你们找别人去吧。
那没招了,于是为了防止巴基斯坦也倒向苏联,美国邀请巴基斯坦总理访问美国,先聊聊看。
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理是阿里·汗,这人出身旁遮普上层,牛津大学毕业,操着一口流利英语,口才非常好,在美国国会演讲的时候每句话都戳在了美国人的心窝子里。
他知道自己的国家没有任何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他的邻居都是美国人的偷窥对象,于是反复强调自己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并且暗示美国要是帮他忙,今后这些资源也可以共享。这次访问之后,美国人整体已经接纳了巴基斯坦。
后来巴基斯坦在多项美国的政策上都支持了美国,这让美国彻底放下心来,于是1955年签署了一个《共同防御援助法案》,这个法案说的是美国可以给巴基提供武器用于防御,如果它拿着去进攻别人,美国有权利把武器要回去。随后大量美械装备进入巴基斯坦,美国也派了大量军事顾问去那边训练军队。
巴基斯坦把白沙瓦空军基地租给了美国,美国从那里起飞高空侦察机去苏联搞侦查。
那为啥后来巴基斯坦又跟中国关系也好起来了呢?
因为美国换总统了。
美国之前的总统是艾森豪威尔,他对巴基斯坦充满好感,随后上台的是肯尼迪,肯尼迪更看好印度,觉得印度这样的国家如果能在亚洲崛起,就可以限制中苏。有点像后来美国拉拢中国限制苏联和越南的操作。
而且美国在中东有了新的小伙伴,也就是我们前文说的,伊朗,伊朗跟美国好上之后,巴基斯坦能做的事,伊朗都能做。而且伊朗很强大,让美国很满意。
此外美国对巴基斯坦也有点失望,毕竟这个盟友太拉胯了,而且美国给他援助是指望他去防苏联,他却拿去跟印度对耗。这让美国对它的援助越来越犹豫。
随后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美国竟然全程围观,也不给巴基斯坦提供支持。
恰好当时中国也被国际社会孤立了,周围的邻居都跟咱们关系不太好,于是中国转了一圈,发现巴基斯坦也是这么个状态,于是两国关系越来越近。
然后1962年中国跟印度打起来,解放军一个步兵突袭,打得印度军队溃不成军。巴基斯坦一看,觉得自己也能了,于是开始筹划对印战争,准备拿回克什米尔。
没想到中印战争后,印度跑去苏联那里一顿哭,苏联给了一堆装备,这时候巴基斯坦打上门了。。。
反正后果可惨了,巴基被印度打得一泻千里,要不是中国给物资,又对印度给了警告,说不定巴基斯坦那时候就没了。
这次战争打完后,巴基斯坦对美国非常失望,觉得自己都那样了,也不出手拉兄弟一把,美国也觉得自己做得很对,毕竟双方是共同防御盟友,你去打别人找我干啥?
失望透顶的巴基不顾美国反对,跟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那以后,中巴的友谊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而且当时印度正在搞核弹,巴基斯坦如果不搞,说不定就是世界上第二个挨核弹的国家。但是美国不断对巴基施压,不让他搞,最终导致他俩的关系基本上完蛋了。
那他们又为啥变好了呢?
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了。战争一爆发,美国就意识到这是个消耗苏联的机会,当时制定的策略和现在的乌克兰战争差不多,西方提供武器和训练,让阿富汗人去跟苏联人死磕。
这就需要一个通道把武器送过去,但是中东最亲的小弟伊朗70年代末爆发了革命,美国在阿富汗周围那一带没兄弟了(以色列离得太远)。
于是美国第一时间想起来自己曾经的好兄弟,于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第二天,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就给巴基斯坦总统打电话,商讨共同对付苏联。
巴基斯坦人吓了一跳,有没有搞错,苏联那么强大,你让我一个战五渣去招惹苏联?万一被苏联打死怎么办?有你们这样提要求的吗?是不是不想让我活了?
得加钱!
美国说这个好说,于是他俩又走一起去了。
其实巴基斯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毕竟苏联如果拿下阿富汗,巴基相当于被苏联和印度给前后夹击了。而且当时江湖上传言苏联拿下阿富汗,下一步就是巴基,准备打通印度洋出海口。巴基自己也在着急,正好美国人找过来,所以这个交易几乎没有悬念。
不过没过几天,卡特就下台了,新上台的是“初代特朗普”里根。在他之前,美国历任总统都是想和苏联共存的,尽量缓和矛盾。但里根不这么看问题,他看出来了苏联对资源过分依赖,而且国防开支太大,经济已经摇摇欲坠,老百姓怨气很大,盟友们也三心二意,比如波兰就一直想跑路,里根觉得是时候弄死苏联了。
于是开始大规模支援巴基斯坦,美巴两国开始了新的蜜月期,然后以巴基为跳板训练塔利班,苏联在阿富汗泥足深陷,最终导致了解体。
不过美国人不大愿意直接上手,于是就有了那个著名的“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这个部门成立的很早,后来成了美国在巴基的黑手套,塔利班就是这个情报局一手扶持的,美国人的装备一般不会直接给塔利班,而是经过这个情报局转送。
而且在巴基斯坦成立了一个反抗苏联人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有仨主任,其中一个就是本拉登。现在大家知道了为啥后来本拉登被美国找了那么多年却一直藏在巴基斯坦了吧,他起家就在那里。
这个阶段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一直也不错,不过那时候中国刚从最低谷出来,主要精力还是在处理咱们自己的烂摊子,没工夫管他们。
接下来的十年是巴基斯坦和美国的蜜月十年,不过等到冷战结束,苏联倒了,共同敌人没了,美巴关系又开始走弱。
对“美巴关系”影响最大的还是印度,对于拉拢印度,美国从没死心过。问题是你要讨好印度,就肯定得罪巴基斯坦,因为那个克什米尔实在是没法解决。
当时巴基斯坦的领导人也换上了好战的穆沙拉夫,这人是对印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官,对印度非常强硬,根本不鸟美国的劝架。印巴边境剑拔弩张,搞得美国左右为难,美巴关系自然又开始下降。
尤其击毙本拉登的事,把美巴关系彻底搞到了冰点。美国特种部队和无人机把阿富汗扫了个遍,谁成想最后在伊斯兰堡附近找到了拉登。美国人知道是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人把他藏那里的,如果通知巴基去抓人,说不定又给放了。
如果自己去抓人,那可就是侵犯别国领土了。不过我们前文讲过,美国本来就在巴基斯坦有军事基地,平时起飞的战机也在巴基斯坦领土上溜达。只是他们有协议,美国战机不能针对巴基斯坦目标。
那次击杀本拉登,其实是走了个协议的模糊地带,美国硬说他们的战机确实针对的是外国目标,巴基斯坦说你们的特种部队在我们领土上开枪杀人还有理了?
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大量巴基斯坦老百姓涌上街头反对美国,美巴关系也就降到了冰点。
不过客观地说,他俩的关系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道理并不复杂,美军需要巴基斯坦这个盟友,不然下次中亚再有什么事,美军需要军事基地的时候去找谁?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需要美国的援助,过去20年里,巴基斯坦拿了美国几百亿的援助。
只是在印巴问题上,美国整体是保持中立,有时候倾向于站在印度一边指责巴基斯坦。
这时候巴基斯坦只能找中国帮忙,所以只要印度杵在那里,中巴关系就不会差到哪。
当然了,中国跟巴基斯坦处好关系,也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巴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将来中国准备搞一条中国到伊朗的输油管道,到时候直接走巴基斯坦到中国,可以保障能源安全。随便画了下,大概是下图这样的:
现在我们已经租了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并且用了14年时间把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起来,今后我们在中东的石油送到巴基斯坦就可以通过陆上管道送到喀什,不用再走马六甲了。此外中国还在缅甸有这么一个布局,将来可以开一篇。
此外大家记得之前美国准备以巴基斯坦为基地,出兵解决中东问题不?说不定我国也是那么想的。不得不感慨一句,如果当初不是印巴分治,我们的地缘政治环境简直烂到无以复加,一个统一的印度几乎把西边给彻底堵死了。
美国的崛起过程,大概就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发展经济,然后手越深越长,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解决完问题就不走了。我们将来大概率也是这么个过程。
文章写到这里不准备继续了,事情说的比较清楚了。
看完本文,其实也就理解了巴基斯坦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大概率是站乌克兰的,多简单啊,它自己就是从印度脱离出来的,有块领土被印度占着(当然印度觉得那块领土是自己的),而且随时有可能被比自己大十倍的印度给灭了,基本就是个乌克兰的复刻版,它要是能支持俄罗斯那简直匪夷所思。
再说了,巴基拿着美国的援助,却和俄罗斯交往很浅,俄罗斯还是印度背后的大哥,你说它支持谁?
今天这篇,其实就是想说很多人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洁癖心理”。大家能看出来,巴基和中美的每一次结盟,背后都是利益的计算,中巴结盟,也是大家都受益。
整体来说,这三国都没吃亏,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这才是正常的现实政治。国际政治里,所有玩家的行为,都受现实主义的利益和安全驱动,每个政府都不对另外一个国家负责,那成了殖民地了。
各国政府都只对自己的人民负责,如果可以给自己的老百姓捞福利,各种政策就能顺利执行。大家可以去看看美国的对外战争,每次拉扯的人都不一样,比如越南战争,大家都不愿意去,它拉的是韩国,只有韩国人缺钱想赚外汇想疯了。其他的也一样,你仔细分析下就能发现,那些跟他一起出兵的盟友没有一个是因为友谊出兵,都是仔细算计后的行为。
有些人很希望自己的盟国毫无底线地支持自己,其实苏联当时就是这样要求我们的,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毛主席顶着巨大压力跟苏联断了交。
苏联到最后也没弄明白毛主席为啥反应那么激烈,因为它一直是这样要求加盟国的,大家都同意,为啥中国不同意?这也就解释了为啥后来苏联加盟国争先恐后加入了北约,大家惹不起你的时候听你的,一有机会躲你躲得远远的。
这也为我们将来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不要试图去谋求那种凡事听你的盟友,凡是可以有共同利益的,都是盟友。你让别人为你做啥事的时候,首先想想你能为别人提供啥?两千年前的管仲就说,“皆为利往”,没有好处的事,你都不干,你会指望别的国家干?有了好处,你不提,别人也会上杆子追着你。
寻找共同利益点,而不是相同的观念、制度或者意识形态,这才是国家和个人混江湖的永久铁律。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人民币巴基斯坦贷款(巴基斯坦为什么和中国这么好)":http://www.ljycsb.cn/dkzs/13618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