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城布局第三方支付九年未果,易宝支付控股股东退出义支付,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义乌惠商小额贷款
近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支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商品城支付”)发生工商变更,原持股33.33%的北京易通富合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易通富合”)退出股东名单,目前由上市公司小商品城(SH.600415)全资控股。
作为全球重要的小商品交易中心,小商品城从2011年起就设立支付公司,瞄准第三方支付市场。然而,在成立9年后,至今小商品城支付仍未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
小商品城官网介绍,小商品城支付运营第三方支付平台“义支付”,该平台是以诚信认证、贸易担保、货款结算、费用缴纳、贸易融资及其他金融增值服务等为主体功能,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相结合的,专门服务于专业市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不过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义支付并未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其经营范围包括电子支付、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的研发,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开发、研究、设计;信息系统集成;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产品集成开发、设计成果转让;经济信息咨询(不含证券、期货等金融业务)。
事实上,2013年10月,小商品城支付就向央行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申请材料显示,小商品城支付由小商品城与易通富合共同持股,两位股东分别出资1亿元、500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66.67%、33.33%。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退出小商品城支付的易通富合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易宝支付的全资控股股东。
易宝支付在2011年5月获得全国范围内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支付牌照。目前,易宝支付的业务范围包括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以及除河南省、江西省、吉林省、上海市、深圳市、湖南省、浙江省(除宁波市)以外地区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2014年6月3日,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向义支付下发《受理支付业务许可申请通知书》,并在其网站公示。但在申报材料上报人行总行后,一直未能获得人民银行总行批准。
不过小商品城并没有放弃第三方支付市场。其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为打造线上全场景贸易综合服务平台Chinagoods,将积极争取第三方支付牌照,引入第三方支付机构,向全银行开放结算业务。
除第三方支付以外,小商品城在2015年宣布进军互联网金融。
当年4月的一份公告中,小商品城下属浙江义乌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出“金融生态圈”战略,根据其实施计划,小商品城将拥有银行、征信、第三方支付、跨境支付、小额贷款、私募基金、消费金融等多个金融牌照,并发放信用贷款、建立P2P平台。
在上述拟布局的金融牌照中,目前小商品城已通过义乌市惠商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惠商小贷”)、义乌惠商紫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征信有限公司布局小额贷款、私募基金、征信等领域。2015年6月,小商品城持股0.75%的马上消费金融获批开业,上市公司也因此获得了消费金融牌照。
值得一提的是,小商品城曾公告称拟推动惠商小贷上市,但仅可在义乌市范围内开展小贷业务的惠商小贷,在2019年录得净亏损1.067亿元。
跨境支付领域,2016年,小商品城与北京易安通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易安通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事银联跨境支付业务和信息技术的易安通宝将为上市公司及其商户提供银联电子华金支付的渠道,为公司和商户提供服务贸易项下的跨境支付服务。
但在今年5月15日被投资者问及跨境支付牌照进展时,小商品城却没有提及相关信息,仅表示正积极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目前上市公司通过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本外币兑换有限公司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
另外,2016年,上市公司成立义乌中国小商品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并注册商标“义金所”,但并未有公开信息显示其开展P2P业务。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
不用征信的小额贷款
央广网上海12月10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周洪)“无需提供个人征信”“仅需提供某品牌手机参数”“放款快速”……看起来简单的贷款步骤,背后却暗藏“套路”。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通报破获一起新型网络非法放贷案。犯罪团伙以无需抵押、免查征信、快速放款为诱饵,诱骗借款人安装特定手机软件,由此获得手机远程控制权,再以锁死手机、言语辱骂等“软暴力”方式,迫使借款人归还高息贷款,以此来牟取暴利。不还钱,就远程把手机变成“砖头”,这种新型网络非法放贷如何让借贷人掉入“陷阱”?
今年8月初,被害人吴先生在某网络论坛的“贷款交流”板块看到一则提供小额贷款的广告,论坛里也有不少人声称“亲测”有效,手头拮据的吴先生不禁心动,他当即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客服。
客服向吴先生确认,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但需要提供自用手机的详细参数,放贷额度根据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一般按照20%发放。吴先生按客服要求提供了自己手机的信息和登录账号,并点击了客服发来的链接,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贷款软件”。很快,他就收到了客服从微信转来的200元贷款。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段永昕分析,按照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借款人能贷到的额度并不会很高,但仔细算来,利息却高得吓人。段永昕说:“我举个例子,我手上这个手机的估值价格是4000元,乘以20%,贷款的额度是800元;犯罪嫌疑人提前会收取50%的‘砍头息’费用,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金额只有400元;但是三天以后他需要偿还的金额是800元,如果他逾期,每天还将承受100元的逾期费用。”
3天后,约定的偿还期限已到,吴先生却没有按期还款,结果发现手机已不能正常使用,不但重启无法恢复,还原出厂设置也被限用。吴先生设法联系客服,对方表示,因未按时还款,已将吴先生的手机“锁死”,并开始以“辱骂、威胁”等方式催促吴先生还款。
吴先生随后向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报警求助。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立案侦查,很快挖掘出一个非法网络放贷团伙。经查,该团伙在互联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的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然后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从而获取不法利益。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徐彬介绍:“其中有一个犯罪嫌疑人也就是技术团队的,他委托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开发了这款名为‘聚宝盆’的手机软件。它表面上是伪装成一个贷款软件,但实质上它是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够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一个软件。所以一旦借款人安装了这个软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他手机的权限逐步开放,然后对端就能远程控制了。”
警方调查发现,近期一些手机售后维修部门收到消费者投诉,称手机被一款“贷款软件”恶意锁机,无法正常使用。徐彬表示,这正是因为这一伪装成“贷款软件”的App嵌入了能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木马”。徐彬介绍:“软件在安装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提示,手机用户安装一个App都会询问你是否开放哪些权限,比如查找设备上的账户、读取存储卡中的内容、读取联络人或者查看通讯录等。‘聚宝盆’的要求就是(权限)要全部开放的,所以这个软件安装了以后,借款人在放贷人面前其实是透明的。一旦被远程端控制,手机锁死以后基本上就没有用了,相当于一块砖头。”
即便手机变“砖头”,犯罪团伙还是给自己催债留了充足的余地。徐彬介绍:“它也并不是完全锁死,会开放部分权限,比如可能还是会让你能够连接网络,还是打开你微信的部分功能,方便借款人能够及时和放贷人取得联系。”
或许又会有人提问,如果使用一部完全闲置的手机来贷款,能否实现“空手套白狼”式的借款呢?其实,犯罪团伙也早把这种情况算计好了。段永昕表示:“他是经过评估以后,确定肯定会取得违法所得,才会跟进后续的。”
警方透露,犯罪团伙会根据借款人手机的流量使用情况等参数,判别是否适合“放贷”。如果遇到一部若干年内未使用过的、被淘汰掉的手机,犯罪团伙识别后也就不会再跟进了。
据悉,此犯罪团伙组织松散、分工明确,吸引客户放贷、提供技术支持、“软暴力”催收等环节全部在网络上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徐彬介绍,绝大部分借款人每次实际到手金额只有一百到四百元,且借款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徐彬表示:“从目前来看,涉及的被害人在全国各地都有,达到三四百个。被害人借款的金额不是很高,但是利率还是比较高的。公安机关也在寻找更多的被害人。非接触式的案件当中,此类犯罪手法还是比较新的。”
掌握了团伙人员构成和活动规律后,警方于今年9月在全国多地收网,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经查,自今年7月起至团伙落网,涉案流水金额超过50万元,非法获利逾26万元。
说到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网络非法放贷案件,另有一种名为“ID贷”的产品也很典型。只要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就能够实现无抵押贷款,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近年来落入“ID贷”圈套的借款人却层出不穷。
实际上,同样包裹在“无需抵押”“秒速放款”的糖衣之下,“ID贷”就是专门针对苹果手机用户衍生出的现金贷的新变种。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风险?
在各大社交平台和生活服务类App上,既能搜索到提供“ID贷”放贷服务的平台和业务员,也能找到不少维修手机的店家——这些店家通常会在产品页中标注“解除被ID贷恶意锁”等字样。
记者调查发现,号称“零门槛、无要求”的“ID贷”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急需用钱的用户,在宣传上也会巧妙地套用“手机回收”等名头。一位放贷人员告诉记者,“ID贷”要根据用户的苹果手机版本评估放贷金额。ID贷业务员说:“只需要你有苹果手机、身份证就可以,其他的没什么特殊要求。我给您发个链接,您把那个链接点开之后,会下载到手机一款App,您只要按照上面的操作就可以了。之后直接去加我们的客服,配合下款。ID贷到手的钱不算太多,如果是iPhone12以上的机型,也就能贷1000多元,因为苹果手机的估值额度不会太高;iPhone11能贷的钱应该在1050元左右,如果不是新买的手机,也有可能额度在900元左右。还款时间是7天,如果7天以后你手头还是周转不开,可以续借。7天的利息在200-300元左右,续借一天可能有几十块钱的手续费,就是利息。”
根据该放贷人员介绍,所谓“无抵押”,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放贷,实际上要抵押的物品就是客户的苹果手机ID。ID贷业务员表示:“手机您也是正常使用的,只需要到时候和您交换一下ID。但是为什么要和您交换ID?现在有很多客户,他们从我们这借完钱以后压根就不还,如果不还,我们会把ID锁住,客户就用不了,防止客户不还钱。如果客户正常还款没有任何问题,您什么都不影响,而且手机里边什么数据我们都是查不到的。”
只不过是交换和重新绑定了一个不影响手机使用的苹果ID,后果能有多严重?在此前发生的一起“ID贷”诈骗案中,福建省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的一位民警曾向公众“科普”:“骗子在后台通过邮件的方式篡改了ID密码之后,手机还在(借贷人)手上,但是手机的操作已经属于骗子那一端了。骗子可以通过锁定手机,或者抹掉手机里面的一些信息,将手机锁定。”
业内人士表示,有大量用户对于苹果手机ID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pp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loud的照片还会被泄露。而有媒体报道,一些借贷人按要求绑定了ID后,放贷人并未放款,反而直接向其敲诈勒索“开锁费”;还有借贷人按要求还付本金利息后,被多次索取额外钱财,想要解锁手机仍然困难重重。
对此,警方向大家提示:互联网贷款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存在风险隐患,有贷款需要的民众务必通过正规网贷平台贷款,切勿轻信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中的广告,尤其要远离那些所谓“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的贷款;在网贷过程中,要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下载安装对方发来的、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如遭遇“软暴力”催收、高额利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并报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义乌惠商小额贷款(不用征信的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3600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