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小微企业贷款论文(小微企业贷款案例)

小微企业贷款论文(小微企业贷款案例)

贷款知识 人民网 投稿

麻辣财经:投资已过山海关,金融创新不简单,下面是人民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微企业贷款论文

一提起东北,人们关心这里的经济发展,所以也就格外关注东北的投资情况。前几年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如今东北的营商环境大大改善,投资已经越过山海关,直达东三省。

8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这回的发布会的主角是吉林省。看看吉林省营商环境的改变,就知道为啥能吸引投资了。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了:由过去11天压缩到3个工作日,在全国有4个省市做出这个承诺,吉林是其中之一。

2018年,国务院大督察首次对营商环境做了评价,吉林省在全国排在第12位。吉林省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排名全国第2位,

“最近,马云、王健林、马化腾、许家印相继宣布,投资必过山海关。因为有机遇,上升的过程就是增值的过程,而且上升空间很大,增值的空间也很大,所以他们大举往吉林进行投资。这是对东北,尤其是对吉林营商环境的一个认可。” 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景俊海说,今年上半年,全省有资金新到位项目766个,到位资金1150.38亿元,同比增长34.55%。

实际上,企业大佬们不仅去了吉林,也去了黑龙江。

上个月,马云、刘永好等企业家相继赴黑龙江考察,成果颇丰:阿里巴巴集团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数字农业、普惠金融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建“数字龙江”。新希望集团也决定在黑龙江投资20亿元,推广黑龙江绿色农产品。今年上半年,黑龙江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对于东北经济来说,实体经济奋起直追,格外需要金融活水浇灌。在大力招引资的同时,当地金融机构也需要因地制宜创新服务。那么,金融如何滋养“黑土地”,助力经济迈向高质量的发展?麻辣姐进行了调查采访。

防范农业风险,让农民种粮安心、收益安稳

黑龙江黑土地肥沃,耕地广阔,是我国著名的“大粮仓”。这个“粮仓”有多大?2018年,黑龙江粮食产量达7507万吨,在全国占比11.4%。也就是说,全国人民吃的每9粒粮食中,就有一粒产自黑龙江省。黑龙江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荣登全国粮食总产第一。

不过,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大粮仓”黑龙江,靠天吃饭的烦恼同样困扰种粮人。如何防范风险,让农民种粮安心、收益安稳?

2018年,在大商所支持下,永安期货联合人保财险在黑龙江省青冈县开展了玉米收入保险试点。

这个“险”是怎么运作的?以青冈县沃土丰达合作社的项目为例,考虑到合作社机械化规模程度较高,玉米产量高于区域平均产量,保险公司为合作社量身定制条款——保障合作社自身的历史平均产量,并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准,满足了合作社对收入保障的个性化需求。

果然,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初,沃土丰达210户农户参与了试点。春播结束后,青冈发生了严重干旱,苗只出了六七成;到了秋天,该县又遇上洪水,低洼地块几千亩地绝产。“这是合作社玉米产量最低的一年,但因为参加了试点项目,合作社最终获得理赔472万元,粮食也通过订单销售掉了一部分,遭灾这么严重仍然保证了最基本收益。”合作社负责人仲维华说。

“保险 期货”保障农民收入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银行也加入进来,进一步激活三农金融链条。日前,太平洋财险为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的贷款农户提供玉米收入保险,首单“保险 期货 银行”玉米收入保险试点项目共计承保面积3514亩,保费规模15.77万元,为贷款农户提供保障310余万元。

一头保收入,一头畅资金。建行黑龙江省分行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农民下载APP或者建行的手机银行就能贷款,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18年度“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重点项目,信用贷款月利率为4.5‰,抵押贷款月利率仅4.17‰,目前已放贷44.5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截至2019年5月末,黑龙江省涉农贷款余额8661.0亿元,占各项贷款的40.8%;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2%,保额达到265.5亿元,服务农业领域实现种、养、森全覆盖。

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工业强省建设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黑龙江经济的两大支柱。在支持工业产业转型方面,黑龙江金融业打出了组合拳。

——助力老字号“凤凰涅槃”。“我们切实发挥债权人委员会和联合授信的作用,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力的‘僵尸企业’以及落后产能,稳妥推动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对产能过剩行业中有效益、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避免‘一刀切’式抽贷、停贷;帮暂时遇到困难的优质骨干企业积极纾解资金紧张的问题。”黑龙江省银保监局局长王柱说。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累计对龙煤集团等8家骨干企业续贷98.3亿元,目前部分骨干企业已经扭亏为盈。以龙煤集团为例,今年一季度首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3.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25%。

“最近我们在给龙煤集团制定市场化债转股方案,帮助企业降低杠杆,走出困境。”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樊庆刚在发布会上表示。

——助力资源企业“腾笼换鸟”。黑龙江是资源大省,全省13个地级市中有9个为资源型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40.3%。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抓住国家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等政策支持的机遇,因地制宜对煤、油、林资源型城市转型实施信贷倾斜,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目前黑龙江银行业为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等主要电力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00.1亿元,全力支持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等4座“煤城”的煤炭采掘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23.9%降至目前的不到8%。

——助力高新企业 “展翅高飞”。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至关重要。但是,长久以来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链长、供货商多的特点,上下游企业之间赊销多、应收账款量大,其中的民营企业资金压力、融资矛盾尤其突出。

针对这一难题,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选定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三个重点地区开展“供应链”和“直接融资”业务创新,即依托全省核心装备制造企业结算模式,为装备制造业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做应收账款融资和票据融资等业务,链条客户年度融资额度5亿元。

截至2019年3月末,黑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余额171.7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13.1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贷款余额84.8亿元。同时,2019年黑龙江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扩面增效,全年共审批上报项目43项,合计保费3.1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20.1亿元。

“保民生先要保就业。民营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金融业责无旁贷。”王柱说,近年来当地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不断降低融资成本,助力龙江的小微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据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5月末,全省法人机构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6.3%,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辖区各项贷款增速1.1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贷款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徐倩宜 北京报道

近日,温州银保监分局公布的一则罚单剑指金华银行。

罚单显示,原金华银行小微贷款部门经理沈德苗,原金华银行信贷员陈炼因未有效履行贷前调查职责,均被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的处罚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搜索裁判文书发现,这个信贷部门经理和信贷员早在四年前,已被刑事处罚。

判决书显示,两人违规放贷的累计金额竟超千万。

两人均因犯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5万元。

员工“违规放贷”千万元 辩护人称其未经专业培训

2015年2月至4月,沈德苗与陈炼在经办金华银行的借款客户张某、韩某、丁某等6人的6笔个人经营性贷款中,未按规定对借款人的房产抵押评估价值进行核实,也未对借款人的经营场地开展实地调查即发放贷款导致出现贷款逾期,发放的贷款金额共计人民币1100万元。

2015年1月,沈德苗、陈炼进入金华银行温州分行工作。从进入银行的第2个月起,两人就开始违规发放贷款。

2015年2月至4月,两人共同经办金华银行张某、韩某等人申请的不动产抵押加保证人保证形式的经营性贷款时,不动产的实际所有人林强伪造了2份虚高的房产抵押评估书,不动产虚高价值为人民币48万元。沈德苗与陈炼以虚高后的房产评估书为参考,作出房产价值7折的抵押贷款及房产价值2折的保证贷款,共发放贷款人民币284万元,并造成贷款逾期。

其中,张某房产实际价值145万,虚高价值人民币162万元,贷款人民币134万元,其中包括抵押贷款102万及保证贷款32万、韩某房产实际价值135万,虚高价值人民币166万元,贷款150万元,其中包括抵押贷款116万及保证贷款34万。

沈德苗与陈炼的辩护人辩称,两人未经过专业业务培训及学习,对行业规范及法律法规并不熟悉,主观上没有违法的故意,仅是工作失误。

沈德苗与陈炼均表示,对涉案的六笔贷款进行了形式的审核及部分的调查,但未对经营场地进行实地调查、核实,若构成犯罪,自愿认罪。

两人为何冒险“违规放贷”?

轻信他人介绍来的资源或是导致违规放贷的原因。

根据判决书中的信息显示,被放贷的客户都是沈德苗的“朋友”林强介绍来的。

沈德苗说,2014年,他在平安银行工作时结识林强后交往密切,林强借给他人民币2万元用于交朋友,沈德苗介绍稠州银行的工作人员给林强办理贷款。

沈德苗跳槽到金华银行后,林强帮他拉存款,也同时介绍一些客户到金华银行贷款。

在贷款过程中,林强偶尔叫沈德苗和陈炼参加宴请,并借给沈德苗人民币3万多元用于支付娱乐消费等。

贷款的具体业务是陈炼在办理,贷款方式均为抵押加保证的方式,按照银行规定,在贷前审查中,作为经办人和协办人,需要自己与陈炼一起到客户经营场地开展实地调查,但是两人都没有去。

一方面是信任林强的客户,另一方面迫于银行的贷款指标压力,就在贷前审查中走过场,没有尽职调查。

沈德苗还帮林强以买单的方式支付了人民币5万元,他认为是归还对林强的借款。

陈炼说自己在进金华银行前也已认识林强,后来发现部门经理沈德苗跟林强的关系很好。

在金华银行上班后,自己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都是向同事边学边做。办理案涉贷款时,一方面其有指标压力,另一方面其觉得沈德苗是自己的上司。上司的篮子交代给自己,也不能卡的很死,所以在贷前审查中基本走形式,没有做到认真实地调查。

在审查房屋评估书时,通过联系沈德苗提供的评估师的号码及上网查看相近房源的价格等方式进行核实,但没有认真核实评估师的签字。

张某、韩某、丁某等6人的贷款,均称用于个人经营,部分借款人提供了个人或伙同他人的经营场所的营业执照、合伙协议等材料。

经工商网审查,营业执照都是真实的,但在贷后跟踪调查时才发现这些经营场地都不存在。

陈炼说自己没有收取林强任何好处费。

法院认为,沈德苗与陈炼对借款人提供的证明借款用途的材料审查后,未到现场实地调查的行为直接违反了金华银行的内部规定,但不能以此认定违反了国家规定。

辩护人就此提出的辩护意见,予以采纳。

沈德苗与陈炼未尽到审慎注意义务,未审核出2份房产评估书中评估师签名的问题,导致发放的该两笔贷款逾期,累计金额人民币284万元,应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屡禁不止的“违规放贷”

北京盈科(镇江)律师事务所王坤律师表示,“违规放贷”或“违法放贷”屡禁不止的原因基于多个方面。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其一,经济利益驱动。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激烈竞争,各家银行都有业绩要求,对银行相关人员也有绩效考核。因此,银行会尽可能将放出贷款。

其二,侥幸心理推动。“违规放贷”或“违法放贷”发生在银行从业人员与借款人之间,部分银行从业人员认为,借款人拿到借款,得到利益,不会往外说,不太会暴露。

其三,风险判断不清。部分银行从业人员认为,在构成“违规放贷”甚至“违法放贷”的情况下,即使对应的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但借款人还本付息的义务并不会免除,因此总体风险不大。

其四,法律意识不足。绝大多数的银行从业人员,对于“违法放贷”会构成刑事犯罪没有非常清楚的概念和完整的认识。

那么,作为银行的信贷员,都需要履行哪些贷前调查职责呢?王坤表示,银行信贷员贷前尽职调查,主要针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借款用途、还款来源和还款能力等财务状况、保证人的担保能力、抵押物和质押物或质权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变现能力等。目的是判断该笔信贷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商业风险等,以此明确是否发放款项以及发放的金额。

本文中,林强为化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微企业贷款论文(小微企业贷款案例)":http://www.ljycsb.cn/dkzs/13524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