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战“疫”行动全面铺开 信用卡还款最长延30天,下面是新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信用卡贷款年限
来源:上海证券报
特事特办发放贷款 信用卡还款最长延30天
特事特办发放贷款、对个人信贷调整还款安排……一场银行业战“疫”行动正在全面铺开。
自央行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后,上证报记者获悉,银行正加大对疫情防控信贷支持力度,给予最优惠贷款利率,通过多项举措助力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
信贷资源向防疫企业倾斜
综合受访银行情况来看,目前各行围绕防疫企业信贷需求,主动对接,为防控物资如口罩、药品等相关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快速发放贷款。
记者了解到,近期,苏州一家研发和生产呼吸防护等用品公司紧急需要付现采购生产原料。浦发银行苏州分行为其连夜加急投放2900万元贷款,支持该企业生产口罩及防护用品。
由于疫情影响,一般中小企业尚未复工,面临经营和还款压力。据浙商银行提供的材料显示,预计至2月9日,该行受影响的计划展期小贷客户1265户,合计4.2亿元。苏州银行也摸排出与防疫相关的存量客户75户、5.97亿元。两家银行均表示,将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手段,减轻企业压力。
受访银行还对防疫企业给予最优惠贷款定价。某大行人士向记者透露,该行对人民银行白名单中的全国性重点企业设立专项FTP(银行内部定价工具),以引导分支行报价利率下行。“最低可在LPR基础上降低80BP。”他说。
据悉,最新1年期LPR报价4.15%,若按降低80BP计算,利率为3.35%,相当于打八折。
记者了解到,贷款利率优惠在股份行和城商行中均已展开。比如,浦发银行成都分行2月4日的一笔4000万元抗疫贷款,利率较1年期LPR下浮25BP,即3.9%;苏州银行明确提出,对防疫相关贷款需求,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在LPR基础上下调10BP,即不高于4.05%,最低可至年化利率3.98%。
一般而言,银行在开年之初会开足马力进行贷款投放,但鉴于今年疫情特殊情况,银行正常信贷投放可能会受到波及。某城商行副行长告诉记者,行里已经根据疫情带来的市场和客户变化情况在做研判和调整。
上述大行人士则表示,开年信贷投放主要支持疫情相关企业,因为其他企业尚未正常复工。
信用卡还款最长可延30天
上述五部门下发的通知还明确,对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目前来看,受访银行已根据实际情况和监管要求,作出相关安排,为防疫相关人员提供金融服务保障。
比如,在个人贷款方面,浙商银行表示,对参与疫情救援的客户,生产、经营相关防疫用品企业的员工客户,优先予以个人信贷审批。如因疫情出现还贷还息临时困难的客户,经客户申请,提供延期还款服务,还可申请到期续贷或展期(按揭贷款除外)。
在个人信用卡方面,浙商银行表示,将提供差异化信用卡延期还款服务,其中对湖北地区客户,信用卡还款最长延期30天,后期还可将根据疫情动态调整。民生银行则表示,对防疫相关人员将提高信用卡信用额度,或者提供专项分期额度。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及行业的网络支付特约商户,该行决定减免其一季度手续费。(记者 魏倩)
信用卡年限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2022年可谓是信用卡行业发展的转折年。
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亦称为“信用卡新规”),对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发卡营销、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资金流向、分期业务等多方面做出了详细要求。
从近日公布了2022年业绩报的上市银行信用卡表现看,信用卡新规的影响已经显现。如部分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增长放缓、不良压力增大。
为了应对新的形势,银行机构正在从调整经营结构、提升用户体验、科技赋能等多方面增强自身经营韧性,重塑信用卡竞争力。
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信用卡流通卡量、信用卡交易金额同比减少,成了2022年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新状态。
截至3月30日,在已经发布了2022年业绩报的银行中,某银行在信用卡流通卡量、总交易金额、应收账款余额三项指标上都出现了下降。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末,该行信用卡流通卡量6899.72万张,较2021年末下降1.6%;全年信用卡总交易金额33919.11亿元,同比下降10.5%;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5786.91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6.9%。
银行信用卡规模“缩水”的表现与银行业整体情况相一致。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98亿张,环比下降1.20%,同比下降0.28%;而此前,央行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8.07亿张。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分析称,2022年信用卡总体规模出现下降,是自2015年监管层更改“在用卡量”统计口径后的首次下降,应该主要是受到2022年信用卡新规中对睡眠卡比例实施压降要求的影响。
2022年7月,信用卡新规发布,彼时要求银行清理睡眠卡;分期业务期限不得超过5年;客户确需对预借现金业务申请分期还款的,额度不得超过人民币5万元或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期限不得超过2年……并指出各银行信用卡部门需按照要求完成业务流程及系统改造等工作,期限是6个月。
同时,2022年,消费市场受疫情冲击较大,特别是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限,居民消费意愿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问题比较突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同比下降0.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8%,较2021年明显下滑。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信用卡展业的严监管,尤其是消费市场的压力,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增长,也带来了资产质量的波动。
三方面提升信用卡经营韧性
在多重压力下,《中国经营报》记者依然注意到,部分银行信用卡经营指标依然在稳步提升。
比如,招行披露称,截至2022年年末,该行信用卡贷款余额8844.30亿元,较2021年年末增长5.25%;报告期内,该行实现信用卡交易额48362.39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信用卡利息收入639.74亿元,同比增长7.26%;实现信用卡非利息收入280.76亿元,同比增长3.57%。
平安银行2022年业绩报亦指出,通过精细化客群经营,该行全年信用卡循环及分期日均余额同比2021年增长22.1%,带动信用卡利息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某城商行信用卡从业人士认为,银行信用卡经营指标走强,要划分为两类群体单独来看:一类是过去信用卡存量客户和业务少的银行,他们受信用卡新规影响有限,而少量规模增长即可出现“快速增长”的情况;另一类是过去信用卡存量客户和业务多的银行,在2022年的局势下,这类银行如果仍有部分指标稳健增长,说明其经营韧性较强。
面对信用卡业务的增速放缓,“盘活存量、提升质量”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提及。业内人士认为,多项环境变更之下,信用卡业务必将提升经营韧性,走向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的道路。
具体来看,银行提升经营韧性可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优化经营结构。记者从招行信用卡了解到,在信用卡新规发布后,招行信用卡自2020年起推进“平稳、低波动”的经营模式转型,以形成较为稳健的客群、资产结构,获得更强的经营弹性和抗风险能力。
平安银行信用卡是强化了客群精细化经营方面,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该行披露称,2022年,平安银行深耕车主客群的生态化经营,与行业头部企业联合共建“平安加油”平台;针对年轻客群,该行升级了“平安悦享”白金信用卡,打造“卡权分离”特色权益平台,引入茶咖、视频、运动健身、宠物等20多项丰富权益,满足年轻人多样的消费及权益需求;针对财富客群,该行推出了“平安私人银行信用卡”,为私行财富客户个性化定制服务及权益。
二是助力提振消费。面对中国经济要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需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23年以来的高频数据也反映出我国消费有所恢复。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首先具备较强恢复弹性的行业,例如,出行、旅游、餐饮以及其他接触性服务业,这些行业直接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春节后的数据已经明显看到恢复迹象,全年来看预计增长将较为强劲;其次是周期反转和政策反复提及的行业,包括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等。
在此背景下,作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的金融机构,银行需要挖掘客户需求的发力点,拉动存量市场的“内需”,这亦被认为是信用卡业务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向。
招行信用卡的策略是不断提升客户支付体验;推出“天天消费券”“手机支付笔笔返现”等活动,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复苏;通过发放商圈、商户消费券等形式帮助线下商家提高销售转化率,有效打通供需两端等方式,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中信银行的做法是围绕细分客群及客户生命周期,通过关键触点管理提升客户活跃和交易;积极拓展商旅、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场景布局;强化消费分期的客群渗透;积极布局家装、购车等消费场景。截至2022年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660.29万张,较2021年年末增长5.21%。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量27922.63亿元,同比增长0.44%;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598.23亿元,同比增长1.18%。
三是不断夯实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以持续提升服务及经营能力。如招行不断强化金融科技基础建设,上线了信用卡核心系统3.0,实现了信用卡核心自主可控、主机全面上云的升级迭代;通过重构业务底层架构,可为客户提供“额度场景化”“交付无卡化”等极致用卡体验;同时,迭代上线掌上生活9.0版本,深入探索客户需求,优化主界面导航栏,提供全新的查账还款、全景陪伴式客服、消费报告、掌上直播等产品与服务,更好地连接亿万用户的生活、消费和金融。
平安银行方面在业绩报中肯定了智能化、数据驱动对提升客户体验及经营效益的作用。具体来看,依托信用卡“A+”新核心系统能力建设, 2022年,平安银行信用卡创新“惠花惠赚”“额度融合”“实时复额”等新服务模式;优化智能语音中台,驱动智能化运营,2022年年末,该行智能语音中台已渗透到1425个业务场景,全年外呼规模5.93亿通,同比增长118%;持续升级“AI+T”智能多媒体交互矩阵,促动多渠道服务融合,构建一站式、全场景、线上化、智能化的多元服务形态与服务能力,2022年智能渠道实现业务场景全覆盖,非人工服务占比超90%。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用卡贷款年限(信用卡年限)":http://www.ljycsb.cn/dkzs/1343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