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不当得利 贷款(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 贷款(不当得利)

贷款知识 大河网 原创

货款打入他人账户,被告知“没钱返还”,法院判决,下面是大河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不当得利 贷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钊通讯员李征光

近日,驻马店市新蔡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误将货款打入他人账户引起的不当得利纠纷。法院依法判决被告陈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马某83110元。

据悉,马某与陈某两年前有生意往来。原告给陈文某打货款时,因陈某与陈文某名字差一个字,误打入到陈某(农业银行,62284803627××××××15)账户上83110元。事后,马某多次给陈某打电话说明此事,要求退回该款,陈某辩称该卡里的钱已被银行扣划,现在没有钱返还,原告陈某无奈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本案中,原告马某提供了证据证明其将83110元误汇入至被告陈某的银行账户,该事实陈某予以认可,且没有法律依据,属于不当得利,故原告马某请求被告陈某返还不当得利83110元,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不当得利

引言

什么是不当得利,它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俗话说“打工人,打工魂”,现如今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找工作成了劳动者的一大难题,许多人为了工作而努力奋斗,最后付出却与工资不成正比。

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对立的,彼此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共同谋求利益,双方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公司为了发展势必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来工作维持运营和提高,员工为了自己的生存也需要一份工作来获取利益。



在工作当中,我们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自身的价值,完成自己的目标。但双方毕竟是劳动关系,在这一过程当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出现,如果处理不当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比如:公司发错工资但员工已经离职,如此情况下员工是否需要返还呢?这种利益属于不当得利吗?

以案释法:公司多发的工资属不当得利吗?

王某在办理离职一个多月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上多了4160元。原来王某之前在某人力公司从事渠道专员岗位工作,但是在2019年10月办理了离职,解除了劳动关系。

既然已经离职,原公司为什么还会发给王某工资呢?据了解在王某离职以后,由于财务人员的失误,在集中支付员工工资时,没有把王某的名字删掉,就出现了这次的事情。



王某还以为天降喜事,一个“大馅儿饼”砸到了自己头上,殊不知等待他的是一张诉讼纸。2019年12月12日,该人力公司向王某支付了工资,在发现转账错误之后要求王某返还。

接到通知的王某并不想返还,他表示工资发错是公司的错误,跟自己的行为没有关系,不是自己的错误就不应该由自己来承担。

面对王某的赖皮行为,公司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依法返还现金4160元及利息。法院调解过程当中,王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同意返还该公司错发放的工资4160元。

但这笔钱财是由于该公司财务人员的失误,而并不是由于王某本人的错误造成的,所以公司最终放弃了利息的诉讼请求,主动承担了本案的诉讼费用。



《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本次案件中王某获得的该公司误发的工资,就属于不当得利,王某获得的这笔钱财使公司受到了损失,王某没有为该公司付出相应的劳动。

这种情况下该人力公司有权利要求王某返还这笔钱财,王某也有义务返还这笔钱财。由于这个失误并不是因王某自己而产生,所以不属于恶意不当得利,所以只返还这笔钱财就可以。

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不当得利返还应区分善意和恶意,如果返还义务人取得财产是善意的,返还的范围只限于现存的财产,对不是由于过错而灭失的财产可以不承担责任;如果返还义务人取得财产出于恶意,返还义务人还应对财产的灭失负赔偿责任。

上述不当得利不属于恶意,如果发生恶意不当得利的情况,不仅要把这笔钱惨返还,同时对方因这笔钱财造成的损失也应由恶意不当得利的一方来承担。

不过,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返还钱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明确规定: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是基于道德义务给予对方,就不能以不当得利来要求对方返还。

2、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在债务还没有还清之前,本来就应该还给对方钱财,在欠钱的前提之下,不能要求对方返还这笔钱财。

3、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这种情况下,给付人没有义务给受益人钱财,但自愿给予或者产生重大误解或者明知道不需要自己给付却给予了对方的情况下,这笔钱财不能要求返还。

总的来说,不当得利是否可以被要求返还,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需要综合考虑是否为恶意不当得利、是否是自己的失误造成、是否欠债等因素。



在自己无法做出判断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谋求法律的帮助,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给自己一个最公平合理的结果。

不劳而获不可取,靠双手才最安心

许多人在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时可能都会迷失自己,认为这是好运发生,就像本案当中的王先生一样。奈何,他刚开始拒绝返还这笔钱财,最终闹上了法庭。

现实生活当中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通过自己双手去获得的东西才最可靠,也最让人安心。无论什么时候,依靠自己的努力拼出一番天地才是真本事,才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不要幻想不劳而获的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脚踏实地的去做才是硬道理。同时,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懂得去保护自己。



通过上述案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公司发错工资已经离职的员工需要把这笔钱返还,即使不是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但也不能将这笔钱占为己有,否则触犯了不当得利法规。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民法典》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不当得利 贷款(不当得利)":http://www.ljycsb.cn/dkzs/13379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